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第1张

灯笼,第2张

灯笼,第3张

“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是春节前孩子们的第一愿望。正月十五挑灯笼却是所有孩子的要求。

民俗正月十四试灯笼,正月十五挑灯笼,正月十六跺灯笼。孩子们的强烈愿望,作父母的尽量满足。“不出十五都是年。”正月初十以后,该走的亲戚走了,该访的朋友访了,农活要等到十五以后才干(近些年,因为要出外打工,初三都有人给小麦浇地、施肥。),大人们便着手扎灯笼。灯笼的数量视孩子的多寡,一人一个;灯笼的质量看大人的耐性、手艺,省事的用腊萝卜头、白菜疙瘩挖个窑,塞上掺点灯油的麸子、棉花,有耐性的家长用高粱梃子扎小巧玲珑的纸灯笼。

灯笼,第4张

纸灯笼虽小,制作过程却繁琐。长短不齐的高粱梃子用多少根要心中有数,事先用剪子裁好长短,灯笼骨架结合处要用拆散的破旧的梳头篦子签子固定牢靠。骨架扎好后,用白纸四面围住,灯笼上下各留一个方孔。灯笼下方有一块小木板,小木板中间楔根钉,钉头朝上,便于放蜡烛头(蜡烛头是初一五更时点剩下的,吃过饺子后,出门拜年时吹灭它。),小木板用铁丝钻俩孔,两根铁丝从灯笼上面的方孔里出来,打个结拧紧,便于用小棍子挑着。这些工序完成后,手巧的家长便用红字剪些动物、戏曲里的人物图像贴在白纸上。这样,一般的灯笼就做成了。

灯笼,第5张

灯笼中引大人瞩目的是走马灯。走马灯与孩子挑的灯笼有几点不一样,一是走马灯骨架大;二是走马灯的内部有个轴是用来转动的;三是走马灯纸上贴的多是《西游记》《八仙过海》等戏文中的人物肖像;四是走马灯仅供观赏,转动轴,图像在烛光映照下便活动起来,它的道理与皮影戏的原理一样。

灯笼,第6张

普通灯笼人人会扎,走马灯却是多少年才有个好事的人扎,因为扎它的人必须好玩才想扎,扎它的人必须心灵手巧才会扎,扎它的人必须有耐性,扎它个七天八天才能扎。因此,走马灯一扎成,一年才看一、两次电影,不知多少年才看一场戏的乡邻乡亲挤满了屋子坐满了院子看稀奇。

灯笼,第7张

十五那天天不黑,就有人挑起灯笼呼朋引伴,不久,大街上便成了灯笼的海洋,那情景使你联想到天上的繁星,那种壮观的场面连牵着孩子手的大人心里也热乎乎的。争强好胜的孩子先是互相比灯笼明,比图案美,比着比着,就有不服气的孩子用自己的灯笼砸对方的灯笼,结果,蜡烛歪了,灯笼烧了,孩子哭了。

灯笼,第8张

说是正月十六跺灯笼,其实,除了腊萝卜头、白菜疙瘩随手扔之外,精美、精致、精巧的纸灯笼都被当作炫耀的摆设挂在堂屋一段时间。

随着腰包日渐鼓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浮躁的大人们不愿亲自动手为孩子扎灯笼了。市场上先是有折叠纸灯笼、塑料灯笼,发展到现在的电子音乐灯笼,式样可谓不少,价格可谓不菲。

灯笼,第9张

怀念手工灯笼。

灯笼,第10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灯笼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