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甫中医世家祖传秘方——发热症的分型辨治

刘茂甫中医世家祖传秘方——发热症的分型辨治,第1张

发热症的分型辨治

发热一症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反映。刘茂甫教授根据其不同情况和其他证候,以“四诊”为手段,以“八纲”去分类,确定属性,定出治则,遣方用药,往往收到一定效果。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主要基于人体的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所致,发热症当然也不例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阳胜即可出现发热症。何以导致阳胜?往往有外因、内因的不同,外因多为风、寒、暑、湿、温、燥;内因则为脏腑阴阳气血的逆乱。因此,临床对发热症首先应辨明外感发热或内伤发热。对外感发热的诊疗,历代名医多有发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创六经辨证规律。三阳证均为记载发热症的不同表现,太阳病为发热恶寒之发热;阳明病为但热不寒之发热;少阳病为往来寒热之发热。叶天士创“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吴鞠通继承叶氏之衣钵,以三焦学说为经,卫气营血为纬,创辛凉解表清热之法,对温病之发热症消灭于未渐。这些理论和经验至今仍然是由于阴阳失调所致。至于内伤发热,前人亦早有认识,如《素问·调经论》说:“阴虚则内热”,仲景《金匮要略》之“虚劳手足心烦热,咽喉干燥”用小建中汤,以求辛甘生阳,酸甘助阴之法,李东垣之甘温除热法,朱丹溪滋阴泻火清热法等,这些治疗内伤发热的法则,确对治疗内伤发热有很大帮助。

一、外感发热证治

1.伤风发热伤风发热是外感发热证之较轻者,表现为恶风,继而发热。伴有头痛、鼻塞,或流清沸。亦有表现轻微咳嗽有痰,周身困倦,纳差,大便可,小便清或黄,脉象浮数,舌苔薄白。治则:解表祛风。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俚某,男,42岁,住院号60815。患者以发热、恶寒二天收入住院,体温39.3T,恶寒重,不出汗、头晕、鼻塞、周身关节酸痛、口略干而不欲饮水,恶心、不欲食,大便一日未解、小便少,曾在家服安乃近、四环素未见效,脉浮而微数,舌质红、苔薄白。证属风寒外感。治以辛温解表,方用荆防数毒散加减:荆芥9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川芎9g,前胡9g,柴胡9g,枳壳9g,桔梗9g,竹茹9g,大青叶9g,板蓝根15g,元参15g,生地15g,二花30g,甘草3g。服上方l剂后,第2天体温降至36.5℃,观察3天,体温一直正常,痊愈出院。此外,刘茂甫教授曾于1955年西安市“流感”流行期间,凡该病症如上述者,以荆防败毒散加减多数获效。

2.受寒发热受寒发热往往为外感发热较重的一个证型,恶寒重,继而高热弛张,无汗、头痛剧烈,背强痛,周身骨节烦痛。一般口不渴,或口渴不欲饮水,二便一般,脉象浮紧,舌苔白,或出现往来寒热,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象紧数,舌苔薄白。治则:辛温解表及和解少阳。方剂:辛温解表用九味羌活汤,加解少阳用小柴胡汤。

郭某,男,34岁,住院号9936。患者于入院五天前因受寒,而开始先恶寒后发热,继之头痛显著,体温39~39.5℃之间。他张高热,且恶心欲吐,周身因倦,曾服阿斯匹林发汗,发汗后热仍不解,服四环素也无明显效果。住院后查脉弦数,舌苔薄黄,以及根据病程及临床表现,故辨证为风寒客于少阳,以小柴胡汤加味治之。方用:柴胡9g,黄芩9g,党参9g,半夏9g,甘草3g.生姜6g,大枣4枚,白芷9g,菊花9g,二花30g.连翘15g。上方1剂后第2天体温降至27.5℃,第3天降至正常。此例共住5天,痊愈出院。

3.伤暑发热伤暑发热,多在夏季或夏秋之间,发热较高,汗出粘腻,头昏重,并兼有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纳差、袜痛,小便黄少,大便泻稀,脉象需数,舌苔黄腻。治则:清暑除湿。方剂:藿香正气汤加减。

陈某,男,15岁,住院号38287。患者两日来恶寒甚,自己微感发热,测体温39℃以上,头昏恶心,呕吐两次,呕吐物为食物,腹痛、腹泻两次,无脓血及里急后重,口干但不欲饮,饮亦不多,汗出,但汗出后而热不解,因体温甚高前来求治。曾在门诊经用四环素及氢化考地松等静注,体温下降为37.8℃,半天后体温又升至39℃,故收入住院治疗。入院时白细胞中性71%,大便为黄色稀便,镜下所见红细胞0-1,白细胞+。住院后症如上述,体检见体温39.3T,脉濡数,舌苔薄黄、质红,此例患者入院时值9月中旬,结合季度及辨证,认为系暑热所致,拟藿香正气汤加减:藿香12g,紫苏9g,白术12g,陈皮12g.甘草3g,清半夏9g.枯梗9g.茯苓12g.白芷15g.荆芥9g,防风19g,大青叶15g,公英30g,黄芩12g,生地30g。服上方后翌晨8时体温下降至37.9℃,复进1剂,体温降至37℃,自觉症状好转。下午进食面条2两,后来体温再未升高,大便亦正常,微觉腹不适,继以保和汤以善其后。住院后第5天起每日约进食500g左右,又治疗数天,痊愈出院。

4.受湿发热

(1)湿浸经络而致之发热,起病较骤,高热汗出而热不解,周身骨节强直疼痛,甚至关节肿胀。有的可在关节处出现红斑,脉滑数或浮数,舌苔白腻。治则:祛湿清热。方剂:加味白虎汤。

股某,女,28岁。1972年3月18日初诊。患者周身关节疼痛发热10天,并有恶心、欲吐、乏力、出汗、尿黄、血沉38毫米/时,西医诊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曾给A.P.C、索米痛、消炎痛等但仍发热,体温38.7℃,周身关节疼痛,故求中医治疗,中医检见,症如上述,脉浮数,舌苔白,诊为热痹。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2g,薏苡仁15g,甘草9g,桂枝9g,防己18g,防风9g,牛膝12g.乳香9g,没药9g,赤芍15g,红花9g,稀苍草18g.木瓜l5g服上方3剂后,已不烧,体温37℃,周身疼痛大减,继服上方5剂后,复查血沉为l8毫米/小时,临床痊愈。

(2)湿浸脾胃面致发热,发热口渴不喜饮,恶心、呕吐、纳差腹隐痛,腹胀较著,无矢气,大便泻稀,或呈水泻,日数次或十数次。小便黄少,脉象滑数或潘数,舌苔白腻。治则:燥湿清热。方剂:芩芍胃苓汤。

魏某,男,50岁,住院号70024,患者以发热、恶寒、腹泻两天之主诉收人住院。人院体温为38.8℃,当时大便9次,腹痛不著,无里急后重感,惟大便为黄色稀水,脉象滑数,舌苔白,诊为胃肠湿热证,用芩芍胃苓汤治之。处方:黄芩9q,白芍9g,茯苓皮30g,猪苓12g,苍术9g,厚朴9g,陈皮9g,泽泻9g,车前子15g,白术9g.甘草6g。服上方l剂后,体温降至36.7℃,2剂后,大便为软便,l日1次,于第3天痊愈出院。

5.温邪发热温邪发热初有恶寒,维之很快发热,有汗或无汗,头昏或头痛,口渴喜饮,大便可,小便黄,脉象浮数。舌苔白,此即工分发热。继之高热弛张,口渴烦躁,大便干,脉象洪数,舌苔黄或黄燥,此即温邪人于气分之发热。如果进一步发展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甚至抽搐,皮肤外透斑点,脉象弦数,舌质红,苔灰黑或黑燥,此即温邪入于营血分之发热。治则:在卫分时应以辛凉透表,在气分时应以甘寒清热,兼以解毒,在营血时应凉血,解毒,清热,熄风。方剂:辛凉透表以银题散为主;凉血解毒、清热熄风,用清温败毒饮;甘寒清热兼以解毒、以白虎汤加味。刘茂甫教授曾于1955年西安市“流感”流行时及1959年在汉中地区对“乙脑”“钩体病”之普通型初期时症如上述时,即以此方加减获效较好。近十余年来,仍以此方治疗温邪犯于卫分时亦甚效验。

代某,男,44岁,住院号89514。患者发热恶寒两天,曾服阿斯匹林、四环素效不著,体温达39℃以上,头昏头痛,周身困倦,口渴喜饮,尿黄,因而收入住院。住院后症如上述外,脉浮,舌苔薄白。诊为风温表证。治以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处方:银花18g,连翘15g,荆芥9g,竹叶9g,牛黄子15g,薄荷9g,生石膏18g,菊花12g,黄芩9g,甘草6g。服上方1剂后,第2天体温降至35.5℃,共住3天痊愈出院。

张某,男,25岁,住院号45971。患者以高热头痛3天之主诉,收入住院。2日前不明原因全身不适,头痛头昏,呕吐,高热,体温39.5℃,继之大汗出,但热仍不解。体温最高可达40.8℃,神志尚清,烦躁。人院后曾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安基比林以及输液等。体温逐渐下降后复又上升39.7℃,此时神志不清,闭目不语,有不自主眨眼动作,口角抽动,眼颤,不能伸舌,四肢拘急,曾请外院某中医单位会诊两次,服药六剂,体温略降,最低为38℃又上升至40.5℃,请刘茂甫教授会诊,症见高烧,神智半昏迷状态,纳差,大便3日未行,脉象洪大而数,舌质红绛。诊为邪热留恋阳明。治以清热、降下,兼以养阴。处方:生石膏90g,知母24g,生地l5g,元参15g,黄芩15g,大黄9g,芒硝12g,枳实9g,大青叶30g,生白芍15g,当归12g,甘草6g。连服4剂后,体温降至37.5℃,继以人参白虎汤加减以善其后(该例患者经检查血常规,血培养,脑脊液等最后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出院后又在门诊治疗,后随访无后遗症。

赵某,女,11岁。患儿以高热、抽风之主诉住安康铁道兵某师医院,经用抗生素、激素等仍持续高热41℃,昏迷抽风,11天后经安康地区医院会诊,同意转该院小儿科住院治疗。经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采用各种抗生素及输液、输血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继续恶化,48天后该院请刘茂甫教授会诊,检见:患儿高热抽风,40天未进饮食,全靠输液、输血维持,深度昏迷,骨瘦如柴,大小便失禁,奄奄一息,脉细数,舌质干而红降,舌苔黑燥。辨证为温邪入于营血。治以凉血解毒、清热熄风、兼以芳香开窍之剂,拟清温败毒饮加减治之。处方:生石膏60g,犀角9g,生地15g,丹皮9g,黄连6g,连翘18g,栀子9g,黄芩9g,知母9g,菖蒲9g,钩藤15g,甘草7g。安宫牛黄粉3g,1天3次。经鼻饲2剂后,体温降至37.8℃,复进2剂体温降至36.7℃,随着体温的下降,神智逐渐清醒。1周后,慢慢能进饮食,大小便始能控制,后又会诊3次,均以养阴扶正之品而收全功。出院时,下肢活动较差,可以扶墙行走,两个月后随访已复学,无任何后遗症。

6.伤燥发热燥邪伤肺则可咽干,咳嗽,发热。症见发热,鼻干,口干舌燥,呼吸有声,咳嗽无痰,声音嘶哑,脉滑数,舌苔白。治则:养阴润燥。方剂:养阴清肺汤。

张某,女,20岁。1975年6月10日初诊。口干,舌燥1周,继之咳嗽无痰,声音嘶哑,脉沉细,舌质干,苔薄白面燥。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15g,麦冬12g,元参12g,丹皮12g,贝母12g,知母12g,桑皮15g,牛子15g,连翘15g。上方服3剂后口干、舌燥、咽干、咳嗽诸症悉除,继服3剂后其病痊愈。

二、内伤发热证治

1.阴虚发热骨蒸,下午潮热,盗汗,唇红数赤,手脚心热、咽干,纳差,遗精,大便干,小便黄。脉细数,舌质红、少苔。治则:养阴清热。方剂:清骨散。

贾某,男,37岁,住院号53659。患者发热而不恶寒,身体消瘦,纳差,四肢困倦、大便溏,脉沉弱,苔白腻。初以补中益气汤治之,虽大便好转,惟仍发热,夜间盗汗显著,拟养阴清热之剂。处方:银柴胡12g,鳘甲12g,地骨皮15g,秦芄12g,云苓12g,知母9g,胡连8g,粉丹皮9g,元参9g,生地12g,青蒿12g,甘草9g。服上方四剂后体温正常,后体温又有波动继以此方加减而收全功(《江西医药》1965年第五期)。

2.气虚发热常有低温或有大热,气弱懒言,面色不华,手足背凉,纳差,便溏,脉虚弱,舌质淡。治则:甘温除热。方剂:补中益气汤。

商某,男,18岁,住院号50329。患者发热出汗,体温高可至39.5T,饮食欠佳,四肢困倦,足背发凉,脉沉弱而散,舌苔薄白。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黄芪l5g,白术12g,陈皮9g,升麻8g,柴胡8g,党参12g,归身15g,甘草9g,生姜9g,大枣6枚,蜂蜜l5g。经服3剂体温降至38℃,饮食增进,精神好转,继服3剂,体温正常,痊愈出院(《江西医药》)1965年第5期)。

3.血虚发热面色㿠白,头昏心悸,困倦乏力,语言低微,齿龈出血,纳差、如为女患者可有月经量多。脉细弱或弦数,舌质淡。治则:养血清热。方剂:当归六黄汤。

季某,女,26岁。1985年11月12日初诊。1年内曾作两次刮宫术,第2次刮宫术后,出血不止,两个月中阴道一直出血,淋漓不断,后经再次清宫,阴道出血停止,但多汗,面色㿠白,食欲欠佳,烦热,体温37.8℃,曾在外院多方治疗而热不减,求刘茂甫教授诊治。辨证为血虚发热。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18g,生地15g.熟地12g,黄芩6g,黄柏6g,黄芪15g,炒白芍15g,丹参12g,首乌15g,甘草9g。此方连服6剂,体温降至正常。

4.瘵潜发热瘀滞发热,多表现于各种肿瘤患者,往往有高热及其他证候,因肿瘤部位不同,表现也不一,此类患者之发热,应归于内伤发热范围。其治疗原则在高热期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并兼以抗肿瘤之中草药,常用药有:青黛、大青叶、板蓝根、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黄芩、连翘、元参、丹参、山豆根等。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刘茂甫中医世家祖传秘方——发热症的分型辨治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