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匏瓜(4-4)

读书随笔:匏瓜(4-4),第1张

此时的孔子,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境地——随心而行,甚至于还有些小任性,让弟子们有时也哭笑不得。

孔子48岁的子张向他问政,问的是升官发财之道,孔子也不像从前会拒绝这类求教了,也予以谆谆教诲——多听,多看,少说,慎行

可疑的事不要谈,即便是确定的事,说起来也要小心。可疑的事不要做,即便是确定的事,做起来也小心。这样,就能尽量不惹事,尽量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升官发财即在此中

孔子现在七十岁,弟子多了,也开始分类。一类是受业者,这类人一般都是地位相当高的人物,不好称为弟子,只是来学习交流;一类就是弟子,孔门七十二弟子就属于这类。

他对弟子的要求非常高,虽然说入门的标准低,有教无类,但是真要成为弟子,有一个标准就是——教一次而不能举一反三的,他就不教了

而这举一反三,要求也很高,也就是说,老师说一句,你要能想到可能老师都没有想到的地方去

看到这里,想到了梁启超这个神人,当年在时务学堂那会,他批改学生的作业,做批语,有时候能比作业还长出两三倍去——这才属于孔子说的举一反三的那类人吧。梁启超后来称得上得意的门生——蔡锷也是这么一号人物,老师说一句,他能正面反面想出来一大堆来跟老师辩。

孔子的著作方面,考察来看,诗、书、易这三个应该是他之前就有了,乐可能从来就没有书,只是音乐艺术的一个统称,礼也一样,更多的是言传身教。只有《春秋》,这是孔子的心血所集。

《春秋》并不是孔子全部的想法,它更像是对之前春秋(那个时候凡史书都叫春秋)的评注或修改,更像是今天的PPT,而不是一部书。孔子要对着这个东西给人讲解,而他讲解的很多细节,并没有在《春秋》上。这么口耳相传,到了汉代,就有了《公羊传》、《毂梁传》。

孔子晚年对自己想法的总结,主要集中于“中庸”上。中,是适度,取乎其中的意思,不走偏,不极端,不偏听偏信,谢绝偏见;庸,是坚持不变,原则问题不变,该坚持得坚持。

这也就是说,此前他的政治学说,到了晚年他并不看重,他更看重一个人该怎么在社会上生活和发展——孔子注重的,是个人对自己负责,个人才是社会的基础

个人有了主张,不走偏私,光明磊落,那么这个社会就坏不到哪里去。

今天我们看来,认为中国文化讲究集体主义,西方文化讲究个人主义,其实也不是一直都这样

中国的集体主义是到宋代以后才开始形成的,西方的个人主义也到文艺复兴之后才兴起的

此前,与孔子同时期的雅典城邦,比孔子更讲究集体主义——苏格拉底不就是因为宣扬个人理性与怀疑主义被处死的嘛。相比之下,孔子的主张是个人主义。

把握了“中庸”这个核心,就能理解,何以孔子讲究“仁爱”,只要不偏颇,就能包容,就能相互理解,客观沟通。

孔子也从来不强调后世宋儒明儒们那种严苛的道德标准,比如关于“以德报怨”,孔子就认为,不应该是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有了仇怨,就应该合乎原则地去报复,你都以德报怨了,那你怎么回报别人给你的德呢?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有德报德,这才是中庸处世原则。

再就是子路和子贡分别做好事,子贡有钱,救了人本可以领国家津贴,他没有去领。

孔子就骂子贡,你这么搞,今后别人即便救了人也不好意思去领津贴了,然后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好事了

子路做了好事,别人送他一头牛,子路乐滋滋地把牛牵回去,孔子表扬得一塌糊涂——这么做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行善!

什么叫仁爱,什么叫中庸。

孔子晚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给春秋末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国际格局转变,接下来三年时间可谓精彩纷呈,值得一提。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伍子胥、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乃至西施,却往往不知道,他们不仅是孔子同时期人,而且与孔子都有交集,还是重要的交集

这个交集的核心,就是孔子自认为最聪明的学生——子贡。其时遇到了齐国内乱——田常(也就是陈烜)已经开始企图篡位,受到几个家族的制约,这时就需要一场对外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威信,首选就是旁边较弱的鲁国

子贡由是开始了一系列游说,为后世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树立起了一个策神的标杆。

子贡首选的游说对象是南边的吴国夫差,因为当时吴国已经彻底击败楚国,已开始有问鼎中原之势。子贡就游说夫差,联合鲁国北伐齐国,来树立吴国在中原的威信。

吴王夫差提出自己的后院还有越国,北伐后院空虚,子贡说没事我去跟越国说好。

子贡于是又去游说越王勾践,如果你越王要报仇雪耻,最好的办法不是这个时候弄吴国,而是出兵跟随吴国去北伐,让吴国把注意力全部放到中原,让它后院完全空虚,你再徐图之。

于是就有了吴越联军和鲁国一起,与齐国的“艾陵之战”,击败了齐国。吴国的威望果然大涨。

读书随笔:匏瓜(4-4),第2张

夫差接着就要学习中原大国的做法——会盟,提了好几次议,应者寥寥。有点下不来台,又想打卫国、鲁国这些个弱国来树威,于是子贡又建议,打弱国没用,得去跟中原传统霸主晋国争盟,通过压住晋国来威慑其它大国。

大概也就是在这一年,勾践运用文种范蠡的灭吴七策或者九术之类的,开始折腾吴国后院。

公元前480年,吴国和晋国争盟于黄池,这就是夫差霸业的顶点。争盟还没有结果,勾践已经率军攻入吴国。夫差的事业就此垮台。

孔子去世之前,连续遭受了颜回、宰予、子路三个好弟子去世的打击。颜回和子路的死,让他特别悲痛,只有宰予,倒是在不同的记录中有不同的说法。

不过,孔子对宰予还是很有些悔意和惋惜——宰予生前,孔子可能骂得最多的就是他。宰予在齐国任职,与齐简公关系非常好,是维系齐国与鲁国之间关系的纽带。

后来田常篡位,杀齐简公,宰予因为坚决反抗,被田常所杀。孔子也说没有想到,宰予敢于为国牺牲。

公元前479年,孔子在逍遥达观的感慨中去世。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战国这五百年中,最为和平的时代,也就是说,孔子这辈子算是相当幸运,而各国人民也相对安宁,不然怎么可能各国之间到处串来串去,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至少,他还能真是自由自在地当一个摆看的匏瓜。

当然,这个时代也正是和平开始解体,从贵族战争转变为全民战争的开端。春秋时期的战争,远没有战国时代那么血腥。

孔子的时代,和平与自由,还可以稍微同时得到。到了后世的中国,和平与自由就成了二选一的问题

按照此前雅斯贝尔斯提出来的“轴心时代”理论,这是一个两三千年的大变局时代——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个时期,地中海、西亚、印度、东亚都同时出现了一批奠定了整个人类延续至今的思想、文化基石的思想家,孔子就是其中之一。

此前敝号随笔赵林教授的《告别洪荒》中提到,所谓大变局,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农耕民族的入侵,两种文明冲突、交汇、融合所形成的变局。

孔子这个时代,正是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包括无文字历史的上古时代)第一波游牧民族冲击的时代,时间跨度很长——从公元前150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0年。这一轮冲击,导致米诺斯、苏美尔、哈拉巴、古埃及、商周文明的衰落,产生了人类第二代文明——希腊、波斯、古印度、秦汉文明。

这一轮冲击与融合,产生了轴心时代的思想家群体。

上述也可以解释,何以民国时代可以出大师这个问题。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一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千年大变局”,主要体现为西方工业和资本文明对中国明清文明的冲击、交汇和融合。也就可以解释,当代何以难出大师——刘勃说,过去四十年来,想做大师做圣人的,要么成妖孽,要么成神棍。

都是时代使然。

借用刘勃的话:也许,特别值得珍惜的,是一个听得清骂声的时代。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读书随笔:匏瓜(4-4)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