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第1张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张

(传)[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学术主持:闫敏歆

【按】自20世纪末至今,书法作为艺事,诚为又一大复兴。艺术观念之自觉,各类展览之争竞,专业培养之齐备,可谓空前。书法人才辈出,领新标异,各呈奇彩。昔日马宗霍氏作《书林藻鉴》,条疏数千年名家,实为美事。今日名手林立,本报辟为专栏,吾虽因忝为主事而惶恐,但张罗人选,设置义项,又深感职不容辞。所刊诸家,多为中青年书者中学养创作优异者。至于其书画诗文,或优美,或壮美,或古雅,或新颖,或野逸……所展示者,于诸君虽为吉光片羽,读者亦可藉此知其此时实力之一端,他日会美之可期。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3张

张卫华,1972年生于诸城。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于希宁艺术馆馆长。作品曾参加中国书坛第三、四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展等;曾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潍坊市第四、五届“风筝都文化奖”等奖项。


张卫华诗词

题苏公“半潭秋月”砚洗拓本

砚洗正面外侧横刻行书“半潭秋月”四字,左侧竖刻“眉山苏轼”款。背面有隶书题刻。砚洗曾碎为两半,后经修复粘合,秋字残损处痕迹清晰可见。此物传为“丁氏家传之物”,《诸城县续志·金石考》有载。如今宝物公藏,与放鹤园遗存石刻一同陈列于诸城博物馆,洵为幸事也!

密州多名胜,超然与秦台。

登台望海阔,海市幻奇哉。

熙宁贬学士,文曲东武来。

常山冬围猎,雩泉洗尘埃。

中秋邀台月,对酌莫停杯。

酒尽复长吟,千年月徘徊。

台空人散去,留此砚洗颓。

半潭秋月冷,朗澈照恢恢。

纸残慢题拓,放鹤石砚陪。

题西周善夫吉父鬲墨拓本 

尊鬲器小未称奇,三足平沿褐绿皮。

青眼了彻洞观火,绿锈知非等闲遗。

暗喜心中浮脸上,奔走旧市举新卮。

昼夜摩挲校典籍,任家窖藏出山岐。

地不爱宝吉有兆?天突降财怨无期。

集成勘比钤大卣,拓本差之无毫丝。

漂泊江南几梦碎,蜗寄契斋初光辉。

白发密藏红楼阁,青云共剪彩凤衣。

千年古器吾面睹,犹闻夫子觚不觚。

主人倩手化百万,传古同好山左儒。

圈口铭文十七字,弯曲恰似玉龙匍。

文字穆穆神灵在,诈伪萌生鬼惊呼。

笔短意长彰贤圣,诘诎龙头显善夫。

吉金不灭固永寿,姬京相见缘亦殊。

兄台爱我赠此纸,斟酌迟迟题砂朱。

庚子清明拜祭于希宁先生感赋两首

(一)

庭院空寂花自开,梅花落尽影徘徊。

楼台仄仄催人老,伤感无言涌上来。

(二)

几枝红果拜于翁,无酒无馐敬意通。

非典画捐犹在册,新冠城闭渐为功。

旧书翻却梨花乱,残笔皴涂泰岱空。

一亩松高君笑立,半墙年表我深躬。

谷雨步崇琛教授诗韵奉家兄一哂

超然台下柳丝斜,放鹤诗人忆旧衙。

不入故园因梦醒,老槐新绿试新茶。

题青云入峰图卷

一图画卷藏锦绣,万丈危峰入青云。

鸟道诘屈兽不走,临风拾翠起氤氲。

万壑松涛天马过,何人长啸令千军。

日高惜荫留浊酒,泉冷炊烟待鹤分。

世上光阴皆过客,山中小憩不逢君。

依松植竹爱陶令,汲水烹茶醉忘群。

若有归来登高者,山光共取话奇闻。

辛丑秋深赴聊城一日匆匆别友人

十年兄弟别,今又入聊城。

树老飞霜落,窗寒薄雾生。

水平城府静,人古运河清。

使者传高谊,晨光照雁声。

辛丑立秋后三日赴泉城拜访于、沈两先生

骤雨初停暑气消,飞车往返两城迢。

还听泉水低头唱,且裁晴云对面邀。

朱墨龙孙粗纸怒,青衫犊子细书娆。

梅园四载殷勤客,愿向京华再闻韶。



张卫华及其书法小议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4张

在岳麓书院考察秦简

山东潍坊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书画传统悠久,名家辈出。潍坊张华是2011年我的书法工作室精研班的学员,他为人厚道,很勤奋,有灵性,和我颇为投缘。后又在他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张其亮。他们又一起张罗两次在潍坊举办全国书法短期培训班,结识了孙克森、许文远、逄春伟、刘晓晴等书法朋友。卫华调到潍坊市美术馆工作后,2018年我们一起举办“游艺潍州”——张荣庆师生(李有来、王春新、张卫华、张其亮、张文佑、曾弗、刘晓清)八人书法展,同时“张荣庆书法工作室”在潍坊市美术馆挂牌,市里好多领导都出面,又多了一个和书法界朋友交流学习的平台。疫情来临后虽然不能见面但时常电话微信联系,对他的工作学习进步还是了解的。2021年他又在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随韩国著名学者李永徹教授及外聘中国导师祁小春教授攻读东方文化博士学位,我很为他的努力而高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5张

参加美术馆文化三下乡活动

卫华的书法,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我看大致有三点。

一是路子很正。即继承传统,力学古人,今人当中学古人学得好的也要学。近人马宗霍先生云:“书以晋人为最工,是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书林藻鉴》卷六)晋人书没有说不好的,就连崇碑抑帖的康有为老先生也竟无异词。东晋时期书之集大成者最高代表当属“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王”书法沾溉后世,既深且远。所以,我有个观点:不管是写帖的,还是写碑的,“二王”都是绕不过去的。绕不过去,非指单纯的临写,乃指“二王”书法所达到的那种极高的艺术境界,那是蕴涵了中国书法艺术内核的最精髓的东西,是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的东西。所以,“二王”一脉经典影响了中国书法历史的大部分书家,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文化品牌,绝不可忽视。卫华初学书法从唐楷入手,兼习颜真卿及宋元名家行草书。后又上溯秦汉,对秦汉简牍及《张迁》《衡方》《礼器》等名碑下了很多功夫。近十几年来他的研究方向转向对“二王”,尤其对“大王”的《兰亭序》《怀仁集王圣教序》以及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用力最多。他的学习取法方向上一直没有偏离经典传统,没有误入歧途,没有走弯路,如此下去,未来可期。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6张

文化馆书法云课堂录制

二是卫华字内功较强。书法的学习,要特别重视技能的锤炼。历史上的名家无一不是技能精熟的大家。几千年来,古人已经把书法的“规矩”,也就是“游戏规则”定下来了。那么,这个“规则”是什么呢?拙见是要用毛笔蘸墨写一定内容的汉字,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右至左,诸行书写,要对“字法”“笔法”“墨法”和“章法”特别用心。赵孟頫就讲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我这些年学习“二王”书法,特别是对“大王”,又有所体会。东晋书体完备,由篆、隶到楷、行、草,五体已经具备,王羲之在楷、行、草方面有创发,特别是在用笔方法上达到高度完备和高度完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做绝了。王羲之书法“笔法”的精妙多变,值得梳理研究,尤其是神龙本《兰亭序》(号称冯承素摹写),可从中找到答案。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7张

主持蒯宪先生书法文化沙龙

当然,“小王”献之也很厉害。卫华经过三十多年的书法学习和技法磨炼,对“法度”的理解和训练是有深刻体会的。他能写篆隶,尤擅楷书及行草,书法面目少受时风的影响,格致雅正,不管大字还是小字,写得清清爽爽,一股子书卷气扑面而来。清人姚孟起《字学臆参》云:“字可古不可旧,尘则旧,尘净则古,古则新。”寥寥数语,把书法的清与浊,古与新的辩证关系说得非常透彻,真是一字千金。这里的“俗”大概是指“寒俗”之类,把这些东西去除干净,便是“脱俗”。脱俗,便进入“雅”的境界。书法之气贵清,清则雅,雅则正。雅正为正大气象的基础,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8张

考察天柱山郑道昭石刻

三是卫华的字外功比较深厚。一个书家除了要加强“字内功”的锤炼,还应不断加强“字外功”的修养。多读书,多思考,涵养性情,努力加强修为。最终达到字里字外,做人作书的高度统一,而“人书俱老”。卫华喜欢读文史哲一类图书,注重理论学习,经常有文章发表,这很好。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9张

挥写春联

卫华今年五十岁了,还很年轻,正是出成绩的好时期。他准备办个展览,汇报于社会,这又是一件很好的事儿,卫华希望我能写个序言,那么,最后再叮嘱几句:眼下我感觉卫华现在的字还有点“闷”,怎么改进呢?一句话,把字写“活”,活蹦乱跳的,鲜活的。我学书每观前人墨迹,常常揣摩其作书时的心态,慢慢地终于体味出来一种可以说“千古不易”的现象——古人大抵不过以平常心写平常字而已。平常心,是佛家语,需要心灵的高度净化,这种境界很难达到。平常字,看似平常,实则并不平常,这也是很难达到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还需要勇猛精进(语出《佛无量寿经》),不断努力,要知道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啊!



张荣庆
(作者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中国书法院顾问等职)
2022.12.22壬寅冬至于京北香堂山居
 







张卫华部分作品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0张

斗方窦光鼐诗 67cm×67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1张

东坡诗 33cm×45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2张

东坡诗两首 67cm×44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3张

诗经句 134cm×33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4张

刘大同梅花诗 180cm×90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5张

高怀大义 134cm×67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6张

守真 135cm×33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7张

事了拂衣去 70cm×70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8张

自作诗 避疫 134cm×67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19张

李白诗梁园吟 248cm×124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0张

李白诗 90cm×248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1张

霜潭赋 124cm×248cm  2022年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2张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3张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4张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5张

东坡诗抄 28cm×18cm 2022年


(请横屏欣赏)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6张

东武吟 358cm×30cm  2022年


(请横屏欣赏)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7张

超然台记 358cm×30cm  2022年


(请横屏欣赏)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图片,第28张

刘禹锡诗 135cm×67cm  2022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书林掇英 |《中国美术报》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张卫华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