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

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第1张

翁 飞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色彩最斑斓、变动最激烈的,要数十九世纪下半叶。这是一个既充满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的大动荡、大分化、大转型时代。中国在走向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被西方列强用鸦片贸易、洋枪大炮和不平等条约敲开了门户,传统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了无情的破坏,封建末世所郁积的各种矛盾,以太平天国战争的形式得到了总爆发。而代表相对先进生产力水平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却又用极其野蛮和侵略的方式,企图使中国沦为世界资本市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各种矛盾错综交织。这样一种局面,用李鸿章的话说,就是“三千年一大变局”。
        正是在这样一个亘古未有的大变局当中,思潮纷呈,流派林立。当时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纷纷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后,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这样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停留在器物革新的层面上,无法触动封建社会体制的根本痼疾。但它毕竟在这个封建体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这样一个内外矛盾交错情势下,艰难起步的。也可以说,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改革舞台上,洋务派是众多改革派别里的主流派;而在洋务派内部,又分成众多的集团,如中央的奕訢、文祥集团,地方的曾国藩、左宗棠两个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系集团、以及后起的张之洞集团等。
        所谓集团,是指晚清官场派系林立,明争暗斗,风波险恶,任何一个政治家要在政坛上站住脚、有所施展,没有一个抱成团的关系网是万万不行的。而在当时,围绕着如何求强与求富、要不要在中国实行近代化?革新与守旧的各方正在进行激烈的争持,某些利益要求和思想见解相同或相近的人们聚合成一个个群体,尊奉一个或数个实力人物作为本群体的领袖,侈谈时务、议论朝政,并在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施政方针,这就是近代的集团政治(它和后来有着成熟的纲领、严密的组织、明确的政治目标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集团政治的发生,本身体现了封建社会国体政体由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李鸿章和他的淮系集团,在19世纪70年代,以令中外瞩目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它是以1862年初组建的淮军为基础,由一个单纯的军事集团,经过十数年的聚合集结,逐步形成为拥有当时两支近代化水平最高的军队(淮军和北洋水师)、数十家粗具近代化色彩的官督商办企业、并把持相关津要部门和地方封疆的人事任免权的、包括将领、官僚、幕僚三个子系统庞大的社会政治集团。它以李鸿章为唯一的领袖,形成众星拱月的结构(如下图)
淮系集团成员表:
一、李氏亲属中出任疆吏枢臣者(5人):
(1)李鸿章(略)
(2)李瀚章:李鸿章长兄,拔贡。办理湘军粮台,1860年援江西吉南赣宁道;1862年10月赴广东为湘淮军抽办厘捐;1863年授广东按察使,次年升布政使;1865年任湖南巡抚;1867年调江苏巡抚并署理湖广总督,后实任;随又先后担任四川总督、漕运总督、两广总督等,1895年因病开缺,1899年卒。
(3)李经方:李鸿章长子(同李昭庆过嗣),举人。1886年随刘瑞芬出使英国,任参赞;1890年任出使日本大臣;1894年马关谈判中为全权谈判大臣;1907年任使英钦差大臣;1911年底调邮传部左侍郎。
(4)李经羲:李鹤章三子,优贡生。1887年选四川永宁道;历任湖南盐法道,署湖南按察使,福建、云南布政使,都察院右都副御史;1901年任广西巡抚调云南巡抚;1909年任云贵总督。(民国初年复任财政部长、国务总理)
(5)张佩纶:李鸿章女婿,进士。其父张印塘与李鸿章为生死至交。1879—1881年丁母忧期间入李鸿章幕府;1882年署左副都御史;1884年任会办福建海疆事务、署理福建船政大臣,因马江战败遭革职,发往军台效力,归后重入李鸿章幕并入赘。甲午战争期间以“干预公事”被驱逐回籍,后定居金陵,郁郁而终。
(二)淮军将领中出任方面大员者(4人):
    (1)张树声:廪生,树军统领。1866年授直隶按察使;1869年署直隶布政使;1870年授山西布政使,护理山西巡抚;1871年授漕运总督;之后历任署理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贵州巡抚,广西巡抚,两广总督;1882至1883年一度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2)刘秉璋:进士,亲庆军(一名良军)统领。1865年授江苏按察使;1866年升山西布政使(未任);1868年丁父忧;1872年授江西布政使;1875年升江西巡抚;1881年调补浙江巡抚;1886年升四川总督;1894年因四川教案去职。
   (3)潘鼎新:举人,鼎军统领。1865年授山东按察使;1867年升山东布政使;1870年丁母忧;1874年复授云南布政使;1876年升云南巡抚。后调京简用,请假回籍;1883年署理湖南巡抚;1884年任广西巡抚,次年革职。
   (4)刘铭传:盐枭,铭军统领。在平吴、剿捻战役,因功授直隶提督,封一等男爵;1869年春卸任回籍;1870年津案发生,奉诏起复,帮办直军务,后又督办陕西军务,次年去职回籍;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再度奉诏起复,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战后,清政府于1885年10月在台湾设立行省,授其为首任台湾巡抚;1891年辞职。
(三) 文职僚属中担任疆吏枢臣者(34人)
文职僚属成员包括李鸿章淮军(早期)直隶督署和北洋(后期)幕府人员,以及他在江苏、两江、湖广、直隶任职期间的属吏、与其关系密切受其保举推荐的人员。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2 文职僚属中出任疆吏枢臣人员表[1]
姓 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