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1张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2张

这是千刀君的第136篇原创文章

工作之余,每次回乡都有不同感受,就形成了《回乡记》系列。上一篇《打工仔回乡记:且把托尼变狗生》主题是购房,这一次主题是移山。文章将我眼中看到的近期变化,提出的三个问题,对应三个角度进行自我解答。

·  正  ·  文  ·  来  ·  啦  ·

1.文理分科还明显吗

表弟今年刚结束高考,近期正在报志愿,是信息管理专业。

他高中学的文科,老家的文科里,物理课只学一点皮毛,连基础的变速运动都没涉及。

但信息管理这个专业,必须得学大学物理。

这就产生了矛盾,高中学文科,大学还要学物理,难不难?

大学物理是电磁、刚体、光学、热力等多门学科的的大杂烩,多且繁杂。但浅层意义上,大部分人的目标还是考试不挂科。

深层意义上,大学物理课在于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辩证思维。

专业教育很重要,但重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这就是深层意义。当然这个意义在本科阶段难以发掘出来。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3张

如果按深层意义来看,大学物理不难。不难指的是知识难度不跳级,既然它是你认识世界的工具,就有其现实性及便捷的可操作性。

除了物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课程也是奔着这个意义展开的。比如概率论这门课,让人知道中头彩确实存在概率,有些事情并非靠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

奔着这个意义来,文理分科其实已经不明显了。任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都是殊途同归。

很多人喜欢谈论文理分科的原因,是为了节省认知资源。把所有复杂多元的对抗或者比较,都转化为二元对立,既方便比较,也满足了戏剧的冲突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穷人VS富人、创业VS体制、学霸VS学渣等等。虽然方便,但这种比较出来的结果意义不大。

视野再放大一点。跳出课程的维度来看,大学本科中有十二大专业分类。再往上看硕博课题的研究,或者踏入社会工作,人都需要综合多领域的技能知识来解决问题。

再用文科理科来区分人或事,意义很小。

削平了文理两座大山,我看到更多元更综合的多门学问,多种方法,多个角度。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4张

2.年龄与做事有关吗

刷手机是现代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

姥姥今年76岁,也跟年轻人一样,整天抱着手机刷新闻,能玩转微信、今日头条等软件。喜欢拍照,家里的养的绿植开花了,随手拍一张发到微信群里。

在网络节目奇葩说的某一期节目中,某辩手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研究天文学、学习语言编程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在他的观点里,这个年龄就应该喝喝茶,唠唠家常。

显然,这位辩手强行的把年龄与做事划定了线性关系,认为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情。

而观察现实却不是这样,我在旅行团见过很多老人,他们的目标是游遍名山大川,即所谓的60岁的年龄有着20岁的心态。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5张

之前有篇很火的文章《为什么有些人25岁就死了,75岁才埋》,这篇文章说的是如果一个人陷入全知遮蔽的盲区,认为自己知道了一切。那么他的知识不再发展,思考能力将停滞不前。

25岁如果成为一个人吸取知识的终点,那么25岁这一天他就已经死去了。

做事与年龄有关系吗,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不论多少岁,都可以不断吸取新知识,磨练新技能。

「弗林效应」由智商研究专家弗林提出,其内容是:在过去100年来,全世界人的智商都有长期性的明显提高。

弗林认为智商提高的最终原因在于工业化。工业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的普及,使日常工作和生活对认知能力的要求更高。

工业化对人的认知要求更高,迫使人不断吸取新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这是对全年龄段的挑战,相同的环境背景下,挑战目标也有同一性,没必要强调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

削平了年龄的大山,我看到了成长的逻辑落脚于能持续更新自己的认知,不让自己在25岁就死去。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6张

3.我必然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由于单身的年纪过长,回一趟老家免不了被亲戚一顿花式催。大部分亲戚带着爱却责备的语气:再不X,你可就XX了。如果XX了,最后就成了XXX。

我必然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我想想过自己人生的多种可能,从最辉煌到最悲惨都想过。最辉煌的的时候一夜暴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最悲惨的是生命不随自己操控,随时被夺走。

参考概率上的正态分布,最常见的可能就是一生平淡,没什么大成就。

考虑到事情发生的随机性和概率性,生命会指向多种可能。既然如此,我没有、也不需要固定人设。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7张

一直以来都喜欢用长远的视角来看自己的人生,这个长远是时间,也是距离。想从这个角度想问题,得有一点历史感。

历史感具体内容比较难描述,但将历史和个人命运交融在一起后,能得到的一种超乎个人生命、事业、情感的全景视角。

财新总编辑王烁在其新书《跨界学习》中写到,如果把历史看成一条曲线,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成就。那么在普通坐标里,所有的成就都发生在近一百年。

再往前看几百年,几乎没什么成就。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8张

但这个视角是偏的,历史不是普通坐标,而是对数坐标。举个明显的例子,不是吃的最后一个馒头让人饱腹,前面吃下去的馒头都有功劳。

从对数坐标看,在历史上活过的那些人,都在当时有限的约束下取得了最好的成就。我们始终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而非空中楼阁。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享受前人的恩惠,亦要承前启后,做后来人的肩膀。如今人已经能实现《百岁人生》中的物理寿命,那么精神寿命是不是也能实现呢。

历史不会重复,因为环境一直变化,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自己的生命有限短暂,想做一件大事可能都做不成。

但我应该形成历史感,继承前人的衣钵,做后来人的肩膀。

像雷锋同志一样,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削平了固定人设的大山,我看到了生命必然的禁锢,也赋予自己以历史意义。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第9张

4.总结

每次回乡总有感悟,就提出这三个问题,并做出自我解答。

文理分科不重要,重要的是多门学问综合运用。

年龄与做事没必然关系,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认知,证明自己活着。

没有什么固定人设,当从历史的角度看事情的时候,虽生命有禁锢,但任何人都能发现自己的意义。

削平群山的含义,在于拨开现象的迷雾,看到最本质的问题。

文章就写到这里,感谢阅读。

END.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打工仔回乡记2:削平群山,发现本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