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林:中医的5层境界,每层的学习方法,该读什么书(建议收藏)

张玉林:中医的5层境界,每层的学习方法,该读什么书(建议收藏),第1张

在宏观层面,中医需要明确合理的工作目标,为提升疗效指出具体方向。一是满足社会大众对于健康生活的现实需要,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治已病。治好患者已经身患的疾病,对于当前无法根治的疾病,要能做到将疾病控制在理想状态,延缓疾病发展。

(2)把“治未病”和“中医养生”从当前的文化层面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医在这个方向上的真切效果。

(3)对于现代医学不可预测、不可预防的猝死问题,提供临床可验证的预测方法和应对手段。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两个问题。二是尽快将中医临床方法与技术进行传承。需要明确,中医传承所亟需的临床人才,不需要花费精力写论文和专著,也不需要滔滔不绝的口才去演讲,而是需要能够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到临床一线去实践的人。

(二)中医各阶段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摸索期 

许多科班出身的医生和毕业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内容,待他们进入到临床接触患者之后才发 现,以前学习的内容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因为患者是不按照书本的规定生病的。

以下模拟了临床就诊的情形,患者一以感冒为主诉就诊,医生甲通过诊断进行分型选方。

医生甲:“怕冷吗?”

患者一:“怕冷。”——怕冷是风寒感冒或阳虚感冒。

医生甲:“嗓子干吗,想喝水吗?”

患者一:“嗓子干,不想喝水,喝点水之后还是干。”——咽干不欲饮,是阴虚。 

医生甲:“乏力吗?” 

患者一:“浑身没劲儿。”——乏力是气虚。 

医生甲:“打喷嚏,流鼻涕吗?” 

患者一:“有,鼻涕是黄鼻涕。”——黄鼻涕是风热感冒。

医生甲:“看看舌头。”

舌淡白,苔稍黄腻——舌淡白是血虚,苔黄腻是夹湿化热。

到这里,究竟是风寒还是风热,是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还是伤湿?既像又都不像。如何处方,宣肺散寒,疏风清热,温阳解表,滋阴解表,益气解表,还是养血解表?难以抉择。 

再看另一例,患者二携体检报告前来就诊,BMI指数30kg/m2 ,血压 155/108mmHg,甘油三酯3.2mmol/L,尿酸538μmol/L,谷丙转氨酶73U/L, 谷草转氨酶68U/L,胆结石,轻度脂肪肝,血糖8.1mmol/L。医生乙接诊。 

医生乙:“有什么不舒服吗?” 

患者二:“腰疼,腿发沉。” 

医生乙:“还有其他的吗?” 

患者二:“还有点流鼻涕。” 

医生乙:“吃的多,喝的多吗?” 

患者二:“感觉和以前一样。” 

医生乙:“有头晕心慌吗?” 

患者二:“没有。” 

至此,问诊也就无从再问了。

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属于内分泌科,肝功能异常、胆结石属于肝胆科,腰疼属于疼痛科,流鼻涕属于变态反应科。分属于这么多科室的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如何诊断,如何辨证,如何处方?

高血压、高血脂、肝功能异常、疼痛、高血糖、脂肪肝、鼻炎各自又有辨证分型,每一种病都有至少几个证型,这些病的证型如何组合在一起?中医始终强调的整体观被放在了何处? 

处于这个阶段的中医医生比比皆是,并且往往与年龄、从业年限没有直接关系。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

处于这个阶段的从业人员一般有三条出路:

第一条是不断遭遇疗效不佳的打击,直到彻底转行。

第二条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方向,也没有前途,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第三条是“知耻而后勇”,希望能够找到一条出路,努力寻找方向,过程中又难免四处碰壁,有少部分人能够进入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入门期 

学习中医临床,无论是医生还是中医爱好者,都应从《伤寒论》入手为佳,而非一开始就从《黄帝内经》入手。《黄帝内经》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采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以气、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形成高度完备、逻辑自恰的理论体系,但是偏重于文化层面。《伤寒论》中没有进行过多的理论说明和解释,而是直接给出方剂的使用方法,全书重点讲述方剂的使用条件、药物组成、炮制方法、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没有在病理和药理方面进行过多解释。 

学习《伤寒论》既难又不难,难点在于较难理解,因为伤寒论解释性内容很少,重在讲病证脉和方剂;不难之处在于,只要记住一个方证,就能解决一类问题。

如当下较为普遍的颈椎病或颈椎相关疾病,其症状为颈、肩、背的沉凉酸痛与拘紧不舒,符合“项背强几几”的条件:“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这两个条文的区别在于,如果患者汗出恶风,则用桂枝汤加葛根,如果患者无汗恶风,则在桂枝汤加葛根的基础上,再加麻黄,十分简明清晰。

但是,此处延伸会发现,这两个条文都以太阳病开头,“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首先是脉浮,如果不会摸脉,那么方证对应的准确度势必要大打折扣。

因此,本阶段除了学习《伤寒论》的原文之外,还应开始学习脉诊。首先学习高骨定关和布指,再通过数百人次的练习,建立基本的脉感,学习按照标准格式记录脉象。

对于《伤寒论》的原文学习,可以将原文顺序打乱进行重新组合,按照“病”“脉”“方”等进行反复拆解,务求掌握。学习完成后,本阶段的临床疗效会较第一阶段出现明显提升。


第三阶段——登堂入室期

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初步掌握脉诊和《伤寒论》,能够快速提升临床疗效。在第三阶段,应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脉诊,学习古脉法体系的分析方法,同时反复揣摩《伤寒论》的条文,体会《伤寒论》的诊断治疗思路。

仍以颈椎病为例,在第二阶段中提到的,在“项背强几几”的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中,到底加不加麻黄,需要采用脉诊进行确定。

如果脉象为浮脉(可伴有紧脉),此时是否加麻黄,取决于无汗还是有汗。

假如脉不浮反沉(可伴有细脉),此时是否还可用葛根汤?

由于葛根汤属于太阳病的方剂,而脉沉细不是太阳病,而是少阴病的脉象(“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此时如何处方?

应该用合方,那么如何进行合方呢?

可用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由于脉沉细的患者多为无汗,因此可以加麻黄。 

如果脉沉但不细,要考虑水湿,考虑葛根汤合真武汤以温阳利水。

如果脉细不沉,考虑是否增加补益类方剂,如小建中汤或炙甘草汤。

可见,此时脉诊对于处方的精细程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再有,在症状类似的情况下,需要依靠脉诊加以区分。

如患者“恶寒,身疼痛,手足寒,骨节疼,”如果没有脉象进行诊断,符合麻黄汤、大青龙汤和附子汤的适应证,有时难以抉择,但是麻黄汤和大青龙汤均为脉浮紧,而附子汤是脉沉(305条),据此可区分附子汤证,而麻黄汤和大青龙汤可以在脉浮紧的基础上,以“喘”和“烦躁”进行进一步区分。

最后,假如遇到无证可辨的情况,也需要依靠脉诊进行处置。如前述体检的案例,如果患者只有腰疼一项主诉,基本上无证可辨,那么如何改善患者的体检指标呢?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按照脉象处置即可,处方不受体检指标的束缚,反而会令体检指标出现明显改善。

在这个阶段,尚处于“为学日益”的时期,可以开始接触参研各家解读《伤寒论》的观点,但仅限于解读伤寒,暂不涉及《黄帝内经》、道家和儒家的内容。

同时,可使用和提升外治方法的水平,体会并掌握各种外治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学会组合应用。此时仍重在“术”的学习,筑牢根基。进入这个阶段,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中医临床大夫。


第四阶段——集大成期

第三阶段,经历长时间的临床摔打和磨炼之后,自然会逐步进入到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会明显体会到《伤寒论》序言中“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的真正含义。

论的条文没有也不可能列出全部的临床疾病,尤其是两千年后的今天,现代疾病的疾病谱仍在不断扩展,但是《伤寒论》提供了一套思辨模型和范式,令医者在面对未曾见过和处置过的疾病时,能够按照这个模式和范式进行分析。

如何分析?“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何才能“随证治之”?

如前所述,不要被现代医学的病名和指标所束缚,而应通过脉诊确定患者的体质进行整体调治,例如,粗略地说,脉洪数为湿热体质,应清热利湿,脉沉迟为寒湿体质,应温阳利湿。内服配合外治,经过13个月的调理,各项体检指标均会出现明显改善,或变为正常。

临床上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

(1)失眠能否改善?

(2)房颤能否用中药迅速转律?

(3)儿童心肌炎能否用中药迅速降低心肌酶?同样的方法能否扩展到肌肉病变?

(4)血小板降低导致的紫癜能否撤掉激素,用中药治愈?

(5)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脱髓鞘症能否用中药治愈?

(6)冠状动脉狭窄能否用中药消除斑块?

(7)过敏性鼻炎能否治愈?……不胜枚举,这些临床上的疾病,《伤寒论》不可能直接给予答案,但是如果能够学会《伤寒论》的思辨方法,则能够清楚该从哪里入手,该如何处置,实践中往往会取得满意的疗效,在不经意之间将疾病治愈。

进入这个阶段,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临床大夫。此时会感到豁然开朗,原来中医如此简明有效。在这个阶段,应当及时总结:

(1)可参考后文,理解古脉法体系四象体质的内涵,将复杂的临床治疗化繁为简,大幅提升整体疗效。

(2)对于脉法的进一步体悟,古脉法体系是综合脉法,通过后世脉法的寸关尺定位和古脉法的分析方法,能够将病位、病性、病势直接与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进行综合。

同时,还应继续读书。这个阶段可以开始读《黄帝内经》和各家学说,此时能够真正理解金元四大家和温病学说都是源于《黄帝内经》的,甚至可以找到各家的“时方”源自于《黄帝内经》中的哪些观点,还能够读懂古人是如何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以气、阴 阳、五行为说理工具去阐述人,进而扩展至解释世间万物的。

在这个阶段,在中医上的造诣,应对中医各家各派进行融合。


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鼻炎,现代医学认为是不可治愈的,而脉诊显示肺脉为紧象,为肺的积寒。

从整体观出发,患者的体质包括寒湿体质和虚寒体质(见后文第四部分),寒湿体质的患者,需要用小青龙汤与真武汤合方,而虚寒体质的患者,则用麻黄汤与六君子汤合方,对于肝脉细的患者需要补充肝血,对于心脉细的患者还需要加炙甘草汤化裁。

为什么用六君子汤这个时方,而不用小建中汤呢?因为现代人的体检结果往往会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提示为糖耐量减低或为糖尿病前期,而小建中汤中用量较大的饴糖会加重胰岛负担,这是现实情况,也是现实中“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具体体现。

另外,除了中医的学术之外,还要主动学习现代医学的知识。比如炙甘草汤的应用,《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适应证包含心动悸和脉结代。然而,很多儿童的病毒性心肌炎仅出现心肌酶升高,本不是炙甘草汤的适应证,但心肌炎重症会伴有心律失常(脉结代)的情况。对于心肌酶升高但不伴有心律失常,仅伴有较轻心肌炎症状的情况,笔者从30年前开始考虑能否使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

临床实践中发现,现代医学降心肌酶只能依靠能量合剂和维生素,且降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需要花费几个月或一年都难以恢复正常,于是笔者使用炙甘草汤进行临床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的心肌酶往往在一至两个星期之内就可以降至正常。这个尝试是通过现代医学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析和认知而来的。

再如阳痿,中医对于阳痿的理解包含几个方面,一是精神因素,二是器质性原因,器质性原因又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治痿独取阳明,从脾胃着手;

(2)肾虚,大剂补肾;

(3)肺热叶焦发为痿,从肺着手。虽然看上去辨证无误,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稳定。

直到西药伟哥进入市场,为中医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伟哥原本用来治疗心脏病,在治疗过程中意外发现还可以治疗阳痿。为什么会有这个作用,现代医学解剖学的解释是,阴茎由海绵体构成,当海绵体充满血液则勃起,当血液减少则疲软。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入补血的中药保证气血充足,加入活血化瘀的中药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如果没有现代医学的解剖和生理研究,很难从中医理论当中发掘出这种临床分析的角度。

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注意学习和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养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的研究需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人的整体性,而不是仅仅强调“天人相应”,“天人相应”只是“人的整体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整体性主要包含:

(1)人是由五脏六腑四肢五官九窍组成的物质整体。

(2)人的情志(心理)是整体(精、气、神)的组成部分,精神的整体性保证了人是一个社会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人的精神是由五脏单独所主的情志综合而成,包含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与不及皆会损伤相应的脏腑,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情志状态。反过来,一个人的情志状态又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到了这个程度,才能达到“集大成”的境界:

(1)优秀的中医大夫必定也是调治情志(心理咨询)的高手,同时还要确保不会伤及自身。

(2)对于复杂的慢性病,物质层面的调治与情志方面的调治同等重要,尤其对于癌症的早期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3)情志与身体状态是相互影响的。现代社会众多的心理问题,包括紧 张、焦虑、心慌、失眠、空虚、抑郁等情志问题,不单单是心理或情志的问 题,也与五脏六腑的盛衰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调整脏腑功能,同样能够调 治人的情志,这是中医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在这个阶段,医者已经开始由“术”的层面进入“道”的层面,也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阶段,也是“博览群书,由博返约”的阶段,此时可以开始涉猎与“养生”有关的内容。


第五阶段——返璞归真期

到达这个阶段,医家的水平应达到“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知阳者,知病患何处,知阴者,知死生之期”的高度,也就是达到“治已病,防大病,知死生”的境界,既能治病,又懂养生,既能够上工治未病,又能通过中医预测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定,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还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进行探索,这些内容能够在深层次对中医临床产生推动作用。

比如,古人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如何形成了阴阳的概念,如何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如何确定四季,如何观测二十八星宿,什么是七曜,太岁与地支的关系是什么,不了解这些内容,就读不懂《黄帝内经》,更读不懂运气学的七篇大论,也就无法做出中医预测学的结构模型,这也是笔者主张不要在早期研读《黄帝内经》的根本原因。

《山海经》提出了“不死”的概念,《尚书》提出五行的概念,《周易》着重讲阴阳,而《黄帝内经》将古籍中的记载进行了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几乎在同一时期,《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也陆续问世。中医自古就属于“方技”,既是医疗技术,又包含医疗理论,不是玄学,不是巫术,当然也不必是现代意义的科学。

中医学习的这五个阶段,是一个以术求道的过程。“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有术无道,止于术”。在热力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熵增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熵只能不变或增大,绝不可能减小,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也就是系统最终的混乱无序状态,即人的死亡状态。由于熵增定律无处不在,因此生命的最终归宿就是死亡,这一点非人力可以改变。但是“熵增”的过程有快有慢,中医的目标就在于穷尽一切“方技”来使“熵增”的过程慢下来。本书所述的古脉法体系四象体质医学临床基础,也仅是“方技”的基础工具,换言之,是“术”的工具,也是“由术求道”的工具。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张玉林:中医的5层境界,每层的学习方法,该读什么书(建议收藏)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