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称谓趣谈,第1张

对于“票友”一词的来历,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尽管如此,但是不管哪种说法都对京剧票友持肯定的态度。在这些不同的说法中,有些说法读来确实幽默有趣。

爱戏、唱戏者谓之“票友”

中国戏曲从她诞生起,就产生了自己忠实的观众群。这些观众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酷爱戏曲的戏迷,一部分是不但爱看,而且自己还爱唱,甚至粉墨登场的观众。这后一部分就称作“票友”。

获得免费入场票的旗籍士兵是“票友”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政府禁止旗籍士兵去民间戏院看戏,专设一种唱太平鼓词的娱乐场所供士兵消遣,凡旗籍士兵均发给免费入场票一张。这些人当中出现了一批业余演唱者,称为“票友”。

票友”源自清政府的“奖品”

另有一种说法是清政府为鼓励清军斗志,在军营中编写太平鼓词,让八旗子弟军传唱,并奖给龙票。人们便称这些唱鼓词的八旗子弟为“票友”。

业余唱京剧而无报酬的人叫“票友”

清政府让八旗子弟军传唱太平鼓词,并奖给龙票,这些人演唱尽义务,无酬劳,后来就把业余唱京剧而无报酬的人也叫做票友了。

京剧诞生之日,“票友”诞生之时

十分有趣的是,中国京剧从她诞生的时候起,就有“成批”的票友产生。这些票友们热爱京剧,研究京剧,其认真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专业演员。有一些票友具有天赋条件,加上自己后来的辛勤努力,最后成了很有建树的京剧艺术家,如与谭鑫培齐名的孙菊仙,老生刘鸿声、言菊朋等。

“下海”本是“票友”由业余变为专业的专用词

早在清代,京剧戏曲从业人员来自几处:一是科班,二是世家,三是江湖。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大量票友涉足梨园。票友只是业余爱好者,若从业余转向专业,即称为票友“下海”了。

也就是说,早在京剧形成之初,由票友而成为专业演员的,戏曲界称“下海”。这一清代就使用的专门术语,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倒成了在职人员放弃原来的工作改行经商的代名词,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现代语汇,而“下海”一词的原来含义反倒不为人们所知了。“下海”是业余转向专业之质变,然而当今文化人、公务员、技术人员经商,并非由业余变成专业。通用“下海”一词,不够准确。

“子弟书”、“唱票”与“票友”

清朝乾隆时期,在军队征战大小金川的时候,才有“子弟书”、“唱票”和“票友”的叫法。征战的军队中满洲人多,他们远离家乡,经常思念家乡和亲人。再说部队行军万里,一路无聊,士气低迷。为了强打精神度过兵役之苦,于是八旗子弟兵选择了自娱自乐的方式激励部队将士的情绪。业余戏曲爱好者自编的词、曲,即谓“子弟书”。

歌唱者需持有“执照”,这种“执照”就是所谓的“唱票”。这些业余演唱者互相称为“票友”,以后,“票友”一词就成了京剧业余演唱者的代称。

“票友”源自“培训合格证”

清廷为了稳定政局、维护政权,特意组织专门人员编写颂扬之类的词句,并派专人分赴各地演唱进行宣传。这些宣唱人员初多为滦州和乐亭人氏。后来清廷见宣传声势不够大,宣传规模也小,为了扩大宣传,于是专门设立了演唱教习机构,招收人员进行京剧演唱培训。培训完毕还要考试合格才准许演唱。这些培训考试合格者,由内务府派往外地演唱,并发给一张印有两条金龙的演唱“执照”,称为“龙票”。凭此票即可享受当地州、县的食宿接待,并为其提供演唱场所和组织听众。这种场所原为官办,后演变成包办处,称之为“票房”。参加人员即称“票友”。

没有报酬的业余演员们称“票友”

相传在清朝初年,八旗子弟凭着朝廷颁发的“龙票”,到全国各地演唱“子弟书”,这仅仅是作为宣传,演唱不收任何报酬。后人就把这种戏称为“票戏”,而具体组织者则称为“票房”。这种没有报酬的从事业余演出的演员们被称为“票友”。以后人们就把非职业性的京剧演员和琴师都统称为“票友”。

“票友”源于“清音子弟书”

相传乾隆年间,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名叫“清音子弟书”的曲种。该曲种曾一度盛行京城及东北各地,据说为八旗子弟所创。当时曾分西城调和东城调,而西城调似昆曲。“清音子弟书”演唱的曲目比较多,且多编自于小说和戏曲素材。八旗子弟无论到何处演唱,都须得到批准,这个批准的证件凭证就是所谓“龙票”。龙票上注有“发给××票房”字样,凭此方可聚会演唱。

乐师也是“票友”

至康熙年间,清朝统治已经稳定,凭“龙票”才能演唱的活动已经逐渐停止。因为这种演唱人员属于业余爱好,不以索取任何报酬为目的,所以清朝中叶以后,便把不取报酬的业余戏曲、曲艺演唱者及乐师都统称为“票友”。

“票友”是一个特殊阶层

有人认为,旧时在京昆两界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阶层,这就是“票友”。

“票友”是京昆爱好者专用词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演唱和改进,推动了它的发展,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终结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汲取海盐、戈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演唱体系。这时的昆腔也只是清唱,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戈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万历年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从明天启初年到清康熙末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

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腻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出现了一批以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成为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由于昆曲格律严格,文辞古奥典雅,使她逐渐脱离了世俗社会。到乾隆末年,北方昆曲的优势地位已经让位给后来兴起的花部乱弹了。

昆曲在中国大地上有很深、很广的影响,是“百戏之祖”。昆曲和京剧都有相当多的爱好者,所以有人就说“票友”是京、昆两剧的业余爱好者。

“票友”一词源自清朝雍正

何以称“票友”?据传说,在清朝雍正皇帝尚在当贝勒(即皇子)时,好与善歌者往还,他登位后,因念及这些伶界旧友,乃发给“龙票”作为他们的生活费用。

“票友”意在与伶人有别

清朝雍正登基后,发给“龙票”作为伶界旧友的生活费用,但禁止他们再和戏班中人相混,以示与伶人有别。从此凡好演唱而不以此为业者,均称为“票友”。

“票友”的“龙票”是宣传工具

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初期政局尚不稳定,为了给大清朝作政治宣传,朝廷宗人府颁发“龙票”,凭此可到各地去演唱“子弟书”,不取任何报酬,类似现今的慰问演出。后来就把不拿酬劳的唱戏人叫做“票友”。

演唱太平鼓词的八旗子弟为“票友”

清雍正年间,清兵与中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的回族作战,为了鼓舞士气,在军营中编写了太平鼓词,命八旗子弟在军内传唱,并奖之以“龙票”,遂称演唱太平鼓词的这批八旗子弟为“票友”。因八旗子弟演唱均属尽义务,不另讨报酬,后来就把一些业余唱京剧(不拿酬劳)的人,称之为“票友”。

八角鼓”与“票友”

清乾隆年间,八旗子弟中流行“八角鼓”。八旗衙门为便于管理,给演唱“八角鼓”的人发执照,俗称龙票,持票者可以应邀演唱,不取报酬,人称票友,后来非专业演戏的人统称为票友。这些人组织起来就叫做票房。京剧在北京盛行,“八角鼓”的票房,便逐渐被京剧票房所取代。

“票友”来自免费入场票券

清代道光年间,朝廷为了防止旗籍士兵进民间戏园看戏,专设一种只唱太平鼓词一类的娱乐场所,凡旗籍士兵均发给免费入场票券一张。久之,在这批旗籍士兵中出现了一些业余戏曲爱好者,人们遂称其为“票友”。

“票友”是随军宣传队“队员证”

再一种说法是,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八旗子弟长期养尊处优,不会骑马打仗,他们在吃喝玩乐中惟有的一枝擅长,这便是跟艺人学得的演唱。后来在西北的征战中,这批贵族子弟获准随军演唱的鼓舞士气,犹似今日之部队文工团,因为他们都发有票证,所以把他们称为“票友”。

“票友”是“精于音律,喜好皮黄”的别名

“票友”一词源于古人,后来梨园界受此遗风影响,对精娴于音律,喜好皮黄,能演唱而不取报酬的人均称“票友”。如袁世凯之子袁寒云及后来成为名伶的俞振飞、言菊朋、姜妙香、欧阳予倩,最早都是有名的票友。

粉墨登场才叫“票友”

有人喜欢划分得稍微细致一点儿,认为戏曲爱好者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酷爱戏曲的戏迷;一部分是不但爱看,而且自己还爱唱,甚至粉墨登场,学习演戏,这后一部分就被称作“票友”。

“票友”又叫“发烧友”、“玩友”

中国的地域很大,对事物的称谓有所不同,也在情理之中。在不同地区,人们对这部分看戏、唱戏、演戏的业余演员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广东粤剧,把这些业余演员称作“发烧友”;比如四川,称作“玩友”。“票友”一词从京剧业余演员开始叫开来的。

“票房”、“票戏”、“琴票”及“票友”

票友们都有固定的练习、演出地点,这种活动的地点叫“票房”

清中叶以后,八旗贵胄嗜爱戏曲成风,并以演唱戏曲为乐。不过他们演唱不为生计,故谓之“票戏”。由票友们演出的戏称为“票戏”。人们把业余京剧演员称为“票友”,把业余琴师称为“琴票”。以后人们就把非职业性的京剧演员和琴师都统称为“票友”。

最时髦的“票友”概念

京剧票友现在的概念是指“非职业性的业余演唱者、伴奏者、研习者”。

含义广泛的“票友”概念

票友,是对所有戏曲业余爱好者的统称;所有学戏,习戏、研戏、偶尔也登台演出的人,都称“票友”。

票友活动的群体性决定了“票房”的定义

票友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群体性”,京剧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票友的群体性,票友集体活动需要有一个场所,这种集聚、传习、演艺的相对稳定的场所和同仁组织叫“票房”。

“票友”多了就有了“票房”

“票房”是随着京剧业余爱好者的增多而出现的。清光绪年间,随着京剧的广泛流传,“票房”也随之增多。当时北京四城均有“票房”,例如西城的“松筠庵票房”,地安门大街的“南月牙票房”等。其中历史最久、名声最著者,当数同治末年创立的“翠峰庵票房”。这家“票房”坐落在西直门内盘儿胡同,原址是个尼庵,故名。

娱乐、玩耍的“玩票”

旧时票友所在的票房都在富豪之家的院内,这时候的票戏一般来说是自娱自乐,票友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参加这种堂会的票友,不要事主的任何报酬,甚至将特制的大铜茶壶(沏好茶水)也挑了去,表示“茶饭不扰”。这种以娱乐、玩耍为目的的票友俗称“玩票”。

“票友”也接受吃请

豪门富户有喜庆之事,如不请专业剧班做堂会,就邀请票友清唱。京剧清唱的堂会,谓之“清音桌”。起初,参加这种堂会的票友,不要事主的任何报酬,纯系尽义务。后来逐渐形成“票友”,也接受事主家的酒席招待。

“票友”演艺水平超群才适合“下海”

当年旧戏班里的所谓内行,大多数是较为保守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的内行演员还具有一种“排外性”,甚至有一定的嫉妒心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外行”进到班内,他在京剧表演的唱、做上平常,那这个气就受不了。从这个原因出发,票友若想下海,就必须自身具备超群的硬功夫。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专业人才如云的剧社里站得住脚。“票友”演艺水平超群的实例很多,有的甚至比专业演员还强不少,如早期著名京剧老旦演员龚云甫等。确切地说,京剧艺术的向前发展,有不少是由于“外行”加入而起作用的。

“票友”对京剧艺术敢于创造

所谓“票友”是在余暇时喜欢学习和研究京剧艺术的人。票友本身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理解水平,票友为了自己学习得好,不惜代价专门到剧场听名角儿演唱。票友学什么流派?学什么人物都由自己说了算。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而且旧的程式对他没有什么约束,因此他敢于创造。

“票友”中王君直是“王”

王君直先生被推为票界三王之首,是因为他为京剧的传播和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君直是著名京剧票友,京剧名宿杨小楼、梅兰芳等,均曾与之配演,轰动京师。他专业的票戏水平,位居“票界三王”(即王君直、王瘐生、王颂臣)之首。

“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

百余年来,京、津两地的民间票戏活动十分活跃,这里票友众多,票房林立,许多票友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精深的艺术造诣。他们不仅在京剧演唱上下功夫,而且对京剧艺术的发展极为关注,为梨园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为京剧界人士的合作和京剧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果说,“京剧孕育了票友的诞生,票友也维系着京剧的生命”,此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票友”与京剧发达程度相互关联

历来地方上票友多的地区,京剧也一定会发达。但是对于专业演员来说,这些地方相应的“问题”也出现了,因为在这里“闯码头”的难度也很高。例如常见到有些票友的水准竟然不下于名角,演员和票友都是行家里手的话,专业演员的演唱就更不容易了。如果活稍微有些懈怠,对票友就瞒不过去。若是专业演员撞上了倒彩就哑了炮,他的演艺名声会大打折扣。不用说一般小角色,就连“四大名旦”里的尚小云,“四大须生”里的余叔岩都在上海栽过跟斗。所以在名票云集的地区演出的时候,角们出来的时候,莫不是打足精神,战战兢兢的。旧时梨园界一直有种说法,全国有三个码头是“鬼门关”,上海是其一,另两个是天津和武汉。

“名票”出场费也会高于京剧“名角”

北伐之后的一段时期,上海市面兴旺,一派歌舞升平。当时上海的票房也极为兴盛,除了老资格的“雅歌集”,新出现的有“申商”、“中华公”、“律和”、“兰社”等数十家知名的“票房”。还有就是当时一些大家族的堂会戏,都是每年有固定演出时间,比如聂家“菊花社”。每逢堂会戏开演的时间,在上海的名角、名票有机会都会上,一时间似乎能参加著名堂会的演出就是一种地位象征。例如,像梅兰芳“压箱底”的京剧《玉堂春》就在聂家“菊花社”上过大轴。有时候,甚至连北方的一些京剧名票都会专程赶来演出。比如,有一次红豆馆主傅侗就参加了。红豆馆主是清廷皇室后裔,虽说败落,但作为京剧名票,地位却不在任何一位名角之下,出场费比红极一时的梅兰芳尚有过之。

综上所述,中国戏曲从其诞生起,就产生了自己忠实的观众群。用今天的词汇,就是“追星族”,就是戏曲爱好者。虽然对于“票友”一词的论者莫衷一是,但是票友系指京剧(实际上票友兼及不少戏曲剧种;本书所提到的票友,均指京剧票友)业余演唱者这一特定含义,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票友”称谓趣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