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诸方特色配伍形式——活血调津、温经祛瘀法

活血化瘀诸方特色配伍形式——活血调津、温经祛瘀法,第1张

活血化瘀诸方特色配伍形式——活血调津、温经祛瘀法,图片,第2张
二、治血瘀津阻的活血调津法共选四方,虽然同属津血病,同样体现活血调津治法,却各有特点。
加减瓜蒌薤白汤(《中医研究院方》):瓜蒌壳24g,薤白15g,香附12g,郁金、桂枝、红花、桃仁各9g。以治胸痹疼痛为主证,疼痛之机与气滞、血瘀、痰凝有关。除用桂枝、红花、桃仁活血以外,兼配调气的香附、郁金,涤痰泄浊的瓜蒌、薤白,反映了气血津三者兼顾的配伍形式。
手拈散(《奇效良方》):延胡索、五灵脂、没药、草果等分。以治脘腹疼痛为主,其疼痛之机与中焦寒凝、血瘀、湿阻有关。除用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止痛之外,特配擅长温中化湿的草果。
调肝散(《仁斋直指方》):制半夏15g,辣桂、当归、川芎、牛膝、细辛、木瓜各10g,炙甘草、石菖蒲、酸枣仁(荡去皮、微炒)各5g。以治腰骶疼痛见长,其证是因寒邪凝结,血郁湿滞,病在肌肉、经脉。除用肉桂、当归、川芎、牛膝温通血脉,木瓜、甘草舒缓经脉以外,特配半夏、石菖蒲燥湿芳化,合细辛除肌腠之湿,体现了温经、活血、化湿、舒筋四法合用。
神芎丸(《世医得效方》):大黄、黄芩各60g,黑牵牛(炒)、白滑石各120g,黄连、川芎、薄荷叶各15g。以治头痛昏眩见长,其证是因湿热阻滞,气血郁结,除用大黄、川芎活血以外,更配牵牛、滑石行气利水,是气、血、水同治的配伍形式。
加减瓜蒌薤白汤用瓜蒌、薤白涤上焦冠状动脉之痰,手拈散用草果化中焦之湿,调肝散用石菖蒲、半夏治腰骶之湿,神芎丸用牵牛、滑石利三焦之湿,若再参照治风湿痹阻经络的身痛逐瘀汤于活血方中配伍秦艽、羌活以祛风除湿;消癥化积的桂枝茯苓丸于活血方中配伍茯苓以淡渗利湿,即知血瘀津阻之证可以见于表里上下任何一部,应该根据不同部位使用除湿药物。

上焦宜涤痰泄浊,中焦宜燥湿芳化,下焦宜淡渗利湿,体表宜祛风除湿,掌握上述用药特点,有助于临证选药。

三、治血瘀偏寒的温经祛瘀法共四方,所治证候各异。四方涉及调经、痛经、胎前、产后诸疾。
过期饮(《证治准绳》):熟地黄、当归、白芍各6g,川芎3g,红花2g,桃仁2g,莪术6g,木通6g,香附6g,肉桂3g,甘草3g。治妇女经期延后。仅用少量肉桂,温经力量不强。
温经定痛汤(《妇科治疗学》):当归6g,川芎5g,延胡索6g,红花3g,桂枝5g,莪术、台乌药各6g。治妇女痛经。用台乌药、桂枝两温气血,力量远胜过期饮,盖痛经因寒,力薄恐其药不胜病。
脱花煎(《景岳全书》):当归3g,肉桂、川芎、牛膝各6g,红花3g,车前子6g。治妇人难产,胎久不下。肉桂用量亦少,是恐多用反伤产妇气。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皮尖,研)6g,黑姜2g,炙甘草2g。治产后恶露不行。炮姜之量甚微,是因产后尚有出血证象,多用恐其动血。
由此看,除痛经温药用量可大以外,其余都宜少用。

活血化瘀诸方特色配伍形式——活血调津、温经祛瘀法,图片,第3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活血化瘀诸方特色配伍形式——活血调津、温经祛瘀法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