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和花椒》:在食物中述说着人文
中国地大物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风俗人情都不一样。民以食为天,各地的美食琳琅满目。也许是因为身处其中,当我们在体验自家美食时,反而觉得早已习以为常,没有动笔去记录的想法。
哪怕是在观看诸如《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时,心中燃起的想法也只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冲到当地品尝美食,一饱口福,完成那一刹那对食物的执念。
《鱼翅和花椒》的作者扶霞与我们不同,她是一名90年代初来华的英国留学生,在四川大学学习少数民族史。扶霞的母亲在牛津大学教外国人英语,家里的厨房也成了留学生一展身手分享各国美食的地方。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扶霞,从小也算在美食领域见过大世面了,且对陌生的食物有一个包容的胃。
所以,当扶霞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奖学金,到四川大学留学时,她脑袋里想到的却是鱼香茄子和火爆腰花。
这本书是扶霞在中国各地探访美食十多年的游记,写得真诚且客观。
或许是因为扶霞是一名留学生而不是记者,所以当她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在福建山区又或是在古建筑保存相对好的扬州,都能放下自己的姿态,全身心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去体验真正的烟火气。
就像这本书封面所呈现的画面,在一条老街,扶霞俯身、抱肘,微笑的与一位正在自家门口用餐的阿姨交谈。这个美好的瞬间被照片记录下来。
出于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心向往之也要身体力行,扶霞下决心要学会烹饪技术,她在成都参加了正式的厨师培训班,学习川菜的做法。
她很快地了解并掌握了川菜的制作技巧,比如,如何用盐、醋、糖、酱油、豆瓣酱等调料调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刀工也在每天的练习中迅速提升,能切出指甲片、牛舌片、骨牌片、马耳朵、筷子条等,受到老师的好评,学习笔记也做得非常的详尽,可谓是学有所成。
这些接地气的经历,不仅让扶霞川菜的厨艺水平大增,并且也让她轻松地掌握了成都话,过了语言关,同时也助力她更加自如地在成都街头,走街串巷,在菜市场里与小贩聊天,钻进餐馆的厨房里学习厨艺。不断求教厨艺和记笔记,成了扶霞的日常。
学以致用,她还经常自己创作菜谱,练习做菜,曾将手机里制作的四川小吃的照片分享给记者欣赏,有赖汤圆,钟水饺等。当你看到这些小吃出自外国姑娘之手时,会顿时觉得扶霞好似一位天府之国的美丽厨娘。
在书中,扶霞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她在中国美食之旅中完善了自我。从小立志“做一名厨师”的她,在英国上学、工作期间,活得就像一只被牵线的木偶,受到各种标准的制约,一直在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
但是在中国,她终于成为了她自己!
此外,她也很坦诚地说出,因在中国寻找美食之久,觉得自已在思维、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方面已经越来越像一名中国人。
每次回英国之前她都会去香港这个“缓冲地”去调整,在这个中西结合的城市,扶霞的状态都能得到很好的过度,而不需要担心有着直接在两国之间突然着陆的抽离感。
本书不仅仅是在写美食,也有着人文主义的情怀。
扶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吃货,而是通过美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城市文化的大门,并且她自己也深谙中国美食之道。
比如,她觉得中国人什么能爱吃,但也吃得健康。她在大量的中国先贤记录美食的书籍里寻找食物之源,里面的金句也是信手拈来。清朝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墨子所谈的古代的饮食之法,传奇厨师伊尹的烹饪之道,扶霞在书中都多有提及和感悟。
写饮食也离不开对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记录。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小人物个性鲜明,立体感强。
成都担担面馆的谢老板,无论生意好坏,每天营业都是摆着一张冷漠脸,只是在小店快要被拆迁时,才向顾客展示微笑的面孔。有些餐馆大厨们的厨艺,与其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不如说是他们通过手艺在社会中获得了尊重及尊严感。书中还描写了在小镇里错将扶霞错当成“间碟”的警察,以及积极向她推广本地土特产的村干部。
这些小故事穿插在全书中,让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到90年代各个城市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也增加了这本美食书的可读性。
《鱼翅和花椒》不仅是一本写美食的书,也是一部以饮食文化为切入点,记录了90年代初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人文景象。当你在阅读此书时,一定能细细品味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韵味。
作者的文笔朴实自然,也十分生动有趣。
比如形容花椒在嘴里的滋味时,比喻成“跳跳糖”在舌头上跳舞;在开篇写自己初食皮蛋时,将两瓣皮蛋比喻成魔鬼之眼,仿佛在瞪着她;在描述兔脑壳时风趣的用词等等。
这些都能让读者有种仿佛正在与她同食的代入感。
作者是以一名外国留学生及吃货的身份在讲述,使得整本书在字里行间里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和温情的基调,让你觉得仿佛正在与一位爱好中国美食的英国姑娘面对面进行交谈。
看似家常的聊过中,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同时也吸引着对中国文化有着探索欲的外国人来旅游,加深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明的了解。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