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学习大补元气的“人参”开始

2023年,从学习大补元气的“人参”开始,第1张

导读:陶御风先生结合古籍、历代医家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写就的“人参”临床论治备参23条,值得学习与收藏。

 一 

人参,凡人面白、面黄、面青黧悴者,皆脾肺肾气不足,可用也;面赤、面黑者,气壮神强,不可用也。

脉浮而芤濡、虚大迟缓无力、沉而迟涩弱细、结代无力者,皆虚而不足,可用也;若弦长紧实、滑数有力者,皆火郁内实,不可用也。

 二 

人参能入五脏六腑,无经不到,非仅入脾、心,肺而不能入肝、肾。

世人以人参为气分之药,而绝不用之以养肝肾,此医道之不明。凡用参救绝,无非补肾,肾气不生,绝必难救。然救绝者,肾不至全耗,不必用参;肾若至绝,则不得不用参。

人参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而下。但入肝肾须与熟地、山茱萸、牛膝等药同用,有补气生肾水之妙。

 三 

人参不助火但能助阳气。阴阳虽分血,其实气中亦分阴阳,阴阳相根,原在气之中。人参助阳气者十之七,助阴气者十之三。

于补阴药中,少用人参以生阳气,则阳生而阴愈旺;倘补阴药中,多用人参以生阴气,则阳生而阴愈亏。故用人参补阴,断宜少用,而绝非不可用。

总之,人参用多用少,须辨阴虚、阳虚而区别之。阴虚者宜于补阴之中少用人参以补阴阳虚者宜于补阳之中多用人参以补阳。

 四 

人参有扶正祛邪之功,然用其攻邪,亦未可冒昧,须斟酌于多寡之间,审量于先后之际。

邪之初入,宜少用参以为佐;及邪之深入,宜多用参以为君;及邪之将去也,宜专用参为主。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用人参于攻邪之中,始能万无一失。但邪之轻者不必用人之壮实不必用惟邪之势重而人之气虚不得不加人参于攻药之内不是助其攻而是补其虚补虚邪自退。

 五 

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阳气衰竭者,此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阴血崩溃者,此能障之于已决裂之后。惟其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惟其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

故凡虚而发热,虚而自汗,虚而眩晕,虚而困倦,虚而惊惧,虚而短气,虚面遗泄,虚而泄利,虚而头疼,虚而腹痛,虚而欲食不运,虚而痰涎壅滞,虚而咳血吐血,虚而淋沥便秘,虚而呕逆躁烦,虚而下血失气等证,是皆必不可缺。

以气血比较,人参气味颇轻而属阳者多,所以得气分者六,得血分者四,总之不失为气分之药。而血分之所以不可缺者,是因为没有气不至而血能自至。

 六 

阴虚用人参法:阴虚而火不盛者,用参为君;阴虚而火稍盛者,用参为佐;阴虚而火大盛者,暂忌人参,而惟用纯甘壮水之剂。

 七 

人参《神农本草经》止三十七字,无一字言及温补回阳,故仲景于汗、吐、下阴伤之证,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附之功。

 八 

人参亦有单用一味成功者,如独参汤,乃一时权宜,非可恃为常法。

盖人气脱于一时,失血于顷刻,精走于须臾,阳绝于旦夕,他药缓不济事,必须用人参一二两或四五两作一煎服以救之,否则阳气遽散而死。

一至阳回气转,急以他药佐之,才得保其不再绝,否则阴寒逼人,又恐变生不测。

可见人参必须有辅佐之品,相济成功,未可专恃一味,期于必胜。

 九 

人参宜同诸药共用,始易成功。

如提气必加升麻、柴胡;和中必加陈皮、甘草;健脾必加茯苓、白术;定怔忡必加远志、枣仁;止咳嗽必加薄荷、苏叶;消痰必加半夏、白芥子;

降胃火必加石膏、知母;消阴寒必加附子、干姜;败毒必加黄芩、黄连、栀子;下食必加大黄、枳实。

用之补则补,用之攻则攻,视乎配合得宜、轻重得法而已。

 十 

虚弱之人,必用人参入表药中,使药得力,一涌而出,全非补养之意。即和解药中,有人参之大力居间,外邪遇正,自不争而退舍。

古今诸方,表汗用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解热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攻下用黄龙汤,领人参深入驱邪,即热退神清。

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用人参,何为今日医家屏绝不用?殊不知误用人参杀人者,皆是与黄芪、白术、干姜、当归、肉桂、附子同行温补之误所致,不是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半夏、枳壳、桔梗等同行汗和之法所致也。

 十一 

人参、黄芪俱能补益,证属虚损,可同用建功,但人参惟补元气调中,黄芪兼补卫气实表。

如患内伤,脾胃衰弱,饮食少进,怠惰嗜卧,发热恶寒,呕吐泄泻,以及胀满痞塞,力乏形羸,脉息虚微,精神短少等证,治宜补中益气,当以人参加重为君,黄芪减轻为臣;

如属表虚,腠理不固,自汗盗汗,渐至亡阳,以及溃疡多耗脓血,一切阴毒不起之疾,治之又宜实卫护营,以黄芪倍用为主,人参少入为辅。

 十二 

人参善治短气,非升麻为引用,不能补上升之气;若补下焦元气,泻肾中火邪,茯苓为之使。

一说人参用升麻为使,而佐以柴胡,则能引之上升而补上;与熟地同用,而佐以茯苓,则引入下焦而补肾。

 十三 

人参配代赭石,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峻补而顿旺,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

 十四 

人参配龙齿,治精神不宁;配川朴,治虚人胀满;配葛根,治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虚渴;配山楂,善于去滞消积。

 十五 

少量久服人参有保健作用。

自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起,至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止,慈禧太后为保健身体,每日噙化人参1钱,连续服用331日。

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可振奋精神,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十六 

人参得莱菔子补而不滞,莱菔子得人参降气消痰而不耗散。

治疗噎膈病人,中气虚而兼气道痰阻者,用此两药配伍,有益气化痰、开通噎膈之效。

 十七 

《得配本草》谓“人参配苏木治血瘀发喘”。

临证常以两药随证配伍于真武汤、生脉散、麻杏石甘汤中,用治老慢支、肺心病属心肾亏虚,气阴不足兼有肺热壅盛,瘀血阻滞之咳喘浮肿、口唇发绀等,皆可取得满意疗效。

 十八 

人参配大黄善治血证,治疗肌衄,每以两药配二至丸或归脾汤奏功;体虚夹实之经漏,用两药配入四物汤中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对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咳血等,也可随证配用。

 十九 

对虚实夹杂重症,治疗要注意轻补、轻泄,旨在保护胃气。

治其本虚可用吉林参须配石斛以生胃气,养胃阴,而不用白术、山药等守中补脾之品。

 二十 

痰多之人,治痰不效,多属中气不足不能运行,故虽能食而不能化,痰积滞而不舒,须重补中气,气盛自能运行痰亦自散,人参乃首选之味。

 二十一 

治疗尿毒症属脾胃衰败,浊气不降,可用六君子汤重用人参与半夏,加大黄少许,并配合真武汤,能减轻症状,延长寿命,降低尿素氮,对顽固性呕吐亦有较好疗效。

 二十二 

治小儿咳喘胸闷日久,短气自汗,用人参1份,配伍紫苏2份,煎汤呷服,有卓效。

 二十三 

编著者经验:动大手术前可用野山人参粉1.5克,三七粉2~3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连服2日。

手术当天如不能进水,可口含参粉,津液调润,慢慢咽下。此法对手术中减少出血,尽量避免输血,促进康复有明显效果。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2023年,从学习大补元气的“人参”开始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