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第1张

疫情持续、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此时“出海”是否还是一门好生意?中资企业“走出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来自致同国际服务、审计、税务、咨询的五位合伙人,结合其丰富的出海企业服务经验,与参会媒体进行深入交流与坦诚沟通。“中企出海新格局”专题将分五个篇章,摘录合伙人精彩观点,捕捉思想火花,与读者共享。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2张

致同税务与商务咨询合伙人包孝先表示,近些年来,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地域更为多元,“一带一路”出海金额日益增多,中国企业有必要对涉税事项给予充分的重视,提前考量融资渠道、交易标的等事项中是否存在涉税风险,关注投资目的国税收政策要求和税收营商环境,做好全流程税务合规管理,确保对外投资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3张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4张

中企出海:税务问题切忌粗枝大叶

从过往经验看,中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较为粗枝大叶,往往会忽略非常重要的税务问题。对此,包孝先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时间不够,企业把税务问题放在了最后,由此涉及的税务风险往往比较严重。

中资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注意当地的税务政策,清晰了解当地税收法规环境。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5张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6张

税务条款:股权收购的考虑重点

包孝先认为,在非绿地项目,股权收购协议的税务条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复杂交易、特别是标的位于税制差异较大国家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例如在某些通用性条款里,买卖双方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各赋各税看似合理,但若双方中仅有一方存在流转税,而另一方认为所谓税负只包括所得税,为此就可能产生一定纠纷。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7张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8张

税务管理:“抠细节”是关键

“抠细节”,是做好税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最近,包孝先带领的团队遇到了一个中资企业收购欧洲家电公司的跨境并购案例。团队成员经过分析讨论认为,一旦交易发生,当地税务机关可能对标的方以前年度已经关闭的账目开展进一步稽查。为此,团队成员用了十几页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标的方历史税务问题的兜底方案,从税务、财务、法律等专业角度继续细化相关条款。

包孝先表示,并购或投资交易可以仅通过一次交割得以实现,但是一些税法条款具有追溯机制,新的交易可能产生对历史税务处理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并购或投资交易带来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这就要求企业在签订相关交易合同时,尽量把时间轴拉长,既要关注过去和现在,也要预计未来,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应对方案,不断完善交易合同中的涉税条款,降低税务风险。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9张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10张

税务合规:“补漏洞”成本高昂

中国企业“出海”之时应更加注重国内与国外的税务合规协调,海外税务上的瑕疵或造成较高的“补漏洞”成本,甚至引发当地行政处罚等更为严重的影响。

中国企业在海外所得也要在中国纳税,同样涉及海外抵补交税的抵扣、抵免等方面内容。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11张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图片,第12张

税收变化:根据目的地匹配最佳税务处理

为解决税费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启动多渠道隔离。北京一家正在布局海外业务的A股公司即采用了第三地中间控股架构方式,在有利于增加融资通路,给未来资金回流带来更多回旋余地的同时,也为股权红利分配等情况提供税负优化。

“虽然中国香港、新加坡等都被广泛用于第三地中间控股架构,但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内陆签署或更新了双边协定,出海企业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基础上有了更多选择。”包孝先表示。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致同合伙人包孝先:税务瑕疵或造成较高“补漏洞”成本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