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1张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2张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
作者:唐人 

        前几天在某个朋友的QQ空间读了朋友写的对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底土小学回忆的文章,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朋友写到学校铃的来龙去脉,这是我所不知情的。但我对底土小学的铃声,是记忆犹深的。可以说,一个校铃就是一个村小学的发展史,悠扬回荡的钟声,就是村委会当年孩子们的成长历史。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3张

        底土村委会小学那块悬挂着的铁板,就是学校的校铃钟,在我的记忆中那块铁板是悬挂在学校里的校檐下,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们,在老远就能听到老师用小铁锤敲打铁板发出的声音,铃声是那么的清脆悦耳,每当铃声响起,还在走在路上的学生都能听到。那悬挂着的铁板校铃和教室里用木板拼凑的大木板成了黑板,成为了学校的标志。校园内坑坑凹凹的操场和用泥土筑起土墙,被风雨侵蚀的风来欲倒的土墙屋,成为了我们村公所的文化活动中心。

        那时,学校采用的是一个老师负责教一个班级所有课程的教学法,一直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毕业,谁也不会担心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任何老师也不会做半路上的程咬金。学校有一到五年级五个班。一天上五节课,每节课上四十五分钟,每天学习这语文、数学、地理、自然、思想品德、音乐、体育。

        那时,每当下课的钟声响起,同学们便蜂拥般的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坑坑凹凹的操场上疯跑疯玩,玩着跳绳和一种用白石头画框叫“跳海”游戏。上课似乎等不得下课的铃声,课余休闲的十五分钟分钟似乎又是那么的短暂。我也清楚记得,预备铃声,上课铃声,下课铃声,都是有规定节奏的。“铛——铛——铛……”是预备的铃声,“铛铛——铛,铛铛——铛……”是上课的铃声,“铛——铛铛,铛——铛铛……”是下课的铃声。孩子们对什么样节奏的铃声代表什么都牢牢的记在心里。铃声,始终是孩子们心头的兴奋 剂。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4张

        那时,我们的课桌凳子是那么的矮小,而且课桌和课桌之间非常狭窄,刚能挤进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坐一张课桌,课桌的中间,孩子们还经常用粉笔划上“三八线”,谁也不准侵犯谁的“领域”,谁侵犯了就用胳膊肘去顶。调皮的孩子也常常欺侮乖孩子,同学们打架脸上“挂彩”也是常有的事情。现在想来,回味无穷。
        那时,教室里的黑板是用两三块木板镶在一起的,然后用黑油漆一刷,再在木板背面订上两根手臂粗的方木,往土墙上一靠,就算是黑板了。记忆中,唯有校园的一侧墙壁上,订着一块大黑板,记写着当年最好的文章和考试的信息。开学学校发新书,为了保护好书本,一领到新书后,赶紧在书的某一个地方签上自己的大名,并用牛皮纸或者报纸把书包好,那兴奋劲不言而喻。

        那时,我们老师老师的汉语拼音功底很是扎实,给我们反复教拼音发声练习。我的拼音就是全能的老师当年给教的,现在都受益匪浅。老师讲数学也讲得很好的,常记得他在黑板上给我们演算术题,一道题要讲多多遍,直到我们每个学生弄懂为止。老师,在我们的眼里是多么的神圣,老师的话更是是一言九鼎,在家里多么不听父母的话,可一到学校里,老师说什么都听。包括现在老师的形象在我的心里依然神圣。没有老师的启蒙教育,那有今天呢。老师布置背诵的课文、数学公式,必须要反复背诵,我们就在底土小学的校园里、教室里,反复的读书。校园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成为了我们村委会最美的声音!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5张

        回首往昔,历历在目。展望未来,信心满怀。现在,底土小学破屋倒壁的土屋早已不复存在,老校园变成了村民的菜园。学校搬迁了,搬到交通便利的公路边,建盖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发忠希望小学,看上去很是气派。但儿时小学校的模样,依然如老照片般烙在心上。是当年的底土小学,让我们认识了不少的汉字,奠定了基本的基础文化知识。是当年的底土小学,让我们的大脑长上了想象的翅膀,幻想大山以外的世界。人到而立之年,我只想让后辈们不要忘记“耕读传家”这一美德,不要忘记父辈们的奋斗史,要在思想的田地里种植好文化这片庄稼,让一代比一代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6张

邻里之间

  作者:唐人 

        生活在山里的农村,由于耕作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联系得很紧密,更加深了山村里邻居之间的真实感情。有时你家来客杀鸡待客,或者你家我家做什么好吃的,都会邀约村邻一起吃饭。如今,由于农村里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加之农村人家一般都没有冰箱,食物不易保存,做的菜肴大多一顿吃完。久而久之,邻居吃饭次数的多少成为山村邻居关系的一种标志。

        每年农忙时节,是农村最苦的时候。繁重的农活,多为村邻相互帮忙,边干活边聊天,田野里充满着欢声笑语,有时从心里为乐观勤苦的心灵感到幸福,有时又觉得像吃着糠,心里过小康一样滑稽与可笑。但是笑声中从没有无奈和埋怨,是来自心里的欢笑。农村人,总是对幸福的追求很低。只需要一年的粮食有余,有两头年猪可供宰杀,手边里有点闲钱,可以购买化肥等生活日用品即可。有时候,大家吸着呛人的竹子水烟筒或旱烟斗、你递过来我递过去的吸着,聊着开心的话题,笑得人捧着腹大笑,甚至笑得眼冒泪花,笑得差点闭气也是常有的事,笑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夸张有余,但没有一丝讥笑。在农村里是讥笑很少发生的,只有结怨仇的人家,会言语相击。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7张

        在繁华的都市里,干净整洁的城市,门与门之间的距离,不过几尺,最多能相互认识,搭讪,若是借点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说都难能可贵。更多的邻里之间,是想见不识,相见无。谁也不愿和谁先开口打招呼,似乎开口有损自己的尊严,似乎人人地位都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似乎生活就是舍近求远……幸亏,我隔壁的几家邻居是来自农村的,带着农村人的淳朴,可以相互借用日常生活物品,相互走动,相互打招呼,他们的孩子之间相互打闹,家家户户自由串门,门是相对敞开、或隔壁而开。你家我家之间,彼此能相互闻见菜肴的味道,有时有好吃的,互相并拢一起吃。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8张

        有时候我真的想念农村,除了我们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人的性格,更让人难忘的是彼此之间没有身份的陌生。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彼此之间家居距离相远,但心的距离却永远相连在一起。是耕作的需要促使山村人连成一片,吃成一片,还是山村里的民风民俗让山村人喜欢聚集,让人喜欢群聚。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9张        喧闹的城市里,夜灯是亮的,街道人流来来往往。农村的灯是暗淡的,村子里的路上是寂静,可是家里虽然不能用人声鼎沸来形容,但总在距离不远的人家,你能听到欢笑声,要是没有欢笑声,你还不知道这就是山里的村庄。
        簌簌而落的树叶,可能落在你家门前,然后又被风吹到我家门前。树叶也是带着情感走入农村,带着眷恋和倾情在一家一户间走动。树叶很轻,随风而起,就像村里人相互走串,不需要礼尚往来,只要人至声起。山村的农家小院,是安静的,在夜深来临之前,一般不关门,即使关门,只是虚掩,狗吠之声就会报知来人信息,主人家会及时喝止看家狗,出来迎接来人,有的来人熟到连狗都不叫咬了。
        那一个山村,那一群邻居,一群幸福的邻居,一村一家,一村一地,我熟悉的村邻。在我的心里为邻居而骄傲,有邻里而留下故土。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10张

山村的味道

 作者:唐人

        最近在某网站上看到了一些关于山村的图片,看到了它就勾起了我记忆里儿时的山村。 记忆里的生我养我的山村它是多么的美啊,它那么的恬静、淡然、柔和,一轮月、一缕炊烟、一群光着脚丫子的山村孩童,走在山野里的每一个角落…… 记忆中它像是山野里婉转的木叶声那么的勾魂,永远都让你听不够!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11张

        我时常怀忆儿时在山村的那些往事 ,那里有我甜蜜的童年时光,那份记忆里有鸟儿在山林里清脆的鸣唱、有露水打湿禾苗的沁腑清香、有夜晚一闪一闪打着灯笼的萤火虫、还有一条几乎快要被我忘记的新寨小河,因为它们在我童年的时光里实在是占有的记忆细胞领地太大了。那时的山村的山野在我们山村孩童眼里就是欢快的游乐场,春节过后经过几场春雨的滋润后,山野就成了绿色植物的家园,花草树木便在你眼前展示着艳绿的身影,慢慢的到了春夏交接时,山村的黄土地也就被绿色覆盖得若隐若现,不过这时的小伙伴们还并不怎么去在意它。
        随着阳春三月的到来,这时候小伙伴们沉醉在村子脚下小河的世界里,每年这时候我们山村的儿童就开始把牛赶进河畔的山里,一头扎进小河里,在河里游泳,抓捉小鱼,那场面可想而知。小伙伴们只顾着在河里快活,殊不知牛早已进入庄稼地里,晚上回到家不免被父母用木条在屁股上抽起几道痕,痛得直咧嘴。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12张

        为了一饱口福,我们在森林里玩的时光大多是在夏天和秋天,随着夏天炎热气候的到来,随随着山风送来阵阵的蘑菇的味道和甜甜的野果味,随即呼朋引伴,背上竹篮,走进森林,满山里皆是鲜嫩的蘑菇或野果,背着竹篮在林子里东奔西窜,往往被树枝上或草丛里的黄蜂追着,蘑菇野果在跌倒中散落一地,伙伴们被蜂蜇得鼻青脸肿,一个望着一个笑,没有被蜂蜇到的在一旁拍手,幸灾乐祸,让被蜂蜇到的哭笑不得……
        夏天的艳阳往往在早上也来充当画家,在清晨给刚刚还宁静的村庄涂抹了一层彩粉,此时山村里家家厨房厨房上空也飘出了袅袅炊烟,待到早饭结束后大人们就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了,我们这些农村娃儿们也结伙搭伴的一起去玩耍,玩累了就在小溪边一片比较开阔的草地上休息,我们或坐或躺的在柔软的草地上,有的会在睡着者的手心里轻轻放上稀泥或木炭灰,再抽出散发着青草芳香的毛草芯去捅睡着者的鼻孔或耳孔,睡着者往往会往脸上一抹,变成个实实在在的大花脸;有时也会看着别人或说或笑的听着大一点的伙伴讲述着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鬼故事,时间随着草坪里会咬人的蚂蚁侵袭而慢慢溜走,这样的时光把我们小伙伴的心儿也逗乐了。到了快晌午时,太阳已经炙热的烤着大地了,不远处小河里的水也被晒得温温的,水也不那么凉了,我们就蜂涌着到小河里戏水,我们在水中的打闹扑腾,把河里的小鱼赶进另一岔小河的支流中,搬来石头砌成一条围墙,再捧来稀泥堵塞石缝,让水流向另一边的河沟,原先被赶进岔河里的鱼儿就只有等着被捉的份儿,这时我们捉鱼、搬螃蟹的精彩大幕也就拉开了。待到把没有水的河沟里的小雨螃蟹捉光的时候,大伙又跑去河边的大石板上休息。夏季在河里的那一段时光还是挺凉快的,所以是最常去的消暑好去处。待到太阳快下山时,也大致该听到大人们站在田地边呼唤孩子们回家的叫声了,我们也就起身拎起用细藤串着的小鱼和螃蟹回家了。不用多时,山村里好多家的厨房里都会弥漫着飘出油炸小鱼螃蟹香喷喷的味道,用妈妈做好的小鱼或螃蟹下着包谷饭,吃得津津有味。唉!现在想想山村儿时的那味道带来,还会时常流口水。儿时的夏天就在那森林里、小河里、水牛背上的逍遥中慢慢度过。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13张

        伴随着夜晚蛐蛐的鸣唱,还有门前菜园里那玉米叶子被风吹的沙沙响的声音,秋天来到了,随着天气的转凉我们上山捉迷藏、下河戏水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不过我们的童心稚趣却没减少,于是村子里的场院上就成了我们的好去处,我们一帮小伙伴们周末的傍晚就聚集在着里寻找趣。我们会不约而同的带上陀螺,我们这群小家伙几乎人手一个,在这里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分开,大家七嘴八舌的炫耀着自己手中士兵的战斗力,于是一场比试就在所难免了,就此爆发了陀螺战争,陀螺被我们打击得满地飞……为了增加乐趣我们还定了比赛的输赢规则,输者得准备好烤熟的包谷给赢者每人一个,赢的一伙一边吃还一边吹手上散发着热烫的包谷,伙伴们可是吃的美滋美味的,因为这是陀螺战争的胜利果实……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第14张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 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年,且又过了三十多年,所以以后山村里的大部分经历已记不清楚了。好多儿时的稚趣已渐渐淡忘,只是偶尔闲暇时突然想起那些太突出的点点滴滴,可是每一个点滴就会打开记忆的闸门,那是山村草丛中清脆的虫鸣、山林里清脆动听的鸟鸣和野果酸甜的味道、用油炸小河里的小鱼的味道、火烧泥鳅的味道、以及山野里山茅野菜的美味……可现在打工,生活在都市里再也没有那上树摘果子、拎着藤穿小鱼满山野跑、拽着好脾气黄狗尾巴打哈哈、骑在水牛背上唱歌的情景,更见不到夏夜里忽明忽暗的萤火虫,也见不到钻树林找蘑菇被黄蜂蜇得皮包脸肿、伙伴们拍手哈哈大笑、弄得你哭笑不得的姿态了……!

        儿时山村的甜美,山村那带着露水沁肺的小草气息,山村那水田里的泥鳅、小河里的的小鱼……一切的一切在这喧哗的城市里只能是定格无踪的回忆了!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记忆中的底土小学(外二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