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布和:笔下起狂飙,悍马写国魂

包布和:笔下起狂飙,悍马写国魂,第1张

梦云旧作拾遗38

原载《当代艺术》 《境界》

《内蒙古文学》

梦云/文,包布和画

包布和:笔下起狂飙,悍马写国魂,第2张

包布和艺术简介:

包布和(巴·布和巴雅尔):蒙古族,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人。1981年,毕业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师范学校美术班。1985年在内蒙古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油画。现居北京宋庄。央视网区域博览频道书画名家联盟副主席,中国宋庄画家写生协会会长,时代中国画院副会长、院士、和谐中华书画院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民间书画家联合会会员、一级画师。经中华民族友好促进会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作品被选定为国际交流会礼品。

包布和的作品多以草原风情见长,画风受俄罗斯印象派影响,同时融合中国画技法,笔法松动自然,色彩随意自然浑然天成。包布和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画如其人,他用广阔的胸襟和独特的视角来表达自然之美,深受各界好评。2000年,入选“纪念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中国名人艺术家书画展”;2001年,入选中央美术学院成教部2000—2001年度作品展;2005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举办的城市风景写生作品展;2006年,油画作品《头琴的传说》入选日本镰仓日报第二次美术展览;2008年油画作品《春,夏,秋,冬》四条屏获奥林匹克优秀奖;2010年在宋庄A区美术馆举办个人油画写生展;2011年10月在北京那面画廊展出30幅油画写生作品,其中8幅作品被收藏;2013年在天津市迎春慈善助困书画义拍中,三幅油画一幅国画成功拍卖。


包布和:笔下起狂飙,悍马写国魂


有一篇文章曾这样评价包布和的马:“他的画传达出来的象外之意和写意精神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形似与神似,又在抒情性用笔与个性化结构中流露出艺术旨趣的真实肌理……在写意画马空间关系的处理上,善于妙手拈来,大胆创新,具有学院派功底和写实主义造型能力,但他没有陷入西方绘画的泥沼,而是把西画素描中表现体积感的明暗光影通过墨彩特有的黑白灰音响,把缘物寄情的心境自然而然地融入画家的笔痕墨迹之中。特别是画家的《蒙古风》,有意味的线条以及灵气焕发的马之烈性轮廓,充满着艺术家观念的深刻与情感的真诚。”

我欣赏这段文字,是因为我在文字中读到了一个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秘诀,那就是:观念的深刻与情感的真诚。

观念的深刻与否,源于艺术家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体验。对成功画家而言,这二者似乎没有主次之分,艺术造诣并非单指对笔墨色彩的掌控和对画理的研读,更多的是指画家的悟性,即画家的思想。只有把思想的灵光融进作品,他的创作才会摆脱画理的桎梏,在继承与创新的交融中让作品充斥一种撞击灵魂的鲜活。这种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思想,犹如一道鸿沟,将同为画家的人们隔在了两岸:一岸沉沦为画匠,而另一岸则升华为在艺术殿堂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的艺术家。

情感的真诚是画家的作品能否具有生命感召力的关键所在。心中装有大爱才会将爱与真诚注入笔端并潜移默化于作品,使之形成能够感召生命的气场,在这片气场中,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画家的爱与真诚所散发并扩大出的气息,从而在画家的引导下,在自我的内心完成因共鸣而引发的艺术想往和因人而异的艺术诠释。就某种意义而言,一幅优秀作品的最后完成并非画家之笔而在观者之心。

恰巧,我所认识的画家包布和就具有了上述两方面的素质,所以,我认为包布和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许多评论家在为画家写评论时都喜欢提及与画家初识时的感受,我虽算不上所谓评论家,却也要邯郸学步,谈谈我和包布和的第一次相识。

2012年的年末,我和朋友在天津市三品堂举办了一场“慈善助困”书画义拍活动,其中就有包布和的油画和国画。在布展时我就被他画中展现的具有浓厚蒙古民族特质的马所吸引,我和北京的朋友商议,想收藏几幅包布和的作品,原本想如此有视觉震撼力的作品,肯定会价值不菲,没想到朋友和包布和商议后,竟以远远低于市场的难以置信的价位给了我,这让我的内心多少有些忐忑,朋友说包老师是豪爽人,等你见了就知道了。预展那天,包布和从北京赶到天津,握手寒暄时,我有了一点小小的失落,在我的思想里,包布和应该是典型的蒙古大汉,能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那种,所以,当我面对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时,反倒有些不适。拍卖结束后,朋友们在酒店聚会,包布和敬酒,一曲豪情奔放的蒙古语的《祝酒歌》,让我见识到了真正的包布和。毕竟是在科尔沁草原长大的汉子,民族的彪悍与豪情早已植入了他的血脉,无论到什么时候,抑或什么地方,草原的子孙永远会挟带着一股强劲的草原风,在不经意的瞬间便能感染他周边的人们,这是任何的温文尔雅都难以掩饰的与生俱来的本真。

于是,已然不再喝酒的我,破例和包布和痛饮了一场。

于是,我萌发了想写草原,想写包布和的欲望。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包布和的作品,并从中读到了关于生命的三大主题。

精神与灵魂:生命的感召

任何艺术都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可以说,生活是艺术真实的源泉。优秀的画家善于在生活的真实中捕捉艺术的灵感,并将其聚合、抽象,从而产生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并非生活真实的再现,它往往超越了生活而达到一种真实生活难以企及的天人合一的超凡脱俗。在天人合一的超凡中,对物象外在形体的刻画已然让位于画家对物象精神内涵的阐释,对神韵的追求让常规的笔墨技法让位于思想的长考,意到笔达,笔随意转,此时的作品才能在“有法”和“无法”的游刃有余中营造出一种属于画家自己独有的“法门”,达到一种梦寐以求的“大境界”。

包布和的作品多表现马上民族的独有特质。马与人的浑然一体,让整个画面充斥着一种强烈的动感,那是力量与力量的较量,马的彪悍最终因让位于人的坚韧而达成二者亲密无间的默契,由默契而生的和谐配以强烈的光影效果,让人于苍茫中感受到充满阳刚正气的生命活力,我感觉包布和手中的画笔其实是一根握在指挥家手里的指挥棒,伴随他的指挥棒,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时而轻歌曼舞,马蹄声碎;时而狂飙骤起,风卷残云。包布和的作品是奏响在画布和宣纸上的交响乐,你不仅要靠眼睛去欣赏,更要靠心灵去聆听,只要用心,你就会在画中聆听到那来自远古的马的嘶鸣和人的呼号,感受到草原那凌烈寒风带来的锥心刺骨的铭刻。不要说谁征服了谁,那是生命的互动抑或生命的感召,强者与强者之间因彼此的欣赏而生出的生死与共的信任,让他们成为了精神的合体,包布和笔端的蒙古马和蒙古民族已然昂扬为一种精神符号,时刻散发着催人奋进的生命信息。

有个哲学上的命题,叫“白马非马”,公孙龙的诡辩学说让他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在“名”与 “实”,也就是“概念”与“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时,公孙龙的诡辩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内在关联,实际上,共性的马的概念是由许许多多马的个体提炼而来,马的概念的展现是要通过具体马的存在来实现的。包布和的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马的具象而转入精神层面的刻画,按公孙龙的命题,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包布和呈现的“马”同样非马,因为在他的马的身上所体现的昂扬与振奋,在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坚韧与果敢,透析出的是一种民族的龙马精神,在他们身上所放大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铿锵,人们为之震撼的也正是这种民族魂的展现,正因为此马已非马,所以,包布和为他的作品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力。

风动与马动:生命的律动

两个争论不休的小和尚,一个闭目打坐的智者。

看着远处招展的幡,和尚甲说:是幡在动;和尚乙说:不对,是风在动;智者说:你们都不对,幡未动,风未动,是你的心在动。

又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暂且放下命题,让我们随包布和到科尔沁草原去寻访一个艺术家走向成功的生命之旅吧。

1964年3月,包布和出生在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的内蒙古扎鲁特旗的一个教师家庭。扎鲁特,绿色王国,在这片神奇的地方,包布和从小就陶醉于草原的民族文化,他迷恋草原的葱茏和翠染罕山的祥瑞。在杏花烂漫的蓝天白云下,伴随牧歌的悠扬,马蹄的曼舞,少年时代的包布和受到了最早也最质朴的艺术熏染,这对他日后形成独特的美学视觉感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父母的教育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性格内敛,好学勤奋的包布和在蒙汉文书法家和作家的父亲的引导下,8岁就开始练习书法,16岁师从哲里木师范学校的伊木老师开始学习美术基本功,同年考入哲里木师范学校,1981年就读内蒙古师范大学,选择以油画作为主攻方向。

少年时的牧区生活,让包布和对马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认知。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属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虽然体格不大,却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关节牢固,肌腱发达。蒙古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不畏寒冷,吃苦耐劳,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可以说,在蒙古马的身上,我们不仅能寻访到蒙古民族的特质,更能透析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这或许就是包布和对马情有独钟并以蒙古马作为绘画对象的原因了。

再让我们回到开始的命题。

幡动?风动?抑或心动?

幡的动由风而起,风的动由自然而生,而心的动则缘起于我们的感受,是对“道”的“悟”。用思想去感悟,在“悟”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价值,结果如何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你是否享受了因“悟”而带来的生命快乐。从哲学角度看,命题似乎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是悖论,但从人生的辨证角度,我们却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幡与风都属于真实的客观存在,不同的人对同一存在会有不同的认知,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麻木的心,灵动的心,它们在认知上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

马动?风动?抑或心动?

包布和充满张力的画面,马携风行,风助马威,马与风的辨证让包布和用色彩酿造出如梦似幻的草原狂飙的美轮美奂,疏与密、虚与实以及空间关系的处理,让人在看似纷乱纠缠的组合中读到包布和极富个性的绘画语言。如果说是奔马疾风在动,我们不如说是画家那颗激情澎湃的心在动,画面上鲜活的充斥着原始野性的桀骜不驯,或许就是画家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诠释,只有律动的生命才会创造生命的律动,走入画面的驾驭烈马的骑士或许就是画家自身的真实写照,当马背上的生命与马的生命浑然一体的时候,我们的包布和便拥有了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能使他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即便荆棘丛生,也会义无反顾地前行,因为他已然嗅到了来自草原的沁人心扉的芳香。

梦想与现实:生命的回归

少年时的包布和对未来充满了梦幻般的憧憬,在还不认识汉字的时候,他就一笔一划地临摹父亲的书法,牧区的学校没有开设美术课,父亲就买来年画和连环画供他临摹,无论家里的还是学校的墙壁,只要是能画画的地方,都被包布和涂抹上了他心中的向往。家乡的草原有取之不尽的绘画题材,在那里,包布和为了梦想如饥似渴地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养分,也正是这少年时的积淀,奠定了今天包布和的成功。

为了梦想,包布和来到北京宋庄,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

不事张扬的他置身都市的喧嚣,也曾有过焦躁、彷徨与不安,在熙攘往来的人群中,他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他需要强大,于是他选择了寂寞和坚守。在寂寞中潜心作画,在坚守中丰满自我。这是精神的守望,是凤凰涅盘的焚烧,是蝉变的痛楚。当一切都已成为记忆的时候,包布和用2011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个人画展,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梦幻般的别样,诗一样的境界。

包布和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包布和是一个有梦的人,从少年时的寻梦,青年时的追梦,中年时的圆梦,个中的艰辛是局外的我们难以理解的,梦想毕竟不是现实,遥远的距离需要用“行动的思想”为梦想添加可以成真的内涵,并以其为动力助推梦的实现,需要在前行的路上用“思想的行动”去脚踏实地的付出,使梦想成为现实。当原有距离归零的时候,梦并不因此而完结,新的梦想,新的行动,周而复始,直到永远。这是生命的回归,在一次次的圆梦中,生命也在一次次的回归中实现着一次次的升华。

包布和有梦,所以包布和走向了成功。

中华民族有梦,所以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继往开来,走向辉煌的明天。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试想:如果没有科尔沁草原独有文化的浸润,如果没有对美术近乎痴狂的眷念,如果没有妻子不离不弃的百年同渡,如果没有因梦想而生的坚守,也许,我们就会失去一位画马的奇才。感谢包布和,是他的努力和坚守让我们多了一次赏画时的激动,让我们对民族精神有了可供解读的蓝本,也在我们或迷茫或空虚或凭一己之力已然无法承载生命之重的时候,为我们脆弱的生命注入一股强劲的草原风。

笔下起狂飙,悍马写国魂。“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那用精神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仰天长嘶的马已经被注入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不灭灵魂,此马已然非马。

包布和:笔下起狂飙,悍马写国魂,第3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包布和:笔下起狂飙,悍马写国魂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