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2139,第1张

感冒了,怎么办?

日常感冒,在所难免。

比如,冬天里,气温突然转冷,衣服穿少了;或是熬夜,没有做好脚部保暖;或是骑车子,风太大。夏天里,天太热,长期呆在空调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又或是出了一身汗后,去洗了个冷水澡。春天里,气温最反常,刚才还觉得冷,等刚加了衣,又一身汗,说不定又淋了雨。秋天里,好像最舒服,天高气爽,秋风飒飒,满眼金黄……

平日里,我们都知道预防,可偏偏有时百密一疏,终还是感冒了。

平日在风雨里摔打惯了的人,第一反应是,先忍忍吧,正如医生说的,多喝点水,也就好了。而平日里极注重健康的人,就会去看医生,或是凭自己的经验去买药啦。

说到买药,那学问就大了。

西药我不懂,我就只能说点有关中医中药的。

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何况吃错了药。我就曾接诊感冒吃错了感冒药而致咽喉肿痛、食饮难咽的患者,所以,在这里就常识问题,有必要跟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感冒以及感冒的基本症状。

在四季里,由于前述各种场景下,突然觉得鼻塞或流涕,或是轻微咳嗽,或是觉得周身不自在、不舒适,这是什么?这就是轻微的感冒。像这种感冒,一般听医生说的,多喝开水,凭意志力坚持运动就能自愈。注意,就算自愈,也必有个身体出汗或出微汗的过程。

然而,还有较严重的,突然发热,而且热势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按常规,发热病人要看发热门诊,在有流行病期间更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当然,如果你能确信自己能掌控,也可以边观察边自己治疗处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医疗知识。

这就说到本文的中心内容:自己诊断,自己治疗。

诊断正确直接决定治疗有效。盲目地凭经验买药是不行的,甚或要出乱子的。

现代中医学教科书上给感冒的分类主治那套是对于有高深学问或高学历的人应用的,普通大众不需要那么扣文字眼,通俗实用就行。

第一种类型感冒症状:咳嗽、发热(可以是低温或自感发热),浑身不自在(明显的会身上痛,特别是关节部或头项部),怕冷(感觉风吹在人上比身上起鸡皮疙瘩还严重),咽部不适(但不会觉得干燥或疼痛),小便不发黄等。那么这就是典型的风寒感冒,俗话说的“受凉”。那么对应的治疗要发散风寒,通过食疗、运动、药物等各种办法发一身汗就好啦。具体药物的选用要选药品说明书中含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等药味而不宜含柴胡、黄芩、石膏、桑叶、金银花、连翘、大黄、薄荷等药味。现代中成药很多,药学工作者总想造出个通治百病的神药,故有些药方是大杂烩,我们在选购时,尽量按上面要求选,至少比盲目选要有保证。食疗可选葱白(连根须,约3~5cm长)7根左右,生姜3~5片(约1Og),红糖一匙,香菜根(或是白菜根)5~7根,大火煎汤约1~2斤,乘热喝下,盖上被子,出一身汗就行。不出汗者无效。若是汗出太多,可吃备好的粥伴咸菜(要带酸味)或是酸梅食品若干。无论药物或是食疗汗后最好洗个澡,并且要谨慎风寒,二次感冒那可就得上医院。

第二种类型感冒症状:咳嗽、发热(体温突然升高,可以是高热)、乏力、咽痛、咳痰或鼻涕黄、舌苔黄、尿黄,也有头掣痛或轻微怕冷现象等,这就是典型的风热感冒,处置不当,会快速进展为肺炎,那就要上医院治疗了。那么,此时选药有两个侧重,一个是以咳嗽、头掣痛、恶风寒为主,而痰黄、苔黄、尿黄、咽痛等不甚者,尽量选含桑叶、菊花、金银花、板兰根、桔梗、薄荷、连翘、柴胡、葛根等占比多而含黄芩、石膏、生地、玄参、知母占比少的中成药;另一个是以痰黄、苔黄、尿黄、咽痛甚而咳嗽、头掣、恶风寒不甚者(其实,已转为肺炎),要选石膏、黄芩、知母、生地等占比多的药物。

其实,药味说多了,不是中医药执业者也未必记得住,不妨按我的分类抄写在纸条上,让卖药的去辨,卖药的辨不了,他不配卖药。

第三种类型的感冒症状:头痛、头重、咳嗽、咳痰多而白、四肢无力、不怎么想吃饭或渴水、身上也痛但不明显、多发生在淋雨淋湿(或环境多湿)后等,这就是典型的风湿感冒。它的药物和食疗参照上述风寒感冒。此类感冒若留根,岁月久深,根据体质不同,可波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甚至循环系统,化热者见皮肤暗黄、食欲不振、晕车、关节痛(痛风石形成)等;化寒者见长期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腹泻、关节痛等。

第四种类型感冒典型症状:头痛、咳嗽、不发热(或虽然体温升高但患者不自觉)、精神极差、总想睡觉、畏寒、四肢冰冷等。这种感冒不建议自诊自疗,因为它往往都合并有较大基础病,常见于高龄老人、体质素差或手术后病人,没有相当中医功底,不可以身犯险。

第五种类型感冒其实就是夏天高温环境下的中暑,最开始也有典型的怕风、感觉冷症状,但很短暂,接着会头痛、头昏,再接着有可能呕吐,严重的昏迷。最佳最快的处置措施是在稍感觉风冷、头微痛时赶紧到阴凉处纳凉,服备用的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或吃西瓜,万不可再延误。

总结一下,上述各种感冒均有个共同自感症状组合,那就是咳嗽、头痛、对外界温度敏感、周身不舒服。

致病因素都是跟环境(温度、湿度的改变)以及体质相关,所以,从预防到治疗的关键点也就显而易见、了然于胸了。

赘述几句,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我为什么注重“自感症状”?是因为没有什么先进的仪器比我们自己的身体更了解自己。检查固然重要,但掌握的信息有可能是片面的。因而,小病还是由己,大病才从医。

至于从医,跟医师的学识相关,跟自己求医的运气相关。这个话题就大啦,大家说呢?

00001. 

“用药如用兵”,12种药泄12种火

1、泄心火——黄连——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舌尖红

2、泄肝胆火——龙胆草——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

3、泄肺火——桑叶——咳嗽、咳痰、咽喉肿痛、咽痒

4、泄胃火——生石膏——头痛、咽肿、牙龈肿痛,饥不欲食

5、泄小肠火——双花——尿频、尿急、尿痛

6、泄大肠火——大黄——大便秘结,口臭

7、泄脾火——石斛——乏力,嘴甜而粘,舌苔黄厚,大便先干后软

8、泄肾火——知母——潮热、盗汗、心烦、耳鸣

9、泄膀胱火——黄柏——腹痛、小便淋痛

10、泄气分火——石膏

11、泄血分火——丹皮

12、泄三焦火——栀子

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

按中医理论,五脏六腑皆有阴阳之气,阴阳失衡的话就会有所谓的阳火或虚火上升的表现了,具体还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注意:大多泻火药味多苦寒,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服用。

小金丸、内消瘰疬丸、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身体各种结节的中医辨析

甲状腺结节

第一个、小金丸,该药是由人工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枫香脂、醋乳香、醋没药、五灵脂(醋炒)、酒当归、地龙、香墨组成的。其中人工麝香,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木鳖子,散结消肿,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枫香脂,活血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酒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化瘀,地龙,通经活络,香墨,具有止血消肿作用。这个药用了麝香,大家都知道,麝香的走窜之性很强,气味辛香,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配合制草乌,祛寒痰湿浊,加乳香、没药等活血药,活血通络,所以这个药,可以散结消肿、化瘀止痛,可以用于痰气凝滞兼瘀血导致的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的调理,痰气凝滞的人一般会有胸胁部胀痛、胸闷善太息、咳白粘痰、咽中常有异物感,舌质暗,苔白腻或者有淤点、瘀斑。就是说,如果您有痰气凝滞兼血瘀的表现,同时身体又有结节,不论是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还是乳腺结节,都可以选用小金丸进行调理,因为这个药,一方面活血作用很强,另一方面制草乌有毒性,如果脾胃虚弱之人,长期用这个药要注意,以免引起胃出血或者乌头碱中毒的可能。

第二个、内消瘰疬丸,该药的主要成分是夏枯草、玄参、大青盐、海藻、浙贝母、薄荷、天花粉、蛤壳(煅)、白蔹、连翘、大黄(蒸熟)、甘草、地黄、桔梗、枳壳、当归、玄明粉。其中夏枯草,清肝泻火、消肿散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大青盐,味咸,咸能软坚,有清热散结的作用,海藻,具有消痰、软坚散结作用,浙贝母,清热化痰、消肿散结,薄荷,疏肝行气、调畅气机,天花粉,清热泻火、消肿排脓,蛤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黄,清热泻火、逐瘀通经,甘草,清热去痰、调和诸药,地黄,清热凉血滋阴,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枳壳,行痰消痞、行滞消胀,当归,补血活血、通络止痛,玄明粉,清火消肿、润燥软坚。从以上成分,不难看出,内消瘰疬丸里面有很多的清热化痰的药,所以这个药适合痰火导致的各种结节,具有清热泻火、软坚散结的作用,痰火证平时的表现一般会有发热气粗、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咳痰黄稠、喉间痰鸣,个别人会表现为胸闷痰多、失眠心悸,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甚至出现痰火扰心导致的神智失常、狂燥妄动,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所以如果您平时身体有结节的情况,不论是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还是乳腺结节,只要有上述痰火证的表现,就可以用内消瘰疬丸来进行调理。

第三个、复方斑蝥胶囊,该药是由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莲、莪术、山茱萸、女贞子、熊胆粉、甘草组成。斑蝥,破血逐瘀消结,人参、黄芪、刺五加,扶助人体正气,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半枝莲,清热解毒、化瘀利尿,山茱萸、女贞子,补益肝肾之阴。熊胆粉,清热泻火,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斑蝥,味辛热,有毒,破血作用非常强,再加上三棱、莪术,破血消积,破血就会耗伤人体的气血津液,所以配伍人参、黄芪扶助正气,山茱萸、女贞子固护阴液,半枝莲、熊胆粉,清热泻火,克制斑蝥的辛热,所以这个药一方面固护气阴,一方面破血消瘀,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属于正气亏虚兼有血瘀证型的,这个药从理论上是可以用来治疗结节属于体虚兼血瘀证型的,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如果一般的结节,我不建议用这个药,因为一般的结节,有我们前面的九种药基本就足够了,不需要用这种破血力量很强的药,虽然有扶助气阴的药,但是用的不当或者长期服用,也容易耗伤我们人体的正气。如果一定要用,中病即止,不建议长期服用。

糖尿病(消渴)中药治疗验方

【方名】玉液汤。

【处方组成】生山药30克 生黄芪15克 知母18克 生鸡内金(捣细)6克 葛根4.5克 五味子9克 天花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用五味子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便水饮急于下趋也。

【禁忌】忌食甜物。

腰椎间盘突出,腰疼腿麻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当归10克 肉桂10克 延胡索10克。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磨成极细粉末,温酒送服。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腰疼腿麻。

慢性咽喉炎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方名】养阴利咽汤。

【处方组成】生白芍9克 川百合10克 南沙参10克 北沙参10克 天花粉9克 生甘草3克 射干6克 桔梗6克。

【适用人群】本方适用于慢性咽喉炎,属阴虚津亏者。常见表现:①.咽部异物梗阻感;②.咽干、咽痛、咽痒;③.声音嘶哑;④.用嗓过多。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温服。

【方剂解析】南北沙参、川百合、天花粉:滋养肺胃、养阴生津;桔梗、甘草、射干:清利咽喉,祛痰消肿;白芍:滋阴增液、养血。

【临床应用】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故慢性咽喉炎常从治疗肺胃人手,阴虚津亏类型是本病的较常见类型,故滋养肺胃之津液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全方可滋养肺胃、养阴生津、增液化痰,故可用治慢性咽喉炎。

【备注】符合上述适应症的人群,亦可配合或单独使用润喉喷雾,尤其是咽喉黏膜受损引起的咽喉不适,可选用含有蜂胶、红榆、接骨木等成分的润喉喷雾,以达滋润咽喉、修复咽喉黏膜之功用。

糖尿病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熟地黄12克 生地黄12克 怀山药60~90克 黄芪30~60克 山茱萸15克 泽泻10克 茯苓15克 牡丹皮10克 玉米须30克 仙鹤草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滋阴益肾,健脾益气。

【主治】消渴,证属肾气阴两虚者。临床

00001. 

糖尿病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生黄芪30克 生晒人参9克 炒白术15克 怀山药30克 茯苓30克 生地黄12克 熟地黄12克 山茱萸10克 天花粉12克 五味子10克 炒薏苡仁30克(打碎) 补骨脂10克 泽泻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补肾。

【主治】消渴,证属气阴两虚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及形体消瘦,双下肢肿胀麻木,劳累后、午后更甚,纳可,眠安,便稀,日二三行,尿微黄,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滑。

糖尿病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方名】斛乌合剂。

【处方组成】川石斛5克 制首乌15克 制黄精15克 生地黄15克 生黄芪30克 怀山药30克 枸杞子10克 金樱子10克 紫丹参10克 桃仁泥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益气养阴,和血通脉。

【主治】消渴,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脉者。临床多见于2型糖尿病,症见形体消瘦乏力,不耐烦劳,心慌气短,懒言少动,头昏目眩,心烦少寐,多汗口干,肢体发麻疼,腰膝酸软,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多沉细咸细弦、细涩。

糖尿病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枸杞10~15克 地骨皮10~15克 麦冬10克 大生地10克 夏枯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温服。

【备注】

上述方子针对轻、中度的糖尿病人,效果好,可以放心试用。

从现代医学看,枸杞子有显著的降糖作用,还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地骨皮显著降糖,同时补肾阴,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麦冬不反有很好的降糖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补心阴不足,对胰岛功能减弱有修复作用。

大生地补肾阴和极显著的降糖作用,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和强心作用。

夏枯草,苦中还含着阳气,有极好的显著的降糖作用。夏枯草提取的降糖素100毫升相当于胰岛素的22个单位。

阳虚病人,四肢怕冷,说话有气无力的人不能吃。

口干舌燥眼睛干湿最合适。脾虚的加山药、炒白术,健脾养胃止泻降糖;如果大便腹泻没劲老乏力,加红人参,人参有很好的降糖,调节血压的作用。

00001.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桂枝6克 芍药12克 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 枣4枚 饴糖18克 水煎服。先将前5药煎煮,去渣取汁,加入饴糖溶化,温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虚劳里急、腹痛喜按,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又用于治疗功能性低热,慢性肝炎,眩晕.神经衰弱,溶血性黄疸,肾性尿毒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例如; (1)胃溃疡、胃炎腹痛 治疗4例。结果。均在服药2—3剂后,获得满意疗效(<广东医学》1965年第6期)。 (2)蛔虫性腹痛 本方加乌梅,治疗3例。结果:均获满意疗效,其中2例服药2剂后,下蛔虫数条(《江西医药)1964年第4期)。 (3)溶血性黄疸 本方合当归补血汤化裁治疗。结果。服药20余剂而愈(《湖南中医杂志》1987年第5期)。

(4) 肾性尿毒症 本方加味治疗。结果:服药3剂后,呕吐止。尿量增,后按水肿辨治,半年而愈(<湖南中医杂志}1987年第5期)。 (5)顽固性哮喘 本方加川椒、乌梅、使君子、苦栋皮,治疗顽固性哮喘8年者。结果;服药6剂,下蛔虫40余条,腹痛止,喘平咳减,转拟香砂六君子汤善后。随访5年未复发(《北京中医》1985年第2期)。 (6)更年期综合征 本方加减治疗。经期前后各服药3---5剂。结果:治疗3个月而愈(《中医杂志》1983年第12期)。 (7)遗精 本方加牡蛎、龙骨,治疗遗精2年患者。结果;服药3 剂,遗精止;继以参茸大补丸、金锁固精丸等调治。 1月后随访,未再复发(《山东医刊》1963年第4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虚劳里急腹痛。方中重用饴糖补虚缓急,合以桂枝、白芍,一温一凉调和阴阳,共建温中缓急、平补阴阳之效,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脘腹疼痛、喜温喜按,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寒重者,加花椒,气滞者,加木香;便溏者,加白术。 药性温热,阴虚火旺者忌用,甘令中满,又能助呕,呕家及中满者不宜服用,蛔得甘则逆上,吐蛔者不可用。 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即本方加当归组成;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产后虚羸,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呼吸少气。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提高细胞免疫能力,同时对体液免疫亦有一定影响.

肝脾不和

肝脾之间关系密切,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二脏在生理上有密切的关系。脾胃的升降、运化,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若肝之功能正常,疏泄调畅,则脾胃升降适度,运化健全;若肝之疏泄失职,就可影响脾胃之升降、运化,从而形成“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之证候。反之,脾病也可影响于肝。若脾气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则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形成肝血不足;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则肝胆疏泄不利,可形成黄疸。由此可见,肝病传脾,脾病传肝,肝脾二脏在病变上相互影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肝痹……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这是肝病传脾之例。《素问·气交变大论》:“殆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晕巅疾”,这是脾病传肝之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1条即专论肝病传脾,从此条可知,脾病不愈可从肝论治,反之肝病不愈亦可从脾论治。当归芍药散是肝脾两调之方,主要是从肝入手,兼入血分,可利湿。

根据脏腑之间的关系,本方可用于内脏下垂。内脏

下垂,根据“陷者举之”的原则,以补气升提为主,教科书和新近出版的各种专著一般主张用补中益气汤。伍炳彩教授在临床中体会到,补中益气汤不能尽愈此病,有些患者服后有不舒之感。这是因为病情是千变万化的,执一方以治此证自然不会奏效。此类使用补气升提类方剂不效的患者,究其原因,往往与肝病传脾有关,当从肝论治,故可使用当归芍药散(当然也包括逍遥散之类方剂)。

一个主治胃痛的中成药,修复黏膜,治腹痛如神

树根深入土中,枝繁叶茂,空气流通。若树与土互相掐架,土不养木,树根祼露,枝叶凋零,会让人感到环境恶劣。在人体,肝代表树木,脾代表土,若是肝脾掐架不和睦,一样会出问题,这就是胃痛腹胀痛等。

什么原因容易导致肝脾掐架呢?

树之生发,需得温度适宜的土地,若土为冻土,则树如置身冬天难生长。树是无声无息的,不生长便不生长吧,但人体之肝木,调畅气机和藏血的功能都会因脾土虚寒而难正常运转,于是烦闷愤怒,和脾干架。

何况,脾胃中焦土之虚寒,原本也会导致摄入的食物难以消化,引起食积,甚至气血的供给。或是冻住气血的运行,导致血瘀等,这些血气上的负面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肝之工作的开展。

有一个治疗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的方子,中成药暖胃舒乐颗粒,

由黄芪、白芍、丹参、延胡索、鸡矢藤、大红袍、白及、炮姜、肉桂、砂仁、五倍子、甘草组成。

是以温中补虚,行气活血的方式,止痛生肌,治上腹部疼痛,以及腹部的胀痛。且可能伴有反酸叹气。

胃的主体是在上腹部,所以这个上腹部疼痛,可与胃炎胃溃疡相关,并可伴有胃酸的上逆,引起叹气。而胃又上连食管,下连十二指肠等,所以腹部胀痛,又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关。

血瘀气滞积食气机不畅凝滞于胃与十二指肠,其表面渐渐受腐蚀,于是黏膜受损,形成溃疡或炎症。所以本方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寒,肝脾不和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

本方是先把脾土扶好扶正,然后疏肝调脾,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并修复胃肠黏膜。让胃肠不再受疼痛折磨,令人舒适。

本方黄芪补气尤其是脾气,助人体有足够的气机来行气,活血化瘀等。白芍抚平肝之激动愤怒,作肝脾的调解者,让疼痛缓下来。丹参益肝清心,活血化瘀。延胡索行肝脾胃之气,活血镇痛。鸡矢藤祛风利湿消积食。白及收敛止血,修复胃黏膜。炮姜温中暖胃,益心益肾。肉桂温暖心腹补阳气,镇静镇痛。砂仁暖脾胃,行气滞,去湿浊,理顺气机。五倍子可以使溃糜的胃肠收敛止血止痛。甘草调和众药。

本方另有一味小众中药,大红袍,是因其果实正鲜的时候为红色得名,正名为紫金牛科植物铁仔,入药为根或枝叶,以祛风止痛,清热利湿,达到令胃肠收敛止血之功效。

概括一下就是,本方用了三味能收敛止血的中药,白及,五倍子,大红袍,来对溃疡面作精准修复。

而丹参延胡索,鸡矢藤的运用,则是将导致炎症或溃疡的瘀滞与积滞消掉,使其通则不痛。

再用砂仁行气调中,通利脏腑。

并且,丹参延胡索鸡矢藤加上白芍,正是令肝脾相和的主角呢。且鸡屎藤与砂仁的祛湿之能,也在迎合喜燥不喜湿的脾。

炮姜肉桂则像一团烈火祛散导致溃疡的阴暗环境。且二味除了入脾胃心等大腹环境,还入于肾,肾属水,共令肝木受益于水土的温度适宜,达到脾土温暖,肝脾相和的美好局面,让溃疡面止损,让疼痛得止,舒心快乐。

要注意的是,由于病症的复杂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也可因湿热而起,本方针对的是脾胃虚寒导致的哦。两者的区别,湿热导致的可有身体困重,口中粘腻甚至胃灼痛表现。

不过不少的胃痛胀痛等都是因脾胃虚寒而起,毕竟脾喜温恶寒呢。

且若提到脾胃虚寒,肝脾不和引起溃疡疼痛,《伤寒论》名方小建中汤更是有名,是止胃腹痛的名方。

本方之痛,典型表现是脾胃虚寒,肝气胃气冲撞引起的胃肠牵扯急迫的疼痛,且因消耗气机,可能伴有神疲乏力与气不够用。和暖胃舒乐颗粒所止的疼痛症状是有别的。

00001. 

鼻塞通

处方

苍耳子6g,辛荑花9g,薄荷3g(后下),石菖蒲 9g路路通 9g,银花 30g,谷精草 15g,甘草 3g。

功效

祛风清热,通窍止痛。

主治

急性鼻窦炎(鼻渊)。用于鼻塞、经常流黄浊鼻涕,头痛,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

水煎服,每日 1剂,两次分服。

治炎方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有特效。另对强直性脊柱炎、末梢神经炎等也有效。

配方

河草根(焙)50克,山姜花(焙)30克,虫草(焙)20克,共研细末。

用法

每次服5克,1日2次。

桂仙风湿膏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椎炎、风湿瘫痪、偏瘫等。

配方

桂树皮、威灵仙、穿山甲各20克,三七、刘寄奴、神蛙腿叶、透骨草、建水草、田母草各15克,杜仲根、自然铜、乌蛇、蟾蛆各10克,麝香3克,共研为末;以文火熬制成黑膏药。

用法

贴患处或适当穴位,3~15贴可获显效或痊愈。

中医治疗脑溢血后遗症的验方,用了就能动!「仅供参考」

组成:黄芪、陈皮、全虫、蜈蚣、土鳖、水蛭、甘草、石决明、杜仲、胆南星、当归、赤芍、川芎、地龙、川牛膝、天麻、钩藤、茯苓、龙骨、制首乌、牡蛎。

每天一副熬出三碗,一天分三次,饭后服用,也可以上午熬一次喝下,下午和晚上再加水熬喝下

这个药方治好了很多人,是一位老中医开出来的,我姐姐的婆婆抢救过来之后,就服这个三个月,现在生活可以自理了,当时大家对老人的护理都很担心,现在放心了。 如果对有这个病的朋友有帮助,也算我对那些曾经给我提供帮助的朋友的一个回报,这个方子用的人多,我并不认识,但我姐姐的婆婆用这方也就是几个月前的事情,老人家现在生活已经可以自理了。我另外一个亲戚使用一个月也看到效果了,还在坚持服药。

手抖,其实就是三焦不通!本该人尽皆知,唯独患者还被蒙在鼓里

8年前,我离开了医院,卖掉了100万买的奔驰,在一个偏僻的巷子,租了一间小门面,开了一个中医馆。

我为什么要卖掉豪车,放弃医院优厚的待遇和薪资呢?

中医看病,只靠三根手指+一个指头,可是医院的要求是:让每一个患者去把医院的检查项目,都做一遍,别管相关不相关,凡是达到手术标准的,就一定要手术,能开西药的不开中药,能开中成药的不开汤剂。

甚至,科室为了任务,规定我们每个月开的药,不入医保的比例要达到70%。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中医,良心,是最基本,也是最后的底线,可是在医院的那些年,我常常半夜做噩梦,因为我的良心不安,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最开始的时候,家人都不理解我,对我冷言冷语,我也曾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直到后来,一个手抖的病人从兰州坐飞机,来中医馆感谢我,我才觉得,我的一切是值得的,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

他说,万分感谢你,为我解除了近10年来病魔的折磨,和心里沉重的苦恼。

2011年开始,我就开始手抖,去了跟多医院看过,花了不少时间、金钱和精力,但均不明显,心理压力极大,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拖了下来。

今年春节后,我从朋友口中听说了你,我儿子就开车带我去找你,我当时一看,你的医馆,不仅小,而且位置偏,装修也简陋,我门都不想进,在儿子的劝说下,勉强进去了,您耐心的给我诊治。

开了方,就4味中药,我心想,就4味中草药,就能治好我10年的顽疾?然后就不想拿药。

但是一想,不能白来了吧,7付药,才花了265元,于是提着药,带着失望离开了,回家后,用了3天,手就不抖了,但我还是坚持把剩下的喝完了,到现在也没抖过。

当时给他开的方是:肝风草、通草、丝瓜络、猪板油、鸡血藤、冬葵子。

为什么这么开方?

手的抖动,像不像自然界抖动的树枝?那么树枝为什么会抖动呢?

有人说是刮风了,但是,为什么同样是刮风,有的树枝就不摆动呢?很简单,是因为人家水分营养充足,能抵御住风刮。

道理一样,人之所以手抖,也是因为手的水分营养(气血)不够了,无法抵御各种外邪导致的,但是,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这个患者手抖也不至于迁延10年了。

那问题在哪?很简单,如果气血运行的过程中受阻了,是不是也会不够用?这时候你补再多的气血,也是无济于事。

关键是,气血的运行的过程中,因为什么受阻了呢?

答案是三焦不通,什么是三焦?

这么说吧,我们的这具身体,除了脏腑、骨骼、筋肉、筋脉之外,内连五脏,外通肌表的一个组织,就是三焦。它是人体津气升降出入的通道。

从物质层面来说,三焦是水的通道,三焦也是火的通道,这水火都是能量,所以可以认为三焦是能量流通的通道。说通俗点,三焦就是运送能量的管子。

如果三焦堵塞了,就非常容易产生痰湿、淤血等垃圾,而这些垃圾,就会层层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于是手就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来抵御外邪的入侵。

所以,这个手抖方子,分为这么几部分:

1、 平肝熄风——肝风草

2、 畅通三焦——通草、丝瓜络、猪板油

3、 补气血——鸡血藤

4、 通利大小便,让痰湿、淤血这些垃圾,随大小便排出去——冬葵子

这里说下,猪板油为什么可以畅通三焦?

练过猪油没有? 在肥肉层之间有很多的油网,松松软软,那个油网相当于是猪体内的三焦的通道,所以可以用来畅通三焦,也就是以形养形。

虽然我已不再是尊贵的梅赛德斯车主,三叉星标徽,也无法再照亮我的事业与前程。

但是,我的内心是前所未有的满足,我当得起“中医”二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方:桃花膏

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全蝎、地龙,细辛。

桃仁

制法:用石膏粉、食用调和油等制成。

细辛

用法:患处外敷。

功效主治:祛瘀止痛。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红花

按:桃花膏是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经验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急性带状疱疹后的并发症,属于慢性神经痛,其机制在于机体免疫状态低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生长繁殖,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桃花膏中全蝎、地龙入络搜风镇痛;石膏、红花清火引经,且红花尚有祛瘀止痛、改善微循环之效;细辛祛风止痛;石膏作调和剂,其可退热,增加钙离子浓度,抑制神经应激能力。

不孕

让怀孕变简单:明代宫廷御方“麒麟孕子方”,婚久不孕必看!

对于不少女性来说,怀孕真是个大难题!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明代助孕名方,相信有很多女性需要。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炙甘草、当归、熟地、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

【功效】:温肾养肝,调补冲任,补益气血。

【主治】:妇人气血俱虚,经脉不调,或断续,或带浊,或腹痛,或腰酸,或饮食不甘,瘦弱不孕。

【加减】

经迟腹痛者,可加肉桂、吴茱萸;

带多腹痛者,可加北无味、龙骨;

子宫寒甚者,可加制附子,炮干姜;

多郁怒气、为胀为滞者,可加香附、沉香。

·

此方出自《景岳全书》,又叫“毓麟珠”、“毓麟丸”,“毓”有生养、孕育的意思,“麟”是麒麟,这里是说珍贵之子。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四君子汤,可健脾益气;川芎、当归、芍药、熟地组合是四物汤,养血和血。这两者加起来又是八珍汤。菟丝子、杜仲、鹿角霜温肾助阳、补益肝肾;川椒温暖下元、温中止痛。

诸药共用,气血双补、筋骨并壮,使妇女精血充沛,冲任充盈,月经正常,从而生育子女,所以叫“毓麟珠”。

除了久备不孕,月经不调、多囊、卵巢早衰,都可用此方随证加减,进行综合治疗。

·

00001. 

止痛内异煎

处方

柴胡 9g,白芍 10g,乌药6g,广木香 6g,元胡 15g川楝子 9g,五灵脂10g,炒蒲黄6g(包煎),小茴香 6g,蝉衣3g,枳壳 9g,甘草 3g

功效

理气活血,温经止痛。

主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适用于气滞寒凝血瘀证,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舌质淡青、苔薄白,脉沉弦。

用法

水煎服,每日!剂,分两次温服。

通管方

处方

柴胡9g,白芍15g,醋制香附 10g,青皮10g,怀牛膝20g,川续断10g,王不留行20g,炒穿山甲15g,红花10g,知母10g,甘草 3g。

功效

疏肝益肾,清热活血。

主治

输卵管阻塞所致的不孕症。适用于肝郁肾虚,湿瘀内阻之证,表现为不孕,腹痛,腰酸,月经不调,舌质暗,有瘀点、苔薄黄,脉象弦细略数。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除痔膏

主治

治各种痔疮、肛裂、肛息肉、脱肛、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阴痒、阴疮(生殖器疱疹)等,一般7-35日即获显效或痊愈。

配方

百药祖根皮40克,蟾蛆18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以凡士林调成膏。

用法

每次取适量药膏涂患处或会阴处,1日2-3次。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关节炎,痛风用甘草附子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剂来源 《金匮要略》卷上 张仲景

处方:桂枝12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6克 麻黄6-10克 白术15克 知母12克 防风10克 炮附子(黑附片)10克

生姜12克(5-6片稍厚)

煎药:第一煎宜用温火煎煮50分钟,第二煎煮25分钟。

或者将炮附子先煎40分钟,麻黄先煎去泡沫,再和其余的药煎煮25分钟,二道煎煮20分钟。

主治:关节疼痛;下肢关节肿痛,如果不是陈旧性的,三剂痊愈。

我用此方为81岁的老母治疗髋关节钻心的疼痛,一剂见效,三剂痊愈。

“桂枝芍药知母汤”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如果关节肿痛是陈旧性的,可逐步增加附子和炙甘草的用量至各30克,附子须先煎,小剂量(9g左右)先煎半小时,中等剂量(15g左右)先煎1小时,大剂量(30g以上)先煎2小时,头煎如此,二煎小火煮40分钟即可。煎附子时加生姜一块(约30g,拍破)、蜂蜜1两更好,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

名家临床经验:

胡希恕:“诸肢节疼痛”,就是四肢的关节全都疼痛。“身体尪羸”就是畸形和瘐,身体不是那么匀称,它是有些地方畸形。“脚肿如脱”,脚肿得很厉害,“如脱”,它疼得厉害,不光有水肿,也疼啊,“如脱”就是行动不方便。“关眩短气”,这都是里有湿,有饮,有水肿。这个方子治疗下肢关节肿痛非常好使。(摘自胡希恕讲金匮要略)

以下医案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P49

3徐某,男,19岁,病案号189520。

初诊日期l966年2月15曰:左足肿痛已五六年.近两年加重。经拍x光片,证实为跟骨骨质增生。现症:左足肿痛。怕冷,走路则疼甚。口中和,不思饮,苔薄白,脉沉弦。此风湿属太阳少阴合病,为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桂枝四钱,麻黄二钱,白芍三钱,知母四钱,生姜四钱,川附子二钱,防风四钱,苍术四钱,炙甘草二钱。

结果:上药服七剂,左足跟疼减.走路后仍疼,休息后较治疗前恢复快。增川附子为三钱继服, 一月后左足跟肿消。疼痛已不明显。

倪海厦:我这个都是这是临床经验,桂枝芍药知母汤,专门治疗膝盖的风湿痛。临床上治疗的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时候,如果是膝盖的风湿,那一剂知啊。(摘自倪海厦讲金匮要略)

注:1、使用这个药方时,要注意患者是否符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2、这个药方对腰以下的关节有效;3、附子有一定的毒性,服药前要咨询中医师;4、服药之后的半个月之内注意关节的休息与保暖。

以下内容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疑难病经验专辑》P249

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县党校老乔之妻,60岁,1987年6月7日诊。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年不愈。股胫变细,状如鹤膝。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次/分。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

生芪45克,熟地30克,麻黄3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30克,油桂、姜炭各5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生苡仁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草10克。

上方连服5剂而愈,追访l年未发。

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岁,1988年2月3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3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惞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2月。今日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90,继发感染,积液。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

1.忍冬藤120克,生苡仁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30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30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10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10分钟,2次分服,3剂。

2.白芷240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2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月6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毕竟年过6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

生芪45克,防己12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克,木瓜30克,肾四味各18克,白芷10克,外敷同前,3剂。

2月9日探视,肿全消,已可扶杖步行。

三、刘老汉,76岁,铁厂李建明之岳叔,1983年5月17日初诊:60岁时深秋涉水过河,寒湿入骨,患双膝关节肿痛达16年。近日外感引发宿疾,双膝关节肿涌积液50天。用风湿宁1号,强的松30余日,肿势日重。双膝肿大如斗,憋胀难忍,曾抽取透明胶粘液体400毫升,旋抽旋肿。左腿强直,不能打弯,卧床不起已1月。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寸脉极弱。曾服四妙、五苓合方无效。

患者年逾古稀,脾胃气衰,饮食入胃不化精微,湿浊下流,聚于关窍。傅山先生云:“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即《内经》“下病上取”之义。盖脾主四*肢*,主运湿而恶湿。高年久病体弱之人,中焦脾胃气虚,则聚湿成水,下流关节,用补气升提之法,益气健脾而运湿,气旺则周流全身,而水湿得化,亦即“气能化水”之理。遂拟一方,令服5剂:

生芪45克,防己12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苡仁45克,茯苓30克,泽泻、独活各15克,白术30克,炙草10克,白芷10克,鲜生姜5片,枣6枚。

5月23日二诊:上药服2剂后,小便畅通,日夜约2000毫升以上,肿减强半,可以扶杖出游。5剂服完肿痛全消,已参加田间劳作。唯觉气怯腰困,是老年肾气已衰,原方加红参10克(另炖),肾四味120克,胡桃4枚,又服5剂,追访4年,健康逾于往年。

四、文化局长段焕忠,70岁,1982年2月17日诊。双膝关节积液,月余卧床不起。先用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不效,后服中药清利湿热之剂,5剂后不能起床。气短自汗,畏寒腰痛,面色苍白无华,脉沉弱。局部虽扪之灼热,然小便余沥,夜尿频多。一派肾阳虚衰征象,此宜治本:

生芪45克,熟地30克,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肉各10克,附子、油桂、牛膝、车前子各10克,肾四味120克。

以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红参、肾四味,温补脾肾之阳而化湿,一方守服10剂,诸症均愈。追访5年未复发。

按:余治上症,不下200例。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4类,皆从调燮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一切水湿停聚为患诸症,皆因“气不化水”。气、阳为生命的动力,气统血,亦统水,阳统阴,阳化气。肾阳(命门真火)为气化之根。下部水湿停聚,上气必虚——肺主一身大气,又主通凋水道;脾胃为中气,主运化水湿,又是三焦气化的枢纽,故下病治上。重用生芪45克(已故温碧泉老师经验,有明显的利尿行水效用)补中上之气,气旺则周流全身,气行则水行,水湿自去。脾虚者合五苓红参四妙去黄柏(一切甘寒、苦寒药,有碍脾阳,不用)益气健脾运湿;瘀阻气血者,加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水;卫气闭塞者,少加麻黄宣肺以通水道;整体虚衰者,阳和汤合五苓,加生芪45克、防己12克,和阳消阴;阳虚甚者,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益命火以消阴翳;方药对症而收效甚微,必是局部冰结不化,加油桂开冰解冻;久延不愈而见腰困、膝软、头眩,加肾四味鼓舞肾气而治本;急性感染期,热毒有内攻之势,攻毒不可迟疑。热毒结于局部,暂用清热解毒利湿,中病即止,勿伤中上之阳,反使水湿凝结难化。

外用白酒点燃煮白芷为糊,热敷局部,活血化瘀通窍祛湿,急性期收效甚速。此为近贤经验,不敢掠美。

老年病偏方集锦

1、治老年口干偏方:茵陈蒿 30克,桑寄生、丹参、何首乌各50克,黄精、牛膝各20克,泽泻40克,红花15克。水煎,日1剂,早晚2次温服。 功效:补肝肾以调阴阳,通血脉以生津液。 主治:老年口干症。 疗效:观察160例,完全缓解134例,占83.75%;有效24例,占15%;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5%。

2、治老年人音哑偏方:生地20克,山药10克,枸杞子、茯苓、泽泻、丹皮各5克,旋复花3克,麻黄2克,附子、肉桂各3克。水煎含服,日1剂,10 天为一个疗程。

3、治老年人眩晕偏方:枸杞子100克,天麻50克,母鸡1只。将母鸡宰杀后洗净切块,加盐、生姜少许,与枸杞子、天麻共炖,至鸡肉熟,食肉喝汤,3天吃一只。

4、治老人气虚偏方:红枣7枚,大萝卜籽10克,姜汁少许,冰糖5克。水煎煮,日服2次,,连服5—7日可愈。

5、治老年性耳聋偏方:莲子肉10克,红枣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按常法煮粥,每日一剂,早晚温热服食。

 治老年耳聋方。取黑芝麻30克,纯牛奶200毫升,白糖10克。将黑芝麻洗净晒干,入锅(忌用铁锅)用小火炒香至熟,研成细末;将纯牛奶倒入锅中,加入黑芝麻细末、白糖,用小火熬煮至沸腾时停火,倒入杯中,每日早晨时食用。

6、治手脚麻木方:取秋天的老丝瓜筋一两,加3碗水,煎剩一碗汤时倒出,稍凉一下,一次喝完。每天早晚各喝一次,连喝一周,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7、治手脚抽筋偏方:买几条小鲫鱼,收拾干净后,放在锅里,什么佐料都不放,只放醋,在锅里燜熟。患者保证每天吃一碗这种酸酸的小鲫鱼。最好连刺一起吃下,一般三天,手脚抽筋的并就会好。

该方是食补,为什么能治好抽筋,解释不清。献方人称,他可能是因着凉引起的抽筋,因此,因着凉引起的抽筋更对症。

8、绿豆治老年性瘙痒症:老年人全身瘙痒,用绿豆煮水,别把绿豆煮开花,用此水摖身,并喝此水,效果极佳。

9、治痛风:百合、薏苡仁、粳米各60克煮粥,每天吃一次,坚持服用,可治疗痛风。另外,还可以口服维生素B12和叶酸。

10、防治老年黄斑:每天吃15克枸杞子,不仅能明目,还能防治老年黄斑。

11、治老年斑偏方:水发银耳50克,煮熟鹌鹑蛋3枚,加少量黄酒、适量味精、食盐,以文火煨炖,熟烂后吃银耳鹌鹑蛋喝汤。配合内服适量维生素A、C、E,长期食用此汤品,效果佳。

12、治膀胱括约肌麻痹症:黑芝麻500克,炒香研末,胡桃肉500克,敲碎成末,胎盘粉100克,加绵白糖适量,一起拌匀后储瓶内备用。日3次,每次2匙,米汤送服。

13、治中老年人上不来气偏方:西瓜5—6斤,鲜姜15片,大枣15枚,蜂蜜1两半,香油1两半。将西瓜尾部切开,掏出少许瓜瓤。然后,将姜片、大枣、蜂蜜、香油放入,再将切下来的西瓜尾部盖上,用牙签固定好,将西瓜放在锅里蒸半个小时。蒸透后,待西瓜凉了,患者吃瓜、喝汁,姜片、大枣也同时吃掉。日吃一个西瓜,连吃6—7个就会好。如服用时出现大便稀薄时,可停一停再吃。

14、治眼睛、通便、解酒:常吃菠菜对视网膜非常好,对通便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因菠菜含有大量叶酸。菠菜还能解酒,果仁菠菜,是一道很好的解酒菜肴。

15、治静脉曲张偏方:将亚麻油、纯植物花粉按1︰1比例混在一起,搅均匀,往静脉曲张处涂抹。晚上睡觉前抹此药后,用纱布包上,第二天早上将药洗掉。每天晚上抹一次,一般患者一个月内,静脉曲张就会康复。

16、治老年脑血管痛偏方:菊花20克、川芎20克、薄荷15克、丹参20克、丹皮20克、芥穗15克、当归20克、川羌(川羌指四川阿坝州及甘孜州等地所产的羌活)15克、板蓝根25克、生地20克、甘草15克。以上为一天的量。煎2次,分成2碗,早、晚各喝一碗。连喝3天,老年表面头皮脑血管痛,就会治好。

另外,只要不是颈椎、腰椎一起的引起的脸麻木症状,这个方子也能治愈。

献方人称,这个方子是通血管的妙方。

17、治虚弱型神经衰弱、失眠方:人参5克,当归5克,桂圆肉15克,日1剂,隔水炖服,连用一个月。

18、治坐骨神经痛方:皂角刺10—15克,加水500毫升,入砂锅中煎至300毫升,滤渣取汁饮用,日1剂,分两次服,至疼痛缓解后再巩固3—5天停药。

19、老年性白内障食疗方:

A、五味子酒:五味子60克,低度酒500克。将五味子洗净晾干后,浸泡在酒内封固,10日后即可饮用。每晚睡前饮一小盅。

功效:滋肾敛肺,涩精明目,适用于肺肾阴虚之老年性白内障。

B、山药红枣粥:山药60克,大枣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山药切成碎粒,与洗净的大枣、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克烧沸,转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白糖调味即成。分一、二次食用。

功效:补益脾肺,滋养明目,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老年性白内障。

20、骨质疏松食疗方:黄豆芽、排骨各500克,生姜两片,黄酒15克,食盐、味精、胡椒粉适量。以高压锅炖排骨烫备用,黄豆芽去根,洗净、切两段,大火翻炒豆芽至进油,倒入沙锅,入汤、黄酒,小火炖30分钟,放入味精、胡椒粉。

21、黄豆黑桃鸡治骨质疏松:鸡750克,黄豆50克,黑桃50克,白葱2根,生姜2片,黄酒15克,食盐、胡椒粉适量。将鸡洗净砍成块,黄豆泡发,葱白成结,除胡椒粉外,均投入锅内,加水至2/3满,隔水以小火蒸2小时,出锅放少许胡椒粉。

22、枸杞抗衰老保健滋补方:枸杞50克,白酒500克。将枸杞洗净,放入瓶中,注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每3日摇动一次,15日后饮用,每次服10—30毫升,每日2次。

23、蜂蜜、蜂胶是好东西,老年人应常吃。

24、腐竹防老年痴呆: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因为,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是其它豆类或动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腐竹中所含的磷脂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可防高血脂症、动脉硬化。但肾炎、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酸中毒病人、痛风患者慎食。

预防治疗传染性肺炎中医中药 食疗 汤药(中成药)外用 按摩 耳穴压豆 小儿捏脊 足浴

一、预防

中医药的预防措施是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综合预防及疫情控制效果。

(一)食疗方

1.普通人群

薏苡仁30克、银耳50克、百合60克、净山药50克、排骨500克、荷叶20克、莲子10粒,以上食材洗净,加水适量入煲内,慢煲三小时,适量带汤食用。

2.体虚易感人群

薏苡仁30克、胡萝卜250克、鲜百合150克、生黄芪30克、草果10克、白豆蔻10克、橘皮30克、大枣4枚、生姜3片。以上份量适合4人食用,可凭个人喜好加入瘦肉适量,慢煲3小时后食用。

(二)口服汤药

1.推荐岐黄避瘟方,人群普遍适用。

处方:生黄芪15g、防风9g、麸炒白术15g、连翘9g、贯众6g、芦根9g、沙参15g、生姜3g。

处方功效:益气固表,润燥解毒。

煎服方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岐黄避瘟颗粒剂、扶正避瘟丸、扶正屏风颗粒剂。推荐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催汤颗粒(藏药)。

2.口服防感汤。以健脾益气,祛湿生津为法,组成如下: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金银花10g,山药15g,甘草5g,藿香6g(后下),芦根6g,紫苏叶6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非后下药先煎煮15分钟加入后下药,取汁200mL顿服,一日一剂。可连续服用3-5天。儿童剂量酌减。

(三)外用方

1.避瘟香囊

基本方:藿香15克、佩兰15克、冰片6克、白芷20克、艾叶10克。上述药物制粗散,装致密小囊,随身佩戴,个人可自制。药囊半月一换。

2.避瘟丹

基本方:苍术5g,生甘草5g,细辛5g,乳香5g,艾叶15g,大枣25g。上述药物制粗粉,搓捏成圆锥形,置耐热器皿中点燃,个人可根据基本方制作,每日两次。

二、医学观察期(密接、次密接者)

针对病毒感染患者的密接、次密接者,在医学观察期内,可提前介入,截断病势,服用治疗方。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前胡9g、法半夏12g、麸炒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3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三、临床治疗期

推行“关口前移,截断扭转,防治在早期,治愈在初期”的临床治疗思路。无症状感染者因增幅过快,成为本次疫情难点,应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不同体质,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辨证论治拟定治疗计划,可参照下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

(一)无症状感染者(正虚受邪)

呼吸道等标本传染性肺炎病毒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以舌、脉等为诊断依据进行辨证分型,此类患者为正虚受邪,总体以湿毒困阻为主,治疗以扶正祛邪,宣透湿邪。

推荐处方:扶正祛邪方

处方:生黄芪15g、防风12g、炒白术15g、藿香10g、蜜麻黄3g、荷叶6g、皂刺6g、生姜6g、生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3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二)轻型

1.湿浊阻肺

临床表现:无发热或低热,微恶寒,乏力,咳嗽,少痰,纳呆,便溏或大便粘腻,舌质淡齿痕或淡红,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化浊。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

处方:蜜麻黄6 g、连翘15g、前胡9g、法半夏12g、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症状见湿重于热者,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液);见咳嗽明显者,推荐中成药:宣肺止嗽合剂。

2.湿热壅肺

临床表现:低热或身热不扬,微恶寒,干咳痰少,口干,咽痛,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纳呆,便溏或者大便粘滞,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法:宣肺祛湿,清热通络。

推荐处方:宣肺清热方

处方:麻黄6g、杏仁6g、生苡仁15g、荷叶6g、连翘15g、赤芍12g、酒大黄6g、荆芥12g、生姜6g、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金菊板蓝根颗粒,推荐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

(三)普通型

1.湿毒郁肺

临床表现:无发热或低热,微恶寒,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便溏或大便粘腻,舌质淡齿痕或淡红,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化浊。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加味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法半夏12g、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杏仁6g、石苇12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2.热毒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或身热不扬,口渴不欲饮,乏力,咳嗽,痰少,咽痛,口干,伴胸闷,纳呆,无汗或汗出不畅,便溏或者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生石膏30g(先煎)、法半夏9g、苍术12g、广藿香6g、酒大黄6g、陈皮6g、杏仁6g、薄荷9g(后下)、桔梗6g、芦根15g、赤芍12g、甘草3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四)重型(温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痰黄粘稠不易咳,或黄痰,胸闷气短喘促,腹胀便秘,四肢欠温,微汗,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肺通络,泻火解毒。

推荐处方:清肺通络方。

处方:蜜麻黄9g 、杏仁9g、生石膏20g(先煎)、胆南星6g、葶苈子15g、桃仁9g、赤芍15g、射干9g、生薏苡仁15g、水蛭3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五)危重型(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生晒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浓煎100ml,顿服,或静滴参附注射液。神昏明显者可一并送服安宫牛黄丸。

四、恢复期

临床表现:气短,乏力,轻咳;心虚胆怯,夜寐欠安,纳呆腹胀,便溏不爽;易汗出,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治法:运脾益肺,培元固本。

推荐处方:益肺健脾方。

处方:炙黄芪15g、党参6g、陈皮9g、当归9g、柴胡6g、桔梗6g、麸炒白术15g、赤芍9g、玉竹15g、丹参15g、生麦芽15g、炙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

推荐院内制剂:培土益肺颗粒、益肺健脾颗粒。推荐中成药:贞芪扶正颗粒、仁青芒觉颗粒(藏药)。

五、其他中医疗法

在疾病预防、治疗或恢复期,可积极推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小儿捏脊、中药浴足、中医导引术等非药物中医治疗手段,达到扶持正气,疏通经络,调和脏腑的作用,有助于恢复体能、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按摩推荐穴位:合谷穴、迎香穴、风池穴、足三里。按压时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度,按压10秒左右后,缓缓上抬,再往下按,反复操作,每日按8-10次。

穴位贴敷。发挥中医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可到医疗机构选用穴位贴敷疗法(注:有穴位贴敷禁忌者慎用)。对足三里、合谷、气海、关元等强身壮体的保健穴位,经常施灸、按摩等,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以达到防病祛疾的目的。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取穴:主穴:大肠、三焦、脾、腹、皮质下。取穴宜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要少而精,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3天更换1次。

小儿捏脊:针对小儿患者,可配合捏脊疗法。捏脊的穴位为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

中药浴足:杜仲30克、川断30克、当归60克、炙黄芪30克、藿香15克、木瓜20克、艾叶15克,生姜15克。用法:加水2000ml,水煎45分钟,滤取药汁足浴。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度。

中医导引术:八段锦、太极等导引术是中国传统的运动疗法,主要目的是改善心肺功能。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方2139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