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1张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2张

      平时工作生活中,以心理咨询为职业的“心理咨询师 ”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我有个棘手的问题请你帮助。我那上初中三年级的、本来学习成绩前十名的侄女,三个月前的期中考成绩一落千丈。从那以后开始逃课,老师、父母怎么说服教育她也听不进去,而且还和老师父母顶嘴。最近一个月来,竟然不去上学了,在家吃了睡睡了吃,班主任和家人以及亲戚轮流去做思想工作,我侄女不但不搭理,还粗暴地把他们赶走了。临近中考,侄女却这样子,哥嫂为此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请你帮着想个办法,让她别总是在家吃睡,赶紧去学校步入正轨学习。唉!面临着中考啊,真是急人啊!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3张

      “我儿子最近迷上了玩网络游戏,陷入游戏之中不能自拔。高三学习那么紧张,一向懂事、爱学习的他竟然玩起了游戏!不知什么时候,他自己偷偷买了部手机,我和他妈妈竟然毫不知情!每晚学校的自习结束后回到家,他马上到自己房间关门、熄灯,我们还以为他白天学习累了早早睡觉,谁知道是在被窝玩游戏呢!这一切还是他细心的班主任发现的。班主任发现儿子每天上她所教的数学课就打盹、迷糊,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班主任询问了其他任课老师,他们也说发现了这个问题。班主任找儿子谈心,才知道玩游戏成瘾了。这可怎么办?我们是没辙了,你看看,找个妙招,如何迅速地让他把游戏戒掉、高考考上个名校,毕业有个好工作,我们也省心。”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4张

      “我有这么一个事需要你帮助,我女儿大学毕业五年了,五年来一直在家闲着不上班,不谈对象,不和父母交流沟通,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孩子都28岁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啊!真是当父母的一桩大心事。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看看能否找时间和我女儿聊聊,让她出去找份工作干,有机会给她介绍个男朋友更好。”

      以上是很多从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它反映出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的一些误解。

      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心理咨询师”这一定义解释一下。首先来看一下心理咨询师的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这短短一段话,却包含了诸多内容。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5张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就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心理咨询师必须用心理咨询适用的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因为前来求助的大多数是有心理问题的人,他们认知错误、行为消极、情绪负面、心灵脆弱容易受刺激,如果不懂技巧,很容易给他们造成第二次伤害,这与心理咨询师“助人”的职业理念是相悖的。

      “帮助”,一词用的更是恰如其分。助,只是一个协助力量,自然求助者是主角。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协助其解决问题,而不是完全代替他去解决问题。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自我探索和发展,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享受幸福生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只有和咨询师配合才能有理想的效果。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6张

      “求助者”,即心理咨询对象。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那些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而不是“病态人群”。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三是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其中,心理咨询最常见、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者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亚健康人群,而不是人们常误会的“病态人群”。病态人群例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等患者是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对象,却不是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对象。

      “求助者”,关键在一个“求”字。也就是说,有心理问题的人,必须本人有主观“求”助的愿望,这是大前提,有“求”才有“助”。难以想象,一个咨询动机不强烈甚至毫无咨询动机被家属勉强而来的有心理问题的人,能信任咨询师、配合咨询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自然也就不会有让人乐观的咨询效果了。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7张

      求助者,也就无形中划分了咨询师工作的人群范围。一个母亲,因为看见儿子被失恋的痛苦困扰而前来求助,她不是求助者,因为被痛苦困扰的不是她,他儿子有心理问题,但是并没有来求助,更不是求助者。以此类推。除了部队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员,可以主动给所在集体的士兵、学生讲课咨询外,其他的咨询关系一定是有“求”而建立起来的。

      “解决心理问题”,明确界定了咨询师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心理咨询师所要帮助求助者解决的,只能是心理问题而不是任何具体问题。一个没考上理想大学的复读学生,让心理咨询师帮他考取名校,这不是心理问题;一个被消化不良困扰的焦虑症患者让求助者帮她恢复好的消化功能,这不是心理问题;一个整天泡网吧的学生的母亲让咨询师帮儿子不再去网吧,也不是心理问题。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8张

      “专业人员”,指心理咨询师必须经过国家正规培训并取得了相关职业资质。我国自2001年才通过法律法规把心理咨询市场规范化并建立了一套考试、执业机制。一个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却没进行培训更没考取资质的人,无论他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多么丰富娴熟,都不能称其为心理咨询师,更不具备做心理咨询的资格。2002年7月,我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为5月、11月。2017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认定取消,已获证者仍有效。

      当然,“求”和“助”咨询关系的建立,还有一个匹配问题。也就是说求助者和咨询师的学识、人格、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匹配,如果求助者让咨询师不舒服,咨询师可以不建立咨询关系,也可以介绍给同行的其他专业人员;如果求助者觉得咨询师不舒服,可以不建立咨询关系,即使已经开始咨询了也有权利中断咨询关系。在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上,虽然有“求”才有“助”,虽然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不同,但他们是平等的关系。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8张

      心理咨询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心理咨询师是给你一把解除烦恼的钥匙。心理咨询师不是医院的医生。病人到医院以后,把自己的健康完全托付给医生,查体、化验、放射、诊断、治疗、手术都一系列诊疗检查都是医生在主导,只是告知病人、让病人知情,病人的意见仅供参考。即使病治好了,病人也不知道治病的原理。当某天复发了,还是要依靠医生,病人自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心理咨询师不是维修工。例如家里电视出了故障,维修工上门给你检修,他修理他的,你置身事外,修好后你只需要付给他费用即可。下一次再有故障,还是需要找他。而心理咨询师,则是利用自己的知识耐心协助着你慢慢找问题,一直引导、陪伴你到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从业的心理咨询师,一定牢记自己的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在坚持心理咨询大原则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热情、爱心、信任、尊重,尽全力去帮助那些向自己求助的人。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10张

      本人是在2015年5月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很多同事表扬我是一次就通过的擅长考试的“学霸”,其实不然。十年护士、十年医师工作历程中,早已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学习、了解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18年,在备考教师资格证学习的过程中,又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这让自己在亲子关系、教育心理学方面受益匪浅。

      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后,在讲台上教过《幼儿心理学》这门课,但从没有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职业。以前没有从事、以后也不会涉足。因为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对我而言,上班时间把本职工作干好,在工作之余陪伴家人、强身健体、游山玩水,写点随笔,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11张

      自知学识浅薄,从不好为人师,更不会搞兼职。甚至,我极少和别人提及我有这个证。学习并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疏解自己在生活中的小烦恼小困惑。

      我不太闲聊,喜欢独处。即使和极好的朋友聊天,也不会涉及心理方面的知识。他们心态阳光,积极健康。

      当年,之所以会学习、报考二级心理咨询师,一是因为自己本身是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是病人,而身心疾病密切相关。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做一些心理疏导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二是验证一下自己学习知识是否扎实,证书,也能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第12张

      以上分享了对心理咨询师这个定义所涉及到的字、词、句子的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几个误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