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纽约客的临终遗言》

读《纽约客的临终遗言》,第1张

读《纽约客的临终遗言》,第2张

夜里,坐在床上,看窗外宁静的雨夜,怎么也不困。

感觉孤单无助之时,能抚平不安的心的,除了音乐就是文字了。

最近,看了一本叫《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的书,很久前一个朋友推荐给我,但一直没去看,直到这几天来看。

作者在前言中提到,自己多年前在纽约读心理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人类的忏悔心理。作者想为那些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世,却仍有话不能对身边人讲的人们。作者通过在《纽约时报》登小广告征求匿名临终遗言,收集临终之人深藏内心的秘密、忏悔和感悟。

看到网上有网友对此书的真实性持有怀疑,还特别去查了里面的人物是否真实存在。嗯,先不去想它的真实度有多少,看完有受触动,就觉得值得了。

虽然看这类的文字往往沉重,但它的主题还是吸引了我。

其中有个故事是一个超级肥胖女人,年少时,这个女孩一直活在与两个姐姐的对比中,在父母眼中,这个女孩似乎有太多缺点和不足,而每次指责她时,她就拼命地吃,似乎吃就能让她泄愤,能让她的父母少说几句…直到31岁的她,体重达到295公斤,常年无法出门,只能困在房间的床上,生命也遗憾地走到了尽头。

而她活下去的动力竟然是给自己制造的幻想。

她每天看着窗外的人,幻想着窗外的帅小伙、成熟男性对她产生好感,他们谈了一场浪漫的恋爱,想象各种美好的恋爱细节,在自己制造的想象里度过孤独的日子。

读《纽约客的临终遗言》,第3张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论胖瘦美丑,没有了爱,还剩下什么呢?难道爱的权利只是一小部分人才能享有的?一切肥胖如我,或长相身材欠佳,或是残疾人,都只会比一般人更需要爱,因为他们的生命已经有了缺失,所以需要有更多的爱来补缺。这个道理如果当父母的都能明白,世界上恐怕会少了很多不幸的人或罪犯。如果我来世有幸能做一个很多孩子的母亲,我肯定会给那个最丑,最笨,或是最肥胖的孩子最多的爱,就如同我此生不断地在头脑中馈赠给自己的一样。

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个台湾钢琴家,一直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她一生只爱过一个人,无奈这个人不被她的父母接受,她先后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分别嫁过两个父母看中的男人,只是一个经常家暴,另一个出轨…活在表面的风光和内心的痛苦中,心情不好就不断抽烟,疯狂地弹钢琴,折磨自己,直到42岁时因为抽烟过多患上肺癌晚期…

她爱的那个人,他们终究没能走到一起,因为她无法违背父母的意见,即使她一直活在挣扎中。但每年她生日,他还是寄送一束玫瑰花给她,并坚持了二十多年,“只要世界上还有玫瑰,你就永远活在我心里。”

读《纽约客的临终遗言》,第3张

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我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和莱昂在一起,即使付出的代价是会伤害我的父母,但那应该只是一时的。想一想我后来为了孝顺他们而没有那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吧,难道不是更深的伤害了他们一辈子?我的不幸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的父母不会懂。我不敢想象他们如何能承受得了失去女儿这样最无情的打击,今后又会如何在悲哀中度过余生。可是孝道如果与人性相违背难道还应成为美德吗? 

“很少有人知道人生的意义在临终者的心里又是怎样的?他们在那一刻的想法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对活着的人又有哪些启示?”

还有很多个关于临终的故事,每一个都让人觉得唏嘘,见仁见智,不多写了,具体有机会去翻书吧。

这两天在医院里,再次感受到周围有些压抑的氛围。

过道里看到有个男的在来回踱步,打了个电话低声说,“家里准备准备,医生说我爸大概过不了今天了…”

一时间,感觉像宣判死刑一样,生命无力回天,只能等待死亡的到来。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天,弥留之际,心里会有什么样的遗憾。

还是过好每个当下,在理想和现实中寻找平衡点,遗憾也许就不会太大吧。

晚安。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读《纽约客的临终遗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