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西湖简史,第1张

                    全文8130字
                    找个空闲时间看
                    可先收藏及分享

■ 苏小小、白娘子……,这些女子为杭州西湖增添传奇,故事还比正史更为人津津乐道。福州西湖已有的1700多年的历史里,倒也不乏此类素材来丰富它的文学想象与文化记忆。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皇后陈金凤,她先是王审知的才人,后来又做了他的儿媳妇。在《资治通鉴》笔下,她“陋而淫”,但在民间形象中,却变得漂亮又有才。《金凤外传》里写到,端午节的时候,陈金凤与王审知的儿子,大闽皇帝王延钧在福州西湖看划龙舟,“端阳日,造彩舫数百于西湖。每舫载宫女二三十人,衣短衣,鼓楫争先。”金凤高兴间,作了一首《乐游曲》,“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波淡淡,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

得益于这首版权可疑的词作,陈金凤的历史形象加分不少。1993年,在福州北大路考古挖掘发现了闽国时期的夹道遗迹,由南北两壁夹峙构成,两壁上半段砌成石墙,下半壁系用木板紧贴土层斜铺。对照史书记载,王延钧和陈金凤很可能就是通过这条夹道,坐着游船,到西湖水晶宫游玩,“居民道上往往闻地下弦索声”,这样的场景更符合人们对帝王家生活的猎奇心理,比词作流传得更广。

陈金凤之后700多年的一天,雨后清明,另外一位女子在福州西湖边浣洗衣物,她命运就在这不经意的一刻改变了。那是清初,因为平定耿精忠之乱从北京到福州的清军部队里,有位罗先生,他的具体职务不明,有的说是幕员、有的说是御史,也有说是武官,总之那日他经过西湖,瞅见了在西湖边的福州女子邵飞飞,当即被勾了魂去。

邵飞飞早年丧父,随着母亲长大。叔父是为教书先生,她隔墙听读书声,过耳成诵。叔父惊奇,就教其识文断字。待其长大,既有才情,又出落得漂亮动人,登门求婚者不绝,都被其母拒绝。势利的妈就想着“售显者以图富贵也”。罗先生神魂颠倒,不惜下了重金让其母点了头,纳邵飞飞为妾。不久,罗先生随大部队回京,邵飞飞也就跟着到了北京。不想罗先生老婆是位悍妇,找了个机会把邵飞飞踢出门,许配给了看门的家奴。邵飞飞心高命薄,写下三十首凄绝悲呛的《薄命词》后抑郁而死。“挑灯含泪叠云笺,万里寒风报可怜。为问生身亲父母,卖儿还剩几多钱”,她的词作,流传京师,她的形象,也被随后的福州文人不断描绘,融入了福州西湖的烟雨暮色。

有了这两位女子,文人骚客光临福州西湖,就多了一份谈资和抒发的凭借,因此费掉了多少才子的笔墨才情,且不去论它。我们只不过由此饶有兴趣地展开去,看看福州西湖历史的大略。

有了正式称谓的福州西湖出生在晋代。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统一了中国,不久就设晋安郡,治所侯官县(今福州),首任太守严高修筑了福州子城,并在城西外原有自然水体基础上开凿西湖,奠定了后世福州城的雏形。

到唐末王审知治闽的时候,又予以扩容,周回十余里,浩无际涯。它除了实际的功能——蓄接福州西北诸山的溪水,防洪抗旱、灌溉农田,也因为风光迤逦,靠近城区,成了闽国帝王钟情的游乐园。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大闽,他在西湖建规模宏大的水晶宫,时携宠妃游乐其中。闽国命短,是一出闹哄哄的短剧,但水晶宫却成了后人临湖一再追忆的对象。

有宋一代,担任福州市长的有不少当世名流,他们中的一些也偏爱西湖。写过《茶录》与《荔枝谱》的北宋名臣蔡襄在福州为官期间,常在西湖游乐,他寒食到西湖看龙舟,“山前雨气晓才收,水际风光翠欲流。尽日旌旗停曲岸,满潭钮鼓竟飞舟”;他爱喝茶,常在西湖边的龙腰一处取水烹茶,有次高兴了就留下他著名的墨宝“苔泉”,今天还能看到。

1182年(宋淳熙九年),身为南宋宗室的赵汝愚也到福州当主官,他到任不久就到西湖视察,发现与史书上的描述大相径庭,周边居民历年占湖造田,使西湖面目全非。他深感痛惜,花了大力气修浚,并修澄澜阁,登楼欣赏湖山美色。

“澄澜”取的是“澄清安澜”的意思。西湖淤塞与侵占,历来已久,很多主官有心无力,一直到赵汝愚手上,算是做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整治。完成这项得意的政绩工程后,赵请来好友朱熹到西湖游玩,朱熹情商超高,自然懂得说好话,他写了诗赞美,“越王城下水溶溶,此乐从今与众同。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酬唱不夸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其中两句“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如今还选刻在镇海楼正楼之上。

没过几年,全面翻新之后的西湖又迎来文武全才的辛弃疾,他雨中游西湖,并与赵汝愚惺惺相惜,写下一首《贺新郎》,“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成为福州西湖史上诗文名篇。除了赞叹西湖之美,辛弃疾也不忘借景抒发心中块垒。他听到身边游人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过去闽国时期西湖水晶宫的传说,联想到宋朝失去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但人们却好像很快忘记了这一切,于是继续写到,“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经过宋代三百多年来文人的咏叹,福州西湖文气加身,城中其他湖已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了。因而之后的明清两代,出于慕名,更多的人在西湖留下了水平参差不齐的诗句。这样的传统积累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就有本地诗人黄任倡议,在西湖宛在堂建诗龛,纪念过往诗人,并作为福州诗坛吟诗聚会之地。宛在堂是更早的时候明代诗人傅汝舟隐居西湖而建,名取自诗“孤山宛在水中央”句。宛在堂屡次修建,入龛的诗人也不断增加,到了民国年间,入祀的诗人已经有 200 多人。每逢春秋佳日,福州诗人就会聚到宛在堂,登堂公祭、即席联吟。1958年,福州文人陈世镕花30多年编辑出近80万字的《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征录》,收录了祀于宛在堂,自隋唐至近代以来二百七十位福建诗人的生平轶事及代表作,为这一传统做了一个珍贵的总结。

宋元之后,福州出了一对著名的藏书家兄弟,徐熥与徐渤,哥哥徐熥不仅学问高,还有“穷孟尝”之称,并常服道士衣冠从僧道游,是当时福州人气很高的名士。他用他的才情提炼了西湖山光水色,品题出“福州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晚唱、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为西湖景致做了全面的人文提升。不知道是不是爱屋及乌,徐熥还与人合写了前文提到的,闽国皇后陈金凤的《金凤外传》。因为流传极广,被后人常常当做史实来解读。

徐熥的“西湖八景”流传至今,是福州西湖人文和生态交融最经典的陈述。后来一直到了民国,重修《西湖志》的时候,才由编撰者又添了新八景,“湖天竞渡、龙舌品泉、升山古刹、飞来奇峰、怡山啖荔、样楼望海、湖亭修禊、洪桥夜泊”,这新八景有些狗尾续貂之嫌,不过它以西湖为中心,囊括进了周边的一些标志景观,如洪山桥、升山寺、镇海楼等,倒也体现了西湖在福州人心中的地标性地位是在不断加重的。

西湖当然不仅只是诗情画意。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次年7月,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 “隆武”,以南安伯府为行宫,位置就在西湖边,今天鼓西路通湖新村一带。因为当时政局动荡,清军近逼,城中气氛紧张。端午节的时候,城中百姓不敢像往年一样在西湖龙舟竞渡。隆武朝中掌握军事实权的郑芝龙,就率领军队在西湖斗舟,以此展示军威,营造信心。可惜并不管用,也非真心,只是一场糊弄的表演,郑芝龙很快投降清军,隆武帝在往汀州途中被清军擒杀。

清军入城,福州名士,曾在隆武朝中为官的曹学佺自杀殉节于离西湖也不远的西峰草堂。《道光福建通志》记载:顺九月十七日,大兵入城,学佺沐浴,整衣冠,缢于西峰里第。时年七十有四岁,砚匣内有“生前一枝笔,死后一条绳”之句云。曹学佺也很喜欢西湖,常在这里邀友泛舟,做文酒之聚,留下很多诗句,“大梦山前起棹歌,青青初泛水中荷。乍看涨色西湖远,却较幽阴北地多。堤上有情观士女,林间无偈问维摩。酒酣不识春城路,明月盈盈卧绿波。”

明末清初,福州战乱频繁,西湖无人管理,或据为平田,或割为私浸,再次“多湮塞不可得”,西湖内的湖心岛甚至成了乱坟场。政局逐步稳定后,当地官员再次开启了西湖整治工作,但由于福州城市发展,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反映在了虽不断整治却依然不断缩小的西湖身上。

清朝对西湖的疏浚多于历朝历代,但是面积却一少再少,最后只剩下方圆七里左右。在地方志书中详尽收录了福州官方发布的一个关于西湖的十条禁令,通过这细致的条款,或许可以推想出西湖被侵害的无奈。“1、不准私种菱角、蕹菜、及水中各植物;2、不准插放虾毬及捕鱼各竹竿;3、不准于湖中搭盖蟹舍;4、不准划界恣毒鱼虾;5、不准以大绿俗呼牛头缝入湖采捕;6、不准鹭鹚排入湖采捕;7、不准窃取沿湖石塍;8、不准瓜棚木柱、插植湖心;9、不准水浮莲、粪草、秽物,及死畜乱掷湖中;10、不准折毁沿湖花木、及花园内一切建筑物。”

1828年(清道光八年),林则徐当时因为父亲过世丁忧在福州,他主持再一次大规模重浚西湖。修复工程乘着冬天湖水干涸时开始,第二年9月完工,这一次林则徐为了杜绝被侵占湖面,很讲究地砌石为岸,西湖之有石岸,自是始。工竣后,林则徐在岸堤上种了千株梅树,还精制了“伫月”、“绿筠”两只画船供人游玩。他在福州放下政务,又短暂回归成诗人。他写诗讲自己在西湖坐船悠游的快乐,“新潮拍岸添瓜蔓,小艇穿桥宿藕花”。同时,他又发起一次募捐,将原在屏山山麓祭祀李纲的“李公祠”移建于西湖荷亭,表达从小对这位南宋大臣的敬仰。李公祠旁建花厅,取李纲晚年住所“桂斋”为名。林则徐在福州常在这里读书吟诗,还组织过“湖上诗社”。他死后,福州人为了纪念他,把他遗像供奉在桂斋,让他和他心中的偶像李纲一起受祭祀奉,一直到澳门路林文忠公祠成后。

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福州发生大疫情,人们无计可施,只能求于各路神明,福州西湖边的五帝庙,神像被乡人来出游神,规模巨大,方志记载“乡人迎赛若狂”。第二年,汉军正白旗人迟维城到福州任知府,他看不惯这种风气,在福州发起了一次整治行动,以霹雳手段拆毁“淫祠”百多个,这也包括了福州西湖滨的五帝王庙。之后在其址上建“西湖书院”,不久颓废,仅存基址。到了1873年(同治十二年),在福州当福建巡抚的王凯泰,重修西湖书院。书院内部正中榜以“致用”二字 ,作为他兴办的致用堂讲堂。第二年,改称“致用书院”,主张专门研究经史 ,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这在当时福建乃至全国绝大部分书院只注重“八股为主 ,五言试帖诗和词赋为辅,徒争科名”背景下,实是一股清流。近代著名古文家、翻译家林纾是致用书院产出的人才中著名者。

书院的一任山长福州人林寿图,曾官至陕西布政使,他爱西湖爱的很深,很早就在西湖建有别墅,并加入了当时福州名士组织的西湖诗社。诗社的友谊刻骨铭心,后来在外地为官,羁旅途中,林寿图写过一篇饱含深情的《舟夜对月怀西湖社诸友诗》:“我家别业西湖间,绿萝飞烟夏晴山,山空鸟啼月夜出,时有数子来叩关,自浮黄河去京圆,远把愁心寄明月,明月相随渡水来,我屡因之梦闽越。”因为太爱它了,他生前自营生圹于福州西湖边一山中,并手书墓门对联“未知东越归何传,为爱西湖买此山”。

当然不仅仅是林寿图,回望历史,尤其宋之后,明清、民国,西湖屡被写进了远赴他乡的福州人的思乡文字之中,是很多福州人心中故乡画面中少不了的一景。

1914年(民国三年),林则徐的曾孙林炳章再次主持修浚西湖。这次修浚后,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正式辟西湖为公园,不过当时的公园只是开化寺前面的一片,由湖头街出入。同时,林炳章嫌乾隆年间编纂的《西湖志》太粗糙,经许世英同意,聘请当时福州著名文人何振岱为总纂,重修了《西湖志》。许世英后来一度当到了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在福州西湖公园开化屿通往飞虹桥边的草坪上,有一块醒目的石碑,写着“击楫”两个大字,就是许世英所立。

清中后期,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得风气之先的福州城,人物辈出,不过他们似乎都有着福州人重土恋乡的传统,青壮年出仕,常思归乡。其中有一位龚易图,才50出头就辞官还乡,过起了读书饮酒赋诗的生活。龚易图是造园高手,他在福州城内修了四处私家园林, 今天朱紫坊的芙蓉园、武陵园,乌山的双骖园,以及西湖边的环碧轩(三山旧馆),今天西湖宾馆的位置。

三山旧馆是龚易图最得意的作品,曾有全闽第一私家园林的美名。谁知命运的玩笑是,龚易图在搬入辛苦营建的三山旧馆的第二年,就骤然病逝了,年仅59岁。今天西湖的东北面,坐落着福建会堂、西湖大酒店和西湖宾馆,是福建省、福州市各类重要会议、论坛、演出、展览的场所。西湖大酒店后侧的一片区域,就是三山旧馆的所在,1952 年征用为“福建省人民政府招待所”后,渐渐旧迹难寻,仅是纸上旧闻了。

1935年,时任民国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邀请郁达夫到福州,给他安排了一个省府参议的职务。郁达夫来后,引起不小的轰动,宴请他吃饭的局几乎不断,很多就在安排在风景优雅的西湖一带。他自己也爱在西湖发呆散步,相处日久,写了一篇《福州的西湖》发在1938年有名的《宇宙风》杂志上,以凝练的白描文笔,为我们留下了近百年前福州西湖的景致,郁达夫对比了他熟悉的杭州西湖,认为福州西湖气质更为“疏散”。

“一湖湖水,处在城西。水中间有一堆小山,山旁边有几条堤,几条桥,与许多楼阁与亭台。远一点,是附廓的乡村;再远一点,是四周的山,连续不断的山。……杭州湖上的山,高低远近,相差不多;由俗眼看来,虽很悦目,一经久视,终觉变化太少,奇趣毫无。而福州的西湖近侧,要说低岗浅阜,有城内的屏山(北)与乌石山(南),城外的大梦山祭酒山(西)。似断若连,似连实断。远处东望鼓山连峰,自莲花山一路东驰,直到海云生处。有时候夕阳西照,有时候明月东升,这一排东头的青嶂,真若在掌股之间;山上的树木危岩,以及树林里的禅房僧舍,都看得清清楚楚;与西湖的距离,并不迫近眉睫,可也不远在千里,正同古人之所说,如硬纸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样子。”

郁达夫也留意到了帝王家艳事传说里的陈金凤和命运可怜的邵飞飞。因为邵飞飞的缘故,郁达夫笔下生情,觉得福州西湖变得有些“楚楚可怜”起来。

新中国之后,西湖经历了更频繁的更新变化。1954 年,政府征用了西湖西北面官家村的土地,作为西湖公园菊花生产基地。福州西湖的菊花展,也从50年代举办至今,超过60届,成为西湖最有影响力的特色节目。之后这里又盖起了西湖影剧院,是当年福州最好的电影院之一。1998年,又在此建设福建省博物馆和美术馆,成为本地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1956 年,大梦山麓一带划归西湖公园,作为福州动物园;2008 年,福州动物园又整体迁出,改造成为大梦山景区,但熊猫世界保留了下来,是除北京和四川之外,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熊猫移地保护园地。1985年,一只流浪受饿的熊猫在四川宝兴县一个叫'巴斯沟'的地方被一村民发现得救,被取名“巴斯”,当年被送来福州西湖的熊猫世界。1990年,巴斯赴北京参加第11届亚运会相关活动,成为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名扬天下。它一直活到了2022年,领取了最长寿大熊猫的荣誉。

20世纪八十年代,时代风潮之下,福州西湖连造了几个雕像景观。1985年08月,在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前,大型林则徐纪念铜像在西湖落成,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为铜像题写了“民族英雄林则徐”七个大字,镌刻于基座。差不多时间,建在宛在堂前的另一个雕像更为诗意。最初主管部门对雕像的要求就是一个文人的形象,以配合宛在堂的定位,初定李白为原型,后来又考虑到需要有渊源,又提出辛弃疾、李纲两个方案,最终和稀泥,面部神情像李白,衣服样式是明代文人的,帽子样式是宋代的,造出了一个后来屡被游客追问而难以回答的“神秘人”。

2005年,国庆黄金周的第一天,福州西湖公园开始免费开放,一天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2008 年,环西湖左海木栈道建成;2018 年,福州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正式合并,形成西湖大景区。至此,西湖公园成为湖浮三岛(开化屿、谢坪屿、窑角屿)、水连四桥(迎仙桥、飞虹桥、步云桥、玉带桥),面积达 1300 亩,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又具有城市现代公园气质的十里西湖。

现在航拍技术普及,很多人得以通过航拍图片或视频鸟瞰过福州西湖,那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三个大小不一的岛屿被一片湖体包围,构成了今日福州西湖的核心区域。开化屿最有历史感,其中的开化寺位于开化屿中央,是公园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物,始建于1037年(北宋景佑四年)。

开化屿往西过飞虹桥是谢坪屿,谢坪屿过去建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改革开放后很长时间里,西湖谢坪屿的碰碰车,大梦山的动物园和熊猫馆,湖上的踏板游船,以及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就是福州人对西湖的全部记忆。谢坪屿再往西就是大梦山景区,也通往熊猫世界,荷亭、桂斋、西湖书院等文人记忆多在这一片,书香气比较重。

开化屿往北过玉带桥是面积最大的窑角屿,省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就在这里。沿着木栈道这里就可以通往左海。左海最出名的就是其实并不大的海底世界,以及占据了天际线最高处的摩天轮,但更有韵味的是左海龙舟房周边一片的境庙组成的秘境。左海龙舟房是一个面阔七开间的仿古建筑,里面集中摆放着十来艘的福州传统龙舟。它们属于西湖公园周边拆迁前的几个村落,官家村、湖头村、高峰村、后浦村、荷亭村、华大村等。2012年,左海龙舟文化园建成后,这些村里的龙舟就集中存放在此处,每艘龙舟相应的本境神祇也被集中安置在边上的公园一角,各建小庙,香火供奉,延续着西湖乡土日常的记忆。

写到这里,忍不住又想起了前些年在福州西湖俱乐部划龙舟的日子,它是福州西湖庞大记忆拼图的细微构成。正因为它,我才有了驱动深入了解西湖的往昔。俱乐部大多数人白天需要上班,所以划龙舟日常训练都安排在晚上。一般都在大梦山边湖滨路码头登舟,一次又一次,解缆动桨,船身破开夜色与湖水,在整齐划一的动作中,穿过湖中拱桥,直到西湖最开阔处。有的夜晚,天高月明,有的夜晚,烟雨蒙蒙,各有密意。停舟飘荡,眼见四周高楼万家灯火,有置身世外之感。训练中场,船会泊在岸边,环湖栈道每天晚上散步乘凉的人都很多,老福州人看到龙舟,话头一起,滔滔不绝;新福州人或者游客,他们往往也对龙舟抱着好奇,各种问题问个不停。

始终惦记着这样的夜晚,这让我在阅读西湖相关资料的时候,找到了两处呼应。一处还是郁达夫,他在民国写下的文章中描绘,“太阳平西了,海上起了微风。天上的群星放了光,地上的亚当夏娃的子女,成群,结队,都走向西去,同伊色列人的出埃及一样。……为什么一到晚上,福州的住民大家要走向西去呢?就因为在福州的城西,也有一个西湖,是浮瓜沉李,夏夜乘凉的唯一的好地方。”

郁达夫把福州人爱在西湖乘凉散步的事说的颇富浪漫。今日,虽然福州城大了很多,夏夜散步的去处也多了许多,但西湖还是不减当年热门。每日黄昏到入夜,只要天气晴好,环西湖栈道上几乎就是一个头接着尾循环流动的人的长龙。

另外一处,是《西湖志》上众多文人留下的乘舟夜游西湖的诗文。写得最有情致,而且极有画面感的一篇是清代王景贤的《游西湖记》,就以它为本文结尾吧,文中刻画的,日渐难觅的古典浪漫的文人生活,读完意犹未尽,正如心中西湖。

“道光己丑,仲夏之月,谢二樵云、刘三炯甫,约诸同人载酒湖上,为泛舟之会,如期皆集,遂于宛在堂前登舟。久雨初晴,波肥岸浅,岚光树色,新翠争流。主人曰:晴未信也,空中云气往来,恐吾游不遂。樵云乃为诗,与天丐晴。至晚,治熊兵桥下。翁七贤方、刘大寿海、林五香溪先归。

时方望后二日。二更后,可得月。使人具酒肴,移舟飞虹桥下,望大梦山巅,松影朦胧,瞑色欲合,开化寺之钟声已渡水来矣。久之,月未上,赋诗速之。题曰:待月。林大紫莱急起伸纸拈毫,予与谢大孝知、江大翰举、林大松门及炯甫、樵云,亦吮墨沈吟,各抒幽思。忽闻船楼有吹洞箫者,声呜呜然,随风断续。张二羽侯解衣磅礴于上。林大黻庭,吾社中豪士,以微疾卧舱中,既得句,曼声长吟,疾若失。蔡大锡五独枕船旁,观城上诸山与船俯仰,收全湖秋色于澹默无言之中,其情远矣。

四更,微云尽敛,月在天心,湖水通白,惟吾一舟,飘飘然,上下无际,水风激荡,光散波中闪闪作麟甲状。急取余酒,列坐船头赏之,或歌、或呼,不知夜之将尽也。既晓,紫莱汇舟中残稿,得三十余首,将录为一册,属予记之。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福州西湖简史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