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志 | 祭 奠 古 街,第1张

郑家志 | 祭 奠 古 街,图片,第2张

四月是一个祭奠的季节。今天,我想用历史的几把“火”,祭奠鲤鱼溪的古街。愿万物有灵,且行且惜。

浦源鲤鱼溪不但以神奇锦鲤闻名遐迩,而且溪两岸古民居青瓦木拱土墙,富有明清水乡建筑特色,当地人将这些古街称为旧街。鲤鱼溪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把火是发生在清康熙癸卯年(1663年),“因乡住屋回绿(传说中的火神,后用以指火灾),众寓、祖祠因烟卑灶燃为乌有,是年仍基再建,亦仅一堂,至四十三年甲申(即1704年)十月复构前座。”这把火不仅烧掉了第一批迁徙到鲤鱼溪溪边而大举建设的先民住房,而且也把开基兴建的祖祠——郑氏宗祠烧了个精光。

关于鲤鱼村溪边的民居历史要追溯到八百多年前,即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河南荥阳向南方不断迁徙到宁德谷口的郑氏族人中的一支朝奉公,在向福建东北继续迁徙的过程中,被浦源的青山绿水、花香鸟语以及清澈的溪流深深吸引,于是他们在这里定居敷衍,生生不息。这一支郑氏族人最早是在离溪300米的厝坪里建宅居住,后来才临溪而居,巧妙地用“洛书河图”,以溪为太极“S”线,全村房子分别朝向阴阳两个太极眼建设,形成自然而神奇的古村、古街。

而郑氏宗祠始于宋代的郑氏八世祖晋十公所建。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祠堂的第一进左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需四五人合抱,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为“灵樯”。相传,郑氏始祖朝奉公于此处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舵,醒后以为吉祥之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郑氏八世祖晋十公果遂其愿,后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这座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当地“人文博物馆”,它犹如一个沧桑的老人在鲤鱼溪旁见证着浦源人与鲤鱼800多年的历史。

可惜,若干年前,有位香客却在许完愿后的不知哪个时辰里,烛照的香火把“灵樯”树心点燃并烧穿,虽经村民和林业管理部门多方抢救,千年“灵樯”已无力回天,直接升了天堂。我不知道,那些曾经在“灵樯”树下祈祷的灵魂如今将如何寄托?倘若“灵樯”有知,试问,在庇佑众生的无数日子里,为什么独独没有点化那些自私的心灵,在给予与获得之间找到平衡?我以为这样,“灵樯”就不会坚持了千年,而且被尊奉为神灵,做尽了上善之事,却反而引火烧身,粉身碎骨。

鲤鱼溪古街最近的一次大火,发生在2016年1月20日凌晨4时25分,浦源旧街23号发生火灾,火势非常大,急需消防官兵救援。接到报警后,周宁县消防大队立即出动4辆消防车、25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处置。4时36分,消防官兵到达现场。经侦察发现:着火建筑为两排紧挨的木质结构民房,火势正猛烈燃烧,整个街道火光冲天,对面几幢距离较近的房屋已被引燃,开始蔓延。根据现场情况,消防指挥员立即向官兵们下达作战指令:灭火组立即从火场两边夹击,分别占据火场四周各有利位置架设水枪阵地进行灭火;警戒组联合现场公安民警负责火场警戒任务;供水组利用市政消火栓负责火场供水,并联系县自来水公司对消火栓管网进行加压,同时协调县环保局洒水车对消防车辆进行不间断供水,确保火场水源充足。经过消防官兵们的扑救,5时50分许,大火基本被控制,成功防止了火灾继续向周边的民房蔓延,6时50分消防官兵们基本将火灾扑灭。据统计,此次火灾共烧毁民居14栋25户,涉及人口约100人。

这是个噩耗!这条曾经热闹非凡的明清古街是闽东通往闽北的要道,街面两侧多是木质结构民房,沿街商铺连绵,那些略微倒斜的木板房和铺面,依稀可辨当年客栈、药店、纸庄、布庄、肉铺、食店林立。这些民居建筑传承了福建特有的土木结构,就地取材,并结合当地文化,非常适合当地地域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闽东独特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地域传统建筑文化。

“古村落的保护,比保护一个故宫更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曾慨叹。这种难,难就难在古民居的防火安全保护,难就难在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为了防火浦源先民可是是费尽心思。在火灾预防上,往往采用敲锣打更的办法提醒村民做好防范。每每在天干物燥的天气里,晚饭后,敲锣人就得走街窜巷,边走边敲锣边喊:“敲锣通知,天寒地燥,各家各户,火烛小心。”人定后,打更人则会敲打着木铎,不辞辛苦地在大街小巷里来回巡逻、警醒。这个场景至今依然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那些敲锣人和打更人仿佛就是咱们的守夜人,保护着全村的平安。而在技防上,成熟的做法是在房子与房子之间建设防火墙等防火设施。

此外,浦源村民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防火文化。比如,浦源古村中有一条古街被称作“七透巷”。顾名思义,这是一条有规则地蜿蜒曲折、四面连通、如同迷宫的巷道。郑氏祖先在太极八卦古村落建成后,根据《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斗为人君之象,号令之主也”,以及北斗七星的型制,在巷道中确定七处进行引水建井,并按北斗七星七个星的名字命名,统称“七星井”,这七个打井是互相联通的,主要供村民日常洗漱、消防用水等用,可谓匠心独运。而且,他们还从上游不同阶段的几个地方引进源源不断的清洁水源,环绕“七星池”,在村中主巷道边开辟七条水沟,名曰“七星渠”。这七条水沟均依村地势收集污水,最后直接流入鲤鱼溪下游的大片农田用以灌溉。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在五行中,水是克火的。然而,在古人的眼里,水在万物之中位居第一,火则位居第二。《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大禹谟》云:“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又如《周易》:“天一与地六相得合为水,地二与天七相得合为火,天三与地八相得合为木,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天五与地十相得合为土。”水是万物之源可见一斑!因此,在古人的防火文化中,必然依赖水来治火了。根据这一理论,浦源先民按照罗盘测定的火星位即丙位,在鲤鱼溪南面的古街里,挖井蓄水以克火星。这是浦源村唯一一个凿土穿石建设的地下井。

失火的当天到现场看时,我不禁感慨万千。古井就在离民房发生火灾地点不足30米的明清古街上。不想,先民的良苦用心却没有镇住火神,换来这些村民的太平安宁。

以此为祭,古街尚飨!

2018年4月12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郑家志 | 祭 奠 古 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