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第1张

1949年11月1日,第二野战军从湖南、四川交界地区向西挺进,西南战役由此开始。12月9日,西康省和云南省同日宣布起义。第二野战军主力部队随即采取大迂回战略,先攻贵州,再克成都。

至1949年12月27日,第二野战军攻克四川省会成都,历经57天的西南战役胜利结束,歼灭敌军90余万。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1,第2张

1950年4月,第二野战军结束西昌战役后,席卷大西南的作战任务基本完成。川、滇、黔、康四省,全部获得解放。

至此,第二野战军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的作战任务基本结束,剩下的就只是剿除匪患,彻底肃清残余顽寇了。

1950年2月22日,中央军委决定,以第二野战军的领导机构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下辖西康、川西、川北、川东、川南、云南、贵州、西藏等八个军区。

1950年5月,第二野战军并入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的番号正式撤销,其下辖的第3、第4、第5兵团的番号,也随之一并撤销,所属部队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

以下,本文将详述第二野战撤销番号后,麾下的9个军,历经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仍然保留至今。

第二野战军 第10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2,第3张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隶属第3兵团建制。

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第10军军长,政治委员是王维纲。

第10军下辖第28师、第29师、第30师。

第10军的前身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是由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冀南军区的部队发展而来。

1950年2月,第10军移驻川南,以所辖的3个师为基础,与其他部队共同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南军区。

杜义德任川南军区司令员,王维纲任政治委员。下辖内江军分区、宜宾军分区、乐山军分区、泸县军分区,以及自贡警备司令部。

第28师兼宜宾军分区,于1952年4月25日整体调离川南军区建制,转隶第23兵团。

第29师兼内江军分区,于1951年2月整体调离川南军区建制,转隶第15军。

同期,第62军第184师调归第10军建制。

第30师兼乐山军分区,于1952年4月25日整体转隶海军。

1952年4月25日,第10军正式被撤销番号,其军部转隶海军,第184师分别转隶华北军区和军委装甲兵部队。

第二野战军 第11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3,第4张

1949年3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在安徽省阜阳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隶属第3兵团建制。

曾绍山任军长,鲍先志任政治委员。

第11军下辖第31师、第32师、第33师。

第11军的前身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是由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太行军区各军分区部队发展而来。

1950年1月,第11军移驻川东,军部设在万县,归川东军区领导。

王近山任川东军区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曾绍山任副司令员。

第11军31师驻防梁平县,执行剿匪、筑路、改造起义部队等任务。

第11军32师兼川东军区大竹军分区。

第11军33师兼川东军区万县军分区。

第11军补训师兼川东军区西阳军分区。

同期,第11军从下辖各师抽调干部战士3000余名、骡马800余匹,支援第18军进军西藏。

1950年7月,奉军委命令,第11军番号撤销,军部及直属队转隶海军,移驻山东青岛,组建海军青岛基地。

其辖下各师仍然隶属川东军区。

第31师,于1951年1月整体转隶第12军建制,准备参加抗美援朝。

第32师、第33师,于1951年1月分别由大竹、万县地区开赴河北廊坊地区集结,准备重新组建第11军,入朝参战。

同期,第61军182师调入正在重组的第11军。

1952年10月,重组后的第11军再次被撤销番号。

军部及直属队转隶空军,调往浙江杭州组建空军第5军。

第32师整体转隶第16军。

第33师整体转隶第26军。

第二野战军 第12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4,第5张

1949年2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隶属第3兵团建制。

王近山任军长兼政治委员。

第12军下辖第34师、第35师、第36师。

第12军的前身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由鄂豫皖的红25军74师一部、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一部,以及河北抗日义勇军冀察游击队一部发展而来。

1951年1月,第11军第31师转隶第12军建制。

1951年3月,第12军率31师、34师、35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其原先所辖的第36师则脱离本军建制,留在西南地区剿匪。

1954年4月,第12军从朝鲜回国。

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第12军31师改称第36师。

1985年,第12军改建为第12集团军。

1990年,第12集团军步兵第36师作为“快反部队”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师。

1998年后,第12集团军步兵第34师改建为摩步旅,第35师改建为江苏省陆军预备役师。

2017年4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第12集团军改称第71集团军,隶属东部战区。

第二野战军 第13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5,第6张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第13旅在河南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隶属第4兵团建制。

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

第13军下辖第37师、第38师、第39师。

第13军的前身是红四方面军第73师,部队进入川陕苏区后改建为红31军93师,抗战期间93师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

1950年1月,第13军抽调1700余人、1000余匹骡马,组成辎重团,调归第18军,支援进军西藏。

1950年3月,第13军兼滇南卫戍区,隶属云南军区领导。

1950年6月,第13军警卫团转隶第15军,并从全军抽调干部战士1万余人组成补训师,划归15军战斗序列入朝作战,1954年5月随第15军凯旋回国。

1968年12月,第13军调防重庆。

1985年,第13军、第50军149师合编为第13集团军。(注:149师原为第18军的52师)

2017年4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第13集团军改称第77集团军,隶属西部战区。

第二野战军 第14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6,第7张

1949年2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所属第11旅、第22旅、豫西地方部队,以及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军第110师一部,在河南漯河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

李成芳任军长,雷荣天任政治委员。

第14军下辖第40师、第41师、第42师。

1950年3月,第14军兼云南军区所属滇西卫戍区,归云南军区领导。

1985年,第14军改建为第14集团军,其辖下第42师撤编。原11军的31师、32师转隶第14集团军,并编入炮兵第4师、坦克旅、高炮旅等部队。

1996年,第14集团军步兵第41师整体转隶武警部队,成为武警总部直辖的机动部队。

1998年后,第14集团军步兵第32师与云南省军区预备役部队合并,共同组建成为云南省军区陆军预备役第32师。

同时期,第14集团军坦克旅改建为装甲旅。

2003年,第14集团军炮兵第4师缩编为炮兵旅。

2017年4月,第14集团军裁撤,番号取消。

第二野战军 第15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7,第8张

1949年2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隶属第4兵团建制。

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治委员。

第15军下辖第43师、第44师、第45师。

第15军的前身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是由原晋冀鲁豫军区第25旅、第26旅,以及太行军区第27旅等部队共同组建而成。

1950年12月,第43师留驻云南组建昭通军分区。

1951年2月,第10军第29师转隶第15军建制。

1951年3月,第15军入朝参战。1954年5月凯旋回国。

1961年,奉中央军委命令,以第15军为主体,与各空降兵师共同组建空降兵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由此诞生。

1985年百万大裁军,空降兵第15军被整编为3个空降兵旅,分别是第43、第44、第45空降兵旅,随后划入广州军区空军建制。

1993年1月,这3个空降兵旅转隶空军总部直接领导后,原先缩编为旅级建制的第43、第44、第45空降兵旅,又恢复了师级建制。

2017年军改中,再次将空降兵部队“师改旅”,但这次军改不是单纯的缩编,而是将空降兵部队整编为9个空降兵旅,番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

第二野战军 第16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8,第9张

1949年2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大部、豫皖苏军区独立旅、随营学校等部队在河南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隶属第5兵团建制。

尹先炳任军长、王辉球任政治委员。

第16军下辖第46师、第47师、第48师。

第16军的前身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是1945年10月9日由冀鲁豫军区各军分区各抽出一部分部队,在河南省清丰县柳格集地区合编而成。

1950年1月,第16军第48师调归川南军区留守泸州。第46师、第47师从四川回师贵州。

第16军军部兼遵义军分区。

第46师兼铜仁军分区。

第47师兼毕节军分区。

1951年2月,第16军全军北上,准备入朝作战。

1952年9月,第62军186师转隶第16军建制,但仅仅两个月后便转隶防空部队,脱离第16军战斗序列。

1952年10月,第11军第32师整体转隶第16军,番号改为第16军第48师。

1953年1月,第16军入朝参战,1958年4月凯旋回国。

第16军由于入朝较晚,参战前已全员换装苏械,是抗美援朝志愿军部队中装备最好的一个军,也是唯一的一个合成军,更是最后一批从朝鲜回国的部队。

1985年,第16军改建为第16集团军。

2017年4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第16集团军改称第78集团军,隶属北部战区。

第二野战军 第17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9,第10张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和冀鲁豫部队一部在河南项城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军,隶属第5兵团建制。

王秉璋任军长、赵健民任政治委员。

第17军下辖第49师、第50师、第51师。

1950年3月,第17军军部兼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区。

第49师兼兴仁军分区。

第50师兼镇远军分区。

第51师兼独山军分区。

1952年3月17日,第17军裁撤,番号取销。

第二野战军 第18军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10,第11张

1949年初,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第20旅、豫皖苏军区部队在河南省鹿邑县五台庙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隶属第5兵团。

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政治委员。

第18军下辖第52师、第53师、第54师。

1950年10月6日,第18军全军开始挺进西藏。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后,第18军奉军委命令,开始筹建西藏军区。

1952年2月10日,以第18军为基础,组建成立西藏军区,张国华任司令员,谭冠三任政治委员。

1952年3月17日,第18军番号正式撤销。

第19军

注:第19军并未列入第二野战军战斗序列,只因源出中原野战军,并在成军之后短暂的在第二野战军建制内参加剿匪战斗,所以本文把这支部队列在最后,作为补充。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文章图片11,第12张

1949年5月1日,根据军委命令,中原军区所属陕南军区为基础,在湖北省郧阳县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

刘金轩任军长,汪锋任政治委员。

第19军成立之初,隶属西北军区建制。直到1949年11月下旬,才拨归第二野战军指挥,第19军奉命开赴川北地区,执行剿匪任务。

第19军下辖第55师、第57师。

1950年底,第19军移防西安兼陕西军区。刘金轩兼任军区司令员,马明方兼任政治委员。

1952年7月,第19军番号撤销。

军部改建为陕西军区。

第55师转隶西北军区建制。

第57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

1969年,又以兰州军区所属部队在甘肃重建第19军,下辖第55师、兰州军区守备师、坦克12师。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19军再次被撤销番号,辖下的第55师转隶第21集团军。

时至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3个集团军里,原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完整地保留下了3个军: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各一个,另外还有一个由原空降兵15军编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第二野战军麾下的9个军,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