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锋:与沈阳的不解之缘

​孟祥锋:与沈阳的不解之缘,第1张

​孟祥锋:与沈阳的不解之缘,第2张

​孟祥锋:与沈阳的不解之缘,第3张

文/孟祥锋

不记得第一次听见“沈阳”这个词汇是在地理课本上,还是在新闻联播上,但是儿时对于沈阳的初印象来自那经典而悠扬的旋律: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社会主义的高楼大厦,耸立在古老的沈阳……那时的我没见过五颜六色的霓虹,也想象不出何谓沈阳的灯光辉煌;那时的我生活在小小的村庄,更无法憧憬沈阳的高楼大厦;那时“沈阳”一词是遥远而虚幻的存在,温暖美丽而又遥不可及。
再后来,于我而言“沈阳”等同于“沈阳北站”,高中时父母在抚顺谋求生计,我一人在通榆读书,寒暑假期间坐火车“回家”,第一次直观而亲密地接触了“沈阳”。那时的沈阳北站确实是“人来人往”,但是与儿时想象中的“美好”相去甚远:街道凹凸不平,各种摆摊的商贩“横七竖八”,嘈杂的叫卖声充斥耳边,拽你住店的犹如抢劫……,所以我只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时的“沈阳”是切近而真实的存在,嘈杂有生活气息,但是却不是我想见的模样。
大学临近毕业,自己笃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早早联系已经工作的师兄帮忙引荐,工作单位是哈尔滨的一所学校,几乎已经接近成功的时候迎来了东师校招,于是“沈阳”又一次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在犹豫不定的时候,问了一位老师的意见,他说:能往南走,为什么要往北去?于是,于是就有了今天。2006年夏天,当学校的大客车把我拉到单位时,我懵了!这所学校是坐落在沈阳吗?四周是泥巴裹满裤腿的土路,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稻田,夜晚可以听到呱呱蛙鸣……,还记得工作之初有一位高中同学也在沈阳,那会儿聚会结束,分别之时,我打车回单位宿舍,他说了一句话刺痛了我敏锐的神经,他说:“有空来沈阳玩啊!”我顿时眼前一黑,脑中一眩,天呢,我在哪里?我是来了一个“假沈阳”吗?那时的沈阳于我而言是游离而模糊的存在,近在咫尺却有一种难以融入的疏离感。(直面回复:本人单位确实是在沈阳,坐落于沈阳市于洪区西江北街117号)
2010年“小公举”驾到,接下来是一系列宝妈宝爸十分熟悉的套路,每月至少一次的打预防针,买奶粉,买纸尿裤……于是我穿梭在沈阳的大街小巷,沈阳越来越美,自己却无暇欣赏。再后来为了女儿上幼儿园和小学,我们买了坐落于皇姑的房子,一直生活于此。这个房子离北站很近,所以自己时常回想起二十几年前步履匆匆的年少的自己;这个房子离北行千盛更近,虽然不常购物,但是便利之处可尽享无遗;在皇姑生活近十年了,家附近有随处可以代表沈阳人民性情的烧烤、拌鸡架、四季抻面、老雪……,浓浓的炭火味儿,浓浓的沈阳情!此时的沈阳,身处其中不觉得美,离开一段时间又无比思念。因为于我而言,她已经成了:沈阳啊,沈阳啊,女儿的故乡,马路上依然灯火辉煌,女儿在这里健康成长。
其实讲真,沈阳真的很不错,这里有见证大清历史的故宫,有繁华落尽依然精致的帅府,有浩浩汤汤的浑河,有高度不高依然人头攒动的棋盘山,这里更有为了疫情而团结奋战、齐心协力的沈阳市民。
人在一个地方呆得久了,就会适应,就会融入,以至于深扎此处,热爱不已!
这就是我与沈阳的不解之缘!有人说:下了雪的沈阳,就变成了盛京,这里大美,邀您品鉴!这里是女儿的故乡,我勉强为沈阳代言!

作者简介

​孟祥锋:与沈阳的不解之缘,第4张

孟祥锋,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热爱生活,爱好写作。坚信:生活不止有披星戴月,还有诗和远方。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孟祥锋:与沈阳的不解之缘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