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第1张

在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地位等同诗书文章经义的学习和教育。就中国的书法发展历史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漫长且繁琐的过程。

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的书法一直都独树一帜,凭借其独特性以及深厚的艺术性,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任何文明。

对于中国古代的学子来说,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是他们能否出人头地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中国古代书法到底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本文将会从先秦到明清,逐一梳理不同时期的书法教育和书法发展概况。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1,第2张

一、先秦两汉时期

1.先秦时期

对于孔子笔削春秋的故事,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孔子著春秋,用的是削形容,而非写呢?

这就涉及了先秦时期的书写方式。那么大规模用毛笔书写,其实是在秦汉之后,而在先秦时期主要的书写方式就是在竹简之上用刻刀刻字。

商代时期,大规模出现的甲骨文则展现了那一时期中国古人的主要书写方式,那就是在兽骨之上刻字,包括之后的青铜器之上的金文等,都说明这一时期主要以刻字为主,而非写字。

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识字和书法是相互结合的,在接受识字的同时还要练习写字。而这无疑和现代社会的小学教育方式一致。对于蒙童的教学,尤其是识字书写,一直都是一体的。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2,第3张

毕竟在西周时期便有结构完善,教学系统严格的学校。虽然当时的教育权力主要集中在上层社会贵族的手中,但依旧能够看出当时教育的完善。

在先秦时期有六艺,包括礼、乐、射、御、术、书。而其中书就是我们所谓的和书法相关的内容。

那么古代所说的书法和现代书法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古代书其实指的是古代常见的六种造字之法和用字之法。也称之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两汉时期

汉代时期的学校已经有了非常系统的书法学习课程。对于普通的幼童来说,上学之后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识字和书写。汉代的小学、学馆等都是汉代孩童的上学场所。第一阶段就是属于幼童的识字阶段,为之后能够更好学习儒家经典做准备。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3,第4张

等到其积累了一定的文字基础之后,便开始进入到新的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学子就会来到书馆,开始学习国家规定的各类书籍,主要是儒家经典。例如《论语》、《诗经》,这些较为简单的入门课程。

那么在这期间,对于书法的学习一直都会持续下去,最初仅仅是能写会认,之后便会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加深,要求文字的美观性。这个时候就开始练习执笔,以及一笔一画的连贯性等。

汉代时期毛笔已经开始大规模普及。甚至还有专门的关于毛笔制作的著述,东汉蔡邕著《笔赋》,从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其实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汉代毛笔的普及,那么毛笔大规模使用,其书写规范自然也变得十分重要。

二、汉代之后的书法教育发展

唐代是我国古代书法发展极为旺盛的一个时期,并且随着纸张制造等相关技术的成熟,书法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4,第5张

再者由于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一众学子更加重视对书法的练习。就现存的古代科举学子的书法来看,每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书法水平之高,足以傲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

现存的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试卷,全篇内容一气呵成毫无涂改痕迹,字间距、行间距几乎大小一致。刘春霖的楷书之出众,在清代末年独领风骚,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

当时之人更是将其与颜真卿的颜楷相比。

唐代时期不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学子,对书法都极为重视。唐代政府创设了专门的教习书法的学校,唐代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子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太学、算学。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5,第6张

其中书学就是专门学习书法的学习。书学起源于晋武帝时期,晋武帝当时在监中立书博士,用于教授皇室子弟学法,学习的对象为钟繇、胡昭等书法家的。

隋朝时期国子寺设立的书学,用于教授学子书法,等到唐代则大规模继承了隋代的制度,同样在国子监设立书学。当时学子学习书法的课程有《石经三体》,《说文》,《字林》等,要学习的字体非常多,学习时间也非常长,最长能够有九年之久。

之所以开设书学,就是因为书法考试也是科举考试之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时科举考试之中有专门的书法考试,而书法学校也有着相关的考试。这些都会成为学子科举考试中成绩的参考。

而到了宋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不仅仅是刻板的用于科举考试,而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且在科举考试之中,书法也不再占据重要地位。统治者、考官在阅卷的时候,更多的时候看重的是学子的见解。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6,第7张

加上宋代时期商业的快速发展,对书法艺术趣味要求更高,而不是再继续拘泥于刻板的书写,而是要求多变的艺术感。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三人出自唐朝。而反观宋代书法家,例如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他们的书法作品和唐代时期的书法家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相对来说,宋代的书法家,作品更加飘逸,更加随心所欲,给人一种自然之美,恬静之感。

宋代时期的地方书法教育已经呈现了较为便捷的状况,主要以临摹书法大家的字体为主。

宋代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都极为喜爱书法,例如宋徽宗的瘦金体,即便是今日依旧令人称赞。当然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种地步,还与宋代时期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优良的经济基础,极大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发展。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7,第8张

三、元明清时期的书法发展

赵孟頫虽然是元代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但就整个元代来说,书法教育其实一塌糊涂,元代书法家也非常多,除了赵孟頫之外还有倪瓒、鲜于枢等人。

但就最基础的书法教育来说,元代统治者并不看重。元代时期的书法之所以萧条,主要和元代统治者的政策有关。毕竟在元代,科举考试都无法正常进行,这就导致大部分人对书法的重视程度根本无法和前代相比。

直到明代,书法教育才又被统治者重视。从明代开始,教育的下移极为明显,除了中央的太学,地方州县有县学、卫学,在村镇之中还有社学。

之所以要如此大规模设立学校,一方面是要将教育普及更多百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明代科举的发展,有足够多的学子担任老师。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8,第9张

明代时期的书法教育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最著名的便是姜体字,也就是明代书法家姜立纲的书法。姜立纲楷书字体浑厚方正,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认可和喜爱。

天顺、成化、弘治三代,姜立纲名声显赫,当时宫廷内部的匾额、制诰几乎都是由其书写。

等到了清代,书法教育则更加注重实用性,统治者极为重视科举考试之中学子试卷的工整,而试卷的工整除了整洁之外便是字体的美观。

这一时期的书法我们称之为馆阁体,主要就是为了适应科举考试。在明代时期就已经出现,最著名的便是永乐年间的翰林院学士沈度,其书法秀润华美,正雅圆融,独树一帜。

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喜爱,由此也引发了学子的争相模仿,逐渐成为科举考试极为常见的一种字体。但明代时期还并未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仍旧有着很多极具个人特色的书法字体。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9,第10张

而到了清代,则非常重视试卷的工整,因此学子争相学习馆阁体,尤其是清代中后期,科举考试的试卷字体几乎千篇一律。

在这种情况下,书法教育则趋于统一,大量人开始注重书法的工整性,而一众字体之中楷体自然脱颖而出。楷体方正美观,极其适合科举考试。

同时在清代也出现了众多关于书法教育的书籍用于指导学子学习书法。例如蒋衡的《书法论》等。

总结

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来说,书法教育整体呈现深入、严谨,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教授人员,同时还有相应的指导理论。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文章图片10,第11张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教育和儒家教育一样,成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其开始倾向于呆板、固定,一成不变。尤其是明清时期,书法教育僵化无创新。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无疑是巨大的阻碍。

这也是为何近代中国会逐渐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唯有创新才能够发展。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