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第1张

清末到民国时期,我国的陶瓷业进一步萧条衰落,处于艰难困顿的境地。这段时期是我国陶瓷业的中衰时期,陶瓷业总体上一蹶不振,但在走向近代陶瓷工业的历程上还是艰难地走出了几步,而在传统陶瓷与艺术的方面,特别是一些陈设艺术陶瓷的继承和发展上也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第2张

1910年(宣统二年),御窑厂为东西陵烧造了一批供器,多为白釉素瓷,制作精良。同年,成立景德镇瓷业公司,本部设于景德镇,分厂设于鄱阳,在分厂中建有中国陶业学堂,培养新的技艺人员,并拟用机械制瓷、煤窑烧瓷。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第3张

1911年后,因款源中断,分厂倒闭,中国陶业学堂改为江西省立。清代后期,虽然景德镇的瓷业日渐萧条,但瓷坛上仍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朱琰、寂园叟、陈国治、王廷佑、金品卿、李裕元、李之衡和鄢儒珍等。

清末到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的基本状况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规模减少。

据统计,1928年,全镇制坯行业(包括圆器、琢器)开工的厂家共有1451户,到1949年前后已减至90余户;开烧的瓷窑(包括柴窑、槎窑)共有128座,到1947年减至90座,至1948年更减至8座;全镇彩瓷行业开工的厂家(俗称“红店”)共有1452户,到1948年已减至367户。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第4张

二是陶瓷装饰有所退步。

虽然这时在某些装饰及造型上有一定创新,但总体装饰却较前大为退步。

青花装饰日渐繁琐;

釉下五彩绘制粗劣,颜色种类也少,常见的仅有大绿、浅绿、深碧、茶色等几种;

青花玲珑瓷器的产量大大减少;

粉彩装饰虽被保留而继承下来,但一直没有显著的提高和发展;

新彩装饰甚为粗糙;

颜色釉装饰更是一年不如一年至1949前后,数十种名贵色釉已濒临失传;

陶瓷雕塑大都“加彩繁琐,几乎饰满全身”,“缺乏富有内心活动的动势变化”。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第5张

三是厂房设备依然简陋。

这一时期瓷业的生产条件几乎没有什么改善,厂房、设备均与清代大体相同,十分简陋。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第6张

民国初年,王琦、王大凡等人发起和组织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发展社员300多人,多次举办书画观展会,出版会刊20册,对继承和发展景德镇陶瓷传统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在20世纪20年代初,这个瓷业美术研究社被北洋军阀孙传芳的部下刘玉堤捣毁了。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第7张瓷业美术社社员合影

20世纪20年代中叶,王琦、王大凡、田鹤仙等人又重组艺术团体,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而称“月圆会”。后又在“月圆会”的基础上,王琦等人结合为“珠山八友”。珠山是景德镇的象征,八友是这些致身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复兴画家们志同道合的雅称,正是他们对陶瓷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为新中国景德镇艺术瓷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景德镇百年——清末民国时期的陶瓷业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