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

《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第1张

《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

《物相-心相》

2018年5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第2张《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第3张

陕北有六大怪,羊肚子手巾当帽戴,洋芋当饭不当菜,挖个洞洞当家宅,斜跨毛驴走得快,唱着酸曲谈恋爱,羊肉按件不零卖。

四季分明的气候造就了陕北人的传统装扮,酷暑难捱的夏日,干活时围一块毛巾,既可消暑,又可吸汗。天寒地冻的冬季,羊肚子手巾将头一包,胜过戴顶大棉帽。黄沙漫天的春秋时节,羊肚子手巾便成了最好的防尘头巾。羊肚子手巾当帽戴,是陕北的第一大怪。

第五大怪唱着酸曲谈恋爱,陕北人生性浪漫,情感多以民歌表达,男女相爱,更是离不开民歌传情达意。陕北人以信天游为载体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和对身边生活的认识。陕北人胸膛里有游牧民族的热血在澎拜,饮食习惯有游牧遗风。大块吃肉,碗喝酒,逢年过节更是如此。这样的饮食习惯,反映到交易上的一大怪相,就是陕北人买羊肉从来就是论件,一只羊按四条腿分成四件,这是卖羊肉的最小单位,绝对不会再分割。这就是陕北的第六大怪,羊肉按件不零卖。

陕北人吃羊肉的劲头,我绝对望尘莫及。消费决定生产,陕北老汉放羊就顺其自然了。头戴羊肚子手巾,唱着酸曲放羊的陕北老汉,那景象,活脱脱一幅绝美的陕北风情图。

郝双良的《放羊老汉》散发着满满的生活气息。累了,反穿羊皮袄席地而坐的老汉,吸着旱烟闭目养神,悠闲惬意,羊群仿佛受到了老汉的感染,昏昏欲睡地静卧在老汉的四周。老汉形象逼真,近乎写实,而羊群则以白描的手法抽象成极具装饰性的图案。整个画面静谧闲适,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那场景,让人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惊动了这份难得的安静。不知穿了多少年的羊皮袄,球球蛋蛋地嘎巴在一起,和羊群如玉洁白的皮毛形成巨大的反差,无声地烘托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成为升华作品内涵的点睛之笔。

“反穿皮袄毛朝外”是东北三怪之一,而陕北的皮袄比东北更具特色,平时有毛一面朝里穿,遇着雨雪天气,有毛的一面往外一翻,雨水雪水随着毛尖流到地上,如同南方人雨天穿的蓑衣,远远看去恍若直立的羔羊。

郝双良笔下的陕北老汉形象,倾注了他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是灵魂间的互动,所以,纸上的陕北老汉们都活出了陕北的风韵。

《血色浪漫》里有一段钟跃民和憨娃、杜老汉的对话:钟跃民拉过正用石头轰羊的憨娃说:“憨娃,你放羊为了啥?”憨娃连想都不想脱口说:“攒钱。”“攒钱为啥?”“长大娶媳妇。”钟跃民笑道:“嘿,你小子才多大?就惦记娶媳妇了?我还没娶呢,憨娃,娶媳妇为了啥?”“生娃。”“生完娃呢?”“再攒钱,给娃娶媳妇。”“娃娶了媳妇再生娃,再攒钱,再生娃,对不对?”憨娃点点头。钟跃民长叹一声:“那他妈活个什么劲儿?攒钱,生娃,再攒钱给娃娶媳妇,再生娃,一世一世生生不已,杜爷爷,咱农民这辈子图个啥?”杜老汉奇怪地看着他,仿佛钟跃民问出一句废话,他反问道:“有地种,有饱饭吃,有娃续香火,咱还要个啥?”钟跃民也茫然了,是呀,你还想要啥,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作为农民,好像不再需要啥了,可是自己呢,他似乎不大喜欢这种日子,他又问道:“杜爷爷,您眼下最盼着啥?”杜老汉茫然地看着钟跃民。“我是说,如果您能选择的话,您最想要啥?”杜老汉肯定地说:“吃白面馍。”“就这些?”“那还要啥?”钟跃民默默无语。杜老汉从怀里掏出干粮:“憨娃,吃饭。”钟跃民探过脑袋仔细看了看,见杜老汉捧着几个黑乎乎的野菜团子,祖孙俩在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野菜团子。钟跃民的眼圈红了,他扭过头去,陕北农民啊,苦成这样,他的心灵深处有种被强烈震撼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的陕北老汉,祖祖辈辈的守候,就为了心里那个小小的愿望,传宗接代和吃白面馍。

苦,在守候中可以变成甜。

革命老区的人民在新时期终于迎来了美好的今天,明天的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将承担起什么样的重任,他们自己有着自己的答案。安逸闲适的放羊老汉,他守候了一种超越于物质之外的精神,缩影的父亲的形象,他的子女们已经带着他的守候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远更精彩的世界。

《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第4张《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第5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大浪淘沙》之《放羊老汉》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