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走出认识历史的四大误区

《全球通史》:走出认识历史的四大误区,第1张

关于历史,有一个几乎无解的争议:历史,到底应该还原真相,还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对此,朱光潜说“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是看重历史的现时性,看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过去只有能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带着今天的视角和问题意识去“审视”历史。离开当下,历史只是一堆关于各种死亡的资料。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一直扮演着意识形态,甚至准宗教的角色。不过,一提到历史,大多数人更精通,甚至沉溺其中的,主要还是中国历史。但是,在全球化时代,尤其是传统中国遭遇现代文明冲击的近代以降,“从世界看中国”无疑更为重要,读世界史,无疑是开拓视野,提升历史智识的刚需。然而,关于世界史,很容易陷入四大误区:
· 结构简单:很多所谓世界史的作品,只是把不同民族、国家的历史,简单的拼凑、罗列、汇编,然后冠以“XX通史”“XX极简史”,很多还成了畅销书。
· 视角陈旧:不少人用写中国古代史的方法,书写世界史,读者大多也只关注世界史上的帝王将相、军事战争等宏大题材,对世界史的脉络、演化逻辑,知之甚少。
· 视角单一:只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与冲突,看不到它们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 陷入某种“中心主义”不自知:很多所谓的世界史,其实是欧洲中心主义、本族中心主义或某地区中心主义占主要篇幅的历史。
其实,有一种已风靡全球近70年的史学研究和写作范式,可帮助我们走出以上四大误区,它就是新史学视野下的“全球史”,其开山之作是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史》,而代表作则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教授,全球史观的奠基人和第一代实践者,是公认的全球史观的播火者。阅读《全球通史》,至少可收获三大价值:
◎全新的历史叙事单位:摒弃“国家、民族本位”的古老叙事,以“社会、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一部人类史,其实是一部不同文明相互交融与沟通的历史,而不只冲突与博弈的历史。

▲《全球通史》内页展示
◎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真正俯瞰人类史,需要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论来支撑。这点在《全球通史》一书中俯拾皆是。
◎“从世界看中国”的启示:中华文明虽异常璀璨,但也只是全球史中的一支,时间上并不最久,影响力上也不能说最大,今天我们对中华文明有多自信,就应该对世界文明有多开放。文明相互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任何对全球化的阻挡都是自我设限、自绝于历史的无知与短视。
为此,诚挚推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最好读、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史”通俗作品。
汤因比:它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括各种选择和可能性的未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全球通史》:走出认识历史的四大误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