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第1张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2张

惊闻苏秀老师在2023年1月7日去世。虽然最近老艺术家走得特别多,但是听到苏秀老师离开了,心里尤其难过。‍‍
虽然没有机会跟苏秀老师面对面采访,但对她有种天然的亲切感。或许是她的年龄和经历的丰厚,或许是照片里她样貌的慈祥,或许是在译制片里听过她的配音,或许是读过她的书,对她朴素、真挚的文笔心有所感,总之,那种亲切感自然而然。‍‍‍‍‍‍‍‍‍‍‍‍‍‍
在她的书中,苏秀老师谈自己的艺术经历,更多笔墨是回忆那些老同事老战友的艺术成就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是个感情丰富、非常念旧的人啊!对观众的厚爱,她也满怀感激之情。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3张

下面就摘录几段她在《我的配音生涯》前言中的文字:
1995年我老伴做心脏手术以后,我就基本不再工作了。 
在离开配音圈多年之后, 我发现,仍有那么多观众怀念着我们,爱着我们,把我们当年的作品一遍遍地拿出来看,一遍遍地拿出来听。他们说:“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没有忘记。”看到此,我不禁热泪盈眶了。
观众孙洁说:“并未走远的八十年代,那些美好的声音回旋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响彻我们的灵魂。那时候,神秘的上海电影译制厂是一个存放我们无穷想象和美丽期许的港湾,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我还在中国配音网上看到网友为邱岳峰和毕克建立的“墓碑”和“纪念馆”。有的网友在上面写道:“很多明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失去了光华。可是他们的光辉却渐渐被后人发现,这就是他们的魅力。”
还有一位叫“塞上春风”的网友,给我写了一首藏头诗:
醒寒冬惟春意, 美乾坤可叹时,
气堪把山河画, 法天然能自知。
华不任沧桑改, 撷群芳趁露湿,
稀仍忆韶光曲, 日琴筝意迟迟。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4张

去年夏天,施融回沪时,配音网为他召开了一个“施融见面会”,同时也是“配音艺术家与网友联欢会”。我和富润生、曹雷、童自荣、狄菲菲等人都参加了。沈晓谦专程从哈尔滨赶来了。许多网友不远千里汇聚到上海,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江西,还有的来自深圳…… 
有的朋友为施融搜集了他所有配主角的电影海报;有的朋友特地从海南岛赶来参加童自荣的朗诵会;有的朋友因为尚华去年冬天做了心脏手术,专程从青岛赶来,只为看尚华手术后是否恢复了健康。他们利用周六、周日两天假期来到上海,只来得及跟尚华以及我们几个老演员吃一顿饭,就匆匆赶回去了。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5张

网友们知道我和刘广宁有联系,寄了许多怀念她、赞美她的文章,要我转交。文章的总标题,就叫“献给我们的公主”。
 观众喜爱我们的作品,就是对我们最丰厚的回报。那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任何奖项也代替不了的。我们曾经的辛苦,曾经的委屈,都不值一提了。
苏秀2005年5月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6张

在《我的配音生涯》的后记里,苏秀老师谈到了自己的点滴生活经历:




我1926年生于东北长春。九·一八事变后,我随父母从长春迁到了哈尔滨。
那时我最崇拜的两个偶像,一个是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一个是波兰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因为她们也都和我一样有着亡国之恨;另一点她们都卓有成就,说明女性不次于男人。
作一个音乐家曾是我少年时代最热切的梦想。
未能以音乐为终身职业,始终是我人生的一件憾事。后来我的小儿子侯牧人考进了北京中央歌舞团,成了一名作曲家,也算是圆了我少年的梦。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7张


五十年代初期,我在报上看到北京电影演员表演艺术研究所(即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招生的时候,我就去应考了。
我记得当时考场的主考人是上官云珠和卫禹平。我至今忘不了他们要我作的小品内容:“一个少妇一面在窗下做针线,一面等待她的丈夫回来,天渐渐黑了,丈夫还没回来,她焦急不安起来……丈夫终于回来了。”没有道具,没有台词,也没有对手,全靠演员自己用动作和表情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8张

我开始凑近窗口穿针,然后坐下来,一针一线的做起活儿来。做了一会儿,好像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我停下针线,仔细倾听,并没有人来,不禁失望地轻轻叹了一口气,又做起了针线活。天渐渐暗了,缝了两针,一下扎到了手上。我越想越着急,便骤然站起身来决心去找丈夫,可就在我打开门的时候,丈夫却站在门外,于是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嗔又喜地笑了。
就凭这个小品,我考取了那个研究所。可电影局管演员工作的柏李老师找我谈话说:“你已经结了婚,而且还有了孩子,我看你别去念书了,到翻译片组去工作吧。”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9张

1950年9月7日,正好是我女儿周岁那天,我去翻译片组报到了。当时我刚满二十四岁。和我同一天去报到的还有杨文元和胡庆汉。
当时的翻译片组,只拥有一大一小两个房间。楼上的小间是剪接间。楼下的大间.约五六十平方米,既是排练厅,又是会议室和休息室。总之,除了三楼阳台上的录音棚(只在录音时候用),我们再没别的地盘了。
当年的那些配音演员后来有的自已离开了,有的被淘汰了,一直留下来的有邱岳峰、尚华、富润生、张同凝、姚念贻、胡庆汉、杨文元和我。赵慎之、于鼎、毕克、李梓则是以后陆续进来的,但是他们也都是1957年我们建立译制片厂以前进来的老一辈了。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10张


当时只看过苏联的译制片,演员说着山东味或是俄国腔的中文,其中有时还夹杂着与影片内容完全无关的旁白,像什么“请看莫斯科河两岸的风景”之类的话,有的影片还居然让那些大鼻子凹眼睛的苏联人说“今天是中秋节,请到我家来吃月饼”这种不伦不类的台词。
当年不但有些领导认为配音演员算不上创作干部,有些人自己也觉得低人一等。我自己也曾想,在翻译片组工作能经常接触各国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可以好好地学点东西,有朝一日我要去做故事片的导演。但是一方面由于客观环境的动荡不定:1958年下放劳动,紧接着三年自然灾害、下乡搞“四清”、“文化大革命”,使个人的一切打算都没有了考虑的余地;另一方面,在我的主观上,也从工作中体会到,要做一个好的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它需要我付出毕生的精力。我干这个,并不屈才。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11张






苏秀主要配音作品:《化身博士》 《孤星血泪》 《红与黑》 《第四十一》 《尼罗河上的惨案》《蝙蝠》《古堡幽灵》等

主要译制导演作品:《阴谋与爱情》《冰海沉船》《远山的呼唤》 《砂器》《英俊少年》《海峡》《大海的女儿》《虎口脱险》等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图片,第12张

苏秀老师,您一路走好!

相信在天堂里,您一定会跟邱岳峰、尚华、富润生、胡庆汉、赵慎之、于鼎、毕克、李梓、刘广宁这些配音大师们重逢,并且用你们最动听的声音,倾谈往事,回忆笑与泪交织的峥嵘岁月。

你们的声音

曾为一代国人干渴的心灵

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你们的声音

永远是影迷内心最宝贵的珍藏!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苏秀老师,你们的声音将被永远铭记!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