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第1张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的各个分支东哥特人、西哥特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汪达尔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一道瓜分了西罗马帝国。这些“蛮族”们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仍然过着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游牧或半游牧生活,整个西欧都从文明社会跌落入蛮荒之中,统一的国家秩序消失,城市毁坏,农田荒芜,商业中断,文学和艺术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又一个“黑暗时代”——中世纪降临到西方世界。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2张西班牙本塔德瓦尼奥斯的圣约翰教堂(建于公元661年)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3张该教堂内景。如果将它与罗马帝国时代的神庙做一个比较,可以看出两种生活水平之间的巨大反差 

        公元481年,年仅15岁的克洛维一世成为萨利安—法兰克人的首领。在他的领导下,法兰克人各支派联合起来,相继击败盘踞在高卢中部的最后一支罗马军队、高卢南部的西哥特人以及今天德国南部的阿勒曼尼人控制了整个高卢地区,建立了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统治。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4张法兰克人群像,下图左三和左二为克洛维夫妇(A.Kretschmer作于1882年)

        公元508年,在信奉天主教的妻子影响下,克洛维率领他的部下皈依了罗马天主教。此举一方面有助于改善法兰克人与当地原本就信奉罗马天主教的高卢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教派思想林立和东、西方教会不和的时代,这也使他和他的法兰克人成为罗马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天然盟友,为日后法兰克人统一西欧打下精神基础。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5张克洛维受洗(作于公元9世纪)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6张图尔之战(C.de Steuben作于1837年)

        公元732年,法兰克人在法国西部的图尔附近击败来势汹汹的阿拉伯军队,终结了阿拉伯人的扩张势头,挽救了基督教欧洲。这次战役的领导者是墨洛温王朝的王室总管(或称为宫相)查理·马特,他所在的加洛林家族这时已经成为法兰克人的实际统治者。公元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取代墨洛温家族成为法兰克王国的新统治者,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他的登基仪式上,罗马教皇的使节为他行涂油礼。此举首开由教会为国王加冕的先例。在当时,罗马教会正急于摆脱东罗马帝国皇权束缚而树立自己的权威,而“矮子”丕平也希望为他的篡位找到一个合法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教会与王权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并从此携起手来,开创欧洲历史新的进程。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7张教皇使节为矮子丕平加冕(J. Fouquet作于15世纪)

        为回报教皇,矮子丕平领兵击败盘踞在意大利的伦巴第人,将罗马周围的一大片土地直接交由教皇管理,建立起所谓的教皇国。“矮子”丕平的继承人就是西方中世纪最伟大的君主查理大帝。他带领法兰克人先后击败周边的各个日耳曼部落,除了已经被阿拉伯人征服的西班牙之外,第一次将包括现代德国在内的几乎整个西欧大陆纳入到一个统一政权之下。这是旧罗马帝国即使在最强大的时候也没能达成的伟业。然而这个帝国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于西欧大陆,从未将视野扩大到地中海周边的其他区域。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8张

铸造于公元812—814年的银币,其上应为查理大帝头像

        这是欧洲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这时候起,旧时的以地中海为中心倡导欧亚非一体化的希腊罗马文明被以欧洲大陆为中心的新文明所取代。一个独立的新欧洲已经到来。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9张正在抄写典籍的修道士(作于公元9世纪

        查理大帝不但十分骁勇善战,而且大力支持教育和艺术事业。他不但在请来教师指导自己学习算术、语法、修辞和天文学,还大力支持修道院设立学校,不分男女,为民众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他鼓励修道士誊写拉丁古典书籍。得益于他的推动,我们今天能够读到的罗马文学作品有90%都抄写自加洛林时代。在他的庇护下,许多不堪正在东罗马帝国掀起的“圣像破坏运动”迫害的拜占庭艺术家涌入查理大帝的帝国,将希腊古典艺术传进野蛮的法兰克人中,掀起了一股小型的“文艺复兴”运动。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10张查理大帝加冕(拉斐尔作于1514年)

        在查理大帝之前,罗马帝国皇帝都是由元老院和军队推立的。主教只是受皇帝委任代为管理教会事务的官员。向来只有皇帝批准主教和教皇的任命,从来没有教皇加冕皇帝的先例。尽管加冕仪式之后教皇仍然像从前一样向皇帝行臣属礼,但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清楚地表明,基督教已经成为决定中世纪历史进程的最重要因素。一个信仰的时代来临了。

        亚琛的宫廷礼拜堂是一座旧罗马帝国时代就建立起来的温泉度假小镇。虽然贵为帝国首都,可亚琛当时的人口大约只有两三千人,西欧中世纪的衰落由此可见一斑。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11张

右前方为查理大帝时代的皇宫,左后方为礼拜堂(M.Snajdar绘)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12张右侧为亚琛大教堂,左侧为亚琛市政厅

        公元805年建成的查理大帝宫廷礼拜堂这个时代保存下来的最大、最完好和最富有艺术性的建筑物。它是以意大利拉韦纳的圣维塔莱教堂为蓝本兴建的,两者在造型上十分相似,但在内部空间如何使用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亚琛宫廷礼拜堂剖视图

        圣维塔莱教堂为了突出前来礼拜的皇帝地位,于是建造者就将教士所使用的圣坛安置在中央穹顶边上的一个小空间,而将皇帝的座位放在主穹顶下。这样一种集中式的布局方式体现的是早期基督教世界皇权高于教会的特征。而当西罗马帝国灭亡皇权消失后,由于有限的王权不足以凌驾于教会之上,所以西欧基督教堂一般都采用更能够突出教士地位的巴西利卡式,而很少使用集中式。但是现在,西方世界又有了足以与教会抗衡的强权皇帝,于是这种布局就要做出相应调整。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13张亚琛宫廷礼拜堂剖面图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14张亚琛宫廷礼拜堂平面图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图片,第15张查理大帝的宝座。从公元936年起到1531年,共有31位德国国王在这张宝座上得到加冕

            在这座亚琛宫廷礼拜堂中,其圣坛是设在中央穹顶下方偏东的位置,虽然不是在穹顶正下方,但其地位还是足以体现出教会的权威。为了与之抗衡,建筑师梅斯的奥多特别在教堂西侧设计了由两座塔楼夹持的高大入口,而后在这个入口建筑的二楼上放置查理大帝的宝座,皇帝可以从这里俯瞰下方大厅的圣坛。通过这样一种设计,皇帝的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皇权与教权的平衡。这样一种被称为“西部结构”的布局方式,以后被德、法两国的罗马风和哥特建筑所继承。礼拜堂的周围原本还有皇宫、罗马浴场等建筑。中世纪时期,礼拜堂进行了改造,加高屋顶,扩建歌坛,成为亚琛大教堂。而原来的皇宫则被改成了亚琛市政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黑暗时代的欧洲古建演绎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