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厢:风云际会,兰溪时代

美丽城厢:风云际会,兰溪时代,第1张

    砥砺奋进新时代中心城区建设,会战新交通2012年,城厢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作为打造核心区、实现新跨越的重要载体,突破重点,扎实推进。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完成霞林、泗华滨溪、中央商务区下黄、肖厝等片区旧房拆除,鲤鱼山二期全面完成签约并动迁,新塘南景、下磨溪、莆田西、松峰片区完成丈量,坂头、沟头、滨溪三期等片区加快房屋丈量及前期手续办理。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完成污水配套管网建设37公里,实施324国道城厢段路面白改黑,完成延寿路万达段建设。城区管理更加规范创新市容市貌卫生督查考核、城市管理工作联络、建筑垃圾投诉处置等机制,加强城区环卫设施建设及施工地规范管理,市容市貌有效改善。完成三信城市家园、万辉国际城等5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2013年,城厢区致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加快片区改造步伐,全年共拆除房屋40.2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4.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6.6万平方米。鲤鱼山二期挂牌出让,新塘南景片区基本完成选房,西门巷一期完成征迁,泗华滨溪二期、坂头东等片区加快征迁。安置房建设进度加快,16个安置房项目完成投资15.8亿元,莆糖安置区完成回迁,龙桥直街、城港大道坂头等安置房完成建设,在组织回迁,洋西一期、顶墩一期等4个安置区主体竣工,泗华滨溪一期、霞林片区等9个安置区加快建设。

    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实施滨海大道城厢段、濑榜路拓宽、溪滨路、三紫路、肖厝西路等道路建设,建设广化路、安福电商城、荔华路等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宏基路、后巷街等6条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及环山旅游路、灵华线等项目工可报告。城市管理不断加强,改革环卫体制,成立街道国有公司,新增环卫作业经费2500万元,实行环卫市场化、网格化、机械化运作,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开展户外广告、工程车滴撒漏等专项整治,拆除违法设置户外广告牌近2万块,查纠工程车滴撒漏行为近2000起。实施梅园路、荔城路、东园路、东圳路、莆阳路等城市主干道改造整治,设立古城路夜市规范管理点。

    开展城区绿地、主干道、人行道绿化补植、屋顶绿化及慢行工程,完成绶溪公园一期、泗华水上公园一期、天马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新增城市绿地26.6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40.1%,华林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城乡一体深入实施。加大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探索土地流转新方式,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379公顷。第一批幸福家园市级试点村华亭镇涧口村取得阶段性成果,拆除旧房7.6万平方米,完成58公顷土地复垦,新建28194户住宅。确权发证取得突破,完成全市首批34户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证发放,实现农村集体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两权合一

      2014年,城厢区注重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城乡面貌持续改善。路网逐步完善。三紫路、肖厝路建成通车,完成濑榜路拓宽工程、城常线洋西段改造工程和文献西路、学园中路、荔城南路等道路“白改黑”工程,开工建设溪滨路、滨海大道等市政道路和月塘片区“道路微循环”试点,实施太湖“一横三纵”道路、华林腾飞路、华林路等7条主干道、人行道修复工程,完成全区交通旅游路网规划,扎实推进天龟线前期工作。

       2015年,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实施9片、11宗地块近2000亩土地征收,拆除旧房面积76万平方米,恒大御景半岛、电商·未来城、洋西五期等地块成功挂牌出让。城市配套日趋完善,实施50个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完成7.5公里燃气管道、30公里雨污水管建设,建成北渠、延寿溪、华林经济开发区3个河道景观工程,建设龙桥石顶等5处公共停车场,新施划停车泊位近万个。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垃圾不落地、城厢更美丽”活动和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全方位开展“三乱”治理,升级改造城区主次干道环卫设施,月塘片区“道路微循环”工程投入使用。动工建设木兰大道、联十一线等城市干道及胜利路延伸等一批市政道路。

       2016年,中共城厢区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按照城乡一体、资源互补、辐射带动的总体思路,大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城乡宜居水平。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按照一新一旧一提升的总体思路,加快木兰溪两岸新城开发,更加重视城市更新,拆除4个旧片区房屋面积37万平方米,加快推进莆田电商未来城、海峡广场等在建房地产项目建设,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木兰大道、联十一线等城市干道稳步推进,开工建设南站路、胜利路南伸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升级改造城区主次干道环卫设施,实施26个园林绿化项目,基本建成北渠绿道二期、延寿绿道、东圳绿道3个河道景观工程,建设广化寺、东圳路等6处公共停车场,完成20.5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2017年,城厢区大力实施畅通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洋西、莆田西、泗华滨溪等3个新区周边配套道路和滨溪北路、南站路等多条城市主次干道。推进停车场建设,新建南门迎和、北渠绿道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00个,施划临时停车泊位4000余个,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建成北渠绿道二期、金海湾游园等一批群众休闲娱乐设施,丰富市民业余生活。交通路网更加完善,福厦客运专线、灵华线动工,联十一线、木兰大道、笏枫公路改扩建加快建设,“三纵六横”路网初步形成。

      2018年,城厢区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实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为契机,结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办工作,大力推进南湖公园—美术馆—木兰陂为重点的61个提升年攻坚项目,实现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四连冠”,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中,莆田美术馆建成试开放,成功承办佛教与艺术电视分论坛暨“圆融”佛教艺术展,成为莆田新地标,整个城区颜值更高、交通更有序、出行更温馨。

    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为载体,大力推进“绿化美化”“网格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牢牢把握我市举办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国际盛会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以南湖公园—美术馆—木兰陂为重点的61个提升年攻坚项目,城区颜值更高、环境更美、出行更温馨。莆田美术馆建成试开放,成功承办佛教与艺术电视分论坛、“圆融”佛教艺术展,进一步提升城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成莆田西高速路出口—荔城大道—东园路沿线建筑立面改造及夜景工程建设,城市夜景流光溢彩。完善提升南湖、绶溪等4个公园,南湖公园夜景和音乐喷泉成为莆田“网红”地标,加快建设九龙山公园、木兰陂公园,新建屿上、木兰等4个口袋公园,增添市民休憩空间;建成投用荔城大道与荔园路立交桥和市区第一条隧道—九龙山隧道,打通学园路、胜利路、延寿路等3条“断头路”,架设筱塘小学、莆田五中等5座人行天桥,实现木兰大道一期、广化路等5条主次干道通车,完成荔华东大道、江鸿路2条道路及月塘南、新塘、梅山等3个片区道路“白改黑”,道路通行能力有效提高。新增公共停车位近15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4000多辆,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城管+公安”新型网格化运行模式,整合现有城管协管员、网格巡逻员全部进格入网,进一步提升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开展“百日攻坚打硬仗、文明城市再提升”活动,全市率先实施城区垃圾强制分类试点,累计整治临街店面摊外摊、店外店、占道摆摊设点等1.4万余起,拆除各类违规招牌标识近2000块,展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管理新面貌,荣获省级文明城区“四连冠”。

       2019年,市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实施“绿满城乡·美丽家园”园林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启动绶溪公园二期建设,新建棠坡、洋西等6个口袋公园,新增绿地面积15公顷、绿道6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一溪一园两馆”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绶溪泛舟赏景,南湖公园喷泉赏乐,市美术馆灯光赏夜,市博物馆“我和国旗同框”拍照打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旗、党徽、党章专题展”等活动,掀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热潮,满城中国红,闪闪爱国心。群众出行更加绿色便捷,竣工投用滨溪北路,稳步推进木兰大道、灵华线等线性工程,打通肖厝路、顶黄路、棠坡支一路等3条“断头路”,架设莆田一中、天九湾市场等4座人行天桥,完成泗华、洋西片区6条道路改造,新增公共停车位700多个、公共自行车站点200多个。

      2020年,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11个城乡面貌品质提升重点项目和19个园林绿化项目,完成新塘社区、福兴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8238.8万㎡改造,加快绶溪公园二期、木兰陂世遗公园建设,新建洋西、泗华等5个“口袋公园”,完善木兰溪、延寿溪、北渠等滨水绿道,新增绿道6公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滨溪北路实现通车,福厦客专、木兰大道三期、灵华线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2021年,深化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高标准实施城市提升项目40个,文献北一期、木兰铁岭等7个“兴城市”片区拆除房屋40万㎡以上,出让经营性土地158亩。新建7个口袋公园,提升改造8个老旧小区,荔溪小区改造被列为省级样板工程。畅通城市内外循环,实施学园路、莆阳路交通微循环改造,新改建市政道路3公里,新建地下通廊1个、人行天桥4座、停车泊位900个;木兰大道三期、龟山路全线路面贯通,灵华线、福厦客专等交通干线项目加快推进。

    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2012年,城厢区按照“项目为纲、投资为要”的工作要求,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理念,立足优势产业,以光电产业、商贸业为招商重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及项目服务力度,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一区多园”的战略构想,成立樟林工业园,并把太湖、华林、樟林等3个工业园并入华林经济开发区管理,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同时把区招商局、工业前期办一并划入华林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总面积为39.02平方公里。是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61.7亿元。

      2013年,城厢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继续推进四城一中心项目,安福电商城通过省委省政府拉练检查,先后入驻品牌600余个,纳入限上统计32家,年销售额近10亿元,逐渐形成全省电商示范区;油画城一期入驻具有代表性的油画龙头企业和油画工作室77家,油画企业与建设银行、善融商城、桔子电商公司、中网一号等电商平台成功对接,实现油画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突破;三信电子城成功实现升级扩建,入驻商户近150家;万隆古玩城通过品牌招商,形成集古玩鉴赏、展览、销售、拍卖于一体的专业市场;总部中心完成80%的场地入驻率及装修工作,完成注册落户服务企业60家。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64450.4调整为544.650.4。第三产业持续提升。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1家,总数达129家。旅游成为居民消费热点,全年接待游客369.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6.3亿元。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工业固投完成33亿元,比增6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4.3亿元,比增65%。贯彻落实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共有141家企业获得市级以上技改、用电、节能、品牌等奖励超1500万元,91家企业兑现区级两税即征即奖近2500万元。清华园电器、中科华宇、万邦光电、锐马电气、星华模具等5家企业获市科技小巨人称号,才子、嘉裕华、复茂食品、星华模具、锐马电气等5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定。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创业园通过省级考评,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带动天喔、蛤老大等农业龙头企业投资2亿元。天喔食品20万吨果蔬汁饮料生产线、蛤老大食品加工生产线实现投产,海旭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投入使用。天怡东海基地一期标准化养殖房建设基本完成,利农华亭基地完成60公顷大棚建设,悟香苑种植名贵花卉苗木13.33公顷。

      2014年,城厢区61家超亿元企业完成产值198.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6.5%,比增12.8%。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兑现“即征即奖”、项目技改等各类政策性扶持奖励资金4500多万元,筹集5000万元设立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办理转贷资金超10亿元,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启动工业企业厂房“两证”办理工作,为企业增加融资抵押物,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注重企业科技创新,实施技改项目43个、节能技改项目10个,新增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业快速发展,新增建筑企业6家,升一级企业5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35亿元,比增12.5%

       2015年,城厢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总数达156家。研究出台促进工业创新转型和推进鞋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累计兑现各级惠企政策资金近4000万元;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协调解决101家企业反映的118个问题,为30家工业企业解决厂房办证遗留问题,办理房产证24万平方米;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利用“助保贷”、政府应急周转资金为55家困难企业转贷138笔共23.4亿元,稳住工业基本面。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7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共完成投资12.4亿元,天喔无菌冷灌生产线、荔城纸业技改等实现投产;南兴针织、创恒工贸等33家企业开展“机器换工”;三威鞋业、向阳坊等18家企业实施“电商换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新增衡力传感器、溢通环保、立翔鞋业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筹集科技三项费用3270万元推动企业产学研结合。

       2016年,提升提质步伐加快,30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2.08亿元,33家企业开展机器换工21家企业实施电商换市,才子服饰被评为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示范企业,东南艺纸实现新三板挂牌上市,华林鞋艺小镇列入全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品牌创建卓有成效,新增4个省级名牌、9个省著名商标、12个市知名商标,中科华宇制定国家级标准1项,溢通环保制定行业标准1项。鼓励企业产学研,投入科技三项费用3500万元,联发创客工场、国艺文化创客空间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众创空间,杰讯光电、锐马电气等6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名单。建筑企业稳步发展,全区67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55亿元,增长11.2%

        2017年,中共城厢区委常委会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加大重点项目攻坚协调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跨越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新增科技型企业11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7家,主导或参与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项,11家企业入围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采取机器换工、电商换市、两化融合、并购重组等举措,提质提升一批传统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有1家企业获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称号(全市两家),1家企业被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认定为三同企业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全省仅10家,全市两家均在我区),1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全省20家、全市唯一),4家企业获评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

       2018年,城厢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企业产能发挥、落实工业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持续平稳增长。把稳增长的重点放在现有企业上,重新认真梳理各项帮扶企业政策11项,完善落实区领导、区直部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指导91家企业争取各级惠企政策奖励资金4339万元,为22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5.8亿元。大力支持企业技改扩建、增产增效,组织实施省市重点工业企业技改项目17个,完成总投资8.54亿元,15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定,9家企业获评福建省名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注重两高企业培育,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1家,省级高成长企业13家,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全市第一。

       2019年,城厢区三次产业比例预计调整为2:38.6:59.4。第三产业加快提升。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11年超过50%。持续推进“三转一市”,出台商贸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全年实现“个转企”800家,“下转上”120家,新增市场主体2.2万户,增长35.5%,总量突破8万户,创历史新高。成功举办两大电商盛事,第二届“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国际合作论坛有16个国家和地区参会,现场签约项目13个,论坛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首次举办“莆田工匠杯”第四届中国电商讲师大赛全国总决赛,为电商行业培养高端人才,进一步巩固莆田电商领先优势。新增两大电商交易中心,中国·莆田电子商务区域创新合作中心已入驻企业36家,建立莆田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易展示窗口;改造提升莆田国际油画城商业及艺术氛围,设立中国(国际)油画交易中心,吸引一批油画电商企业、艺术品拍卖平台、油画衍生产品销售、油画研学机构、自媒体电商等新业态入驻,加快推动油画产业“触网”。大力实施“多彩城厢”工程,精心制作《你好 城厢》旅游宣传片,新增常太马院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村及东海坪洋省级旅游村,全区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实体经济稳步发展。大力扶持制造业,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额近3亿元,兑现惠企政策奖励资金超3000万元,29家鞋企列入市生产型、商贸型“白名单”,26130项产品列入市名优地产品名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制定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实施办法,精准助推民营企业申贷获得率,完成9家企业融资担保审批,增贷资金4280万元,逐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搭建中电研究院、黑马城市学院等创新载体,新增恒鑫、福瑞科技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劲德电源、郭氏鞋业等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企业4家,中科华宇、杰讯光电等省级高成长企业12家,嘉裕华、中伟体育等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及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新增国家标准3项,52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深入实施“五换三名”工程,“腾笼换鸟”6万㎡,提升改造老旧厂房4.5万㎡,二次嫁接招商一批项目,盘活做优存量土地。出台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实施意见,引进28家建筑企业入驻区商务大楼,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

       2020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支出增长2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跃居全市第一。鼓励企业技改升级,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产增效二十一条措施,新增省市级技改项目17个、企业上云42家;建立鞋服产业链原材料供应库,扶持辖区内企业互采互购;成立5G产业投资基金、莆育晟田产业投资基金,签约落地产业赋能创新中心平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引导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个、行业标准2个、地方标准11个、团体标准2个,提高行业话语权。积极应对企业信贷风险,帮扶60家困难企业转(续)贷6.3亿元,妥善化解不良贷款161.6亿元,企业信贷不良率稳控在1%以内。

        2021年,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75个,完成投资260亿元;4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超序时20个百分点;“五个一批”综合考评稳居全市前列,新增亿元以上项目55个,总投资500亿元。强化项目资金保障,争取地方专项债48.3亿元,额度全市第一。优化重点项目服务管理,推动坂头东地块二安置房实现全市首个“验登合一”,全年开工棚改安置房8230套,实现13个安置房项目3881套回迁。破解项目制约瓶颈,开展“攻坚两个月、奋战六十天”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组建攻坚工作专班,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下大力气破解一批项目实施的难点和堵点,有力保障沟头片区地块二、华龙标准化厂房等78个项目顺利开工,华源纺织城一期、坂头东安置房等52个项目实现竣工。创新项目招引方式,开展委托第三方招商、产业链招商,中电科创城先导区签约入驻上下游企业18家;健全招商项目会商制度,签约落地太平高精密集成电路板、宝得服饰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等产业类项目15个,总投资75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新增长点。

       2021年,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35.6%,占GDP比重1.91%,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11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杰讯光电全市首家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持续推动制造业提质,新增规上企业15家、股改企业3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家;实施19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鞋服产值突破200亿元,才子服饰、亚明食品等11家企业列入省级工业龙头培育企业,新增省级产业领军团队2个;新落地平台项目2个,平台经济年交易额超50亿元,税收实现翻一番;新增企业上云6家,8个项目列入第四届数字中国峰会项目库,中电科创城先导区投入使用,大唐网络5G、三利谱偏光片等项目加快推进,中电望辰获评全省数字经济领域“瞪羚”创新企业。加速扩容产业载体,拓展工业用地700亩,建成“两体两中心”项目15个,新改建标准化厂房25万㎡,华林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大幅提升39位,土地集约水平位居全省前十。惠企政策帮扶纾困,全方位落实稳企保障,累计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800多万元,为企业减费贴息超亿元;成立赛伯乐等3支产业基金,总规模达45亿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企业信贷不良率稳控在1%以内。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融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2012年,城厢区加大生态建设和环保力度。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局统一监管、各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开展主要污染源治理,关闭1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2家企业进行废水深度处理,对9家国家、省、市控重点企业实行在线监控。深入开展生态镇、村创建工作,华亭镇11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常太镇9个村被命名为福建省生态村。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模范城市,全年造林绿化面积2001公顷,大力开展城区绿地、主干道、人行道绿化补植,建成区绿地率达38.4%。完成绶溪公园、泗华水上公园、天马山公园一期建设。积极实施重点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拆除关闭养殖场250064.8万平方米。

       2013年,城厢区积极推进生态区创建工作召开《生态区建设十二五规划》(修编)审查会,邀请生态区创建各成员单位和4位专家,通过《生态区建设十二五规划》(修编)评审。518日,经区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后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531日获得区人大常委会第十次审议通过;716日《城厢生态区建设十二五规划》(修编)以莆城政(2013188号颁布实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生态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分解生态区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等文件,并将生态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纳入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作为继续打好五大战役,推动全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区长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将生态区建设任务纳入各镇(街道)环保目标责任制内容,先后召开5次工作会议,签订责任书,分解落实生态区建设的各项建设指标。10月初生态区创建工作已通过市级预验收。生态镇、村创建工作,2013年灵川镇获得省级生态镇、华亭镇涧口村获得省级生态村的称号。截至12月,完成创建国家级生态镇2个(华亭镇、常太镇),省级生态乡镇5个(霞林、凤办、华亭、常太、灵川),市级以上生态村78个(华亭24常太20灵川15个,东海11个,霞林5个,凤办3个),其中省级生态村18个(华亭8个,常太10个)。

       2014年,城厢区创建国家级生态镇(街道)5个,省级生态区创建通过专家组考核验收。启动东圳水库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库区一级保护区群众搬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拆除关闭畜禽养殖场(户)1090家、面积46万平方米。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实施26个城区污水截污工程,建设管网28公里,实现157家工业企业进管纳污。大力开展内河整治,完成延寿溪、钟潭溪、北渠等河道整治、清淤工程。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成绶溪公园、天马山公园、泗华水上公园等城市休闲绿地和万辉国际城小区、钟潭溪等一批城市绿化景观工程,完成造林绿化5763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4.1%,居全市首位。

       2015年,城厢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以上生态村94个,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拆除关闭畜禽养殖场64131.6万平方米,有效整治养殖业污染;东圳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居民搬迁有序推进,保护区内历史遗留垃圾全面清运,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实施造林绿化707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继续居全市首位。

       2016中共城厢区委决定相应提出城厢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即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厢建设美丽莆田先行区。新的发展思路确定后,重点围绕城乡宜居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人文魅力提升、生态文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保障民生等六个先行方面,结合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研究制定《城厢区贯彻落实<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实施方案》,进一步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努力创造一批在全市可复制、能推广、叫得响的城厢模式,为城厢长远发展赢得主动、奠定基础。5经省商务厅调研、考核、选定华林开发区为2016-2017年度省级绿色开发区示范区创建单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生态环境属地保护责任,巩固提升省级生态区创建成果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实施四绿工程,完成北渠绿道工程二期、万坂幸福家园公园建设等项目,新增绿地面积357亩,绿化覆盖率达47.1%。造林绿化5011亩,森林覆盖率达72.5%,居全市第一。持续加强内河、小流域等工程治理,完成龙桥溪、洋西溪等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程。强化对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东圳水库及6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里下达的指标内,空气质量保持全市前列。

       2017年,中共城厢区委常委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让城厢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试点,落实木兰溪、延寿溪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落实产业投入产出机制,明确全区重点产业投入与产出控制指标,形成以技术创新、税收贡献、生态环保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

    全面推进河长制,全区72条中小河流有了河长,设立河道警长及督查长并向社会公示,落实四个有,依托三张网”“两支队伍,全方位加强河岸管护。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基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为建设美丽莆田提供水安全保障。深入开展六水共治,采用PPP模式创新治理农村污水,一期已铺设主干支管网20公里,安装三格式化粪池3950户;强化污水源头治理,完成龙桥、下磨溪等6大片区污水源普查,新建截污管网55公里;开展清淤疏浚专项整治,基本完成全区33条约60公里河道清淤;建设木兰溪、篁山溪等一批重点防洪工程15公里;完成钟潭溪、天妃、南门、沟头等4处城区易涝点整治;开展龙桥溪、北渠等5条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河道水质及沿岸环境进一步改善。继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抓好城区绿地、主干道、人行道绿化补植及屋顶绿化工作,累计造林绿化863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89%,居全市第一。

       2018年,全面开展木兰溪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木兰溪防洪安全、水质提升、景观整治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清理河道173公里,清理沿线历史垃圾3000多吨,疏浚木兰陂至濑溪段沿线零星的水下孤岛,初步实现游艇自由航行,在打造莆田版多瑙河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持续开展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切实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集中解决了东圳库区一级保护区内居民搬迁等20个突出环境问题,取缔反弹复建畜禽养殖场811万多㎡,有效堵住污染源头,东圳水库和木兰溪干流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均达100%,重点小流域I类—III类水质比例明显上升,基本构建碧水城厢新格局。持续推进六水共治,全面实施建成区9条内河综合整治,基本完成城区龙桥溪、下磨溪黑臭水体治理,水质稳定达标,龙桥溪污染源普查经验在全省进行交流。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加快推进,累计铺设污水管网140公里以上,建设三格化粪池8000多个,惠及44个村近3万户;完成长岭溪、草埔溪等4条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治理生态河道32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3800亩;持续推进木兰溪防洪工程华亭段、篁山溪榜头片防洪工程,完成太青联合堤二期、西墩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堤防21.6公里;完成南门、钟潭溪、莆田西三大片区雨污水管网改造提升,有力缓解城市内涝;完成龙桥水厂整合,实现城北片区供水管网接入城市主管网,进一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加大工业废气整治力度,完成83家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159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取得突破,完成商品林赎买1530亩,造林绿化3129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8%,为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2019年,实现“溪”的突破,实施木兰溪城区段两岸景观整治提升、北渠综合整治、木兰陂世遗公园等全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助力木兰溪入选全国示范河湖,木兰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入选中组部主题教育案例,园头桥水站成为生态环境部首批“最美水站”,“百里兰溪十里景”迈出坚实一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实施“六水共治”工程,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治污水”大力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创新“区级主导、镇街主责、村居主体、群众参与”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模式,得到市里的高度肯定,全区88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全面开工,累计新建污水管网1100公里,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8800户,接管率达90%以上,列入全省全域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重点县(区);创新实行水质溯源监测,设置100个村居交界断面监测点位,精准掌握水质动态;强力实施内河综合整治,11条城市内河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龙桥溪、下磨溪消除黑臭,为我市入选第三批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排涝水”完成沟头、天妃、莆田西等6个片区21条道路雨水管清淤改造,基本解决城区内涝问题。“清河水”完成常太院里溪、东太溪、莒溪等313.8公里,动工建设西湖溪、坑尾溪等637公里安全生态河道治理。“防洪水”加快推进木兰溪防洪工程、篁山溪榜头片防洪排涝工程、霞皋水库、过池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防洪保安工程。“保供水”完成龙桥水厂老旧管网改造及五云水厂老旧设备提升,实现笏枫路自来水迁建、华亭管道互联互通等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基本完工。多点发力保卫蓝天,完成286家“两无”企业、103家涉VOCs企业治理提升改造。完成商品林赎买1785亩,植树造林26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8%,持续位居全市第一。

       2020年,深化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创新专业队伍无人机巡河护河机制,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中央、省、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整治2502个入河排污(雨)口,木兰溪干流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东圳水库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强力实施内河综合整治,完成25处截污改造工程,建设城区污水管网6公里,下磨溪等10条城市内河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小流域7个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省考要求。大力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完成80个村庄房前屋后、1250栋既有农房整治和1300户户厕改造,新建城乡公厕25座,提升3条主要县道80公里沿线绿化景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力实施“区级主导、镇街主责、村居主体、群众参与、长效管理”五方共治及“包工不包料”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88个村近2000公里农村污水管网全面建成投用,治理经验全省推广。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拆除“两违”35万㎡。综合整治“两高”沿线环境,拆除高速沿线广告牌72块,完成裸房立面整治9.9万㎡、“平改坡”6.2万㎡,畜禽养殖场整治6.5万㎡。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新增植树造林4000亩、森林抚育6700亩、封山育林71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3%,稳居全市第一。

      2021年,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省文明城区“五连冠”。开展“滴撒漏”“空中缆线”等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处置数字城管案件13万件,处置率达99.98%;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前端投放和中端收运全覆盖,建成138座城乡垃圾分类屋(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餐饮单位餐厨垃圾收运率达95%以上。坚持生态优先、普惠共享,实现了民生福祉再增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四治”工程,创新幸福河湖“三率一感”,开展木兰溪全流域、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源地等综合治理,完成10条内河41.2公里水质整治提升及4条河道安全生态建设,主要流域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健全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机制,实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获批市级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试点。有序推进节能降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1%,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6%。全面推行林长制,造林绿化3300亩,森林抚育、封山育林1.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2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统筹协调发展2012年,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三化并举和三群联动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完善工作机构,加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召开专题现场办公会10多场,提出推进城厢区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团队编制《城厢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论证,区委八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城厢区关于贯彻落实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展以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城厢·幸福家园试点工作,已启动市级华亭镇涧口村试点工作,东海镇大埔村省级造福工程完成征地及房屋丈量。完成4个建制镇镇域总体规划及81个村庄总平编制。建成通自然村公路16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5公里。

       2013年,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办好民生工程,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5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资金1.2亿元。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被评为省级示范区。积极申报并实施美丽乡村试点区项目,被确定为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区(全省8家),获省、市补助1700万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创业园通过省级考评,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带动天喔、蛤老大等农业龙头企业投资2亿元。天喔食品20万吨果蔬汁饮料生产线、蛤老大食品加工生产线实现投产,海旭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投入使用。天怡东海基地一期标准化养殖房建设基本完成,利农华亭基地完成60公顷大棚建设,悟香苑种植名贵花卉苗木13.33公顷。

       2013城厢区研究出台《关于推进福建省城厢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莆城政〔2013168号),科学编制城厢农民创业园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争取省级财政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对建设主体进行奖补。2013年度列入城厢农民创业园重点项目有5个,项目总投资19066万元,省级资金补助环节投资8218万元。

       2014年,城厢区完成86个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农村个人建房审批,实现堵疏结合。7个市级“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进展顺利,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4500万元,拆除旧房32.8万平方米、新建住宅16.8万平方米、土地复垦476亩、确权发证163户,经验做法在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交流。

       2015年,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农民创业园项目扎实推进,第二批4个省级补助重点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设施农业加快建设,利农华亭基地完成二期大棚搭建和26.7公顷的农作物种植,天怡现代农业石梯养殖基地二期封顶,东海辣木培育基地一期竣工,城厢花卉世界一期6.7公顷投产。

       2016年,城厢区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制定出台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围绕三整治三提升标准,深入开展以乡村保洁、污水处理、危旧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59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试点村的改圈、改厕、河道及房前屋后卫生整治,城乡环境面貌发生较大改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以幸福家园建设为平台,按照建好试点、及时总结、快速复制思路,协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扶持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全区有10个试点村复制涧口等成功模式,共拆除旧房面积45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面积23.5万平方米;完成土地复垦800多亩,可有偿转让获取收入3亿元左右。城厢花卉世界、海产品加工区、绿丰园艺、金山辣木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扎实推进。农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成立惠农电商品牌展销中心,在苏宁易购等平台上开设“中华特色馆-莆田馆”,为农产品销售拓宽网上渠道。

       2017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落实绿色产业一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花卉世界等25个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打造全市首个农产品直销特供新模式,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大力实施一批重点设施农业、休闲农业项目,华亭花卉世界二期、利农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等25个重点农业设施项目加快建设,逐步形成农业生产与创意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广名、特、优、新水果品种,新增晚熟龙眼基地100亩。加快农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产品直销模式,引导壕鲜生、鲜果达等30家农业电商企业共同打造“莆阳农夫市集”农产品直销特供模式,吸引100多家企业参与,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完成104个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试点。

       2018年,做精做特现代农业。坚持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全年流转用地12600亩。大力发展设施工业、高优农业,完成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华亭利农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扶贫农场、温氏肉禽产业园、华亭桂圆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促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立区振兴乡村集团,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破壳消薄工程,59薄弱村全部实现收入超5万元。持续共建美丽乡村,全域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和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新建公厕116座,作为福建省模板在全国展示。

       2019年,“破壳消薄”工程成效显著,全区120个村(居)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全部实现超10万元。入选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区,华亭镇入选省级特色乡镇,五云、岭下等8个村列入省级试点村,霞皋村列入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验点,“一村一品”乡村振兴格局初步形成。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科技特派员覆盖60个村(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8家,华亭省级龙眼产业园、台湾兰花培育销售基地二期、台湾牛樟芝种植基地、东海龙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20年,出台七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培育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新动能。聚焦示范带动,华亭五云、常太溪南等8个省级、13个市级试点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承办莆田市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促进消费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互联网+农业”“平台经济+特色农业”等多种融合发展新模式,创新实施云端认养“智慧”枇杷树,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500亩桂圆示范基地、80万羽蛋鸡存栏项目、台湾牛樟芝种植基地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加快建设。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扎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及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新建高标准农田2330亩。

       2021年,深化“1+8+6”乡村振兴试点建设,莒溪片区获批省级移民后扶项目示范区,蛤老大、天桂2家农业龙头企业获评省级星创天地。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完成户厕改造2200户,裸房整治1062栋,新改建农村公路9公里,启动4个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绿盈乡村”占比90.3%,农村建设品质稳步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出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七条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铁腕打击“两违”行为,清理违法用地近1300亩,拆除“两违”建筑3137.6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宁夏同心县、泉州德化县对口帮扶协作全面开展。强化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福址(扶贫)。2012年,中共菩提那是城厢区委始终坚持民生第一根本,集中财力兴办一批惠民利民实事,切实解决一批民生问题,让全区人民共享科学发展成果。在财政上提高倾斜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实行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全年发放低保1090万元、红十字医疗补助140.6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5%100%新农保续缴率达96%,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正式启动。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68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920元、11450元,比增13%16%

        2013年,城厢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低保年度动态管理,全面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提高医保水平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拨付资金2881万元,提高缴费补贴标准,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顺利并轨。拨付资金123万元,解决自收自支及差额单位偿还历年医保社保欠费问题。拨付资金1560万元,发放并提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对象补助标准。拨付8307万元,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水平。拨补资金1545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拨付资金1195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及区医院床位采购,创建良好的医疗环境。筹集资金16467万元,有力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用租赁房建设。

       2014年,城厢区继续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水平,发放低保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全面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资助医疗救助对象1万余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一体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新农合参合率达100%。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024人,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125人,期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9%,低于市里控制目标。及时妥善处置农民工欠薪事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2015年,城厢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各类就业人员6859人;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70元,补偿农民就医10.6万人次,补偿费用8000多万元;开展低保年度动态管理,发放低保金、医疗补助金、救济金等近1400万元;落实优抚政策,发放优抚金700多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组织文献广场、龙桥直街等5个安置房835户群众回迁,竣工或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799套。

       2016年,中共城厢区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努力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保障持续加强,扎实推动民生领域补短板,切实办好17件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对基层群众关切问题进行梳理,整理出农村环境、就学就医就业等4个方面、14个问题,督促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266人,完成率118%造福工程异地搬迁2651051人,完成率131%,位居全市第一。做好防抗尼伯特等台风及灾后重建工作。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92套经济适用房,建成滨溪一期、洋西二期等6个安置房项目,实现回迁群众1070户。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低保补助、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进一步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4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9%

       2017年,中共城厢区委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办好15件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7522303人全部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加快安置房和保障房项目建设,鲤鱼山二期、雷山二期等6个安置房实现回迁,泗华滨溪二期、霞林片区安置房等4个安置房进入扫尾。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农村幸福院2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8个。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发放低保补助等各类救助资金约2000万元。就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03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321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低于市控目标。

       2018年,切实办好15件年度惠民实事项目,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以巩固脱贫成果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破壳消薄”等行动,精准落实就业、教育、健康、住房、小额信贷、低保兜底等措施,全区763230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加快安置房和保障房项目建设,泗华滨溪二期、莆田西等6个安置房3746户群众实现回迁,木兰大道、木兰溪防洪工程濑溪安置区等8个安置房动工建设,第三批经济适用房完成配售。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3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和24个农村幸福院。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发放低保补助等各类救助资金约1.2万人次2500多万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167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4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1%,低于市控目标。

    以强化民生保障为宗旨,全面推进“惠民实事”“民心工程”,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全年民生支出1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3%。顺利完成建设“四好农村路”等15件年度惠民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精准脱贫深入实施,精准落实就业、教育、健康、住房、小额信贷、低保兜底等扶贫措施,建设绿丰园艺、恩典绿化等4个农业扶贫基地,成立宏峰扶贫、鑫淼慈善等6个基金会,创建和硕农业、华林智联等20个合作示范单位,带动全区763230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迈向高质量稳定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2019年,城市更新管理更加规范,泗华安置房老旧小区完成提升,福兴、育华等老旧小区启动改造;常态化推进创城工作,完善“城管+公安”网格化机制,处置各类城管案件16万多件;开展中心城区道路停车整治,城区交通秩序不断优化;全面铺开全区176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做法全市交流。美丽乡村更加干净宜居,新建城乡公厕18座,提升农村道路6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获评第三批省级示范县区;完成福厦铁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裸房立面整治、“平改坡”整治16万㎡,拆除乱搭乱建、畜禽养殖场5.7万㎡,新建绿地3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5%以上。

       2019年,坚持把全区财政支出增量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17件年度惠民实事基本完成。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发放低保补助等各类救助资金3.3万人次超2000万元;落实“稳就业”要求,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20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65%;有序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新建13所农村幸福院、1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深入推进历史遗留安置房不动产证办理工作,完成38个项目265321172套首次登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投用圳湖、滨溪等10个幼儿园,新改扩建文献小学、太平小学、区第一实验小学,新增幼儿园学位2850个、小学学位1350个,下黄小学、泗华小学、九华学校、顶墩学校等一批新校区动工建设。新认定1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有效缓解“入园贵”问题。教育集团建设、名校联姻结对、名校带弱校工作稳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总量递增,

        2019年,校际差距逐步缩小。中、高考总分平均分居全市各县区首位,获评莆田市“教育优秀管理县区”。“健康城厢”深入推进,区医院搬迁新址,与省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搭建2个“名医工作室”,与市第一医院共建“联合病房”,带动全区医疗水平整体发展。完成64家村卫生所一体化建设,全部上线远程视频诊疗服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市、区医院专家诊疗服务,农村群众就医更加方便了。文体惠民扎实开展,成功举办海丝动力摩托车文化交流节,联发健身跑、环东圳水库单车骑游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个、智慧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16个,巩固提升农家书屋24家。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加快建设,7家企业列入省、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授权量增长率均居全市第一。“智慧食安”走在全市前列,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全区93家学校食堂全面推广“明厨亮灶”,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化解信访积案94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村霸”“套路贷”“黄赌毒”、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分子,打掉涉黑组织2个、涉恶集团(团伙)8个,破获九类涉恶案件235起,判决一批涉黑涉恶大案要案。社会治理推陈出新,推广灵川镇信访事项多元调解做法,搭建“多心合一”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打造“零出村枫桥经验”样本;探索建立“妈祖故里家家亲”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诚信交通+人脸识别”交通管理新模式、“雪亮工程+智能化侦查”、综治(网格)中心“一图一表”等基础性工作不断夯实。严守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2020年,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660元,发放低保金、救助金10.1万人次超3500万元。深入推进55个项目30001套历史遗留安置房不动产证办理工作,首次登记率达100%,转移办证率达95%。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1.1%,居全市首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均名列全市第一。探索城区优质校与园区5所学校“一对一”融合办学模式,提升园区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健康城厢”建设,区医院病房楼基本完成建设,建成华亭镇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优化提升全区65个一体化村卫生所远程视频诊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文体惠民扎实开展,成功举办“亚明杯”2020全国海鲜烹饪邀请赛、第三届福建省社区(乡村)体育联赛,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个、智慧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14处,巩固提升农家书屋12家。全面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全省首批“一证通”建设试点验收,严查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牢牢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2021年,11件年度惠民实事全部落实。广开就业渠道,建成2个市级人才驿站,投用华林园区省级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全市率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新增城镇就业6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年救助帮扶困难群众超10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超98%,居全市第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改建村(社区)长者食堂10个、邻里中心长者之家11个,长者食堂“公建民营”模式入选省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案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督导评估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建成投用九华学校、科技校扩建一期等9个教育类项目,新增各级学位1.28万个,全市唯一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全部获评优质管理县区。扩大卫生健康资源供给,建成区医院病房大楼、急救站点。创新分级诊疗机制,农村远程视频诊疗信息平台联网市第一医院,实现小病不出村。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在华亭镇卫生院、灵川镇中心卫生院领办医养中心。大力提升文体服务,完成区图书馆改造升级,实现与市图书馆、莆阳书房互通互联;新建群众健身场所20处,体育健儿在第五届市运会上取得建区以来最佳成绩,包揽现场比赛金牌数等四项全市第一。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牢牢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得到国务院食安委的表彰与肯定。社会治理持续优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组建全市第一支“3+3+N”警用专业无人机战队,探索无人机广泛应用于侦查破案、环境保护、交通整治、应急救援等领域;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建成“党建+”邻里中心7个、“综治+”社区治理中心10个,华亭埔柳荣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成立反诈骗中心,强力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问题,创新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机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集中攻坚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全年化解信访积案66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7个领域百日攻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责任制考评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楼宇经济大发展,电商城异军突起。中国·安福电商城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兴安片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500亩,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写字楼面积30多万平方米。电商城最早是网销产品批发商户的一个集聚区,经营行业包括鞋服、箱包皮具、工艺饰品等。经过几年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产业链条持续延伸,目前的安福电商城是集产品网贸批发零售、物流快递、平台商城、研发设计、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子商务产业城,年交易额超过百亿,从业网军超过20万,建成福建最大电子商务批发城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012年,城厢区加大资源整合,扶持培育四城,即新南国际油画城、三信电子城、万隆古玩城和安福网销城,以引进大批大型企业入驻,实现三产集聚,巩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新南一条街的105坎店面已全部租满,诸多油画知名品牌商户入驻其中,并已正式投入运营。三信电子城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企业入驻120家,入驻率达100%。万隆古玩城现拥有商铺200余个,为全市首家大型综合性古玩城。实施品牌强商战略,鼓励安福小区网销企业积极创建自主品牌,19家企业已完成入驻认定,网销企业自创品牌已有100多个。

    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电子产品以及总部等现代新型产业进行重点攻坚,打造四城一中心项目,其中中国安福电子商务城已被列入2013年福建省拉链项目,目前安福示范区共有入驻品牌超过200个,其中有维蔻、莫蕾蔻蕾、古奇天伦等自创品牌超过半数,示范区年销售将超过50个亿。中国国际油画城已入驻61户商家已完成装修,其中25户商家已投入运营;万隆古玩城已入驻古玩类商户近100家,全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环比增长35%;三信电子城通过重新规划、招商,重整业态,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莆商总部中心基本完成公共区域装修,招商步伐加快,截至2012年年底,已有紫馨阁、升华装饰、大管家、城建项目前期办等6家总部企业入驻。

        2013年,加快楼宇经济发展,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核心城区作用,凸显港城商务商贸中心的功能定位,引导中心城区建设各类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强化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依托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城厢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经济转型,推动核心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整体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城厢区作为莆田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在发展楼宇经济方面有着区位、信息资源、文化、市场环境等四大优势条件。城厢区将重点打造税收5000万元的城厢区总部经济中心和整幢税收3000万元的华友商务楼。截至年底,华友商务楼有13家企业入驻,30家在办理注册手续。其中年税收500万以上4家(福建中核华兴投资有限公司、五矿钢铁有限公司、福建豪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八方物流莆田分公司),年税收100-500万元6家(福建瑞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福州和辉贸易有限公司、科乐通(福建)实业有限公司、福建南方电控成套设备有限公司、闽鑫(福建贵金属)有限公司、三合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莆商中心有63家企业入驻。其中,年税收500万元以上2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预计年税收100-500万元2家(莆田市采纳传媒有限公司、福建金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安福电商城投入近1亿元,建设电商平台,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入驻企业335家,聚集品牌近600个,年交易额达150多亿元;国际油画城、万隆古玩城、三信电子城、总部经济服务中心吸引入驻企业400多家。商贸业态日益丰富,香格里拉、万源城市广场等项目实现开工,才子、沃特、清华园等企业纷纷触网,宏基、启迪、华友等楼宇经济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小额贷款、小额担保等行业逐步拓展。

       2014年,城厢区新增限上商贸企业91家,总数达到206家,实现限上销售总额190亿元,比增13%。电商产业快速增长,新增限上电商企业59家,共82家纳入“正统网”电商平台,实现限上电商销售额51亿元,比增185%。安福电商城入驻商户428家,经营国内外品牌500多个,自创品牌400多个,被评为第一批福建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厢区荣获“福建省电子商务示范区”称号。楼宇经济稳步发展,已有245家企业入驻莆商中心和华友实业商务楼。

       2015年,城厢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安福电商城新增限上电商企业34家,总数达115家,自创品牌400多个,荣获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互联网+优势制造取得初步进展,积极对接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大力扶持米必通第三方支付平台及UNN、赶淘商城等供销平台,搭建油画电商垂直平台,促进电商销售优势和传统制造优势的融合。楼宇经济加快发展,联创国际广场、正荣财富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开业运营,新增名邦豪苑等商务楼宇646万平方米,整合利用莆商中心、华友等写字楼资源,吸引245家现代服务企业入驻。

       2016年,城厢区成立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大数据支撑公共平台列入国家大数据库,限上电商企业达到126家,经营国内外品牌500多个,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安福电商城经过两年多的转型升级及扩城改造,已是品牌汇聚,共入驻挂牌商户428家,经营国内外品牌500多个。产品主要以鞋服类为主,鞋类产品网上销售额占全国网上交易额近15%,园区在国内、国际都已享有很高知名度。在人才资源方面,仅安福电商产业园区及附近周边地区就有近万人,本土丰富的电商专业人才,集中在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网站推广、美工设计、仓储管理、客服售后等环节,岗位分工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市场集聚优势突显。安福电商产业园区已日趋成为城厢区的一张城市名片。安福电商城已入驻苹果、POLOCARTELO、花花公子等国际一线品牌十多个,沃特、才子、富贵鸟、木林森、动感骆驼、红蜻蜓等国内著名商标20几个,主要以鞋服类产品为主。自创莫蕾寇蕾、古奇天伦、吉普森、走索、洛克米兰、范特华特等本土自主品牌上百个。

    围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目标,城厢区将打造一个辐射带动两岸且最具创新活力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互联网金融运作中心和品牌鞋服网络分销中心。到2016年,城厢区安福电商园区集聚发展效应将进一步凸显,电子商务产业化、规模化与规范化运作水平将不断提升

    基地电子商务5大中心建设。其一是海西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中心的建设致力于打造电商楼宇经济,将引导园区内优质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入驻,形成集聚经营,抱团经营,依托城厢区独有的海西地理优势和集聚效应,打造海西首座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争取入驻约40家精品运营团队,实现近1000人同时在线办公,促进海峡两岸运营产业健康发展;第二是电子商务技术外包服务中心,将致力于整合及培育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团队为各类企业或行业平台提供各种模式的电子商务外包服务,争取为200多家各类行业电商企业提供技术外包服务,有效缓解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遇到的人才和技术问题;第三是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配中心,以立足莆田、连接两岸、辐射全国为建设目标,通过在基地设立1个台湾化妆品分销中心,对接台湾可对接的、可利用的资源,引进台湾化妆品,服务台湾产品供应链,逐步提升台湾产品的运营增长潜力和空间,缓解两岸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通关、商检及物流配送等问题。该中心建成后每年将为海峡两岸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线下物流运转和配送服务创造上亿元价值;第四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结算中心,将整合两岸政策、人才、物流及技术等优势,以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切入点,结合现有产业特点,积极发展面向境外市场及消费者的第三方交易、跨境支付、安全认证等新型服务业,有力促成两岸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电子交易行为,为两岸电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支付平台;第五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引进中心,将以强化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为主要任务,积极与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著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共建5个高级培训与实训基地。到2017年,该中心每年可为安福基地及全省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300人和高级运营团队100支。全方位提升福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运作能力与管理水平。

       2018年,安福电商产业园区在带动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变革第三产业,促进莆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与创新发展取得重要成效,为国家未来建立两岸(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奠定实践基础。继续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工程,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扶持平台+”,立足区位、区域资源优势,依托鞋服、食品、工艺美术等传统特色产业,对标先进地区做法,全力抓好跨境电商、智慧能源等平台建设。目前,智慧能源一期已签约加盟在外民营加油站300家,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中国跨境电商中心实现开园,大工美之家平台上线试运营。壮大互联网+”,坚持以电商小镇为引领,以电商产业为主导,联合商务部研究院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效提升电商小镇影响力和辐射力,打响莆田电商名片。培育楼宇+”,依托现有31100平方米商务楼宇资源,积极引进新能源、医药等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同仁堂福建营销总部已成功试运营,纳云川新能源汽车总部2019年初投产运营。

       2019年,现代服务业的新动能更足,成功承办第二届“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国际合作论坛,带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东部安福电商城、双洋网商创业园,西部跨境电商产业园,南部中国(国际)油画交易中心,北部联发电商城、中国·莆田电子商务区域创新合作中心的成熟电商集聚区。出台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新引进云智薪、瑞银信、全国建材集采等6个平台项目,全区12个平台项目已有11个上线运营,累计交易额达17亿元,新增税收超2000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0年,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4.4%,创历史新高。拓展对外贸易,借力莆田市入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莆田跨境电商9610”通关平台建设,落地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日通关量超6万件,助力传统外贸企业进入跨境电商“航道”。做强电子商务,成功承办第五届中国电商讲师大赛全国总决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建成“海丝”跨域集采数字化展馆,联发电商城、跨境电商生态园、油画交易中心等电商园区企业入驻率近100%,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壮大平台经济,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新落地众智汇、萝卜创客等平台项目6个,17家平台年交易额突破45亿元。做大楼宇经济,建筑业总部入驻企业32家,莆田西、金海湾等一批专业楼宇加快产业集聚,实现年税收亿元以上专业楼宇2幢。发展直播经济,孵化百盛、0594、油画城等一批直播基地,打造专业化电商直播产业集群。扩大传统消费,开展“全闽乐购、富美城厢”系列促消费行动,汇聚3000家商户参与,带动消费3.1亿元,香格里拉酒店开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年计划的150%以上。

       2021年,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0家,总数突破700家。跨境电商高速发展,上线跨境电商出口大数据平台,通关包裹数、出口额同比增长20倍以上。新业态加速崛起,百盛、油画城等四大直播基地稳步壮大,成功举办首届直播电商节。莆田国际油画城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园区”称号,安福电商城产业转型经验做法入选商务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案例。消费市场稳步复苏,持续开展“全闽乐购·富美城厢”促消费系列活动,发放近1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近6亿元。旅游业实现新突破,绶溪公园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常太镇获批全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本文作者:范将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美丽城厢:风云际会,兰溪时代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