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1张


!@#¥%……&*()

新锐散文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2张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3张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4张

书房与厨房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5张

当文字内在的能量,追光般将生活的两个空间照亮,厨房与书房里就妙幻地呈现着,烟火气与书香气交流而成的味蕾风景与嗅觉风景。
虽然,你在时间的追光里看不清,景深里大小细节里,烟气与语气蒸腾中的我的具象。但你能通过这束光,纷呈出两个生活空间的薪火,是怎样燎燃着我的舌尖和心尖的。方块字碰撞出的光亮,无论是模糊地呈现在做日子的饭我,还是剪影在线炒生活菜的我,哪怕是时间的影子,只抓拍我摇晃着生活调味的瓶子的一瞬间,只要你追光般地在线,就会从我厨房天天的“摇滚”与书房文字升起的“神曲”里,品尝到我调制的生活新滋味来。
火,图腾着饥饿,放入生活锅内的食物慢慢融合着,不用期盼味蕾的图景,你就已闻到了生活烹调的“香气”。我的生活里,食物搭配与书房里文字搭配的这种感觉,常常产生是1+1大于2 的感觉,也许文字碰撞的声音里,你早就感到了新意。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6张

你也能想到,当厨房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响起,我的心里就流溢着一种心香。生活中美妙的食物叠加与文字碰撞与刺激,就在妙不可言的实际操作中,向生活更细微处延伸着。袁牧在《随园食单》所写的话就自然而出:“凡一物烹成,必须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灶火,燃烧起来,图腾着一种表达,也描绘着心中想要的美文。
当我有时口中无味,心中有香,但笔下无文的时候,我就会从书房走进厨房。用生活水,调和着感觉。尝一尝,那脆生生的食物。再咀嚼一下厨房新做的菜肴,然后,将有点迷失的自己,从一种自觉的观照中带回书房。再坐下后,用感觉捕捉生活里那些与生活相生相伴的词语。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提鲜、添香,是需要用烹调的佐料进行矫正的。有时,在书房,我自己像晃动半瓶醋一样,摇晃着身体里不多的词汇,让那些悬浮在脑海里花哨的东西,渐渐沉淀下来。当灵感的文字,脆生生地自然跳动,我才又将感觉,衔接到写作的链条上去。在我身上发生着嗅觉与灵感的能量纠缠,构建着我生活一层又一层渴望与感知的风景。
这种生活的秉持与个人的癖好,有时也颠覆着我的惯性思维,旋转着我的日子。我不知道这些物质的微粒,是怎样改变我的。但我知道原子核是圆的,这种生活轮回的重复,就结构成我每天的象形。海得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 语言与味蕾结合,形成新的阅读感觉,“字与音”也就在新的统一下,有了新的内容。
厨房与书房,喂养着我,也螺旋上升的提升着向上的我。将生活里平凡的情愫“化生为熟”,有时我也将写作的“素材”如厨房做菜一般,“干货”泡发,素材腌制上浆,等烹调的食物与文字入味,再经过心灵咕嘟咕嘟地焖煮,慢慢煮出其中的滋味来。激发着我有所创新。有时,也突发奇想,搞一些新的食物搭配。如鸡蛋与豆腐搭配;银耳与木耳搭配;新茶煮鱼烧咸鱼咸鸭等等。有时也用药膳,来调理我们自己的身体。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7张

食物与文字中,都携带着大量的自然信息和远古先民的智慧,也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密码,只要你的情绪,在“煮”文烧火中被激发、刺激,就会产生新的味蕾文字与新的味蕾感觉来。
一次炖羊肉,我走进书房后,空气里还弥漫着很浓烈的羊肉味。此时,我正在写一篇味蕾的文章,神经都处在捕捉文字里的肉香味中。可是,当我定下神,开始写肉香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汉字里的“香”,根本就没有什么深浅维度。“香”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上黍或麦的形状,最初之意是指黍稷成熟后,将其粮食收藏。与肉无关。
而肉是象形字。初文本像肉块横放之形。春秋之后,“肉”字写法由横势转为纵势,与香无关。古人造字,条件、环境与科技的限制,远古人重视可视性存在,忽略味蕾的感受。人曰肌,鸟兽曰肉。凡肉之属皆从肉,所以我们今天,说到羊肉香,一定要在肉前加一个羊字,不然,无法区别。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鱼肉等等都是,沿袭着古人“凡肉之属皆从肉”的说法。
突然之间,我惊奥了。汉字还有如此的缺陷。古人是怎么用文字象形来表述味蕾的感觉呢?翻看书籍得知,古人也是用会意字叠加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创造了“羊”与“鱼”的合体字“鲜”。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羊肉和鱼都是刺激味觉和嗅觉的特殊食物。鱼的腥气和羊的膻气被中和,并在火烧和炖煮中,形成了新的“鲜”字。那我们能否也来个意识的会意和叠加,创造出新的文字“鲜”味来呢?
我调动视觉、味觉与嗅觉,将文字里的会意、指示、形声与象形也互相转换着,运用现代的通感艺术和绘画语言,结合着自己的体味与感受,以一个新加入者的热情和冲动,一种极限挑战的感觉,去进行发现、探索和试验。以自己的时空方式来言说“肉香”。
我们知道,不管什么肉,放在哪里,没有火的加温,佐料的调味,感官都难为感受到。这就像没有思想的文字,躺在字典里,更像记忆的电影胶片一样,只有通过心灵的组合,接通思想的电光,文字与记忆的胶片,才能显出灵魂的光影来。
于是,我摆脱寄情比兴的古典情调,打破见肉不问香的传统文字的局限,以淡味真味为至味,叠加上舌尖和味蕾的感受,用文字内在的韵律提香,具象化地梳理漂浮在生活间隙里的情景存在。以陌生化和疏离化的方法接通感知,让看不见的“香”,在感知与味蕾上互相切换,让记忆和激情共存并因此而在阅读中而生成一种飘动的“肉香”来。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8张

由此,我又联想到徽菜。臭鳜鱼与毛豆腐的做法。发臭的鳜鱼与长毛的豆腐,都能做出美味,我何不以此变通,化平常为非常,化腐朽为神奇的来构建文字里的“肉香”呢。我将文字内敛的姿态与固定的情感驱动维系在一起,把散发香味的感觉,带得很远或拉得很近,味蕾在文字镜头的拉伸中,辗转出我味蕾的新体验。
这种“常”与“变”的文字新组合,还真在我的探索中,借景生情地转化出,我文字烹调的肉香来。文字,还真开枝散叶有层次感地展现出来。我将文字“肉香”的这一发现,喜悦地与北京的文友分享,这文友将我的这一发现,作为文学交流会上的发言,让我震惊不小。
食物的形与色,满足身体需要;文字的形与色,满足视觉享受也是第一性的。书房和厨房,都是生美的地方。菜肴的型色不好,文字缺乏音乐感,吃起来,读起来没有弹性和绵软之感,谁都不想动筷子,读文的人也不想多移目的。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第9张

作者简介:凌代琼,安徽铜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全国各类散文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80多万字。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来稿选粹】凌代琼|​​书房与厨房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