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家谱 | 《贵州务川文氏族谱》序言

文氏家谱 | 《贵州务川文氏族谱》序言,第1张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贵州务川文氏族谱》

序言

为了满足贵州务川后坝文氏乃至迁出外省外市县同宗儿女的寻根问祖的心愿,切实增强文氏儿女民族家庭的自尊心与自豪感,为凝聚文氏家族的向心力,给文氏家族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贵州后坝文氏起始历史遗产,使其传承于后,永世间接。


经务川文姓知名、热心民众人士的倡导,为了寻根问祖,追本溯源,特编纂《务川后坝文氏族谱》。



通过编纂介绍文氏的起源、流变、及其播迁、衰荣。


特别是对文氏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杰出人士的生平业绩、思想道德、传统美德、精神风貌的纪绪而激发文氏儿女的家史传承思考和思念祖宗的情怀,以及增强本家亲情,继承和发扬文氏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和家庭美德。


使文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一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把务川文氏族谱编纂好,编纂委达成一致共识:谱书要编写得流畅、风趣、易读、易懂。


因此,做到真实性、纪实性、知识性、文化性、史料性、趣味性、可读性、继承性。使子孙后代,知姓知家,知根知祖先。


“家”是华夏儿女人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姓”是标志家庭系统的符号。


家姓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之一,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由于各民族间不断地交流融洽,社会制度的变革、战乱、避仇、赐姓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姓氏的种类,总量大大增多。姓源浩繁庞杂,既有一姓多源者,又有多姓同出一源者。


目前我国56个民族的姓已达1 1969个。如《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古今姓氏更是多达12000多个。因此,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探寻自己的“姓”源来自何时何地,有过哪些伟人,胜迹,如何移居变迁,就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


尤其是身在异域的华侨华商,更是把聚合同“姓”同宗,探索自己“姓”的起源地,看成是一件大事,也是文氏儿女的心愿,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寻根情结。


为了弄清文氏的起始、变迁、特别是务川后坝文氏的来龙去脉。


务川文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组委会主任:   文强,组委会副主任:   文敏   、文   新、 文福权、( 文) 田仁杰, 秘书长:  文东,副秘书长: 文锐、文志学、文    泽 ,理事长:  文朝中 ,理事:文贵忠、文守宏、文忠良、文忠禄、文万刚、文来成、文    学、文志刚、文    昌 、文明双等人先后分别赴江西临江、高安,重庆,武隆、印江、沿河,乌江,修文,湄潭,凤冈,铜仁,沿河等地访老问津,翻阅大量府志、县志抄写复印家谱、经单簿等材料,佐证了务川文姓的起始变迁,来龙去脉。


务川后坝交姓的起始变迁由文东编写调查统一收集,纪绪中阐述得非常清楚,在此不再重述。


务川本县情况的搜集,经各编纂小组冒着酷暑,顶着风雪,爬山涉水,深入村寨,走访知情者,查看生基祖坟,电话联络,获得大量资料,纂写分支叶脉,费尽了心血,特别是文墙,文元怀,(已故),文东,多年多次自行出资出力组织去外省或当地实地考查,付出的心血很多。


务川后坝文姓来自原江西临江府高阶沿十字街,现在叫江西高安市枫林村。


编纂家谱,纪绪家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家谱源远流长,在我国产生很早。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记载,而文姓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演绎出光彩照人的历史画卷,涌现出众多的重臣名仕,时代的精英,他们为历史的进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尽管内容丰富多彩,但族人了解甚微,族谱同经单簿,记载不全不详或中断脱节,这对了解本族的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较清晰地了解本族姓氏文化,人口的变迁发展修纂谱书十分必要。

修族谱:

一是继接本族宗族文化,防止断代家庭继续扩大。


二是为族人了解姓氏文化,增长知识。


三是激励子孙了解前辈,传承家族姓氏文化,发奋图强,为文姓家族争光。


四是在务川统一字辈,深知血缘,增强亲情,团结友善、和谐相依、和睦相处。


五是收集历史及现代名人名士,让族人了解文姓历朝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艺术家、企业家使其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子孙,奋发向上,人才辈出。


六是收集编写文氏名流作品、著作、诗画、使此书有强大的趣味性,吸引力。
七是让子孙认识自己是文氏家族中的一员,知道自己的姓氏是怎样产生的,自己祖宗是谁,了解历史沿革,立足时代社会,继承和发扬家族文化,写好自己的人生等等。

务川后坝文氏虽无多少名人名士,但他们忠诚老实,勤劳好学,在广大农村勤劳致富,不少子裔,迈出家门走上国家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当上了乡镇领导,科局领导,县处级领导,企业名人,不少大学毕业,走向教书育人的功德岗位,为培养人才教书育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编修谱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户多面广,历史渊源长,考究难度大,加之办公条件差,经费不足,编纂人员少,编辑经验不足。难免有很多漏缺,请多包涵,谅解。


谱书收集大量资料,进行编纂,有可读性,趣味性,希望贵州务川后坝文氏后裔用心拜读。增强你对家族历代宗祖,杰出名人的深刻了解和记忆。


以此,寻宗敬祖,慰先灵,统昭穆,聚合力,创新争优,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贵州务川后坝文氏宗亲组委会,文东
2020年6月

注:务川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因盛产丹砂而获得“丹砂古县”之誉称。务川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析黔州盈隆县地置都濡县,属黔州。宋政和七年(1117年),移思州治所务川县于都濡地,始称“务川”。此为县名的最早出现。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有陨石落于县城,人们认为是象征吉祥的“婺星”降落,因改“务川”为“婺川”。明洪武五年(1372年),婺川改隶镇远州,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拨隶思南宣慰司管辖。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隶属思南府统领。民国二年(1913年)废思南府,婺川改隶黔东道(驻镇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隶第六行政督察区(驻思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隶第五行政督察区(初驻桐梓,后驻遵义)。1950年,婺川解放,隶属遵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婺川”县名改为“务川县”。1986年8月,国务院撤销务川县,设立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文氏家谱 | 《贵州务川文氏族谱》序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