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第1张

四读合川:农耕文明的别样风景
(第4读第1期  总第21期)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2张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3张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4张


漫长的农耕时代,不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坚守,更有鱼米之香、耕读传家的创造与传承。数千年来,合川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三大地上以坚韧的毅力战天斗地,描绘出了一幅与自然共生,与四季同行的恢宏画卷,构筑起了独属于自己的江上渔火、岸阶滩、山涧梯田、码头集市、大院人家等农耕文明的别样风景。

渔——从江上渔火到水利生态的蝶变。

渔猎和采集是原始人类最早的食物来源方式。合川有山地森林,更有江河溪流,人们逐水而居,喜水,敬水,利用水,并从水中悟到了“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合川地域除了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之外,还有大小溪流230余条、人工湖泊130余座,整个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其中三江干流水域就有76.5平方公里。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5张

▲渠江嘉陵江交汇处   刘勇摄


自古以来,传统的江河捕捞一直是合川渔业的一个主要或重要方面。江河鱼类以鲤科为主,主要有鲤鱼、鲶鱼、华鲮鱼、胭脂鱼、岩原鲤、白甲鱼、鲢鱼、鳙鱼、中华倒刺鲃等七十余种,最大捕获量近500吨。在如今合川人的食谱中,可以说无鱼不成席。其中最为珍贵的当数江中的“三大名鱼”,按民间的说法,就是“一边,二岩,三清波。”这当中,“边鱼”肉质嫩滑,鲜美无比;“岩鲤”色泽如银,肉质细嫩;“清波”做成鱼柳,过水就熟。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每人有每人钟情的鱼品和吃法,每人有每人心中各自的“三大名鱼”。

不过,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工养殖技术的高度发达,合川渔业发展早已经历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由自然捕捞转为了人工养殖。昔日江上渔火星星点点的劳动场景,已被今天鱼肥虾美满载而归的丰收景象所取代。近年来,合川池塘养殖面积已达6.45万亩,水产品产量已超过了5万吨,居重庆市第一。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6张

▲垂钓之乡  邹本伟摄

随着三江主体水域和主要水库的全面禁渔和各项环境工程的实施,三江大地原有的传统渔场逐渐开启了由水域变水利、由水景变风景的华丽转身。人工杰作双龙湖就是其中一例。

双龙湖建于上世纪80年代,库容4200万立方,集雨面积185平方公里,管护范围17.5平方公里,为重庆市域内第二大人工湖。

双龙湖在发挥水利作用的同时,1992年成功创建为重庆市水利风景名胜区。作为风景名胜区的双龙湖,水域宽广,碧水盈盈,荡舟湖中,云影波光,有如画中行走。其水面6879亩,岸线长80多公里,有4个全岛、67个半岛和100多个湖汊港湾,水深达50米。从自然景观看,其水岸曲折多变,湖面宽处,山水一色,野鸭成群,众多湖汊与四周浅丘相互环绕,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迷宫。近年来它已成为旅游处所、龙舟基地、垂钓天堂。这里曾举办过全国垂钓大赛,引得万千钓手趋之若鹜。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7张

秋染双龙湖  刘兰荫摄


樵——从林中打柴到山中造林的演变。

自从人类发现了火,吃上熟食开始,合川先民的一日三餐便有了用柴之需。最初,柴火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有足够的森林,后来因为毁林垦荒,向土地要粮,才使柴火成了问题。不过,种粮带来的秸秆等副产品又较好地解决了燃料问题。只是随着城市的日益兴起和发展,樵夫打柴、烧木为炭才逐渐变成了一种营生。

从林中打柴到山中造林,是农耕文明的进步和升级。薪炭林,作为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烧原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在中国的营造有着较久的历史。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便有“种柳千树则足柴”的记述。马尾松、刺槐、毛竹是合川薪炭林的主角,其中马尾松的种植面积占了全区森林覆盖率的14%。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毛竹既可用于农具的制作,又可作为燃料来源,是历代农村重要的生产性生物资源,广泛种植于农户的房前屋后,结合林下畜群养殖,构成了农家院落的生态母体。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8张

合川山涧冲田  陈文格摄


耕——从岸阶滩坝到山涧梯田的各美其美。

合川沿江的滩坝作为农耕文明的起始地,自古便是良田沃土。如果要问合川地名中具体有多少滩,无人能确切地知道;若问合川地名中具体有多少坝,亦无人能确切地回答,但人们会告诉你他所知道的这个滩、那个滩,这个坝、那个坝,因为滩和坝就在身边,就在家门口。千百年来,这些滩坝已成为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特色农产品产地。

例如,提起龙市的青草坝,我们便会想到青草坝萝卜。青草坝萝卜,产于渠江两岸的合川龙市镇青草坝和香龙镇枣泥坝两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为重庆名优地方品种。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所出萝卜个大、皮薄、色艳、脆嫩,肉白、汁浓、味甜,可作水果生吃。因其含有丰富的糖分、维生素、无机盐、植物纤维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又有“土人参”的美誉。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9张

青草坝的萝卜干  朱桂斌摄

提起太和的小河坝、长流坝、晒金坝,我们便会想到太和胡萝卜。太和胡萝卜常年种植于涪江滩坝,面积5000亩,是合川的优良地方品种,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其品质好、富含胡萝卜素、营养丰富而备受人民喜爱,享誉重庆市内外。

提起渭沱的枣坝,我们便会想到西南大学培育的稻麦、柑橘、蔬菜。这里地处涪江边,早在1937年,便因耕作条件优越,成为了四川省稻麦改进所的一个实验场,占地1000余亩,主要从事农作物品种的繁育、示范和推广。1966年,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接管后成为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实验农场,为国内部分优质水果、蔬菜、粮食品种的重要培育基地,所育品种直接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10张

西南大学合川教学实验农场,位于合川区渭沱镇枣坝场,其前身是四川省农改所稻麦场合川分场(简称合川稻麦场),1937年由卢作孚创办。

山涧冲田是农耕文明的又一杰作。与山地梯田一样,冲田也是山地农业的一种基本形态,多形成于丘陵的山沟和谷底,地势由高往下,顺势垒筑。一梯一梯、一级一级蜿蜒伸展。因为沟谷易于集水,便于灌溉,多种植水稻、莲藕等。通常在其上端修建有塘或库或堰以抗击干旱,蓄积水源,实现自流灌溉。

畜——从山地种植到庭院养殖的互补。

合川的农业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能够支撑起高密度的人口。合川人民自古以来就把山地改造成梯田,并施行豆科植物与多种其他植物轮作的方式来保持土壤的肥沃。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用来种植作物以提供食物、燃料和织物。生物体的排泄物、燃料燃烧后的灰烬都会回到土里,成为最有效的肥料。他们以惊人的毅力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产奇迹。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11张

▲丰收 秦杨摄

在精耕细作的同时,小农的“家庭理性”也让农村劳动力不论老少男女又多了一些创造,形成了种养兼业。他们利用农闲和每天每日的碎片化时间从事商品化程度更高的养殖业、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的加工生产,这就是庭院经济。猪的养殖是庭院经济中最大的出品,其次是小家禽和牛、羊的养殖,以及一些农产品的加工。庭院养殖既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粪肥来源。

合川为生猪之乡,历史上家家户户无不饲养生猪。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加持,年出栏量已超过120万头,为全市之冠。

“合川黑猪”是合川生猪中的保护品种,是生猪中的大熊猫。它起源于本地的“泥猪”、“刺猪”,具有适应性强、肉质鲜美、鬃毛质量好、配种能力强等特点,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养殖历史。因其肥肉肥而不腻,是做红烧肉、蒜泥白肉、炒回锅肉的良好食材;瘦肉肉质细嫩,特别适于煮滑肉、汆汤肉、炒肉丝;猪血旺嫩如豆腐脑,更是堪称一绝,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12张

合川黑猪肉 资料图

2012年,合川已将沙鱼、钱塘、隆兴、龙市4个传统饲养区列为合川黑猪的保护区,实行挂牌保护,保护区面积达255平方公里。

“合川白山羊”,作为重庆特有的地方遗传资源,属肉皮兼用型山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性能高、早熟、出栏率高、肉质和板皮质量好、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这里特别提及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合川人无比钟爱的“羊肉米粉”离不开它的加入。只有有了它的加入,才会有合川人舌尖上那份独特的狂欢。

话题:合川,曾经是农业大县,如今仍是农业大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如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好自身的特色优势,不断转型升级,构建新的产业体系,还有待我们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图片,第13张

花园新村的春天  王禹摄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三江生民的渔樵耕畜(总第21期)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