边疆县域文化的奠基人·闯关东三部曲——记黑龙江省饶河县修志老人姚中 山晋(三)

边疆县域文化的奠基人·闯关东三部曲——记黑龙江省饶河县修志老人姚中 山晋(三),第1张

※※※

惊悉姚老因病于2022年12月30日晨7时26分不幸仙逝,噩耗传来,连日哀思难抑。

近日重读姚老文集《爱林亭记》一书,书中收录文登前史志办主任初钊兴先生2011年写姚老的文章《边疆县域文化的奠基人——记黑龙江省饶河县修志老人姚中 山晋先生》(山晋,为旧字,读“jin”,简化汉字无此字。),姚老的坎坷生平,高贵品格,以及在文化事业上的建树悉尽详述。初老与姚老同为文登人,二人惺惺相惜,频有书信往来,字里行间如伯牙遇钟子期。该文无电子版,余手录此文以追悼。

文章长达万余字,分三期推出。本期为第三期,完结篇。

四、以文会友,繁荣边塞文化

老重友谊,讲诚信,以文会友,广交文化人士。在饶河县,天然形成以老为核心的文化群体,这也许与“闯关东”的阅历有关。20世纪50年代,他和朋友在一起从学习写新闻报道开始,慢慢写散文,写诗歌,写科普小品,写小小说,发展到写多部长篇小说,为曲谱填词,出版绘画集等。

莫逆之交王吉厚,饶河县“四大才子”之一,几十年来风雨同舟,不论是姚老受到残酷迫害,身陷囹圄,还是颂歌盈耳,花团锦簇,王公都是姚老最贴近的人,能无话不谈的人,能扶危济困的人。自1954年起,二人就开始联名在报刊上发表诗文作品,无论在饶河共同工作的日子,还是调任虎林任政协主席之后,二人的协作始终不断。共同出版的著作就有散文集《完达山狩猎记》《东疆风情》,随笔集《赫乡散记》,江河传记《话说乌苏里江》,诗歌集《乌苏里江放歌》等等,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青年到耄耋,始终如一,成为饶河县域的主坛主将和旗手。

忘年交于洪江,北京大学文学系毕业,二人年龄相差21岁,但二人之交,切磋学问,评论文章,都能言无不尽,成为诤友。二人合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梦集》《塞北情》《孤寂的心园》《翡翠洲诗抄》等。于洪江帮助姚老校勘《饶河县志》,并作长跋,与妹妹于爱华合著《姚中 山晋和他的作品》一书,全面阐述了姚老数百万字的写作经过,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乃至缺点不足等。

在这些骨干分子的带动下,边疆欠发达的饶河,却涌现出一大批文化人,形成庞大的文化群体。

在小说创作方面,姚老受萧红《呼兰河传》的影响,在首届修志之余,完成了《东大山传》《乌苏春秋》《那丹风雨》三部12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被称作是表现清末百年数百万山东、河北“闯关东”人的命运的代表作。1993年11月23日,张超在《鸡西日报》发表《东大山人斑驳多姿的生活画卷》,高度评价《东大山传》;鸡西《雪花》杂志社编辑王文莉,来信表示她读《东大山传》感动的几次落泪,要求在《雪花》期刊上刊载部分章节。黑龙江省副省长杜显忠在2001年12月24日《黑龙江日报》上撰文《唱响人生三部曲》,认为三部长篇“反映的史实,远远超出了个人和家世范畴。它记载的是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光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如果说《县志》所记载的是静止的抽象的史料,那么《传记》所记载的却是动态的、形象的画卷。”

饶河县文学艺术创作兴盛的原因,除了饶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多民族文化在此汇集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末禁垦令废除,随着闯关东的移民潮,到50年代十万大军开发北大荒,60-70年代,2.7万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知识青年来此垦荒,这里人才荟萃,多样的流寓文化输入,姚老从父亲那里传承了胶东的儒家文化,团结奋斗,形成了一个巩固的文化群体。伴着文学创作兴盛的同时,除了多民族文化在此汇集外,公共文化设施和专业团体不断完善:图书馆、博物馆、赫哲族文化馆、抗联事迹陈列馆等。

以纂修地方志为基础,推动饶河县多种乡土文化著作大量出版,推动了全县读书活动、文体活动,也吸引了国内外的旅游者。2009年9月1日,姚老陪我们参观珍宝岛,请岛上一位少尉为我们合影。那少尉热情地上前跟姚老握手问好。姚老惊奇地说:“咱们在哪相识?”少尉说:他们一直在读姚老的书,在书的照片上认识姚老。

此情此景让我很感动。

五、忧患后代前途,关注自然生态

姚老从小徙居边塞,生活在原始大森林里,接触的都是原生的大自然,原始的山水,原始的森林,原生的莽原和草野,原生的鸟兽鱼虫,长久了,便对这一切产生深厚的感情,每时每刻都在爱恋它们,亲近它们。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当了林业科副科长后,视野扩大了,才知道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有这样的物产和风格,因而爱边疆爱自然的感情更加浓厚与强烈,尤其是当目睹滥采乱伐,无限制的毁林垦地,自然山川遭到破坏,国土流失时,他忧虑万分。

他利用一切可能,向人们宣传保护林木,保护生态。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帮邻居锯断可用的木材为柴棒,竟上前就是两个耳光,斥责儿子为什么眼睁睁毁坏木材!为了保住小南山的林木,他不知道多少次找有关领导,请求不要在这里搞毁林建筑。

1980年,姚老给国务院上书关于《从饶河的开发看完达山和三江平原的前途——试论利用与保护资源》。全文7000字,用大量数字说明自建国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荒,不科学地修水利,无限制地引进人口,使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特别是沿乌苏里江这一国境河流,饶河境内128公里长的江岸,1956年普查有100千米属于陡岸,每年塌陷江岸土地面积30多公顷,1959年以来,直排入大江的河道增加,使冲蚀量增加到50公顷。强烈提出边境河流两岸的植被保护问题。1981年6月12日,黑龙江省农业区划办公室按国务院转来的信函给姚老回信,肯定:意见很宝贵”,并寄去《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综合农业区划报告》材料供他参考。

1982年11月28日,姚老因为关心国土经济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应邀出席南京中国国土经济学与中国地理学联合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他在会上发表了《保护原生地被是发展我国动植物资源的根本》和《加强国境地带的水土保持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两文。

当年,他借县文联机关一小屋,带着干粮,整天伏案写作,连春节期间也没停下。他确是一位普通的地方史志工作者,但他为饶河县留下了630多万字的历史著述,为繁荣乡邦文化,为保护和改善边疆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我从未想到,一个地方史志工作者,可以创造如此辉煌的人生!( 2011年2月15日)

——摘自姚中 山晋文集《爱林亭记》(完结篇)有删节

作者简介

初钊兴(1941.3—2020.3)文登人。1986年起任文登县史志办主任兼主编,2001年退休。2020年去世,享年79周岁。任职期间,主编各类志鉴10余部,主要有:《文登工业》《文登县人物志》《昆嵛山文集》《文登学人(第一册)》《文登年鉴(1991-1995)》《文登市志》(1996年12月,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1997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省唯此一家、《文登市志简本》等。

---------更多内容

边疆县域文化的奠基人·坎坷人生——记黑龙江省饶河县修志老人姚中 山晋(一)

边疆县域文化的奠基人·一人创修县志——记黑龙江省饶河县修志老人姚中 山晋(二)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边疆县域文化的奠基人·闯关东三部曲——记黑龙江省饶河县修志老人姚中 山晋(三)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