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髀塘、屎粪地……∣这些会城旧地名你还记得吗?

狗髀塘、屎粪地……∣这些会城旧地名你还记得吗?,第1张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且其中还包含了曾经在那里居住过的人的一份感情,一份回忆。

过去会城的地名,有凸显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如某某里;有显示地方商业特色的,如猪仔街;有包含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的,如狗髀塘;也有突出居民姓氏的,如彭家湾,等等,不一而足。

随着城市的不断改造扩建,或者为了方便管理,又或者是其它原因,除了大的街路,横街小巷的名称大多数字化了。比如大魁里,改为南隅路五巷;豆腐巷,改为贤洲路五巷。又比如,本号曾介绍过的浐湾路一至七号,原本分别为高弟里、源龙里、第康里、龙朝里、深衢巷、聚贵巷和许家巷。改为数字序号后,虽然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但同时也使地名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和特色,那些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文革期间,也有过一些地方改名的,如幸福路改为反修路,五显路改为创新路(才有后来的创新中学和创新市场),甚至连一些大队也改名了,如仁义、永安大队分别改为红旗、红星大队,不过文革之后又改回来了

值得庆幸的是,会城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地名得以保留、沿用,比如炼丹街、厂边街、银花街、金紫街、高弟街、南隅路、西隅路、大新路、仁寿路、菱东路、骑虎东、骑虎西、深源里、大路里、五谷里、福宁里、怀德巷等等,不一而足。

狗髀塘、屎粪地……∣这些会城旧地名你还记得吗?,第2张

保留至今的这间怀德巷旧大屋,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当年到伯公家拜年,可以得到“一毫纸”的利是钱。那时候“一毫纸”吃个早餐是很奢侈的,有“一毫三味”之说。

而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大街小巷之名,由于城市改造,或认为名字有点低俗等各种原因,不是消失便是已经更改了。如下这些就是已经消失了的地名,其中有你认识的吗?抑或曾经在那里居住过?

屎粪地、狗髀塘、贤洲路、河南街、百岁路、东安街、石柱里、九曲池、景行里、菱角埗、鱼生栏、卖油巷、塞窦口、兴贤街、猪仔街、猪栏街、卖油巷、板仔行、豆腐巷、彭家湾、莫家大地、黄家楼、颜家街、道姑井、大魁里、蜢巷、翰林里、鸡鹅巷、石狗巷、白米巷……

狗髀塘、屎粪地……∣这些会城旧地名你还记得吗?,第3张

当年的翰林里(“六部尚书”何熊祥中进士、入翰林时的住地)已无影无踪,那里的居民楼已改成冈州大道中某号某座。我少年时曾用脚倒爬过的那棵龙眼树,这几年也被砍掉而只剩下这树桩了。

其实,每一个旧地名,或许都会有它当初命名的原由,甚至其中蕴含着一个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我在这里仅举几个例子吧!

屎粪地——与贤洲街一河之隔的河边,现在的邮政局附近,由于当年在那里收集粪便,所以叫屎粪地。据说有一次某戏班在此演戏(近河边上落道具方便),由于演出精彩,市民称说“屎粪地睇戏,越睇越有味”,后来成了会城的歇后语“屎粪地睇戏——”。

猪仔街——就是现在的朱紫路(我到现在还习惯叫猪仔街),朱紫路二巷又叫猪仔巷,因为当时那里专门卖猪仔的,又叫猪仔圩。

狗髀塘——城东路原通心粉厂附近。我们小时候就见过那里有口大水塘,大家都叫它“狗髀塘”,传说清朝年间闹饥荒,该水塘主人饥饿难耐,便用这口水塘与他人换了一只“狗髀”(狗腿)。以后人们便称这口水塘为“狗髀塘”,并成为那一带的地名。

大魁里与蜢巷——现为南隅路五巷。过去南隅路,每条巷子都有一个俗名。而这条五巷,是分为前后两段的,接南隅路这一段,叫大魁里,接五显路这一段,叫“孟里”,旧称“蜢巷”。传说某天巷内有丧事,仵作不清楚具体地址,便问附近居民,一居民回答:“大魁里亦死、蜢巷亦死。”因为大魁里与蜢巷连接成一条直巷。此后成为会城的一句俗话,表示“反正都是不好”的意思。

关于会城旧地名的故事应该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回忆吧?!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狗髀塘、屎粪地……∣这些会城旧地名你还记得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