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欧阳氏,第1张

一、简介

欧阳氏是黄帝后裔。黄帝(公元前2717年-前2599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姬”,因长于姬水,所以以水名为姓。黄帝有4位妃子,生了25个儿子。有个妃子叫西陵氏,即元妃,她就是发明养蚕的嫘(léi)祖。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儿子是颛顼(zhuānxū,前2514一前2437)。颛顼的儿子是鲧(gǔn),孙子是禹(史称夏禹、大禹)。当时,洪水滔天,帝尧让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失败,被尧处死。舜向尧推荐鲧20岁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带领治水大军,采用疏导的方法,将洪水引入河道,流入大海,治水大获成功。大禹忠于王事,辛辛苦苦治水32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成为历史佳话。

  尧死后,舜继承了帝位。舜年老后,让禹接了班。禹即位后,建都于安邑(今河南安阳市),死后葬于会稽(jī,今浙江省绍兴市)。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被推为帝,建立了夏朝。从启以后,由上古时代帝位的禅让(帝王选择贤能的人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制度,变成了帝位由父传子,子再传子的家族传承制度。夏王朝的帝位传到了第五代时,少康即帝位。少康感念先祖夏禹周行天下,治理洪水的丰功伟绩,死后葬于越,宗庙祭祀却无人过问,便将自己的庶子无余,封于越,称越侯。越侯传位30余世,经历了夏、殷时期。到东周时期,越侯夫谭的儿子允常,发兵向四方扩张,并称越王。

  越国与吴国边界接壤,两国之间经常为争城夺地而发生战争。公元前516年,越国借吴国与楚国交战之机,又进攻吴国。允常死后,吴国认为有机可乘,便于公元前496年进攻越国。允常的儿子勾践发兵迎击吴军。两军交战于檇(zuì)李(今浙江省嘉兴县西南)。交战中吴王阖闾(hé lǘ)身负重伤而死,两国结下不共戴天之仇。阖闾儿子夫差即位后一心寻机为父报仇。公元前494年,勾践想发兵攻吴。范蠡(lǐ)劝他不要在夫差报仇心盛时攻吴。勾践不听,结果大败。失败后的越王勾践,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终于一举击败吴国,成为春秋时的“五霸”之一。

  越王勾践死后,越国国王传至七世孙无疆时,无疆想效法先祖勾践,称霸中原。公元前334年,越国首先攻打齐国,以后又攻打楚国。结果被楚国打败,无疆被杀。

无疆殁后,他的儿子们各居一方,都臣服了楚国。无疆之子蹄,占据了乌程(今浙江湖州)的欧余山(今浙江省吴兴县)的南部,被封为欧阳亭侯。山的南面为阳,所以欧余山南面又叫欧余山阳,简称欧阳。于是亭侯公的儿孙们便以欧阳或欧为姓。以欧阳为姓,是取欧阳亭侯的欧阳二字;以欧为姓,是取欧余山的欧字,或将欧阳简写为欧。

  公元前334年后的100多年间,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中晚期。欧阳氏家族在欧余山的青山绿水中繁衍发展。越国后裔的其他支系则在江南其他地方生息繁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亡汉兴之初,欧阳家族中的重量级人物朱棣被封为涿(zhuó)郡太守。于是,欧阳家族的子孙便在涿郡附近定居下来。最早在涿郡定居的欧阳氏后裔大抵有两个支族。一个居住在冀(jī)州的渤海,一个居住在青州的千乘。涿郡郡址在今河北省涿县,渤海即今河北省南皮县北,千乘为山东省高青县之高苑镇北面。欧阳氏由南向北迁徙的落脚点,便是这两个地方了。

  千乘系 居住在青州(在东汉至西晋指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到临淄以北地区)。由西汉到东汉,虽然家族人丁不旺,但前后八代,在《尚书》学的研究中,都有很高的造诣,先后出现了“八世博士(秦时设博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他们个人不仅有著作,而且有众多的学生。这是移居北方的家族对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

渤海系 居住在冀州(在汉代指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西端及河南省西端这一大片地方。西晋时,指今河北省高邑西南一带)。这一支到了渤海以后,人丁繁衍兴旺,从秦到西晋这一时期,在当地一直被称为望族。

公元前3世纪末,欧阳氏由南向北迁徙,成为渤海湾大姓之一。公元后4世纪初,为了避祸,他们又迁回南方,即今江苏、湖南等江南之地,或回归祖居地今浙江。前后500多年中,我们的先人随着中国动荡的政治环境而北徙南迁,足迹大半个中国。隋唐之际,今江西、湖北、安徽、四川等地均有欧阳氏人居住。唐初,有欧阳氏播迁至今福建。唐末五代时,繁衍于今湖南长沙的欧阳氏逐渐扩展至今湖南全境,并有徙居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和广东省连州市者。明初,洪洞大槐树(今属山西)籍的欧阳氏分迁于今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明中叶以后,有今广东、福建等地的欧阳氏渡海赴台。清初,有今湖北、湖南以及广东北部的欧阳氏伴随“湖广填川”的风潮入居今天的四川。清中叶以后,还有欧阳氏远赴东南亚及欧美各地。

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过程中,阳明盛公长子远茂、次子远富于康熙五十年辛卯岁(1711),带领家属子女由湖南长沙府郴州市宜章县严廊堡空中坊长策井头移入四川省重庆府大足县拾万里上四甲棠城。居住九载后,于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岁(1720),两弟兄在万古高坎三合碑小石桥坎下买了姓罗的房屋田土居住耕种。他们就是我们重庆大足欧阳氏入川的始祖。

远茂(1653-1726),明盛公长子,字秀兰,生于清顺治十年癸巳岁(1653)十二月二十一日酉时,卒于雍正丙午年(1726)七月初九日未时,享年七十三岁。配偶余氏,生于清顺治己亥年(1659)六月初二日寅时,卒于雍正辛亥年(1731)八月十六日卯时,享年七十二岁。寿终夫妻均葬于高坎山脚下老屋基向上印合堡丁山癸向。生二子,长子正贵,次子正学。

远茂公的部分后裔迁至四川省宜宾市沙河镇麻柳村。

远富(1660-1725),明盛公次子,字懋兰,生于清顺治十七年庚子岁(1660)九月二十九日酉时,卒于雍正乙巳年(1725)九月十八日辰时, 时,卒于雍正丁未年(1727)九月十四日辰时,享年六十岁。寿终夫妻同葬于高坎龙脉老屋基向上青龙转案印盒堡丁山癸向。生二子,长子正德,次子正福。现在重庆市大足区万古镇、雍溪镇淮远河两岸居住的欧阳氏主要是远富公的后裔。

欧阳氏万公派传承世总歌:

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五世子名少康。

庶子无馀封会稽,三十馀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

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馀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七世名摇汉封王。

涿郡太守分两派,千乘渤海俱洋洋。千乘八世为博士,至歙伏法子复殇。

唯有渤海泽流远,曰举迹纯渡晋江。太守坚石赫赫名,外甥为着石崇亡。

质与崇文奔长沙,伯仲卜居在临湘。又传六世景达著,文忠谱揭大宗坊。

达生宝頠頠生纥,率更令询誉望彰。唐主宠遇宏文馆,敕修宗谱名益扬。

通生幼明明生昶,琮刺吉州族始昌。谱称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豫章。

八世彪彤万兄弟,彪徙广州系久亡。彤分常溪与蜀口,彼各列派此莫详。

万公乾符令安福,祠谱尊为一世昂。二世生和三世雅,四世效楚列行行。

效生三子谟託詃,楚生堂宏戉三房。五世六宗皆繁衍,代产明贤与忠良。

万历癸卯修通谱,递传世代倍有光。

二、字辈

欧阳氏族,虽然不是中国之大姓,但也早早列入宋代百家姓之中,其分支遍布世界各地。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虽然各分支代系相同,但其字辈可能不尽相同。

(一)金丘公三郎字派(字辈):

(天)兴业图宏久,以才辅时成。

归根(均)必子福,文仕永盈庭。

良朝明远正,忠顺(孝)显嘉宾(名)。

礼义治邦(家)国,德厚圣贤钦。

乾坤集一统,世代受荣(皇)恩。

注:①括号内字派系乾隆元年《欧阳宗谱》订立字派。②大足万古欧阳氏乃金丘公三郎后代。

(二)新议九十字派(1984年9月合族同订):

继序开昌运,群杰赛俊英。

富贵尚勤俭,华光耀善能。

麟凤增祥瑞,龙虎焕吉星。

聚合昭馀庆,居安乐太平。

仁裔四海发,诗书传古今。

典谟效先祖,毓辉启秉纯。

科选重学武,奋勉树读耕。

纲纪冠湘蜀,顶天立地登。

鸿猷震寰宇,长锡万年春。

三、欧阳、欧、区、阳是一家

每个家族,都是一部历史。有些家族的姓氏诞生之后,还经历了历史的血雨腥风。虽然它们饱经风霜,但同姓同源,血肉相连,血脉相通。欧阳氏家族也是如此。

(一)欧、区、阳

1.欧,越王勾践之后,与欧阳姓同宗,省阳为欧。一说越王无疆后裔东越王摇,镇守东瓯,称东瓯王,其后有欧姓。一说少数民族姓氏。苗族古学氏汉姓为欧、贺,今水、白、满、蒙古、土家、高山、侗、壮等民族均有欧姓。

2.区(ōu),出自欧冶氏,以祖先名字为氏。春秋时,有匠人欧冶子,因为居住在欧余山,且善于冶炼锻造兵器而得名,其后代以其名字为氏,形成了欧氏,后又简改欧为区。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氏为大欧。

郡望:平阳郡。治所在今山西临汾一带,三国魏时置郡。

堂号:八剑堂。春秋时欧冶子善于铸剑,越王请他铸了“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五把剑,后来又与徒弟干将为赵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三把剑。这八把剑都是吹毛利器,各有不凡的经历。因而有此堂号。

3.阳,与欧阳姓同宗。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一说为避祸省欧为姓。

郡 望: 沂水郡,即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境域。

堂 号: 沂水堂,以望立堂。

阳都堂: 以望立堂。

陇西堂: 以望立堂。

(二)欧阳、欧、区、阳是一家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康乐镇宗亲欧阳包,走访七百多个县乡,耗资八万余元,收集数百套谱册和上千篇幅珍贵史料文献图表,苦费十年之功,归类整理,严格考证,编纂成《全国欧阳氏统宗通谱》。2005年,欧余山蹄侯欧阳、欧、区、阳首届四姓合修统宗通谱理事会举全宗全族之力,编纂成《欧余山蹄侯欧阳、欧、区、阳首届四姓合修统宗通谱》。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渤海欧阳氏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