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七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44条辨宜五苓散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七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44条辨宜五苓散,第1张

《伤寒论》第244条辨:“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寸缓关浮尺弱,这是张仲景对阴脉和阳脉的标准就是寸的地方是阳脉,尺的地方是阴脉,中间的关就是阴阳交会的地方,如果我们看到阳脉,那就是寸脉,阴永就是尺脉。

寸缓关浮尺弱,发热汗出,这看起来就应该是太阳病,桂枝证。'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病人有心下痞,就是被误下。本来是太阳中风的表症,结果没有解表,而是被攻下。攻下以后,就造成了心下痞。我们有五个泻心汤来专门做事后弥补的措施。

'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有太阳症,即使是下了,但是并没有出来,没有怕冷反而口渴,这是纯热症,这就表示病人已经转成阳明证了。当阳明证出现的时候,一定是没有太阳证的症状。所以,口渴和便秘是阳明篇讲的主要东西。

'小便数者,大便必鞭,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阳明篇就是津液伤到了,里面很干燥,十天没有大便了,也没有觉得不舒服。'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我们从面这一段文字,就知道,里面有几个症状。如果我们真的按照这样来写处方,一定会错,因为我们会误解。

如果一个人十天不大便,不为所苦的时候,他一定不是阳明证,这是寒实,阳明是热实。寒实,十天不大便,完全没有什么感觉,小便的颜色是淡白。热实的时候,小便一定是深黄色。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寒实和热实?因为我们中有祛寒的药和祛热的药和祛实的药是不一样。所以,热实,就要用祛热的药和祛实的药加在一起用。如果寒实,就要用祛寒的药配上祛实的药一起用。大黄就是祛实的药,不管什么寒热。所以,大黄可以配祛寒的药在一起用,也可以配祛热的药在一起用。

如果是阳明证十天不大便,已经会出现谵语,发狂奔走了。

我们前面学了猪苓汤,猪苓汤和五苓散有差异。五苓散是利水的药,皮肤表面的水没有办法排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五苓散把它利出来。五苓散一般是在热证实证。所以,五苓散我们在用的时候,是在解疫病。比如说有温疫,但还不知道是解表还是攻里的时候,这时就开五苓散,五苓散就可以把身上的毒排掉。所以,温疫的时候,就可以开五苓散,让小便把毒排掉。

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这是里面津液伤到了,五苓散不但可以把小便排掉,同是还可以把津液给救回去。猪苓汤,只要看到那个处方,就知道是专门为肾结石开的处方。但是,真的把结石排到膀胱里面去,把小便堵到了,排小便的时候不利,还带血。根据我们的症状,小便不利,带血,这应该是桃核承气汤证啊,所以,桃核承气汤是急性的膀胱堵塞,尿道堵塞的时候我们是用桃核承气汤,肯定不会用到猪苓汤。

肾结石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猪苓汤,用肾结石的时候,会有腰痛,太溪穴会有压痛点。

如果有渴,大便又不出来,我们会大承气汤来攻他。如果大便很正常,小便不利而渴,这个时候就会用到五苓散。五苓散出现在阳明篇的时候,并不是便秘的时候用五苓散把他治好。有便秘口渴,用承气汤攻下以后,大便正常,有小便不利,口渴,这才会用到五苓散。

五苓散方:猪苓(去皮)、白术、茯苓(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七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44条辨宜五苓散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