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第1张

提起北京人艺,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都会是“中国话剧最高的艺术殿堂”,在戏剧观众中可谓是拥有着极高的声望。

始建于1952年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至今已经有70年的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人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创作出数十部经典之作,构成了人艺多年发展的根基。

但近些年,经典剧目的演出日益减少,新戏质量参差不一,新老观众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又对如今部分演出反响平平,难道北京人艺要“跌落神坛”了吗?

京味儿戏剧经久不衰

多年来,逢开票必在人艺院内排起长队、迅速售罄的传统剧目,打响人艺的招牌。

-《茶馆》-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1,第2张

作为北京人艺的镇院之作,《茶馆》历经了六十多年七百余场演出,经典与传承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2,第3张

(1958年版《茶馆》剧照)

64年前,《茶馆》在北京人艺首演,老舍先生把故事设定在老北京城一间小小的茶馆里,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三幕故事,三个时代,以小见大囊括了近五十年的中国近代史。

茶馆的经营者、来往三教九流的客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人生,几方茶桌似一个微缩的北京城,展现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虽没有明确的主线情节,却通过对每个人故事的描述撑满整个舞台。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3,第4张

(2021年《茶馆》剧照)

这么多年,《茶馆》经历了数次重排,演员也随着老一辈的退休换了新人,但这部剧始终是人艺话剧不朽的代名词。每逢上演,都是一票难求,在北京人艺招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雷雨》-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4,第5张

郭沫若、老舍、曹禺的剧本确立了人艺话剧最初的表演风格,所以话剧观众总戏称北京人艺为“郭老曹”剧院。曹禺作为北京人艺的首任院长,将自己的数部作品带到了人艺的舞台,《雷雨》《日出》《北京人》《家》这些保留剧目,多年来一直滋养着日渐年长的人艺。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5,第6张

(1979年版《雷雨》剧照)

《雷雨》的故事大概许多人都不陌生,一个旧社会家庭中矛盾丛生雷雨之夜,在压迫与被压迫的社会环境下,所有人囿于其中,无法挣脱,一幕幕社会现实在舞台上赤裸裸地展示出来。即使距离剧本创作之时已近百年,《雷雨》精彩的戏剧呈现仍吸引着年轻新观众走进剧场观看。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6,第7张

(2004年版《雷雨》剧照)

《雷雨》自1954年在人艺上演至今,至少经历了三个版本的复排,从戏中主演到下一版的导演,新老演员代代传承,不断回归经典并将其延续,而这也是人艺不朽的根基。

-《窝头会馆》-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7,第8张

《窝头会馆》可以说是迈入2000年后,北京人艺最优秀的原创作品,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剧目,汇集了当时人艺最具实力的明星演员,何冰、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徐帆等,几位能单挑大梁“台柱子”来出演同一部剧,其精彩程度可见一斑。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8,第9张

(2019年《窝头会馆》剧照)

《窝头会馆》将故事的场景更生活化地放在了一户大院,邻里几家的小人物上,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穷苦百姓,为了钱拼命挣扎。舞台上院内居民的争吵算计与解放战争末期社会大环境的党派斗争明暗交织在一起,真实而生动。

这部剧在创作上重拾人艺的看家本领——京味儿话剧,编剧刘恒是生长在北京南城的地道北京人,剧中大段的人物对话和独白,在老北京话的加持下,人物特质和故事呈现都愈发出彩。《窝头会馆》在新世纪人艺原创剧目中,可谓再造经典。

平平无奇的新戏

接连上演的多部新作,并没有达到人艺应有的水准,消磨了一众观众再次走进首都剧场看戏的热情。

-《阳光下的葡萄干》-

疫情后,《阳光下的葡萄干》作为年度首部新戏面向观众,以导演英达的母亲吴世良女士翻译的手稿为主要宣传点,将百老汇非裔美国作家的经典剧目搬到了人艺的舞台上。

人艺不是没有排演过国外的剧本,《推销员之死》、《哗变》等作品的出色程度不亚于原创本土剧目,而《阳光下的葡萄干》却有负众望。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9,第10张

(2020年《阳光下的葡萄干》宣传照)

不是满脸涂上深色粉底才是饰演非洲人,也不是在一众翻译腔里加入别扭的北京儿化音就是本土化改编。故事本身的悲剧内核只通过插科打诨,抖包袱泼狗血是无法传达给观众的,导演可能在执导舞台剧和影视剧中没能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2020年人艺向观众交出《阳光下的葡萄干》这样的答卷,实在难以及格。

-《日出》-

去年,北京人艺的新剧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包含中剧场曹禺剧场和新的人艺小剧场,新版《日出》与《榆树下的欲望》分别作为两个剧场的开幕剧上演。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10,第11张

(2021年《日出》剧照)

新版《日出》由副院长冯远征导演,主要演员选择了一批人艺的新生代演员,整部剧的编排与呈现上都着重突出了求新求变,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又因演员能力、节奏把握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最终面向观众的作品差了些火候。

-《榆树下的欲望》 -

《榆树下的欲望》官宣之初就收获了不少关注,人艺邀请到音乐剧演员郑云龙来担任本剧的A卡男主角,不再拘泥于人艺本身的演员团队,对外展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

《榆树下的欲望》作为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剧目本身的经典不多赘述,但放在当下的国内,如何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巨大差异进行改编演绎,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11,第12张

(2021年《榆树下的欲望》剧照)

在小剧场的演绎中,郑云龙和于明加的组合更加贴合角色形象,台词、表演也加入了充满个人风格的细节,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的感受。但在剧本身,还是能看出人艺剧目一些固有的模式,不能说差劲,但就开幕剧来说属实会有落差感。

人艺的困境与未来

今年是人艺建院7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庆祝的年份,人艺拿出的剧目却不太尽如人意,回看2019年,《茶馆》《雷雨》、“人艺五虎”版《哗变》、“全明星”版《窝头会馆》接连上演,似一桌话剧盛宴摆在观众面前,每一部都不容错过。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12,第13张

当下,面临着一大批老一辈演员的退休与部分演员的“出走”投身影视行业,人艺失去了不少支撑剧目演出的中坚力量。年轻演员没有能力接班经典作品,再加上没有扎实的新作品磨练演员,少了相辅相成的成长与进步,以往人艺在人才储备这一部分的巨大优势日益式微,而毫无疑问,戏剧的常青是需要人来传承的。

除此之外,没有新作品也是一大困境,人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和话剧体系,传统经典固然不会出错,但缺少了创新变化,将来何如?商业化的话剧无论是在类型、舞台艺术还是内容表达上都在不断接受观众、市场的审视与考验,极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文章图片13,第14张

(北京人艺新剧场)

人艺或许并不用过多的商业化,但戏剧却需要更开放的氛围,敢于尝试和突破的创作环境,从新剧场三部全新改编的戏中已经能窥探到人艺积极求变的意识。希望在下个十年,北京人艺能够培养更多戏剧人才,创作出不输经典的新作。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北京人艺,如今怎么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