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中药五味
有关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药药剂:中药五味”,具体内容如下,请您查看!
五味定义: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等味;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1、辛味
味药主要分布于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及理气药中。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健胃、化湿、开窍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相关。
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2、甘味
甘味药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消食药、安神药和利水渗湿药中。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药性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抗炎、抗菌、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甘能解毒,又质润而善于润燥“中满忌甘”。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味
酸味药主要分布于收涩药和止血药中,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
另外酸能生津,安蛔。 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
4、苦味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
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
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味咸味药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泻、影响免疫系统等作用有关。
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 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
6、淡味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伤津液。
7、涩味
能收、能敛,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涩味药大多敛邪,邪气未尽者勿用。
以上即为“中药药剂:中药五味”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希望对您有用!
责任编辑:大旭旭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