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145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145,第1张

0145-1

入庐山,由三峡泉登五老峰下白石寺,

因观李公择藏书处

遯世悦真栖,探胜践灵壑1。挥袂晴烟根,万翠飒然落2。始攀云磴高,已压天风虐3。霄影篁脩脩,涛香松漠漠4。曰跻白石堂,乾坤媚孤酌5。玄湖纳泱漭,翠岫拥旁薄6。眉列五老峰,金碧烂寥廓7。天人互无倪,混沌孰能凿8。婆娑宙合上,元气为之幕9。倏忽辨真形,杳霭幻层崿10。至道閟尺咫,瘗简况糟粕11。霞岩跂鹿游,雾泽想龙蠖12。圣源宁可寻,名山觌如昨13。穹林日月幽,阴洞灵怪错14。瞰险碍飞泉,联谣倦行药15。归筇淩混茫,矫首一腾跃16

笺注

光绪十八年(1892)六月,陈三立应易顺鼎(详见0110《立秋夕寄怀易郎中一首》笺注)之邀往游庐山。这是他第一次游庐山,由易顺鼎兄弟陪同,游五老峰下白石寺和李公箨藏书处,作了此

此诗描写了一路的经历,抒发了强烈的隐居庐山的愿望。

1)“遯世”二句:遁世隐居的人喜欢真正可栖居之处,探访名胜之地,脚踏云雾中的山谷。

    遯世”,亦作“遁世”,避世隐居。《孔丛子·记义》:“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於《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

2)“挥袂”二句:在晴天云雾升起的山顶,挥挥衣袖,万千苍翠,迅速地飘落眼前。

烟根”,犹“云根”、“苍烟根”,深山云起之处。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唐杜甫《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飒然”,迅疾、倏忽貌。唐杜甫《牵牛织女》诗:“颯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3)“始攀”二句:开始攀登云中的石阶,已超过了天风肆虐的地方。

    已压”,已高、超过。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声不能压当世。”

4)“霄影”二句:天空有修长美好的竹影摇动,密布的松树松涛滚滚,松香弥漫。

脩脩”,修长美好貌。宋梅尧臣《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诗:“谁怜脩脩影,只畏寒日过。”

漠漠”,密布貌。宋欧阳修《晋祠》诗:“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此诗的前八句,描写登山所见美景。

5)“曰跻”二句:说是要登上了白石寺,天地都喜欢人来这里独自饮酒。

白石堂”,指白石寺,又名白庵,坐落在五老峰第二峰山间,始建于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年间。一说,百事寺在清咸丰年间最终毁于兵火,不知陈三立此处所写,是尚有寺,还是遗址。

媚孤酌”,喜欢人来独自饮酒。媚,取悦,喜欢。宋晏殊《浣溪沙》词:“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

6)“玄湖”二句:深深的湖水,容纳着浩渺的水势;群山簇拥,气势磅礴。

玄湖”,深湖。明邓氏《金陵九思》:“六思我所思兮在玄湖,欲往从之限孟诸。”

泱漭”,水势浩瀚貌。唐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诗:“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溼。”

旁薄”,亦作“旁礡”、“旁魄”,广大,宏伟。《荀子·性恶》:“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明。”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 曰:“旁魄,即旁薄,皆谓大也。”

7)“眉列”二句:像眉毛一样平列着五老峰,辽阔天空中,闪着金黄和碧绿的灿烂色彩。

眉列”,如眉平列。宋邵雍《养心歌》:“放心宽,莫量窄,古今兴废如眉列。”

五老峰”, 山在庐山东南部,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唐李白《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寥廓”,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颜师古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从第九句“曰跻白石堂”,到第十四句“金碧烂寥廓”,描写来到白石寺所见景致。

8)“天人”二句:天上和人世之间,相互本没有边际,原始混沌的状态,是谁能凿开呢?

天人”,天和人。《后汉书·班彪传下》:“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

无倪”,没有边际。唐李白《古风》之四一:“飘飘入无倪,稽首祈上皇。”王琦注:“倪,际也。”

混沌”句,古代把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称之为混沌。庄子认为,混沌浑然一体,不可分剖,分剖则死。《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9)“婆娑”二句:逍遥自在这宇宙之上,天地元气成为他的帷幕。

婆娑”,逍遥,闲散自得。《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李善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宙合”,天地,宇宙。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元气始起於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

10)“倏忽”二句:倏忽之间看清了它的真正形态,云雾飘渺,层层高山变幻。

杳霭”,云雾飘缈貌。唐韩翃《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诗:“晚送门人出,鐘声杳霭间。”

层崿”,重重高山。《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九刘应陛《闻乐寅近同筠亭游响水寺》:“遥瞻穷跻攀,长吟振层崿。”

11)“至道”二句:至高的道理就被关在咫尺之间,何况埋藏的竹简文字都是些糟粕!

至道”,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至道閟”,至道被深闭。閟,古同“闭”。

瘗简”,埋藏的竹简,即消失的书籍。瘗,埋葬。简,竹简。此似指李公箨的藏书而言。据宋王辟之《渑水燕潭录》,记宋人李公择读书庐山,居五老峰白石庵,有书万卷,“公择既去,思以遗后之学者,不欲独有其书,乃藏于僧舍。其后山中之人思之,日其居云:李氏藏书山房。而(苏)子瞻为之记。”

糟粕”,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指废弃无用的事物。语出《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12)“霞岩”二句:踮着脚望着霞光中的山岩,有鹿群在游食,想象云雾中的湖泊会有龙在屈伸游动。

跂鹿游”,踮脚望着鹿群游食。跂,跂望,踮脚望。《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雾泽”,云雾中的湖泊。宋陈与义《雨》:“雾泽含元气,风花过洞庭。”

    龙蠖”,《易·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蠖”指屈伸。南朝宋谢灵运 《富春渚》诗:“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13)“圣源”二句:哪里还用的着去寻找圣道的源泉?看见名山,就如在昨天已看见了一样!

    圣源”,圣道的源泉。宋白珽《击蛇笏》:“圣学亿万年,圣源浩无涯。”

从第十五句“天人互无倪”,到第二十六句“名山觌如昨”,陈三立边看景物,边抒发内心的想法。这里的前四句,写高山云雾混沌迷茫,让他觉得“天人无倪”不可凿,逍遥于此才是至乐。接着的四句,写云开而现真形,感慨人生至道——隐居——就关闭在咫尺之间,钻研的古籍(瘗简),只是糟粕而已。此处的“瘗简”二字,似对李公箨的藏书处而言。再四句,则是见“鹿游”、想“龙蠖”,觉得这里就是“圣源”,刚见面就如昨日见过一般。

14)“穹林”二句:无论白天还是月夜,树林总是那样幽深,山阴处的洞穴,灵秀而又怪异交错。

穹林”,幽深的树林。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云壁潭潭,穹林攸擢。”

霛怪”,灵秀怪奇。霛,“灵”的异体字,灵秀。唐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15)“瞰险”二句:看着险峻的山势阻碍着飞泉,联声歌唱,厌倦了服食药物为散热而行走。

联谣”,众人连声歌唱。谣,歌谣,歌唱。唐韩愈《春雪》:“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行药”,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北史·邢峦传》:“孝文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 “倦行药”,此谓不想再走了。

16)“归筇”二句:我要拄着竹杖归来,登上云雾迷蒙的高处,昂起头,来一次腾跃!

归筇”,拄竹杖归来。宋敖陶孙《秋日杂兴》:“寄声十八丈,法当理归筇。”

混茫”,指混沌未分状。唐李白《大鹏赋》:“当胸臆之掩画,若混茫之未判。”此指云雾弥漫的高处。“淩混茫”,登混茫。淩,同“凌”,登,升。

矫首”,抬头。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从第二十七句“穹林日月幽”,到诗末,进一步写庐山的灵、怪、险,不禁“联谣”而不想走了,决心要再归来,“矫首”“腾跃”而再“凌混茫”。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145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