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1张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2张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新疆罗布泊,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是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全国人民欢呼沸腾起来。人们记住了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的名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还有一位女科学家,她的名字叫王承书。

01 不爱红妆爱物理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富裕家庭,她的父亲在清朝时期是一位进士,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母亲何氏也出身名门,何氏的爷爷何维键,正是大名鼎鼎的“晚清第一园”何园的园主。

少女时代的王承书便表现出了与众不同,其他同龄女孩都在琴棋书画的世界里徜徉,她却偏偏选择去学习异常枯燥的数学。让家人意外的是,王承书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

更让人意外的是,长到17岁时,王承书又喜欢上了物理学。她还对父母表示:“物理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我的偶像是居里夫人!”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最先进的自然科学”,王承书在旁人异样的目光中,考取了燕京大学物理系,成为了班上唯一的女生。那是1930年,她刚满18岁。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3张

在燕京大学里,王承书继续展现着学霸实力,她比其他男同学吸收知识更快,也更加勤奋刻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四年很快过去了,经过了时间的筛选,1934年,物理系仅有四人顺利毕业。不出意外,王承书照样是第一名。为了奖励这名优秀的毕业生,燕京大学将学校最高荣誉“斐托斐金钥匙奖”颁给了王承书。

谁说女子不如男?那一刻,王承书无比的自豪,她感到自己在大学里取得的成就,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偏见。更让王承书兴奋的是,优秀的她得到了物理系主任谢玉铭的关注,谢玉铭力邀王承书留校担任助教,想到这样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研了,王承书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读研期间,王承书不仅收获了大量知识,也收获了一份珍贵的感情。对方叫张文裕,同样是谢玉铭的学生。张文裕虽然出生贫苦家庭,但是志向远大,很能吃苦,当时他在燕京大学担任教员。

同样的“学霸”属性,让两颗年轻的心彼此靠近,他们一有空就会约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慢慢地越走越近,最终两人相爱了。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4张

正当这对小情侣沉浸在爱河中时,甜蜜的生活节奏被抗战爆发的炮火声打断了。国破家亡,山河沦丧,日本侵略者的大刀深深刺痛了王承书。1939年,她在战乱中和张文裕结为夫妻,随后两人毅然奔赴昆明西南联大。

战争的残酷,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命运,王承书猛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她在心底里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变得更强大,用知识的力量报效国家!

02 海外学子盼归国

很快机会来了,王承书得知美国有一位富太太,生前留下了遗嘱,将自己的一部分遗产捐出,设立巴尔博奖学金,规定该奖金专门用来扶持亚洲女性在美国求学。规定里还有一条引起了王承书的格外关注:该奖金不提供给已婚人士使用。

王承书已经结婚了,显然不符合申请条件,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大胆提出了申请,在申请书里王承书特意写道:“女子能否干成大事业,不是靠有没有结婚来决定的。”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5张

看到王承书提交了申请,有朋友不解地问她:“你申请这个奖学金干嘛?张文裕又不是养不起你。”王承书听了很生气,她反驳道:“我干嘛要靠丈夫养?我是一个独立女性,我完全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就这样一次次的申请,一次次地被拒绝,经过几轮反复,加上谢玉铭教授的推荐,王承书终于在1941年成功来到了美国,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书。幸运的是,王承书的导师是国际知名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她的主攻方向为气体分子运动论研究。

乌伦贝克带着这个女弟子共同完成了“稀薄气体动力学论文”,论文里提出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立即成为了世界物理学界的讨论热点。王承书乘胜追击,又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这个困扰科学界五十多年的难题被一个中国人破解了,王承书的名字迅速传开,她俨然已是世界物理学领域的一颗闪亮新星。

带着一身光环的王承书顺利博士毕业,留在了密歇根大学任教,这时张文裕也进入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巴尔摩实验室的教授。体面的工作,不菲的薪酬,花园洋房置办了,小轿车也有了,不久之后,两人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6张

对于王承书来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在美国的生活似乎特别完美。然而一个千里之外传来的消息,即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这天王承书正在家里看电视,里面的一段影像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了!王承书激动地跳了起来,她当晚就向丈夫提出建议:“要不我们回去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中国建设中去,现在的祖国正需要我们!”

正好张文裕也有同样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做准备工作,他们第一时间向美国政府递交了回国申请,马上就遇到了巨大阻碍。申请书几次提交,几次都被打了回来。原来当时美国政府明令禁止理工农医研究方向的中国科学家离开,更不允许回到中国,王承书和张文裕是千里挑一的人才,自然都在名单之列。为了防止他们偷偷跑掉,美国政府派出专人严密监视起了夫妇二人的日常出行。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7张

此刻的美国就像一个“软禁”的大牢笼,王承书和张文裕感觉备受煎熬,回国的愿望愈发强烈。好事多磨,到了1954年,经过中国政府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努力,美国才不得不在国际舆论压力之下松口,开始逐步解除对中国科学家的禁令。

王承书夫妇总算盼到了回国的日子,离开之前两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先是将专业书籍、资料、笔记分成了300多个包裹,总计一吨多重,委托熟人分批次悄悄地寄往了北京。接着,他们又统计了在美国的各种资产,毫不吝啬地悉数赠给了友人。

乌伦贝克教授惊闻王承书要回国的消息,颇为难过地说:“简直太可惜了!如果你一直留在美国,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情!”

王承书望着导师,坚定地回答道:“虽然我的祖国还很落后,但是我不能等别人把什么都准备好了再行动,时间不等人,我现在就要加入到创造条件的队伍中去!”

几经辗转,1956年,王承书夫妇带着儿子登上了驶往中国的邮轮,在邮轮上他们遭到了搜查,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将他们全身上下查了个遍,连袜子和鞋底也没有放过。搜查完毕,工作人员递给王承书夫妇一张纸条说:“以后如果想回美国了,可以按照上面的方式联系,我们随时向你们敞开大门!”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8张

美国人不会理解,王承书夫妇早已归心似箭,当他们跨过深圳罗湖桥,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王承书大声喊了出来:“回家了!我们回家了!”

“终于回来了,回家的感觉真好!”这一刻,夫妇二人百感交集。

03 为了祖国“我愿意”

回国后,王承书进入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接着又到原子能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与之前在美国的生活大相径庭,王承书的住所从精装别墅换成了简陋砖瓦房,交通工具从小轿车变成了公交车;没有了阿姨负责买菜做饭,只能自己承担厨房里的大小事务;由于屋子里缺乏淋浴设备,洗澡还得去公共浴室。即使条件艰苦,王承书依然乐在其中,她在日记里写下了:心情舒坦,每一天充满阳光!

有一次,王承书获得了在苏联学习三个月的机会,在学成归来的火车上,她利用七天时间将拿到手的科研著作《雪任德计划》翻译成了中文,后来这本书里的经典热核聚变理论知识,在我国科研工作中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一系列突出的成绩,让王承书成为了中国热核聚变专业的顶尖专家。在她兼任大学教授期间,还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热核专业的青年骨干力量。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9张

时间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随着苏联专家的陆续撤离,我国原子弹研究事业遭遇了巨大的打击,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决定:自力更生,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

1961年春的一个早上,时任二机部副部长、负责高浓缩铀研制工作的钱三强,拨通了王承书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王承书马上赶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问她:“现在有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但是需要你转换专业方向,从事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所以想先征求一下你个人的意见?”

那时王承书已经46岁了,对于这样一个专业基本上定型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转行无异于冒着极大的风险,但是王承书听后没有片刻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为了国家转专业,我愿意!”

分离轴同位素属于保密性任务,王承书不能和外界有任何联系,不能发表论文,不能出席学术会议,需要从此隐姓埋名,放弃以往所有的荣誉。就这样人们惊讶地发现,中国核技术专家王承书在国际物理学领域莫名消失了。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10张

1962年,王承书来到了位于兰州的504厂。504厂作为中国第一家浓缩铀工厂,当时还处在建设阶段,它的按期投产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实验进程。

在整个504厂里,王承书是唯一的女性,可是她有着不输男性的智慧和毅力。她来到这里没多久,就得到了三本珍贵的笔记,这是苏联专家之前做培训时中方学员抄写下来的。虽然笔记抄得很工整,但是没有人能看得懂。

为了搞清楚上面的内容,王承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研究着,经过几个星期的奋战,王承书终于弄懂了所有知识要点。接着,她又和同事们一起在户外搭起了帐篷,当做简易教室给大家讲解笔记内容。

其实教学只是附带工作,王承书的主要任务依然在科研上面,条件有限,她就利用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做数据。一遍遍的演算,一次次的推导,构成了那段时间她生活的全部。

演算纸张一麻袋一麻袋地装起来,王承书的头发也一根接着一根地变白,过度用脑使她比同龄人看起来更显苍老。幸而皇天不负有心人,王承书领导的小组终于掌握了关于浓缩铀的基础理论。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11张

基础理论有了,王承书又开始攻克铀同位素分离这道大考题,1964年1月,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第一批高浓铀从504厂顺利出产,这标志着我国原子弹研发计划真正进入了实操阶段。

同年10月16日,中国自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实验成功。望着升腾起的巨大蘑菇云,王承书和同事们热泪盈眶。

04 隐姓埋名三十载

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但是王承书的征程才刚刚开始。钱三强来到了504厂找她,试探性地问:“如果让你继续留在这里做科研,你愿意吗?”

继续留在504厂,意味着王承书的名字依然不能被世人所知晓,鲜花与掌声也依然与她无缘。

可是王承书想也没想就回答:“我愿意!”为了祖国,让她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之后在我国的氢弹、人造卫星研发过程中,都能看到王承书的身影。1972年,上级又下达了研制国产铀浓缩设备的任务,也就是国产气体扩散机。这一次还是由王承书组建团队,担任总设计师。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12张

气体扩散机是一个新领域,王承书之前从未涉足过,相当于她再次转了行。为了更方便工作,王承书常年住在宿舍,吃在食堂,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回去了,也没时间陪家人,而是整天关在房间里搞“神秘的研究”。丈夫张文裕什么也不会问,只是选择在妻子身后默默支持着她。

经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1991年,中国终于成功实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这又是王承书事业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王承书在兰州工作了整整17年,一直到1978年才调回北京,进入核工业部担任研究员。这时她已经66岁了,夫妻二人总算能够团聚了。时光终究是残忍的,曾经的青丝少女再次回到丈夫怀抱时,已是苍老的容颜和满头的白发。

05 淡泊名利守初心

王承书的巨大贡献令人瞩目,她的生活却非常简朴。王承书的家里只有1套旧沙发,1张硬板床,3个旧书柜,4个小书架,外加一个老式冰箱,一台修了又修的破洗衣机。在熟人们眼里,王承书家中最值钱的东西,应该是那些快堆不下的专业书籍资料了。

身为高级专家,王承书每月有280元的工资,但是她会把其中的200元用来交党费,剩下的80元,一部分资助贫困青年,一部分捐给科研项目,留给自己的只够简单的饮食起居了。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13张

长期高强度的做项目,让王承书患上了职业病,她的眼睛出了问题,常常看东西很费力。为了照顾她,单位特意配备了专车和司机,可是王承书一次都没有享受过,照样和同事们一起搭班车上下班。因为她说自己“不需要额外被照顾”。

为了尽量少花国家的钱,王承书更是很少去医院看眼病。有一次她迫不得已到了医院,结果医生告诉她,治疗眼病需要打一种进口药,每支药的费用大概在600元左右。王承书一听连连摆手道:“我不需要了!这么贵的药,花在我这种老年人身上太浪费了!”于是年近八旬的“抠门”的她,只能借助着放大镜一篇篇地去看学术论文,再耐心地与学生们讨论研究。

1992年张文裕去世后,王承书将丈夫一生的积蓄13万元全部用来做公益,其中10万元捐给西藏日喀则萨迦县,修建了一所“文裕小学”;剩下的3万元捐给福建泉州培元小学,盖了一栋“张文裕科学实验楼”。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第14张

同年底,积劳成疾的王承书也倒下了,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王承书知道后第一反应是立下遗嘱,把全部遗产捐给希望工程,同时将遗体捐给医学单位做研究。王承书还特意嘱咐,自己身后不需要任何丧葬仪式,自己的所有书籍资料留给科研单位使用。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平静地走了,享年82岁。直到此时,她的名字和生平事迹才被公布出来。

人们在整理王承书的遗物时,从她的笔记本里发现了这样的文字:“无论任何时候,坚决完成任务,在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铭记,也许是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最好致敬。

参考资料:《永恒的人生:王承书传》、《巴伯奖学金与中国近代八位女物理博士》、北京卫视《我志愿:巾帼奇才 名垂青史 王承书》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王承书:几次转行的神秘女科学家,三十年后才被世人知晓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