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和泰山,第1张

王奕和泰山,第2张



王奕和泰山



梁圣军

王奕和泰山,第3张

1.宋元诗人王奕

王奕和泰山,第4张


王奕(1224~1306),字伯敬,号斗山,晚年自号至元逸民。玉山人。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素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县名由境内有“天帝遗玉,山神藏焉”的怀玉山而得名,自古书香浓厚,人才辈出。王奕为宋宝祐四年(1256)进士1279年宋亡后,携长子王介翁隐居怀玉山,在玉琊峰恢复草堂书院,后人称斗山书院。讲学28年,直至去世。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廷下诏:“有凡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将书院与地方州、县学同等看待,因此修建书院讲学一时兴盛。大约在这个阶段,王奕任职特补玉山教谕。

王奕的《沁园春》(八十日官)一词有语:“不事小儿,惟书甲子,皆是先生杜德机。”“慨四十无闻,昨已非。”甲子年为1264年,按四十虚岁算,应该是丙戌1226年生。洪慧敏、范安平在上饶师专学报(社)1985年第3期上发表的《王奕考》,主要运用了《玉山县志》和《冰溪王氏宗谱》,考证出其卒年为1306年。

王奕著有《玉斗山人集》(或称《斗山文集》十二卷)、《梅岩杂咏》七卷,失传。《东行斐稿》三卷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王奕诗文往往直抒胸意,文笔较为质朴,纪实抒情,颇有感人之笔。《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诗稍失之粗,然磊落有气,胜宋季江湖一派。”

今《玉斗山文集》原名《东行斐稿》,陈中州称《山东行稿》。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其乡人陈中州所刊,补佚诗四首,附遗文二篇,更为今名。另有清抄本《玉斗山人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四库全书》本(清纪昀、永瑢等编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九五册,集部一三四,别集类。见于国家图书馆海外中文图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2,影印本]、沈氏《枕碧楼丛书》本(题为《玉斗山人文集》,民国二年(1913)刊行)。《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宋诗纪事》卷七十九、《四库全书·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七有其名。《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青山集》卷一有王奕的朋友赵文撰写的《王奕诗序》。《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西通志》卷八十五《人物志》称王奕“为邑博”,送谢枋得北行诗“词旨激烈”。

谢枋得被迫于1288年北上大都时,王奕写诗送行。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今江西弋阳县人。“天资严厉,雅负奇气,风岸孤峭,不能与世轩轾”(《宋史纪事本末》卷169)。谢枋得和文天祥(一甲第一)陆秀夫(二甲第二十七)王奕同榜登第,名列二甲第一名。此榜被誉为“忠节第于一榜,洵千古之美谈”。王奕《和叠山隆兴阻风》诗后注道:“丙辰科文山状元,叠山二甲,又皆死于燕。”这是沉痛的自豪,和诗感叹“事契天心”,“圯桥少授编”。也就是南宋军民抵抗策略有误。更赞叹同科两位民族英雄:“毕竟火龙科目贵,二山忠义贯苍天。”谢枋得曾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衡史知信州、江东制置使等职,元兵南下时组织抗元战争,信州失守后易名陈居,遁武夷山入道。后地方官拘留谢枋得,逼迫他北行。遗臣义士都赶来送行,王奕等人勉励谢枋得慷慨死义以留芳名。《宋史纪事本末》记载了枋得绝食死义的详细过程和悲壮场面。

王奕有十数首与谢枋得有关的诗词。其《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倚歌以饯》(时间有误,应为戊子)两首,最是沉痛哀婉。《江西诗话》载《送谢叠山先生北行》,实际是以上律诗之一。他有追悼谢枋得的《淮安路教谢西溪己丑二月饮叠山于敬义堂,有诗,后三月讣至,西溪见示时,叠山已行矣》《婆罗门引·忆叠山翁》,还有《和叠山小姑庙》《和叠山拜李白墓》等多首和诗。其中《闻叠山己丑四月七日死于燕》云:“骨埋北壤名山重,冤入南天上帝惊。”《和叠山拜虞雍公庙》云:“是非成败人间事,生死去来方外仙。”《和叠山送淮安士友韵》云:“愿梓新吟留宇宙,也胜苏武得生回。”对谢氏高行义节进行高度评价。《和叠山舟过瀂港》云:“六民堕劫谁阶厉,百罚鞭只悔莫追。”对元兵的残暴、人民的苦难进行揭露。《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最是豪情万丈:“一水西来衣带然,界开北极与南天。轨文龃龉二百载,豪杰踈违几十年。幸际干戈屯祸极,挽回礼乐泰和先。酒廉米贱山阳郡,多少吟仙与醉仙。”他对南北统一带来的和平与便捷是肯定的,所以第二首才有“茹芝四皓还须出”这样的句子。下一首则唱到:“神仙无药可医狂,未死男儿未易量。东海水应随血碧,西山薇亦逐名香。君臣分义如能尽,天地鬼神终不忘。自有人心香火在,不消畏垒与桐乡。”在“淮安荡荡朝天路”,王奕自己不能拒食周粟,却对叠山的刚强表示敬重。所以他第四首又吟道:“一代英雄不数人,百年聚散重伤神。”赞颂之中有惋惜之情。

王奕泰山日观歌中“谁知白发际同轨,得来邹鲁拜圣贤”这句值得深思,联系到王奕《题泰山仁安殿壁》末句,“兵尘不动绵香火,万里车书寿一元。” 以及他《送泰山倪布山真人》中“五全皇极福,三受圣朝宣”的诗句,《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五韵贽见》中的“慨思今何时,文轨混南北。春秋一太极,鸿蒙再开辟。草木复苏鲜,川原尽疏涤。燕赵与秦陇,可以劲气吸。”等诗句,可以基本断定,他对南北统一、对元朝朝廷是有所肯定的。也正因为这样,王奕才有在1289年八月,也就是谢枋得死义4个月后,北游齐鲁的可能。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别集类十九,对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玉斗山人集》三卷进行了剖析,认为“旧本题南宋王奕撰”有误。集中《奠大成至圣文宣王文》称“至元二十六年,岁在已丑,江南儒生王奕”等,其《玉窻如庵记》,则称“岁癸巳、前奉旨特补玉山教谕”,癸巳为至元三十年,王奕出为学官当在已丑之后。“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记录曲阜之胜的和元好问纪行十首,称元遗山“金余“,其《寄周月湖》绝句,有“起观疆宇皆周土,只有西山尙属商”句,都尚以宋遗民自居。《祭文宣王文》称:“天混图书,气通南北,九域甫一,可舆可舟,祖庭观丁,歌称幸际,天地还淸,宁于新朝,无所怨尤。”《祭曾子文》称:“某等律以忠孝,实为罪人,愿保发肤,以遂终慕。”也不敢高自位置,视那些首鼠两端,业已偷生隳节而犹思倔强自异者,尚有距离。

不知是为了显示才学还是其他原因,王奕诗集原本中有许多异体字。如:鼓,写作皷。卷,写作巻。窗,写作窓。盘跣,当为蹒跚。历,皆写作歴。黛,写为代上鱼下。圆,写作圎。观,写作覩。勋,写作勲。悠,写作倐。辈,写作軰。哄,写作閧。穴,写作宂。冢,写作冡。焰,写作熖。虚,写作虗。这增加了后人辨识的困难。

另有宋人王奕,字子陵,仙居(今属浙江)人。杜门著书,不求闻达,理宗淳佑(1241-1252)间有诏索所著书,郡守荐之朝,不赴。著有《西汉通志补正》《多识录》等。事见乾隆《瑞安县志》卷八。两个王奕同时,事迹有所混淆。

《岱史》卷十五《登览志》元王奕诗多首,有《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半首)《泰山》《茂陵封禅坛》《汉柏》《孙明复石守道祠堂》。

王奕和泰山,第3张

2.王奕北游泰山

王奕和泰山,第4张


王奕诗歌中多处提到孔子和泗水尼山等。1889年,作为宋遗民的王奕66岁,从江苏淮扬北游山东兖州、曲阜、泰安、东平、济宁等地。王奕《东鲁义约》:“今九域既一,关河无阻,学者不能致樽酒办香之敬,是不知有师也。…敢邀同志,用决此行。或负笈,或携琴,徜徉于长亭短驿;可乘舟,可策蹇,吟咏乎名山大川。览天地之六经,吊圣贤于千古。”王奕《贺新郎》二阕词的副题是:“仆过鲁,自葛水买舟至维扬,又自扬州买舟至孔林,登泰山,复遂淮楚住复六千里。”词中曰:“望凫峄,过邹鲁。孔林百拜瞻茔墓。历四阜、少皞之墟,大庭之库。竟涉汶河登泰岱,候清光,夜半开玄圃。迤逦间、东平归路。蚩冢黄花吟笑罢,下新州,醉白楼头赋。复淮楚,寻故步。”诗集中有至元二十六年己丑(1889)八月朔、八月八日、八月望日在曲阜拜祭以及与当地文人世家子弟游乐的歌咏。八月初三日《奠大成至圣文宣王文》,署名“江南儒生王奕”,似有误。

王奕诗集中多首与泰山有关的诗歌,都与他这次泰山之行有关。他的日观歌是游山东归去之作,是歌咏泰山日出的重要作品,也是记录王奕泰山之行的重要文献。诗歌不但描述了泰山日出盛况,表达了对泰山的热爱和对泰山日出胜景的渴望之情,而且叙述了游览的心情和趣事,读诗如见其人。

孔庙既拜之后,又不远三百里过泰山过汶河,

壮哉斯游,上日观作宾,日歌少发葵恋之私。

日月东行天左旋,丸中久矣知干圜。

稔闻泰山有日观,窃疑板墨多夷传。

甚言抱鸡候其上,鸡鸣海水如炊煎。

火轮磨荡上复下,崖撞石裂声填填。

天门钟鼓报清晓,尘世正尔沉元元。

几回掩卷信且惑,安得臂羽如飞仙。

谁知白发际同轨,得来邹鲁拜圣贤。

竟游曲阜至岱岳,扪参歴井登其巅。

濯足就宿会真殿,如乘析木栖微垣。

是时八月二十夜,明月正值奎娄躔。

窗明斗落惧失晓,一宵卜起无宁眠。

偕行诸子大鼾睡,笑我历辘狂且颠。

深衣端坐愈不寐,湔肠涤胃玉女泉。

少需道人谓予曰:若欲观日今当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翩跹搀夺诸公前。

诸公拍手笑于后,被公吞了丹砂元。

盘跣一气涉观项,隠隠红罅开东边。

元云荏苒幻紫色,金楼宝阙蒸琼田。

秋深露重湿我比,扶桑望决眼欲穿。

须臾眉黛抹天杪,脱然宝镜开微奁。

上上下下复上下,千辛万苦方团圆。

小臣不敢瞠目视,九拜塌额肝胆悬。

起来恍惚抱影泣,昔何容易沉虞渊。

羲和湎滛失宾饯,掩覆白日为元天。

蚊躯螳臂负不起,忍渇未死甘氓廛。

狨号螭泣虎豹舞,单衣尚网得瓦全。

梦醒忽尔登泰岱,稽首再拜清光还。

愿保初阳守黄道,重离赫赫行纯干。

泣余收泪盻下界,西北迤逶生霞烟。

山如鳞甲水如带,八荒草木皆新鲜。

回视秦碑与汉篆,神光灿烂生蛟涎。

古今圣贤几登此,乍观莫不心虔虔。

归来玩愒复弄影,入夷出晋谁与怜。

苍梧不返放勋死,倾恋惟有葵心坚。

分阴寸晷正可惜,人间儿女酰鸡然。

登封观日世不少,作如是观能几焉?

作歌历历纪其实,后来请验予长篇。

王奕上诗云八月二十夜,“濯足就宿会真殿”。所说的会真殿,不知所指,可能把曾经借宿的岱下会真宫与岱顶的宫殿相混了。

王奕的几首题泰山风物的绝句,写的情韵盎然,堪称歌咏泰山的佳作。看来他是真的对泰山下足了功夫。如:

泰山

扆齐机鲁镇天关,左右微垣列两班。

大展明堂俱翕受,黄河东畔少游山。

注:扆yǐ,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礼记·曲礼下》:“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

茂陵封禅坛

祥符天子旧明堂,二丈丰碑宿草荒。

人世已非坛更是,摩挲老泪湿斜阳。

《岱史》为:“祥符天子旧明堂,秦汉登碑宿草荒。人世已非坛尚在,摩掌老泪湿斜阳。”

汉柏

肤剥心枯岁月深,孙枝已解作龙吟。

烈风吹起孤高韵,犹作峰头梁甫音。

孙明复石守道祠堂

师生高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岳府柏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原注:振衣亭乃孙明复读书之所。

水帘洞

密织多因雨线添,泉绅高挂月钩纎。

洞仙羞见秦丞相,故遣东风放下帘。

回马岭

岭入青天不可梯,六飞到此尽遭迟。

异哉犹有秦皇马,回向庭前化鹿儿。

前四首载于汪子卿《泰山志》查志隆《岱史》。诗歌像散文一样纪实,不能虚构。但是诗歌不排除历史的联想和艺术的想象。正是这些联想和想象,使诗歌的时间空间膨胀起来,作者的胸怀扩展,诗句的情韵增厚,极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再如王奕题咏泰山景物的律诗:

题泰山仁安殿壁

太极何年诞帝孙,中居岱岳镇乾坤。

三千馀载昭明代,七十二君来至尊。

鲁甸齐邱雄地势,秦松汉柏护天门。

兵尘不动绵香火,万里车书寿一元。

周郢《岱庙大殿三考[新改稿]》曰:王奕于至元二十六年(1290)八月游泰山,并与张志纯把晤论道(集中有《呈泰山倪布山真人》诗)。其中《仁安殿》一诗当作于是时。事实判断准确,时间有误。)

王奕有几首和古代著名诗家的诗歌,也与泰山有关。

和杜少陵望岳一首

封禅七十二,万古事未了。

两仪一开辟,三观几昏晓。

自昔祖龙来,讫今歌凤鸟。

吾尝登东山,鲁亦未可小。

和李太白泰山一首

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

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间。

五文合泗水,八荒无竞山。

扶舆清淑运,日夜何曽闲。

尼山连峄阜,岂徒翠浮鬟。

轩辕与羲皥,孔孟垂曽颜。

正气尽此出。高哉其可攀。

与先人诗歌唱和,是借鉴先人的艺术形式,也是与先人对话,向先人致敬的机会。王奕诗集中有多首唱和元好问的诗,《金余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十首记曲阜之胜。《和遗山呈太山倪布山真人》见后。《和元遗山太山古句》一首,当作于游泰山时,虽然是模仿之作,但气势不让遗山。

和元遗山太山古句

我来拜邹鲁,舟过歌凤台。

登峄仰东蒙,自谓高矣哉。

及登东山顶,天级真难阶。

河渎走罅漏,嵪陵塌埏垓。

已大物自小,夙学得所谐。

圣贤分地步,高下随其材。

于道既有觉,沿崖剔碑苔。

七十二君者,谬迷良可哀。

王侯哄蚁穴,休王滋无涯。

三千六百朞,治忽知几回。

悠哉身后史,聊尔生前杯。

大块囿躯壳,客气行风雷。

神功一收敛,非去亦非来。

试出亭毒表,岱峰赤微埃。

安得铁柄箒,埽尽兀突堆。

上下一无极,释然畅虚怀。

平明下山去,天门挂芒鞋。

金童玉女夹道迎,鸾铃凤翟红云开。

道逢明复与守道,拊肩携手歌崔嵬。

谓予如予看白日,请骑黄鹄同上无色空界外。

苍梧帝子正与彼,悠忽混沌高卧真蓬莱。

《岱史》中所载:

《孙明复石守道祠堂》

师生高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岳府相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守道”后注:太山已经七十二君来封禅,二公居泰山之前。

王奕和泰山,第3张

3.王奕与泰山人物

王奕和泰山,第4张


泰山之大,不但是风景名胜,还有泰山人物为泰山增重。王奕登泰山,和泰山道士张志纯、张志纯师庭五峰山的道士燕先生,以及官员徐琰交往。

王奕拜见了张志纯,并呈诗以示推崇。从王奕诗词也可以看出,他北游泰山时,泰山著名道人张志纯尚在世。泰山道士很多,王奕独对张志纯最敬重,是张志纯的道行与业绩决定的。王奕与张志纯交往的诗也载于《玉斗山人集》。如:

送泰山倪布山真人

赤松宗世远,岳地作神仙。

粲粲龟瞳碧,昂昂鹤骨坚。

五全皇极福,三受圣朝宣。

道徳交前辈,声名在集贤。

作诗聊纪实,归与世人传。

和遗山呈太山倪布山真人

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北山逰。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拂黄埃看九州。

及下诚明真气貌,方知岁月老春秋。

更须梓就诸公什,焰焰声名万古留。

本诗作于1389年。诗题与其他文集中引用的诗题有不同。载于《泰山志》名《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题目后注:其年百二十二岁。“诚明”后注:“殿名也”。两个原注当为明人补注,后一个说法是错误的。诚明应为诚明真人。马铭初、严澄飞校注《泰山文化丛书·文献资料编》204页载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但是只有前半首。

王奕可能在山下借宿张志纯所在的会真宫。赠张志纯的两首诗歌,态度是仰望的,评价很高,诗句中可见张氏神采。两首诗的称呼是一样的,泰山志书引用时有改动。“昂昂鹤骨坚”句,可证其瘦。“三受圣朝宣”句,可以证明张志纯多次往大都,接受元朝皇帝的召见。王奕这两首诗也成为考证张志纯生卒年的重要参考资料。王奕希望“更须梓就诸公什,焰焰声名万古留”,可惜今日没有发现他刊刻的泰山诸公诗篇。

《四库全书总目·玉斗山人集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称“赠倪布山诗一首称为金遗”,实际是记曲阜之胜的《金余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十首,称元好问为金余。《送泰山倪布山真人》《和遗山呈太山倪布山真人》没有这样的称呼。

在泰山之游时,王奕结识的道人中,张志纯之外还有燕先生:

贽见五峰燕先生

康庐崒嵂撑青空,五峰下有神仙翁。

黄金为佩白玉琐,跨虹飞上燕台穹。

紫垣苍琐白日静,薇花韵的明丹衷。

帝谓公回久不井,为提明月江西东。

某邱某壑无隠耳,贮见汉庾堆陈红。

周官六典冢宰事,有功畎畆方为忠。

蹇予落魄不耕子,半生煮字悲吟穷。

盖头不思恋茅屋,负笈逺拜夫子宫。

黄河泰华幸一见,于人须识欧阳公。

枯根纤芥尽收拾,药笼未必遗芳藭。

品题愿借燕许笔,可以报徳歌幽风。

注:崒嵂zú lǜ,高峻貌。高山。宋陆游《大寒》诗:“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燕许,唐朝诗人张悦和苏颋的并称。《新唐书·苏傒溍传》载:自景龙年以后,许国公苏颋和燕国公张悦皆因文章而地位显赫,声望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燕先生不知其人,王奕回南后另有《贺新郎·舟下匡庐,因感巳未岁(1259)侍谢虚舟游山,江空岁晚,物换星移,如之何而不感,遂赋此呈燕五峰》词送给燕先生。可见王奕和他交往也很深。“蹇予落魄不耕子,半生煮字悲吟穷。”说尽书生之累。“枯根纎芥尽收拾,药笼未必遗芳藭。”对当时的全真道士以医药济世有所褒奖。

王奕诗集中的北游诗,和与泰山有关的诗占很大比重。就是唱和主持莱芜铁业的当朝官员徐的诗歌也提到泰山。

和中丞徐容斋贯户维扬

岳到东原掌样平,南州师友树高名。

圣人门户三千教,老子胸怀百万兵。

学要绝时须着继,道逢夷处不消争。

凤池乌府皆余事,急拯苍生作九京。

贯户,就是统计户籍,也就是说,这首诗是1292年徐琰迁职江淮以后所作。

徐琰(约12201301),字子方(芳),号容斋、养斋、汉史,又自号汶叟。元朝东平四杰之一。徐琰肆业于东平府学,至元初年被荐入朝,至元十一年(1274)以陕西省郎中充任莱芜铁冶提举司提举,二十九年(1292)年迁江南浙西肃政廉访使、江淮行省平章政事,后召拜学士承旨。徐琰文名显于当时,王恽《题徐中丞子方爱兰轩诗卷》:“独爱逊绵诗律细,宛从平淡发奇芬。”曾主持杭州西湖书院。著有《爱兰轩诗集》及《泰山萃美亭记》。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王奕《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五韵贽见》长诗中吟道,“望岳企少陵,吟岱拟太白。……悠悠邹鲁心,坐见岁月历。”表达自己企慕齐鲁文化的心声;借南北统一的时机,畅游曲阜、泰山名胜和文化中心东平,表达了对曲阜东平文化人物的敬仰之情。对泰山之行,王奕回顾道:

倘不登岱宗,何由俯鹏翼。遂偕二三子,崎岖历阡陌。

搴裳涉五汶,揫爽薄吟锡。扪参上天门,四海同一碧。

偃然帝孙尊,不放寸山出。南衡走奴隶,西华失名额。

中宵展红轮,万有破元关。玉女毓渊泉,流作圣贤泽。

正气吐长林,不与艹録俱讫。洛阳帝王所,兴废每不测。

尼峄香火期,未可限千百。伛指登封君,令人重惊栗。

金丸互巧惽,何异雉卢掷。丑哉骊坑人,终然化豝貉。

刻心假碑篆,侥幸脱经兀。岂知觐岳心,正在述方职。

登望虽殊时,圣狂不可域。吟人类夷誉,谁复论顺逆。

……

北方豪杰地,罕见吾其惑。游览下山来,低眉恣搜索。

或采之道途,或求之方册。或咨新少年,或质古碑刻。

诗歌在对儒家祖庭和中华文化中心的礼拜之中,也不忘对秦始皇的鞭挞,实际是对元朝蒙古贵族暴政的控诉。

王奕和泰山,第3张

有关王奕诗文

王奕和泰山,第4张


陈中州《斐稿板成吿墓文》

维嘉靖壬寅(1542)日南至刋平《山东行稿》成,太鹤山人陈中州,溃墨为裘,太羮元酒,红脯绿菜,携其弟子董良材、毛朝佐、舒沛、李廷美等,发玉山,北走二十里,吿于玉斗山人之墓曰:先生至元逸民,光于柴桑;《东行斐稿》,风乎黍离。读先生之文,论先生之世,因先生之言,底先生之心,必无所赖于一时,不无所待于万世。惟其异之,是以戾之。呜呼!遗墨在人,臭我如兰。枯梨斗锦,汗竹流丹。不作奚古,不述奚今。韩子曰: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予亦不知其何心。尚飨?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别集类十九有《玉斗山人集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旧本题南宋王奕撰,考集中《奠大成至圣文宣王文》称“至元二十六年,岁在已丑,江南儒生王奕”等,其《玉窻如庵记》,则称岁癸巳、前奉旨特补玉山教谕,癸巳为至元三十年,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题南宋者悞也。奕字敬伯,玉山人。所著有《斗山文集》十二卷《梅嵓杂咏》七卷,今并不传,惟此集尙存。本名《东行斐稿》,明嘉靖壬寅(1542),其乡人陈中州为刋板,佚其诗四首,而别附以文二篇,始改题今名。其诗稍失之粗,然磊落有气,胜宋季江湖一泒。素与谢枋得相善,枋得北行以后,尙有唱和诗十首,又有《和元好问曲阜纪行诗十首》,赠倪布山诗一首称为金遗,其寄周月湖絶句,亦有“起观疆宇皆周土,只有西山尙属商”句,皆尙以宋之遗民自居。则其出为学官当在已丑之后,然其《祭文宣王文》称:“天混图书,气通南北,九域甫一,可舆可舟,祖庭观丁,歌称幸际,天地还淸,寜于新朝,无所怨尤。”祭曾子文,称“某等律以忠孝,实为罪人,愿保发肤,以遂终慕。”亦未敢高自位置,视首鼠两端,业巳偷生隳节,而犹思倔强自异者,固尙有间矣。

(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西通志卷八十五)。【人物志】王奕,号伯敬,玉山人。为邑博。与其子介翁居玉瑘峰,读书其中,素与文文山、谢叠山友善,及叠山就执北行,送之,有诗云: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仍闗鲁重轻。白骨青山如得,所何须儿女哭清明。词旨激烈。宋亡,建斗山书院居之,杜门不出。所著有《东行藁》。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青山集》卷一有王奕的朋友赵文撰写的《王奕诗序》。

宰物轻与人以富贵,重与人以清才。委巷之人崛起,而有千金,跨大马,称达官,所在时时有之。至于能诗之士,旷数十年而不一遇也。岂非天之所靳,在此而不在彼欤?

吾友王奕,亦大苦学,而萧然一寒人,皆谓亦大诗穷。吾谓亦大不穷,亦大贫耳,亦大何穷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吾穷居每讽此诗充然,不见吾为不足,而况能为此诗者乎。富者踞桉,终日焦然楼船戸马之应酬。前者在庭,而后者在戸。虽有髙台曲池,撞钟舞女,将不暇乐贵者,縻组而入佩瑰,而出率以为常。其得志者,乘坚驱肥于黄河莽苍之外,风沙雨雪,新知邂逅,立马而语寒,酌酒以相喣。而吾亦大翛然,溪水之上,云烟竹树,莎虫水鸟,与凡盛衰,反复可悲可愕之事,皆取之以为诗。岂不浩然于天地间,而得其所以为亦大哉!吾贫甚,似亦大而亦有吟癖,毎苦吟得句,欣然满意,未知世间富贵者之乐,与我得句时何似。虽持此今世谁售,而来者谁传。然人生贵适意耳,使吾吟常得句,即常适意,即虽富贵,亦不过如此矣。正恐富者之颦蹙,更甚吾苦吟时也。

嗟夫!吾言过矣。亦惟亦大,而后可以闻此言也。

王奕《东鲁义约》

仆慕陶归隠,结屋琊峰十载,耕云吟计仅足。起观宇宙之间,人道之大,惟君师而已。天门万里,力未能乘风云、依日月。汶阳邹鲁之邦,吾夫子之宫阙在焉。今九域既一,关河无阻,学者不能致樽酒办香之敬,是不知有师也。欲壮兹行,敢吿吾党。伏以阙里宫墙久矣,关河之隔朝廷疆里。适兹文轨之同,欲瞻尼山师道之尊,合致曲阜心香之敬。况洙泗即非弱水,而邹鲁正是中原。今既在邦域之中,何自弃门墙之外。愧圣师夫子救时,犹老于辙环;而吾侪小人,阅世甘忘于株守。敢邀同志,用决此行。或负笈,或携琴,徜徉于长亭短驿;可乘舟,可策蹇,吟咏乎名山大川。览天地之六经,吊圣贤于千古。慕温良恭俭让之徳,想仕止久速时之心。出处不得罪于春秋,生死亦无惭于名教。观黄河,登泰岱,定有至人;过盘谷,访南山,岂无隠伴。聚粮以俟,涓榖为期。谨约。

王奕和泰山,第11张

作者简介

王奕和泰山,第12张


梁圣军,文化学者。


·end·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王奕和泰山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