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教室,第1张

让阳光照进教室,第2张

前天到一个班级上课,学生一如既往地兴奋,像在完成一个仪式。相比几乎天天见的语文数学老师,学生在我面前还是要“放肆”些。如同正餐之外的甜点,能带来少许新鲜感。
放肆总是与乱共存,布置完任务后,教室里依然乱糟糟的,不得已,我又祭出了分组评价的老套路。不同的是,我让学生想一个特别不好的字,按照笔顺,每有一个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加上一笔,直到写成这个字。学生想了个“坏”,在扣分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用这个字评价可爱的孩子们,实在有些过分和不合时宜。好在学生都还识趣,荣誉感很强,除了个别不安份的,大部分同学表现得都很棒。规则既然不可更改,我就尽量控制,不让“坏”字生成。有罚就有奖,有同学遇到了不会做的题,我就借机“悬赏”,能给讲明白的,视题目难度可以去掉1~2笔。
课堂很安静,连讲题都是静悄悄的。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意料之中的事,一个“坏”都没有,下课时我还找补了一下:“老师非常开心,我们没有一个坏的,我们都是好的!”
回办公室的路上,头脑中迸发出许多问题:该不该写“坏”?写“好”是否更好些呢?是加分好还是扣分好?下课时说“各组都是好的,二组更棒”是不是更妥当?还是二者本没有什么区别,是我庸人自扰之?
读华应龙老师的《我不只是数学》,才接触到他的“化错教育”,实在有些孤陋寡闻。我的关注点只在教学秩序,华老师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一切:尊重学生的劳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发展学生的反思力;培育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创新人格。华老师在“容错”的前提下,将学生的“错误”融于教学全过程,最终又以“错误”为荣,概括起来就是“(容)融(荣)错”。
很高级、很深奥,但我们可以从华老师教学实录中找到些端倪:
大部分学生疑惑不解时,有一个学生抛出一个想法,华老师会说:“我很佩服这个小伙子!还可以怎么算?请动脑筋想一想。”
一个学生通过努力找出了自己的问题,华老师会带头鼓掌,由衷地赞叹:“我们应该给他掌声,他能发现错误,并且能改正错误,这是老师最欣赏的!(众学生鼓掌)”
华老师不会轻易放过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做错的同学想一想,刚才自己错在哪里了,谁能勇敢地说一说”,或者“我发现同学们都会做,但不怎么会说,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思路再说一下”,又或者“其实,不管是对了还是错了,你都会有收获。做对的同学,可以说说你的经验;做错的同学,可以分析分析你是怎么错的”,也可能是“解决问题,需要智慧地选用合适的策略,找准条件,谢谢他提醒了我们。给他掌声”。
面对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想法,华老师会说:“看来,与我们不一样的回答,不一定是错的。”
在汶川地震灾区讲“连乘问题”,华老师最后会呈现一个算式“一个人的爱心×13亿×365=爱的海洋”。
细细想来,“化错教育”核心就是借助激励性评价语言,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性化思维,发现并纠正错误,并从中获得宝贵的数学经验。
再回到我最初的困惑,怎么都不应该把学生往“坏”了想,将心比心,你欣赏学生,学生也会以恰当的方式回赠与你。你,我,我们大家都是好的,都要好好的。
泰戈尔说:“当乌云被阳光亲吻时,它们就变成了天空中的云朵。”面对课堂内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更该内心阳光一点,把学生看作一朵朵小花,开得快些慢些、大些小些、浓烈或是淡雅,都是生活的馈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让阳光照进教室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