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张

    初冬时节,应友人之邀,到小龙潭镇灯笼山调研。

    名为调研,实则对我这种退休赋闲之人来说,主要是去感受山野之趣、田园之乐。

    说来惭愧,到开远工作生活快三十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到灯笼山。但灯笼山、南盘江、猴群……这些关键词早在我的记者同仁们笔下出现多矣。如今能亲眼得见、亲身经历,心中不免蠢蠢而动、跃跃欲试。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张

    当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早上八点出发,上午到灯笼山对面看南盘江第一湾,到石洞村调研乡村振兴。下午到柑橘园采摘柑橘,然后到南盘江乘船看“猴哥”。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3张

    第一站,远观灯笼山和南盘江第一湾

    灯笼山看起来并不像灯笼,不知为何得名,圈里的智者祥哥说:“灯笼山应该是从后面的那座山崩塌下来的,崩塌后形成了堰塞湖,淹死蓄积了上游大量的林木,堰塞湖冲开后,林木渣慢慢沉在小龙潭,形成了煤矿。”我不懂地质学,暂且信之。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4张

    南盘江自弥勒进入开远境内后,一路向南奔流来到开远市小龙潭镇灯笼山滇越铁路火车站附近,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向北而去,造就了江水回头的奇观,俗称南盘江第一湾(来自“美丽开远”公众号)

    可惜当天的天气不是太好,有点阴。且冬季水量小,没能领略南盘江第一湾的壮观,不见“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意,却也有几分“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气势。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5张

    第二站,石洞村调研乡村振兴

    去石洞村的路上途经梅塘村,据说开远城北郊的解化厂即将搬迁至此,路上正在施工。化工新城的蓝图,正在展开。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6张

    石洞村三面环山,植被茂密,据说这儿种植的香椿味道为开远最佳。随着小龙潭化工新城的建成,这里有做农家乐的条件。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7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8张

    第三站:龙潭村委会参观村史馆

    龙潭村委会辖4个村民小组,人口不多,却建有“村史室”,不得不夸一下我们开远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村史馆看到,这样的一个小山村,历史上竟然出了三个“老革命”:一个参加过淮海战役、一个参加过台儿庄战役、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小小的村史室,装的是满满的文化自信……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9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0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0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0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0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4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5张

    第四站:灯笼山村摘柑橘

    灯笼山村民小组位于南盘江河谷地带,南盘江的右岸有滇越铁路,灯笼山站是滇越铁路从弥勒驶入开远的第一站,曾记忆着开远的文明和繁荣。灯笼山村子里种植着很多玉荷花,遗憾的是现在不到玉荷花开的季节。去往橘林的道路两边山上野姜花盛放、竹林苍翠、芭蕉碧绿,景色很美丽。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6张

    漫山遍野的柑橘已经成熟,金黄色的果实挂在枝头,很是诱人。忍不住来了个“现场直播”,也算是为乡村振兴助力啦↓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7张

    第五站:南盘江乘船看猴哥

    小龙潭是1500万年前人类祖先——腊玛古猿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生物多样性发生发展的重要地点,这里自古就是各种动物栖息的家园。之前早就在“美丽开远”公众号的报道中看到,南盘江两岸灯笼山上有“猴哥”出没,新闻还上了人民网、澎湃新闻、云南网等平台。点击标题可阅读详细报道→猴哥出没!没错,就在开远灯笼山~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8张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9张

    看猴子是今天最期待的重头戏,不过遗憾的是,也许是我们到达的时间段不对,也许是今天天气不够好,“猴哥”懒得出窝,我们并没有看到猴群,向导说猴群可能是去吃下午饭了。不过,南盘江两岸的美景足以弥补看不见猴群的遗憾。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0张

    南盘江是珠江的源头河段,在开远境内流长82千米,流域面积882平方公里。我们今天乘船游玩的是号称南盘江“小三峡”的灯笼山河段,峡谷蜿蜒、江水奔流,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时间的沧桑、岁月的痕迹无处不在。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1张

    时值深冬,两岸山色峻奇,层林染霜色,美不胜收。整个水域中只有我们一艘小船,大家都被景色吸引,静静拍照、默默欣赏。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2张

同船的帅哥帮我和老姜拍了一张合影↓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3张

    水流平缓,小舟不徐不疾地前行,虽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畅意,然鼻端是山林的草木清芬,眼前是水气的氤氲湿润,仰望头顶被青山“切割”后的天空,静听足下潺潺流淌的江水,别有一番空灵寂静、从容悠闲的意境。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4张

    此情此景,爱诗的我和葛老师不禁背诵起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虽无“孤帆”,然有青山碧水、轻舟一叶,足矣。

做了个小视频↓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17张

    半天的时间,除了我们一行人之外,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其他游人前来。我们感叹着此间景色之美,也惊讶于如斯美景却鲜有人知。同去的朋友感叹,要是能好好开发一下,游客多起来后就可以发展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6张

    一路陪同的向导——龙潭村委会副主任、灯笼山村民小组长普帅哥告诉我们,虽先后有媒体采访报道过灯笼山的猴群和南盘江景致,但至今仍很少有人来游玩。分析一下原因,交通是一个,离城远,路也不是很好走。另外,景点相对单一,没有形成规模,设施也不齐全,没有专门营业的船只、接待的饭店或客栈等。而事实上,能不能看见猴群还要讲“运气”,如果游人多起来,也许猴群就更不容易出现了。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7张

    告别的时候,一回头,看见一叶小舟静静停泊在江中,野花和芦苇在晚风里轻轻摇曳,“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涌上心头。突然觉得,这样的地方,也许并不适合喧闹的人群、纷至沓来的游客,而只适合安安静静地存在。因为一旦风景变成“景点”,山水也就失去了它本真的美丽和意味。就像佳人,只有幽居深谷,才有倾国倾城的美丽。染了尘埃,便只能称“美人”,甚至沦为“美女”。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第28张

    今天的我们,有幸得遇“佳人”。虽未闻猿声,却轻舟缓渡,自有一番诗意。没法想象,当这一湾碧波中停满船只,这一片河谷里注满游客的喧闹,那个时候,要面对的估计就只有“两岸猿声犹在耳,轻舟只恐是梦中”的怅然和失落了。

       ​​​​​​​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两岸猿声无处闻,轻舟缓渡南盘江——灯笼山觅猴记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