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资本论(4-4)

读书随笔:资本论(4-4),第1张

马克思还是非常忌惮亚当·斯密的,他用了大概四章多达三万字的篇幅来逐一批判斯密的资本形态理论——因为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区分形式,基本都是从斯密那里借用来的,和劳动价值论本身一样,都来自斯密

所以,他要花大量功夫来阐述自己与斯密的不同,以及如何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几乎到了逐字逐句分析批判的程度。

大体言之,斯密和马克思所要论述的东西不一样,就会有差异。斯密的资本形态,主要是用于解释不同的资本代表了不同的投入,都是利润的来源,如货币资本有利息,生产资本可以转移价值,商品资本在流通中创造价值。

马克思恰好是反过来,要论述所有的利润只有一个来源——剩余价值,因此,他所说的不同形态,本质上是只有一种形态,只不过是价值在不同的生产流通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而已

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总说斯密是经验主义,斯密是静态分析的原因。斯密是基于观察,对常识和现象的提炼与总结,再进行理论推导;马克思则是先有理论框架,再分析描述现实。这里也充分展现出了英格兰的经验主义与德国的大陆理性主义之间的差异,非常好玩。

马克思比较忌惮的,还有大卫·李嘉图——毕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以及剩余价值概念本身,都来源于李嘉图

马克思与李嘉图关于资本形态上最大的差异,在于马克思创造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基于剩余价值创造而言的,所谓可变,是指劳动力价值可以创造大于自身的剩余价值,所谓不变,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创造,只是转移价值。

所以,马克思总是认为李嘉图和斯密把可变资本与流动资本混淆了,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是相对于资本偿付回收而言的——也就是魁奈区分的原预付和年预付的概念。其实,马克思这么认为是有问题的——你不能站在自己发明的概念基础上,批判前人混淆了概念

还是那句话,他们目的不一样,斯密和李嘉图要解释经济运行基本规律和价值创造,马克思要解释剩余价值是一切利润的来源

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周转,马克思主要分析了两大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内部和之间的周转循环,其实与之前魁奈的经济表思想很接近,只不过加入了剩余价值,因而马克思认为两大部类能够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就是都要有剩余。

第一部类要有剩余产品为第二部类提供可扩大追加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第二部类要有剩余产品可为第一部类提供可供扩大追加的可变资本(劳动力)。这倒没有什么新鲜的说法。

第三卷。

第三卷就不是马克思本人写的了,相当于对前两卷的综合以及拾遗,最重要的,是从前两卷的纯理论分析,从单一的资本、价值、劳动与劳动力的概念分析,进入到了实际经验领域,来解释中观与宏观市场上的各种经济和商业现象。也正是从这里开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解释力,急剧下降

一方面有可能是恩格斯还不具备马克思那样的文笔和逻辑力量造成的。毕竟第三卷只是他对马克思部分手稿的编辑。另一方面,则深植于理论基础本身的一些欠缺

首先解释何以剩余价值是一切收益包括利润的来源,但两者的变动方向并不相同——经济过程中利润率趋向下降,剩余价值率趋向上升,何以会这样?

马克思的解释是,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率却是剩余价值比上全部预付资本,也就是说,利润率的分母要大一些;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比上全部预付资本中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分母要小一些。

接着他又创造了一个概念“资本的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这个比率越大,说明投入的可变资本越少,则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也就会造成利润率降低。不过同时,由于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两者一同减少,可能剩余价值率就不会变化。

这就说明了为何两者可以不同方向变动。

接着马克思继续研究利润率如何平均化——不同行业间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利润率,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大家都想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就倾向于将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离,投入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最终,大家就会获得相对平均的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的存在,引发了两个后来被庞巴维克视为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漏洞的东西:其一是平均利润率会导致部门的收益不等于剩余价值,那么怎么还能说剩余价值决定了利润呢?其二就是生产成本。

所谓生产成本,也就是不变资本加上可变资本的价值,这个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就会得到生产价格。其实这个生产价格,才是我们在现实中能接触到的商品的总价值量

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生产成本加上一个平均利润,得到的生产价格,其实与这个行业的资本家驱使工人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并不一定相等。

也就说明,决定整个社会总体价值,或者说平均收益的,并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市场竞争导致的资本在整个社会中的重新分配——因为资本总是在追求高收益

说到底,马克思引申出来的生产价格,基本上与剩余价值已经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只与资本和投资竞争有关。同时,生产价格的存在,使得商品价格的波动实际上是围绕生产价格而来,并非根据商品价值而来。

读书随笔:资本论(4-4),第2张

价值规律就这样让位给了生产价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实际上就是投资规律

有趣的是,接着马克思还引申出了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可见他是从纯理论建构逐步过渡到现实生活,来解释经验事实——平均利润决定了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存在使得商品得以脱离个别的价值和价格,形成平均的市场价格和平均的市场价值。

实际上,各类商品的价格确实都是市场决定的。而让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发生差异的主动力,是供求关系——这里马克思重新又回到了亚当斯密的思路——供需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及供给方和需求方各自内部的矛盾和竞争,决定了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这样一来,我们应该都能看到,马克思在论述到现实经济现象和市场现象的时候,与此前他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乃至价值规律,都已经离得很远了——其实市场上的价格、价值,均不是由劳动和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所决定的,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

庞巴维克认为,这与马克思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论相违背了

对此,马克思的解释是,价值从根本上来源于劳动,全社会的利润也都来源于剩余价值,这是从根本上来说。至于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异,这只是整体与个别的差异,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在量上等于价值量。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也只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显然,这样的阐述底气还不够硬

应该说,这是大陆理性主义的局限性所致——从理论逻辑出发,先有逻辑和框架,再来套用复杂的现实,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地做“加法”,遇到特殊情况,就加一个解释项,这么加着加着,就逐渐远离了原来的理论逻辑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应当记得敝号有关科普的随笔中经常提到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不要增加实体。

也就是说,宇宙和真理都倾向于简洁,如果一个理论在解释现象时,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假设和逻辑来论证,那往往可能走错了方向

与此相对应的,经验主义正好与大陆理性相反,是从复杂的经验现象出发,抽丝剥茧,做减法,逐步梳理出因果联系。这样做的问题在于零散,看起来没有清晰的逻辑主线,但好处就在于回归到了经验现象本身,没有脱离实际

第三卷还用了很大篇幅和力气来解释商业资本何以能获得利润。这确实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难点——因为马克思一直强调,只有生产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而流通过程,只是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不产生剩余价值和利润。

所以,商业资本家或者说商业流通企业,只是参与瓜分剩余价值,而不创造剩余价值和利润

这就相当于说,今天的亚马逊、京东、顺丰、德邦、淘宝这些平台不创造任何价值,只是帮助生产性企业和行业创造价值,并且还从人家那瓜分了价值。再想想快递小哥们,马克思也说,你们的劳动没有创造价值,不创造利润!

原因只在于,流通行业的利润都来源于生产性行业。

现在看来,这个观点似乎是站不住脚的——至少不符合我们的认知和常识经验了。以此推论,不仅流通行业,所有的管理者、组织者行为也都不创造价值。

流通行业同样是在创造价值的,价值创造点在于扩大了销售半径,缩短了生产资本周转时间,消除地区间信息不对称

越是到了现代,流通行业的重要性越是凸显——现在不是动不动就说要有“渠道”?如果要承认这一点,那么也会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础有所侵蚀——生产性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价值应当是有多种形式和来源才符合经验常识

读书随笔:资本论(4-4),第3张

释利息现象也同样吃力,首先马克思强调利息也同样来源于剩余价值,在市场上是直接被平均利润率决定的,因此,利息不高于平均利润,也不会等于零。

但探讨何以利息率会有这么多的变化与差异时,马克思还需要应用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以及相关地区或者国家的基本观念和习惯来加以解释

地租的解释也很吃力,比如说到级差地租,这是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产出的产品以生产价格出售,而获得的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收益。那么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又是谁决定的呢?马克思认为是由最劣等的土地产出的产品决定的

马克思认识到,利息和地租一样,都表现为一种所有权的价值体现,也就是增促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些又促成了股份制的形成。虽然他当然坚持认为利息和地租都来源于剩余价值,但他对这两种价值形式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地租相比利息还有一个特殊性——与自然关系很大,土地本身的质量、位置,加上土地的产权,就构成了绝对地租的来源——不论产出如何,总会有一个“自然”的租金存在。马克思的解释,是因为土地本身的有限性和资源的垄断性,使得农业投资不能像工业投资那样自由流动,从而形成平均利润,总会有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异,这就是绝对地租的来源

基于此,马克思还前瞻性地说明了位置对于建筑用地的重要性——好的位置可以为建筑用地带来垄断性租金,包括矿山租金也是。

租金才是土地价格的来源,而非像普通商品一样是土地价值的表现——土地的价格是对土地未来产出租金的折现。这一点马克思基本照搬了如马尔萨斯、李嘉图们的说法。

第三卷的后部则从经济学分析过渡到了国家体制分析和阶级分析,这些内容属于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最重视部分,大家从中学时就学起,所以不再赘述。

这一次通读,才算真正理解资本论第一、二卷是马克思的危机经济学的核心,也算是领略了大陆理性主义,也就是源自黑格尔和康德的理性逻辑建构的威力。

从最简单的事物出发,构建概念(商品-价值-劳动),从概念引出关系(人-物,劳动-商品,剩余价值),从关系导出规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由规律解释现象(资本与劳动,波动与危机),最终导出政治建构(剥削、阶级、体制)。这就是一个人凭借阅历和知识基础,用理性逻辑能力,一点点地构建一座理论大厦的过程。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危机视为市场经济整体的一个构成部分,危机是常态,而非在他之前所有学人所认为的危机是一种“变态”。

也就是说,周期性是经济体系的一种性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这种社会建构必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必经的阶段。

正本清源。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读书随笔:资本论(4-4)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