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上)

如何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上),第1张

散文在写人、叙事、抒情、状物等方面,都会采用一些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掌握这类试题的答题方法,对于提高考生的阅读能力和答题准确度意义重大。

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

一、对比衬托

手法特征:对比就是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人、事物(或者一个人、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在比较中描写,使表达的思想、情感更为突出、鲜明。衬托就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人、事物作陪衬。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解题技巧:在描述主要人、事物时,写到其他人、事物,一般可以从对比、衬托的角度思考、分析。分析时,先要指出对比、衬托的对象(是衬托的,要分清主次),弄清对比点,最后,还要指出对比、衬托的目的,即对比、衬托的表达效果。

例1. 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相关语段】

白桦树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任林举《岳桦》)

【分析】本题的实质要求是在对比中概括白桦与岳桦的不同个性特征。从节选的文段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所处环境不同(命运不同),性格特色不同,概括时尽量采用原文当中的表示性状的形容词。

【参考答案】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二、比喻拟人

手法特征:比喻,描写事物(或人)阐述事理时,用与之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物来写,赋予事物人的言行、思想、情感等。

解题技巧:比喻句的分析,要紧紧把握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借此概括事物的特性、阐述事物的道理,还要指出比喻之法在使事物生动化、事理形象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拟人句的分析,要抓住人格化过程中的动词,把握事物特性、作者情感,以及拟人手法在使事物生动化、事理形象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例2.第⑴、⑵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语段】

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林斤澜《春声和春深》)

【分析】本题在于考查对比喻、拟人手法的理解。第(1)段,先用拟声词、比喻句突出夜间冰雪猛烈狂袭,突出其山野狂性,再写天亮的冰雪如一只大虫,“只是”“趴下来”,说明风雪虽然停了下来,但并没有向这片山野屈服。第(2)段,“高天朦胧,太阳淡化”,残留的冰雪在“角落里”“背阴里”,大势已去,然而“龇着白牙”,仍不甘告退。

【参考答案】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

三、反复排比

手法特征: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排比,就是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短语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

解题技巧:手法的辨析,着眼于结构特色;语意的分析要抓住“反复”“排比”句中的关键词。此外,还要分析出语势特点和作者强调的重点内容等。

例3.以下面的语段为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其语言特色。

【相关语段】

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分析】从结构特色看,“不喜欢……喜欢……”是三个基本相同的句式,可以确认为排比手法;语言形式的特点是整齐、工整;从语意看,突出了作者对“清淡、隐约、反射”之光的喜爱,这也正是阐述窗子北向的原因。

【参考答案】排比手法。作者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突出了作者对“清淡、隐约”之光的偏爱。

四、象征手法

手法特征: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思想。这里的“具体形象”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思想”就是象征意义。如高尔基的《海燕》,海燕象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革命队伍中的胆小鬼,乌云、狂风则象征了当时的反动势力。

解题技巧:分析象征体的寓意,首先要考虑的是语言环境,即文中与之相关的叙述句、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等,从中发现与之相关的思想情感;其次是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等内容。

例4.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相关语段】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郁达夫《怀鲁迅》)

【分析】从“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等句,可以看出作者极力赞扬鲁迅的精神,赞扬鲁迅精神的民族感召力。因此,结尾的“一片微红”,可以看作是用形象画面,表现抽象的思想(象征手法),当然这种思想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象征手法。②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不死。(或: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新的力量必然产生。或:表达了对民族和文化振兴的期盼。)

学以致用——边练边思边悟

一、阅读柳萌《秋月春风莫闲度》中的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1)说到时光,无论拥有的是长是短,在利用上对谁都一样,几乎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关键看每个人怎样对待。有的人惜时如命,把点滴时间,都用在有益之处,充实的生活,成功的事业,都是跟时光讨要而来,他们比时光更悭吝。可也有这样的人,总觉得自己年轻,未来的日子还长,于是,对于时光毫不珍惜,每一天都是随便打发,还以为是青春潇洒。岂不知比你更潇洒的时光,这时了无痕迹地已经溜走。日复日年复年,时光未老,我们老了,这里回首来路,感觉究竟如何,恐怕只有自知。时光的有情与无情,只能在年长后认知。

 (2)在更多的人谈论发财致富的今天,我不知趣地大谈老掉牙的时光,自己都觉得多少有点不合时宜。那么为什么还要谈呢?一是感到自己早年荒废太多,一是越来越感到时光的公正。

(3)我年轻那会儿,主客观的条件,可以说都不算好。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完全被毫无意义的事情,常年累月地纠缠瓜分了,无论心中有多么美好的想法,都只能默默随饭吞掉。因此,现在一听说或看到某个年轻人成就大事,总会由衷地为他们高兴,说不定还会自言自语:“赶上好时候啦。”当然,由于实在太羡慕了,那一丝丝的酸味儿,说不定还会在心中,像胃液一样泛起来。这时我就特别相信,时势造英雄的道理。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对时机的把握,再漫长的好时光,都会像流云轻轻飘走,留下的只能是一声叹息。

(选自《人民日报》)

【思考题】

1.第(1)段,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简要分析第(3)段中画线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对比手法。②作者将惜时的人,时光对其有情,使其事业成功与不惜时的人,时光对其无情,悄悄溜走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时光的看法——时光是公平的。解析:考查理解表达技巧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对比手法的考查。解答此类试题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用作对比的事物(可能是两种事物,也可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是对比的目的(可能为了表达某种观点,也可能为了突出某一个方面的特征)。

2.①比喻手法,将已逝的时光比喻为轻轻飘走的流云。②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利用有利的社会环境,抓住机遇,创造成功。解析: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命题侧重于比喻句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明白“流云”比喻“时光”,再从“飘走”“叹息”中发掘作者思想情感。

二、阅读于溪《痛,并创作着》中的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1)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这让我想起了病蚌成珠的故事,一只河蚌里掉进一粒砂子,蚌感到不适,还有些疼痛, 就不停地分泌物质包裹砂子,一年又一年,多年以后,原来那不适疼痛的地方,就出现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陀思妥耶夫斯基终生的疾患、凡高奇丑的容貌;西伯拘禁而演《周易》,孔子流亡而作《春秋》,屈原被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却著《国语》;博尔赫斯因为眼瞎而洞若观火地看到了时间与生活缝隙间的生命无奈;诗人拜伦,腿部残疾却登上了一个健康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峰。

(2)痛,除了让肉体处于一种高度敏感状态之外,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的灵魂,将创新的意识照亮,放射出一道道光芒,不朽之作常常在这样的际遇中横空出世。 (选自《麒麟》)

【思考题】

1.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简析第(1)段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参考答案】

1.通过一个选择问句,向世人表明,天才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和苦难。解析: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侧重于选择问句的考查。解题时注意把握“苦难”与“天才”的关系即可。

2.采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作者引入“病蚌成珠”这个比喻性的材料之后,用排比手法铺排出陀思妥耶夫斯基、西伯、孔子、屈原、左丘、博尔赫斯、拜伦等著名人物,意在说明,不幸总是围绕在人们左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正视不幸,将其视为前进中的催化剂。解析:考查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命题侧重于考查修辞手法在说理中的作用。解题的第一任务是根据句子自身特点和句间关系确认采用了比喻、排比手法,再综观全段,分析作者用排比方式集中推出论据的目的。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如何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