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不是圣人,曾国藩也不是!心学的宗师王阳明曾说过:“心软之人
王阳明不是圣人,曾国藩也不是!心学的宗师王阳明曾说过:“心软之人一生穷”。他的人生哲学就一个字“狠 ”,两个字就是“无情”。
这样的王阳明,不是一天长成的。
王阳明,本名王云,“阳明”是他的号,时人多称为王守仁,后世人多称为“王阳明”。
用老人的话来说,王守仁生而不凡。
他的祖母曾做过一个梦,说有天神抱着孩子缓缓从天而降,送到她儿媳的怀里。
而当时她的儿媳怀孕已快十四个月了,却迟迟还没有分娩。
因为有了这个梦,这个不凡的孩子降生后,他的祖父为其取名为“云”。
可是这个生而不凡的孩子,长到了五岁,能默记祖父为他读过的所有诗词文章,但他就是不开口说话。家中长辈虽都很是着急,却也无能为力。
一天,家里来了位德高望重的僧人,摸着王云的头说:“是个好孩子,可惜天机竟已泄露。”
老祖父得到指点,“聪明才智能得到的,如果仁德不行,也最终会失去的,聪明不可说,仁必须要守。”从此,王云就成了王守仁。
改名王守仁,王守仁仿佛才开了窍,和普通小孩子一样,说起话来。
十三岁时,王守仁的母亲郑氏去世。他虽然很悲伤,却没有消沉志气,反而由此更加勤勉。
私塾先生曾要求学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众位书生自然是以为读书进学、金榜题名是最重要的事。
只有王守仁说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这个时候,他就已经立志要做一位圣人的。这个时候,他给自己的定位就已不是一个读书人而已了。
十五岁那年,他听说石英等人起义,心里思考了很多平定的办法,还试图把这些想法上书皇帝。父亲王华知道了,虽然不免斥责他狂妄自大,但也颇为欣慰。
十七岁那年,王守仁奉父命到南昌与诸氏成婚。
这天他遇见一道士在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养生术。然后,他与道士相对无言,就那么坐了一天一夜,全然忘记了时间。却不知道诸家已经找他找翻了天,因为那天是他成婚的正日子。
第二年,王守仁前往拜谒当时最著名的理学家娄谅。
娄谅也是个立志要成为圣人的人,他和王守仁相谈甚欢,并告诉王守仁“圣人可学而致之”,王守仁感觉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
之后,他读遍了他能找到的朱熹的著作,对程朱理学有了些理解。朱熹说:“格物致知”,周敦颐说,一次又一次不停地格物,总有一次会“致知”。
王守仁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人,他决心穷竹之理,就和朋友一起废寝忘食地“格”竹子,结果两人什么“知”和“理”都没有得到,人却因为竭心尽思,相继病倒了。
由此,王守仁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开始对“致知”的途径和方法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只知读书的举人,他还喜欢谈论军事,并且身体力行,锻炼身体,还很会射箭。
二十一岁时,王守仁中举。第二年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让他为下一任的状元做状元赋。
让一个名落孙山的举子做状元赋,本有些打趣的意味,但没想到王守仁毫不在意,如同在家里写文章一样,潇潇洒洒提笔而就。
三年之后的科举考试,王守仁再次名落孙山。他的状元父亲王华担心他想不开,正要想办法开导他,结果他却笑着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有些人或许觉得考不上是没有面子的事,对于我来说,考不上没关系,可若是因为考不上而灰心丧气,那才真是没有面子啊。”
前两次会试,王守仁不因落第而懊恼;第三次会试,他也不因二甲第七而自负。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约就是这种境界吧。
从此,王守仁进入仕途,之后的二十多年,他一直是个做实事的官。
他因直谏而触怒明朝大宦官刘谨被贬,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改变主张,反倒因为这些遭遇而对圣人之道有了新的领悟。
而后,他又先后在江西和广西平定民乱,还平定了宁王叛乱。观之王守仁为官的成就,都是平定民变及盗贼等,这和他一直以来的思考及主张很是一致。
他一生谨守内心,不妥协,不盲从,面对权威也能坚持自己的思考。
他的军政成就固然很伟大,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样的思想,在物质世界里,日益绽放出隽永的光辉。
参考资料:
[1]度阴山. 知行合一王阳明[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这样的王阳明,不是一天长成的。
王阳明,本名王云,“阳明”是他的号,时人多称为王守仁,后世人多称为“王阳明”。
用老人的话来说,王守仁生而不凡。
他的祖母曾做过一个梦,说有天神抱着孩子缓缓从天而降,送到她儿媳的怀里。
而当时她的儿媳怀孕已快十四个月了,却迟迟还没有分娩。
因为有了这个梦,这个不凡的孩子降生后,他的祖父为其取名为“云”。
可是这个生而不凡的孩子,长到了五岁,能默记祖父为他读过的所有诗词文章,但他就是不开口说话。家中长辈虽都很是着急,却也无能为力。
一天,家里来了位德高望重的僧人,摸着王云的头说:“是个好孩子,可惜天机竟已泄露。”
老祖父得到指点,“聪明才智能得到的,如果仁德不行,也最终会失去的,聪明不可说,仁必须要守。”从此,王云就成了王守仁。
改名王守仁,王守仁仿佛才开了窍,和普通小孩子一样,说起话来。
十三岁时,王守仁的母亲郑氏去世。他虽然很悲伤,却没有消沉志气,反而由此更加勤勉。
私塾先生曾要求学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众位书生自然是以为读书进学、金榜题名是最重要的事。
只有王守仁说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这个时候,他就已经立志要做一位圣人的。这个时候,他给自己的定位就已不是一个读书人而已了。
十五岁那年,他听说石英等人起义,心里思考了很多平定的办法,还试图把这些想法上书皇帝。父亲王华知道了,虽然不免斥责他狂妄自大,但也颇为欣慰。
十七岁那年,王守仁奉父命到南昌与诸氏成婚。
这天他遇见一道士在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养生术。然后,他与道士相对无言,就那么坐了一天一夜,全然忘记了时间。却不知道诸家已经找他找翻了天,因为那天是他成婚的正日子。
第二年,王守仁前往拜谒当时最著名的理学家娄谅。
娄谅也是个立志要成为圣人的人,他和王守仁相谈甚欢,并告诉王守仁“圣人可学而致之”,王守仁感觉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
之后,他读遍了他能找到的朱熹的著作,对程朱理学有了些理解。朱熹说:“格物致知”,周敦颐说,一次又一次不停地格物,总有一次会“致知”。
王守仁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人,他决心穷竹之理,就和朋友一起废寝忘食地“格”竹子,结果两人什么“知”和“理”都没有得到,人却因为竭心尽思,相继病倒了。
由此,王守仁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开始对“致知”的途径和方法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只知读书的举人,他还喜欢谈论军事,并且身体力行,锻炼身体,还很会射箭。
二十一岁时,王守仁中举。第二年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让他为下一任的状元做状元赋。
让一个名落孙山的举子做状元赋,本有些打趣的意味,但没想到王守仁毫不在意,如同在家里写文章一样,潇潇洒洒提笔而就。
三年之后的科举考试,王守仁再次名落孙山。他的状元父亲王华担心他想不开,正要想办法开导他,结果他却笑着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有些人或许觉得考不上是没有面子的事,对于我来说,考不上没关系,可若是因为考不上而灰心丧气,那才真是没有面子啊。”
前两次会试,王守仁不因落第而懊恼;第三次会试,他也不因二甲第七而自负。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约就是这种境界吧。
从此,王守仁进入仕途,之后的二十多年,他一直是个做实事的官。
他因直谏而触怒明朝大宦官刘谨被贬,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改变主张,反倒因为这些遭遇而对圣人之道有了新的领悟。
而后,他又先后在江西和广西平定民乱,还平定了宁王叛乱。观之王守仁为官的成就,都是平定民变及盗贼等,这和他一直以来的思考及主张很是一致。
他一生谨守内心,不妥协,不盲从,面对权威也能坚持自己的思考。
他的军政成就固然很伟大,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样的思想,在物质世界里,日益绽放出隽永的光辉。
参考资料:
[1]度阴山. 知行合一王阳明[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