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五纵队,第1张

法国著名军事理论家杜皮克曾指出:“在战争中, 不仅是两支物质力量的冲突, 更重要的是两支精神力量的冲突。”纵观世界大国之间博弈的历史过程, 通过思想传播、建立组织、进而颠覆一个国家政权的“第五纵队”活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并呈现出从“显性”到“隐蔽”、从“单一”到“混合”的演进特征。

“第五纵队”的叫法源于西班牙内战时期。1936年11月, 叛军首领弗朗哥的一位将领率领四个纵队的军队进攻共和军控制的首都马德里。叛军将领拉诺在一次广播中扬言, 除了四个围城的纵队, 还有一个“第五纵队”作为敌后内应力量潜伏在首都等待。后来, “第五纵队”通常被用来描述那些隐藏在敌国的内应力量。虽然“第五纵队”的叫法出现较晚, 但类似的活动却早已存在。

———“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一张报纸胜过三千毛瑟枪。”拿破仑的这句话道出了他能打胜仗的一个秘密。在远征埃及的20万法国大军里, 有175名专家、学者, 其任务是专门收集、研究埃及的文化、历史、艺术、宗教。拿破仑对士兵说:“野蛮和杀戮不能征服一个国家。”1798年夏天法军登陆埃及, 10月开罗发生暴乱, 拿破仑施行了极为严厉的镇压, 但是对德高望重的伊斯兰教长舍赫则网开一面。拿破仑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这个民族同我们和我们的习惯太格格不入了, 我宁愿这个民族有像他这样既不能骑马、又不能拿刀的首领, 也不愿意看到像穆腊德别和奥斯曼别伊那样的人当首领。把这个衰弱无力的老人处死对我们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反而会产生比其更为危险的后果。”这就是拿破仑在热兵器时代运用当地首领作为“第五纵队”进行作战的雏形。他还亲手创办报刊进行战时宣传, 认为“在政治中4份报纸可以比10万大军做更多的事。”

———“本地通”变成代理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派遣素有“阿拉伯通”之称的陆军情报军官劳伦斯, 将阿拉伯半岛各部落首领团结在自己周围为英国战略服务, 最后成功地把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各部落凝聚成为英国战略意图服务的同盟军, 有效抵挡了土耳其的入侵, 这可以被看作是“第五纵队”早期实施“本地通”手段的基本形态。

英法作为两大列强, 在国家间的较量中对“第五纵队”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在17世纪两国的交锋中, 法国抗英联美支持美国独立, 其后元气大伤, 以至财政出现问题。于是, 路易十四的宫廷御用医生魁奈提出了增印钞票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一举措虽然维持了皇族的奢侈生活, 却导致国家债台高筑、物价飞涨, 随后爆发的法国大革命, 使国家陷入了连年内乱。而这位搞垮法国的业余经济学家就被认为是英国嵌入法国统治阶级内部的代理人。

——由“笔部队”操刀的文化传播。国家间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核心内容都贯穿着各自的外交战略, 是国家软实力的反映。英国是最早开始“笔部队”建设的国家, 从编撰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 (比如“剑桥中国史”系列) 到塑造国际文化观念 (比如英国有意捧红的汤因比的历史观) 、国际主流经济学 (如连英国人自己也不信的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生物学等工程, 几乎全被纳入其文化传播战略。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曾揭露英国不惜重金操纵各国社会舆论, 为破坏德国工业化精心炮制了“自由贸易”理论体系, 并成功地使德国的众多学者和新闻记者主动站在了英国的立场上说话。

——助力法西斯横扫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纳粹德国之所以能横扫欧洲, 除了其军事力量的强大和闪击战术的先进之外, 希特勒向交战国和中立国派遣培植了大量的“第五纵队”人员。这些人精通目标国语言, 熟悉当地风俗, 其主要任务就是造谣惑众、挑拨离间、绑架暗杀、制造叛乱等。从二战前期几次不流血的征服, 到二战全面爆发后对众多国家的大规模入侵, 德军的每次行动几乎都能得到目标国内部支持纳粹的“第五纵队”的协助。在对法作战中, 从“甘末林总理已经自杀”到“大批军官被怀疑成德国'第五纵队’成员剥夺其自由”, 德军在其后方散布的这些真假难辨的谣言, 都成为事半功倍的制胜利器, 迅速摧毁了法国民众的意志, 其影响也迅速波及在前线作战的军人。如驻扎在缪司河沿岸的法军各师团向后逃跑的士兵由数千很快增至数万。本该上前线的士兵迎面遇到蜂拥而来的难民和逃兵大军后, 很快变得精神沮丧、士气低落, 也开始弃械逃难, 从而加速了希特勒的战争步伐。纳粹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 是德国“第五纵队”的直接培育者和指挥者。他认为, 就算在对手内部不存在这股力量或力量很小, 也要虚张声势, 造成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第五纵队”的假象, 以扰乱对手阵脚。

———在苏德战争中折戟沉沙。然而, 德国培植的“第五纵队”在苏联那里却彻底折戟沉沙。希特勒因为自信有“第五纵队”的配合, 征服苏联易如反掌, 所以在最后才开始进攻苏联。斯大林在1937~1938年间进行的“大清洗”, 在斗争扩大化的同时, 也肃清了战争环境中潜在的敌人, 等到苏德交战时, 希特勒的“第五纵队”并没能如期出现。战争期间, 苏联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法令, 禁止民众轻信谣言, 并向民众开展警惕性教育, 传授反间谍方法。这些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 连德国的情报军官都承认:“我们没有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 不是由于德国人'第五纵队’工作开展得不好, 而是俄国的军人和国民都具有高度的警惕性。”

冷战时期, 美国一方面对苏联始终保持军事高压态势, 企图以压促变、以压促乱, 让苏联被动地陷入军备竞赛泥潭, 而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防御;另一方面对苏联民众加紧进行思想控制和价值观误导, 实施所谓的“内部思想爆破”。斯大林逝世后, 美国进行了一系列针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活动, 通过有计划地邀请赫鲁晓夫访美, 不断向他进行“思想灌输”, 试图从内部引发“思想爆破”。

对苏联的演变, 首先是从否定其历史开始的。从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 一路否定下去, 让“英雄在社会舆论中二次阵亡”。从否定列宁、斯大林否定共产主义到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 在军队内部造成分裂, 诱导苏共领导人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中, 逐步削减了各级政治机关的8万名政治工作军官编制, 并在《苏共组织在武装部队中的工作条例》中规定“苏共组织及其机构不得干预行政人员和军事指挥机关的政治工作”, 使军队的思想政治基础被釜底抽薪, 从而加速了苏共主动放弃对军队领导、对军队意识形态领导的进程。在对苏联实施的“内部思想爆破”中, 他们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发展说得一无是处, 歪曲、造谣、污蔑, 无所不用其极。此外, 美国还将无线电广播作为对苏心理战的重要工具, 将西方价值观源源不断地输入苏联。

政局的变化可以是突然发生的, 但思想的变化却是渐进的, 犹如温水煮蛙。思想防线一旦被突破, 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从分化社会组织, 混淆美丑、是非、荣辱的界限, 到展开从历史到政治的全盘否定, 使苏军内部思想混乱、军心涣散。有人甚至在苏共的头号刊物上批评党对军队的领导, 甘愿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帮凶。加之放松对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管控, 西方国家的书籍报刊在军队随处可见, 舆论信息领域迅速滑向近乎失控的状态。美国通过对苏联军民的“内部思想爆破”, 逐渐将拥有上万核弹头和400万兵员的苏军彻底肢解, 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近十多年来, 一些独联体国家相继爆发政治危机, 即所谓的“颜色革命”, 导致一些国家政权更迭。颜色革命, 又称“花朵革命”, 往往以政治社会总危机为契机, 以中心城市为平台, 以突发和快速集结为特征, 以和平非暴力的街头政治为手段, 以政权更迭为目标。颜色革命虽然常常被包装成争取民主、维护人权之类的所谓“正义抗争”, 但其本质却是外力干预下的政权更迭。在这个过程中, 不乏“第五纵队”运作的影子。

———“街头政治”背后的非政府组织。颜色革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街头非暴力革命”, 即“街头政治”。街头政治是颜色革命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般是西方国家利用目标国社会矛盾和社会困难, 发动大规模抗议、游行示威、广场集会和围堵国家机关等运动, 而后西方主流媒体迅速介入宣传报道, 形成舆论声势, 目标直指这些国家的政府, 采取短促突击手法, 用非暴力的方式完成政权更迭, 逼迫目标国领导人辞职或逃亡国外。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曾被媒体称为“铁汉总统”“巴尔干的不死鸟”, 领导国家顶住了北约78天的狂轰滥炸, 却经不住街头政治的折腾;被称为“高加索白狐”“政坛不倒翁”的格鲁吉亚政坛老将谢瓦尔德纳泽, 也被3个星期不到的街头政治逼下了台。继苏东剧变后, 街头政治先后在几个国家得手。此后, 一些西方国家便将此作为幕后操纵、颠覆一国政权的有力工具。

上世纪80年代后, 一些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异军突起, 更加巧妙、间接地达成国家的战略意图。美国通常用非政府组织打先锋, 为街头政治营造氛围。各种基金会打着文化教育、宗教慈善等幌子进行思想渗透, 物色将来可以利用的人选并提供资金支持。他们通常以培养所谓的群众领袖、操纵大量群众的方式, 制造仿佛是由目标国不满现状的群众自发起来反对本国政府的表面现象, 并通过这种政治误导, 在西方民众中寻求合法的、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进而对当事国进行舆论诋毁, 妖魔化领导人的形象, 实现颠覆这些国家政权的目的。

——社交媒体的惑心乱军。一些西方国家一边诱使别国大力发展低技术产业, 一边集中力量在“高边疆战略”的基础上, 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通过在世界各地扩张网络连接, 特别是连接到那些不喜欢西方价值观念的国家, 组建一支特种媒体部队, 随时准备派遣到发生冲突的地区搜集与传播信息。他们还通过一些社交媒体, 传播西方的价值观, 实时、高效地指挥现实世界中的街头政治。“阿拉伯之春”就是在美国全球舆论办公室的直接指挥下, 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网络司令部联合运作的一次全面实践。在这场波及中东、北非的政治地震中, 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通过互联网发酵, 引发了大规模社会骚乱, 由此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突尼斯到埃及、利比亚、也门, 几乎席卷整个中东。美国国防部更是将一些大型社交媒体视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产。在2011年的利比亚冲突中, 利比亚政府关掉了互联网, 以防止反政府组织利用网络进行反政府活动, 但北约立即为利比亚反对派提供了网络支援, 并建立了“自由利比亚”通信系统, 为反政府组织协调行动创造了条件, 从而加速了卡扎菲政权的倒台。

在“阿拉伯之春”中, 军队倒戈首先始于军队高级军官的思想瓦解。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军队长期得到西方大国的巨额军事援助, 并派遣大量军官到西方国家学习, 在建军治军理念上深受这些国家的影响。欲亡其政, 先乱其军;欲乱其军, 先惑其心。美国甚至在数年前就有计划地开始以给目标国警方和军方精心准备礼物包裹和宣传信件的方式, 进行“怀柔”。就在一些国家发生动乱的前一周, 其军方领导人还在美国访问。这就不难理解在一些国家的内乱中, 为什么会出现高级军官叛离、甚至将部队整建制拉出去的情况。“阿拉伯之春”与苏联自上而下被演变的模式不同, 它是一种依靠互联网, 通过社会性动员, 自下而上、由外而内推动国家政治变局的“第五纵队”活动模式。

事实表明, 美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在信息网络领域的战略优势, 并迅速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美军的作战能力。2003年, 美国成立了全球传播办公室, 与美军网络作战司令部一暗一明, 掌控美国的国际舆论权, 指导和操纵美国在各目标国的战略活动。2016年4月, 奥巴马授权对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实施制裁, 随后美国国防部提出了网络空间司令部升级计划。6月, 美国又启动了赛博空间联合演习, 其目的“旨在立足于网络任务磨炼国防部麾下各支力量间的协作能力———包括现役、预备役与国民警卫队, 同时引入各级州政府及地方当局作为其他合作成员”。此时的美国, 俨然进入了网络的准战争状态。

———地缘政治中的大国角力。没有政治的地理是没有矢量的。大国博弈中, 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 从来就没有跳出过“包围”与“反包围”的发展轨迹。地缘政治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地形, 分析和预测全球或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放眼世界, 按照时间顺序, 沿着发生“颜色革命”国家的地图趋势线一直看过来, 不难发现美国的全球战略意图。从2003年的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到2004年的乌克兰“橙色革命”, 再到2005年的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 都隐藏着美国全球战略下地缘政治斗争的思想。美国通过实施一系列“颜色革命”, 在地缘上逐步形成了对目标国的压倒性优势, 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霸权地位, 为控制并获取油气等资源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同时, 也有效削弱和抵消了对手国家地缘、历史、文化优势, 达到让其“长板不长, 短板更短”的效果, 并在其“战略后院”形成新的动荡, 有效防止其形成不对称进攻能力。

2004年, 美国国防部首次制定了《美国国防战略》文件, 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国防战略”的战略层次。未来, 美国在实施全球扩张中, 将把“与美国国家安全与利益相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优先选择目标。对这些锁定目标, 仍将利用当地的反政府势力, 以实现民主化为旗帜, 以人权斗争为手段, 展开颠覆其现政权的阴谋活动。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关于第五纵队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