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1张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2张

关于庐山的诗词歌赋,数以千计,而毛泽东的《登庐山》,以及当年所处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你不得不一探究竟。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庐山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关于庐山的诗词歌赋。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3张

庐山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田园诗歌鼻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传世名作《桃花源记》创作原型地,是世界自然文化名山——庐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代,大诗人陶渊明,他的家乡是浔阳柴桑,就在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县西南,离庐山不远。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他这篇精彩的文章,讲述的内容是: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4张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郡的渔民,在一条小河里划着船打鱼。划着划着,不知划了多远,忽然遇到一处桃花盛开的桃树林。

望一望小河两岸,桃树林有几百步深,里面没有夹杂其他树木。林地上,一丛丛香草既鲜嫩又好看。

桃树上落下来的花朵,在地面堆积了一片又一片。渔民对眼前的景色感到好奇,继续往前划船,想穿过这片桃树林。

渔民看到,桃树林在小河发源的地方消失了。小河发源的地方有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洞里好像透出了些亮光。

他对这个小洞格外感到好奇,便跳下船,走进小洞去瞧瞧。一进洞口,里头很狭窄,只能走一个人。往前走了十几步,眼前突然豁亮了,出现一片新天地。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5张

这里地势宽阔平坦,村庄里的房屋整齐。肥沃的田野上,长满绿油油的庄稼。大小池塘里,莲叶碧绿,成群的鹅和鸭子戏水,分外好看。

远近一片又一片桑树林和竹子林,长得都挺茂盛。田间的小路,交叉相通。各个村庄间,鸡叫声和狗吠声接连传来。

田头地边,人们来往干活的情形以及男女穿戴,完全和山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孩子们,一个个无忧无虑,快乐自在。

渔民这儿看看,那儿瞧瞧,越来越感到新奇。忽然,眼前的村子里走出来一个人,发现了他,问他从哪儿来。渔民详细回答了问话。

这位村里人热情好客,马上邀请渔民到自己家里去,拿酒、杀鸡,做了好饭莱款待。村子里的其他人听说来了位客人,都跑来相见,打听山外的情况。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6张

他们听过客人自我介绍以后,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这地方各户人家的来历:

那是在秦朝年间,到处兵荒马乱。一位威望很高的老祖先,领着老婆孩子和乡亲逃难,最后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落户,从此不再离开。世世代代的后人,都和山外没有来往过。

说到这里,村里人向渔民打听如今是什么朝代。原来他们所知道的朝代只到秦朝为止。不知道秦朝以后是汉朝,更不用说汉朝以后还有曹魏和晋朝了。

渔民见眼前这些庄稼汉,对山外的世界一点儿都不知道,便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包括自己亲身遭受的战乱祸害等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说。村里人听了,一个个都叹息起来。

渔民吃过头一家的酒席以后,其他各家接二连三请他,都用好酒好菜招待他。

他在村子里待了几天,要告辞了。临走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嘱咐他说:出去以后,不要把我们这儿的情况告诉别人。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7张

渔民离开村子,顺着原路走出山洞,上了自己的船,开始往回划。他每划过一段,就在小河岸边作一处记号,先后作了好多处。心想,有了这些记号,回头再来的时候,就能辨认通向山洞的水路方向了。

他这次穿过山洞发现的地方,位置在桃花盛开的桃树林的边沿,正是小河的源头。所以,他就把自己发现的新天地,叫做桃花源。

这渔民自从游了趟桃花源,不断回想起在那儿看到和听到的情况,越回想越感到惊奇,憋不住要往外说。

有一天,他下决心不再保密了,一口气跑进武陵郡城,向太守报告自己不久前发现了桃花源的事。太守听了他的报告,马上派人和他一起去桃花源作详细调查。

于是,渔民领着太守的手下人,沿着原来那条小河划船。一边划,一边寻找上次离开桃花源返回来的时候在岸边作的记号。但是,所有记号都难以辨认出来。折腾了半天,始终没有找到通向桃花源的水路。

当时,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个品德高尚的读书人,喜欢游山玩水。他听说武陵太守派去的人没有找到渔民发现的桃花源,一下子起了兴头,打算自己去寻找一趟。但是,他的计划还没有实现,不久便病死了。以后,再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8张

陶渊明幻想中的桃花源,虽然在当时不可能出现,但是,这种幻想,却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希望摆脱战乱和剥削压迫,过上安宁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陶渊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情、爱护和支持老百姓的,对待人民的态度可以肯定是端正的。陶渊明写出的桃花源社会,和当时连年战乱,赋税繁重,百姓家破人亡的世道形成了强烈对比。

这样一对比,能激起人们对当时那种腐败、黑暗的政治统治的不满。这表明,陶渊明所追求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在历史上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1959年6月底,在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1000多年以后的又一个夏天,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登上了庐山。他远望祖国山川,古今中外大事一时涌上心头,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题目叫《登庐山》的诗。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9张

他用这首诗,赞扬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民,冷眼相看国外反华势力的叫嚣,以越来越高涨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改天换地,加紧实现劳动人民自古以来不断追求的美好生活新目标。

神州大地热火朝天的新气象,汇成了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像铺天盖地的大江浪涛,滚滚向前。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时候,思想感情也像浪涛一般奔腾。他从今天中国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新历史,联想到1000多年前,生活在这座庐山下的那位陶令的社会理想。

陶令渴望劳动人民过上桃花源式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安宁幸福生活。这种理想和愿望,空悬了1000多年,只有在今天,才有可能实现。

而且,今天出现的社会主义新天地,是陶令根本无法想象到的。毛泽东联想到这一层,对陶令便产生了怀念、告慰之情。

他在诗的构思中,把曾经登过庐山的陶令写活了,想把陶令找回来,请他看看如今神州大地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毛泽东在想象中寻找的时候,不知陶令这会儿去哪儿了,猜想他可能是去桃花源里耕田了吧,那儿能耕田吗?毛泽东这样发问,流露出了对陶令的几分关切和叹惋之情。

毛泽东这样猜想陶令的去向,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古人陶令,始终只能追求自己当时才会有的社会理想,只能盼望到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里去耕田。唯有当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才能按照社会发展规律,为实现人间最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齐心奋斗。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第10张

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毛泽东当时那样看待国内形势,状景抒怀,显然是没有深刻认识到“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但是,从新旧中国总体对比的角度看,毛泽东当时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比作奔腾前进的大江,仍然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艺术形象。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及诗作,是憧憬是描摹,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是革命是创造。前者是找到和呈现一种理想世界,后者更重要的是改变和创生一个未来更美好的世界。

在创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整个国家和民族,需要一种诗意的支撑。世界上的反华势力,他们希望的就是我们这个国家自己萎靡不振,而毛泽东所具有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已成为他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国家气质,已甩掉世界许多民族十万八千里,这也是毛泽东《登庐山》诗外之功所在。

《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一首诗歌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