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1张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2张

飘零故事会

原创

明朝初期,丽阳镇有一个姓的员外,名叫王大福,家中经营粮油生意,王大福的一个堂叔在朝中为官,所以家中也有私盐买卖,只不过是见不得光的生意,因为有堂叔罩着,所以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王大福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娶了妻子,可如今已经三十六岁的年纪了,却膝下无子,妻子柳氏已经喝了好几年的汤药了,可肚子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

王员外妻子不能生育的事情,在这丽阳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王大福家中良田万亩,院落也有好几处,与王家生意有来往的个别客商便找了媒人,前去劝说王大福纳妾,都想把自己的妹妹或是女儿嫁给王大福,万一生了儿子,就能母凭子贵,王家的家业也能落在自家人手上。

说起这个王大福,虽然家财万贯,却是个不近女色的主,媒婆前来劝说,他很是排斥,后来还是在妻子柳氏的劝说下,他才勉强同意纳妾,柳氏出自书香门第,性格娴静,不好与人争论,她喝了好几年的汤药,大夫也见了无数,如今王员外已经三十六了,她也已经尽力了,就劝说夫君纳妾,有了子嗣,王家的家业就后继有人了。

王大福同意纳妾之后,媒婆就一个接一个的上门了,柳氏在众多女子中,选了个家室好一点的,长相出众的,名叫陈媚儿,选好吉日之后,这陈媚儿便住进了王家的另外一个别院里。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2张

王大福在妻子的催促下,每晚都去别院住,后来过了仨月,陈媚儿怀孕了,柳氏便安排身边干活麻利又稳重踏实的人前去照料,十月怀胎,陈媚儿顺利生产,生下一个女儿,终于有后了,虽然不是男孩,王大福还是很开心,便天天去别院居住。柳氏一人住在王家大院里,虽然下人众多,可心中很是孤独,柳氏的贴身丫鬟阿玲便给柳氏出主意,让她花钱收养一个男婴,柳氏起初是不答应的,可看着夫君已经连着两个月没有回来了,便让阿玲去打听收养之事,重金之下,还真买来了一个刚出生的男婴,据说是家住千里之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家中孩子众多,养不活了,所以便把孩子送了出来,柳氏看着眼前男婴,心中很是高兴,因为不能生育,所以看见孩子便母爱爆棚。

柳氏抱着孩子,让下人前去别院请员外回家,说有急事商量,王大福急匆匆的赶回家中,看见柳氏怀中抱着婴儿,忙问哪来的孩子,柳氏撒谎说是白天去庙里上香,回来路上捡的,看见孩子可怜,不知道是哪家人,这么狠心,把他丢在野外,王大福上前打开包着婴儿的被子,看见是个男婴,柳氏忙说,回来的时候就叫了大夫前来查看了,是个健康的男婴,刚出生不足十天。

王大福看着眼前软软糯糯的孩子,他想要个儿子,如今眼前就有个男婴,虽然不是亲生的,他接过孩子,越看越喜欢,便与柳氏说,“这孩子的身世以后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就说是你生的,以后就是我王大福的儿子,就是王家继承人。”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2张

柳氏热泪盈眶,看来这个事情,她做对了。

后来王大福就每天两头跑,两年后,小妾陈媚儿又有了身孕,为了方便照顾,王大福跟柳氏商量之后,便把陈媚儿接到王家大院居住,十月怀胎,陈媚儿生产那天,疼的死去活来的,当接生婆出来问王大福保大还是保小的时候,王大福差点晕过去,柳氏仔细询问了接生婆,原来是孩子胎位不正,柳氏又有血崩之像,如果强行用外力把孩子胎位摆正,孩子生出来,陈氏只怕是撑不过去,若是现在赶紧给陈氏止血,陈氏的命肯定能保住,可是孩子因为在腹中缺氧,只怕就胎死腹中了。

只听见陈媚儿在屋里大喊:“保孩子!”接生婆一看来不及了,便一头扎进屋里去了,一声婴儿的哭声从房内传了出来,孩子生出来了,接生婆忙出来报喜,是个男婴,陈媚儿此时已经奄奄一息了。她看着柳氏,说道:“柳姐姐,只怕我撑不过今天了,希望你答应我,以后善待我的两个孩子,把他们视为己出。”柳氏重重的点头说道:“你放心,我一定把他们视为己出。”

说完,陈媚儿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刚出生的孩子,就咽了气。王大福抱住已经咽气的陈媚儿,大声的喊着她的名字,可惜佳人已去。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2张

王大福安排管家,办了很隆重的葬礼,都说母凭子贵,陈媚儿虽然生出了王家唯一的男婴,可她却无福消受。

后来柳氏一人在家管着三个孩子,大女儿叫王嫣然,二儿子也就是养子王赐,还有刚出生的男婴,王大福给他取名王嘉陈,带上了他母亲的姓氏,纪念他死去的母亲。

王大福如今家中有三个孩子,不用在愁子嗣之事,便投身生意中去了,柳氏在家中细心照料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王嫣然已经长成个大姑娘了,也到了婚配年纪,王大福与柳氏挑来选去,把她许配给了吴县令之子吴之然,是个文文静静的书生,长得一表人才,婚后,他们夫妻恩爱,王员外夫妻俩很是满意。

王嘉赐和王嘉陈一同长大,如今也已经到了婚娶年纪了,嘉赐自幼聪慧,不管什么一学就会,所以早早的就到店铺与父亲学习经商之道,嘉陈自幼体弱多病,书也读的不多,整日喝着汤药,柳氏整日细心照料,嘉陈本就身体不好,所以又很是溺爱,担心他磕着碰着,父母从小对嘉陈一直都是有求必应的,所以嘉陈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嘉陈自幼就知道,不管犯了什么错误,父母从来都不会动手打他,所以也一直恃宠而骄。

媒婆上门给王家两位公子说媒,不管是哪家姑娘,柳氏都是先让嘉陈看,二儿子相不中之后,才会去让大儿子看,大儿子一直都是恭恭敬敬的回母亲一句,“母亲做主就好。”

后来媒婆拿出一张小像说是镇上富商贾千丘的女儿,贾兰儿,单从小像就能看出这贾兰儿长得很是漂亮,柳氏依旧是让下人唤来小儿子,王嘉陈看着小像,竟看入迷了,一时之间竟忘了回母亲的话,柳氏看着他的样子,很是高兴,八成是看上人家姑娘了,便给了媒婆一些跑腿钱,麻烦她前去说和。

就这样王嘉陈与贾兰儿的婚事就定了下来,大儿子王嘉赐在母亲拿来的众多小像中随便选了一个,他的婚事也定下来了,就这样,王家上下满心欢喜的准备着两位公子的婚事,忙的不亦乐乎。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6张

婚礼当天,满堂宾客,好不热闹,洞房花烛夜,王嘉陈看着眼前娇羞漂亮的妻子,很是高兴,俩人便相拥而卧。

王嘉赐婚房内,新娘子安静的坐着,嘉赐送完所有宾客,又帮着父亲一起指挥下人,收拾停当之后才拖着疲倦的身子,来到婚房,看见踏上新娘还在等候,心中满是愧疚,新娘叫李欣怡,是城西李氏豆腐坊李老板的小女,长相一般,性格文静。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7张

王嘉赐掀开盖头,忙行礼表达歉意,李欣怡见夫君翩翩有礼,一表人才,心中很是高兴,忙上前帮夫君更衣,王嘉赐吹灭囍烛,春宵一刻值千金。

婚后没多久,王大福与柳氏便商量起家业应该传给哪个儿子更合适,王大福觉得大儿子嘉赐是个经商的料,传给他比较合适,柳氏则认为应该传给二儿子嘉陈,因为嘉陈是王大福亲生儿子,传给他名正言顺,俩人就因此经常争吵。

有一天夜里,俩人又谈起家业之事,二儿媳贾氏半夜起夜,经过父母窗下,听见母亲说道嘉赐不是王大福亲生儿子之事,很是震惊,便悄悄的多听了一会,这才知道老两口一个想把家业传给大哥,一个想把家业传给夫君。

贾兰儿知道了王家秘密,自己又拿不定主意,第二天便回娘家,与父亲说了此事,贾千丘早些年经商因为投机取巧,在好米中掺了次米,买主发现之后,退了他的米,还要他支付高额的赔付金,买主转身又与王大福合作,那一次他赔的是倾家荡产,后来还是她妻子变卖首饰,又去娘家借钱,才度过了难关,从那以后,他便恨上了王大福,想着日后一定想办法报仇。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8张

如今,机会来了,他让女儿想尽办法去说服她公公,把王家家业传到王嘉陈手上,到时候再想办法偷梁换柱,把王家家业占为己有。

贾兰儿以为父亲是为了她的以后打算,很高兴,便回了王家,按照父亲的计谋,趁着嫂子李氏回娘家,大清早跑到大哥房内,王嘉赐看见弟妹前来,以为她有事,弟妹只说是早晨起来有点头疼,迷迷糊糊走错了屋子,眼睛余光看见父亲前来找大哥,便又急匆匆对着大哥行了礼,从大哥房内走出。

王大福看着匆匆而去的二儿媳妇,心中很是纳闷,一进门,就看见大儿子正在整理衣物,王嘉赐刚起床穿好衣物,就见弟妹前来,没说两句话,弟妹又匆匆而去,弟妹走了,他才想起自己衣冠不整,正在整理衣物,父亲就进来了。

王大福看在眼里,只觉得这两人之间绝对有事情,心中很是不快,便问道:“嘉赐啊,我莫不是眼花了,刚才看见老二家媳妇从你这里出去了?”

王嘉赐恭恭敬敬的给父亲行了礼,回道:“回父亲,弟妹说她早起头疼,迷迷糊糊走错了屋子,我正想着去请了大夫去给弟妹看看呢。”

这话听在王大福耳朵里,就觉得是在找借口,看着大儿子关心二儿媳妇的样子,心中很是愤怒,说道:“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她身子不舒服,自有老二关心,今天你就在家吧,不用去铺子里了!”

说完拂袖而去,王嘉赐心中纳闷,不知道父亲为何生气。却也不敢忤逆父亲,便没有跟随父亲去店铺,王大福则认为大儿子的心虚不敢跟他去店铺,心中越想越恼火,也无心店铺之事,把事情交代给掌柜的,就回了家。

回家他与柳氏说了早晨所见,俩人又商量着家业之事,这次,王大福便没有再说把家业传给嘉赐之事,俩人商量着把家业传给嘉陈,又害怕老大再跟老二儿媳妇不清不楚,便打算把临县的两个快要关门的铺子交给老大两口子去打理,这就算分了家。

晚上王大福把分家之事对两兄弟说了,俩儿子都没有异议,就这样,王嘉赐带着李氏去了临县,王家大院与王家的家业就交到了王嘉陈手上。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9张

王嘉陈不懂经商之道,在妻子贾兰儿的建议下,让贾兰儿的堂哥贾成负责管理店铺内一切事宜,贾成在叔父贾千丘的指引下,一点一点把王家的产业往贾家过度,慢慢的王家的生意就剩个空壳了。

王大福看儿子把生意打理的很好,便很欣慰,庆幸自己没有选错接班人。

天有不测风云,王大福的堂叔因为走私之事,哐当入狱,圣上派人彻查,就查到了王家,王家的生意如今全部转到了贾家,包括私盐生意,贾千丘接触到王家私盐生意已有两年多,这其中利润丰厚,让他赚得是盆满钵满,官府上门查办,在他的暗室中搜到走私私盐的各地官员名单以及大量银钱,贾家一夜之间被查办了。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2张

王大福与王嘉陈也被抓进了监狱,王家一时之间没了主心骨,柳氏担心丈夫与儿子,王大福已经快六十的年纪了,哪里经得起牢狱之灾,儿子嘉陈又体弱多病,进了大牢,只怕凶多吉少。

柳氏日日担心,以泪洗面,想上下打点打点,问了账房先生,才知道账上没有银两,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贾兰儿这才知道父亲的计谋,原来父亲是想把王家家业占为己有,如今却因为走私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贾兰儿悔恨不已,当初就不该听父亲的,去陷害大哥,让公公与大哥之间产生误会,就不会有今天的事。

贾兰儿想着眼下只有去找哥嫂,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救出父亲与丈夫,便来到临县,与王嘉赐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王嘉赐这才知道他不是父母亲生的,可父母待他比亲生父母还要好,一想起父亲遭受牢狱之灾,就很是心疼,他来这里已经有三年了,店铺在他的管理之下,生意蒸蒸日上。

王嘉赐想把店铺出售,换成现银回去救出父亲和弟弟,妻子李氏表示赞同,于是卖了两个店铺之后,三人一同回到了王家,柳氏见大儿子回来了,便痛哭不已。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2张

王嘉赐拿着银钱去找大姐王嫣然,拖大姐夫打听到需要交高额的保释金,才能把父亲和弟弟从监狱中救出,王嫣然早都想救父亲和弟弟,可奈何没有那么多钱。

王嘉赐回到家中,与母亲商量着救父亲之事,便打算把家中的地和房子都卖了,才能凑够钱,于是就托人四处打听买家,前后半个月,王嘉赐只留了一处小小的院子,够一家人居住,其余的房产地契全部卖了。

这才救出了父亲和弟弟,王大福在大牢里已经被折磨的只剩下半条命了,王嘉陈也因为大牢里潮湿患上咳疾,不停的咳嗽。

接回父亲和弟弟,全家人喜极而泣,柳氏给王大福说了为了救他们父子,家中能变卖的都变卖了。王大福看着眼前的大儿子,心中五味杂陈,当初因为误会把大儿子赶走,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不是自己亲生的,而如今,却是他想尽办法把他们父子从大牢里救出。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王大福不知该说什么,柳氏心中很是愧疚,便对着王嘉赐说道:“孩子,如今你既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我便告诉你,你家在何处,你可以去找你的亲生父母。”说完,掩面而泣。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第2张

王嘉赐听完母亲的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我的父母就是你们,我打小你们就视我为己出,就是我的亲生父母,如今父亲和弟弟已经救出,我们家再无大难,求父亲不要赶我走。”

王大福艰难的起身扶起大儿子,泪眼婆娑的说道:“儿啊,难为你了,你就是我王大福的儿子,永远都是。”父子俩含泪相拥,再无嫌隙。

后来王嘉赐去岳父家借了一百两银子做本钱,又做起了粮油生意,生意慢慢的越做越大,王嘉陈自身体好一点之后,便到店铺里给哥哥帮忙,后来嘉陈也能独当一面了,他们把店铺名字改成了“兄弟粮油店”,生意红红火火,贾兰儿和李欣怡两个妯娌相处的跟亲姐妹一般,她俩一同怀孕生子,王大福和柳氏看见孙子出生,乐得合不拢嘴。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民间故事:看见二儿媳从大儿子房间匆忙走出,富商大怒,决定分家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