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高考议论文论证过渡技巧六种)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高考议论文论证过渡技巧六种)议论文重在推论说理,所以逻辑思路要清楚,思想脉络要分明。那种行文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不见丝毫人工斧凿痕迹的文章,往往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过渡,是文中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擅用过渡,会使文章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全文浑然一体。就议论文看,过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由材料到观点的过渡
对于材料作文和议论文首段用来生发议论的材料,都需要对材料作全面而深刻的解读,再提炼出切合材料意旨的观点,进而作为文章的观点加以论述。这就需要学会从材料到观点的巧妙过渡。如2016高考全国Ⅱ卷满分作文《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的过渡:
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文题材料给出了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似乎千真万确、无可厚非,但仔细考究、认真体味,我倒觉得能够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或者说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
开篇以一个问句,紧扣命题材料主旨,接着概括叙述了“语文学习”的三个方面,然后以“这似乎……但仔细考究、认真体味,我倒觉得……”一句过渡,进而提出行文的观点:“能够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或者说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过渡巧妙而自然。
再如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的过渡: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这里的前一段叙述作文材料,后一段“这则漫画反映了……”是过渡,之后以“但我认为”一句从反面提出观点:“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有了“这则漫画反映了……”这个过渡句,使材料自然过渡到了中心论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自然衔接。
⊙由论点到论述的过渡
写议论文,须根据文题的内容和指向生发开去,阐述见解。在提出中心论点,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时,一定要有过渡性的语言,才能使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避开观点与材料发生分离的误区。所以,应该掌握由论点到论述的过渡技巧。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的过渡: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无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的标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在此,前一段文字阐释“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的内涵,即“社会需要差别待遇”的观点,后一段文字则以“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过渡并承接吗,进入对观点的论证。承转自然、顺畅。
⊙由理论论证到事实论证的过渡
一般来说,理论论证为的是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的是使论证显得具体,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若结合使用,就要注意由此及彼地恰当过渡。
A、先理论论证,再事实论证。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的过渡: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
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前段文字是
对“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哲言内涵的阐释,后一段文字用“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一句来过渡,再联系材料展开事实论证,过渡恰当、巧妙。B、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让教育如春风拂面》的过渡:
当今社会,看上去波澜不惊,内部却杂草纷芜。教育这块净土,难免良莠不齐,而让每个孩子生活在春风之下,享受“风乎舞雩”的温暖教育,是太重要的话题。但若要施行,也并非难事。父母在家中,不是紧盯着卷面分数、学校排名,而是睁大眼睛找找孩子的优缺点,共同帮助孩子进步、进步有奖励,犯错有劝诫。如此,便是“尽父母之德,行仁义之事。”克尔凯郭尔般的教育,也会在家中徐行。
三毛有诗言:“种桃种李种春风”。愿父母种下的种子,在春风之下,破土而出,抽枝发条,茁壮成树。
这两段文字,前一段主要是论述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后一段文字用“三毛有诗言……”一句,自然过渡到对全文的总结——畅想教育的未来。过渡恰当自然。
⊙由正面论证到反面论证的过渡
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有正反两面。从正反两面展开论证有利于是非对比和说理全面、析理透彻,所以此法会经常用到。行文中,由正面分析到反面分析,需要过渡,而且要过渡得自然巧妙。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标准,你为何如此重要》的过渡:
钱钟书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的导师并不用标准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付出,而是结合他平时的表现综合思考。便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定论,学生也会不断努力向前奋进。因此,钱钟书一生最敬佩的人便是他的导师,因而钱钟书取得如此的成就也受其影响。试想一下,倘若这位导师也像漫画中的家长般,如此注重一个标准,结果又会如何?还会有如此成就的钱钟书吗?他还会成为钱钟书最敬佩的人吗?
危害如此,痛心也在此。
反观当下,多少人追名逐利,只为一纸文凭和所谓的标准,争得头破血流,最后也一无所获。为何不把标准看淡些,正如汪国真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里共三段文字,前两段重在叙述事例并分析事例,第三段则以“反观当下”四字过渡,转入反面论证,承转自然,过渡巧妙。由正面论证转入反面论证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
⊙论证层次之间的过渡
写议论文时,注重说理的层次性,可使论述更加充分、深入。议论文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和递进为多见。
A、层次之间为并列关系。如2016高考全国Ⅱ卷满分作文《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层次间的过渡:
味生活的墨雅书香,可以静赏风花雪夜,是以明境清心。朱熹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源头活水便是生活这本大书吧!语文素养在我们味秋叶瑟瑟飞舞赏春蜂嗡嗡鸣叫之时不自觉得以感染并被提升。
味生活墨雅书香,可以味人情冷暖,品世间爱与苍凉。是谁在沙洲之中“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谁在赤壁之岸高歌大江东去?苏轼味出了人情冷暖,于黄州种地酿酒,纵酒东坡醒复醉,若是没有这世态的阴晴冷暖的浸染,东坡怎能以其一词一句震撼一个个心灵?
味生活墨雅书香,成一曲千古绝唱,氲一缕万古情长!他过着“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立”的生活却仍然道出“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他对生活的体味,对民生的恤悯终成其“诗圣”美称。若是没有对“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的深刻咀嚼,何来“吾庐独破”的万古豪情?何来千古间那一瞬温暖的星光照亮历史的暗夜?
这里的三段论述文字,层次之间呈并列关系。其层次之间的过渡不用任何起过渡作用的词语,但每段都以“味生活的墨雅书香”为首句,构成了层次间的并列关系。但也有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来进行过渡衔接,是否用关联词语过渡,要看具体情况。
B、层次之间为递进关系。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层次间的过渡: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
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这两段文字,层次之间呈递进(逐层深入)关系。前一段针对“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的表面现象发出“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的质疑,也使过渡进入更深一层的论证——对“本质”的深层剖析。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还可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来表明。
⊙辩证分析时的过渡
A、欲进先退。在针对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转入对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唯分数论”之殇》层次间的过渡: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从以上两段关于分数的论述可以看出,“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的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第二段开头的“诚然”,就是用于层次间过渡的关联词。 除了“诚然”,还有固然、毋庸置疑、其实、事实证明等词语可以用于过渡。
B、主论先行,后堵偏漏。在论证论点时,须先论述主要问题,然后在问题的程度、分寸的拿捏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堵住论点和论证方面的偏颇或疏漏。这要以过渡来实现。如2016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虚实之间,理性相待》层次间的过渡: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坐在井底望天只会让你更落后于时代。拥抱这个新时代吧,正如《天堂电影院》的中所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是全世界。虚拟现实呈现的虽是幻影,但这将为人类社会打开全新的领域!《三体》中曾预言着将出现虚拟现实的游戏,而不久前在日本举办的Animer Japan让这一预想成为现实!拥抱新世界是大势所趋,生命需要尝鲜来保持着青春与活力。
但是如果选择过分亲近虚拟带来的快乐,那么幻觉会替代视觉,所有的真实都将变成虚拟世界的代码。《菜根谭》曾言“世人被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云白山青,花迎鸟笑,静心焉尔矣。”理性会帮助我们留守心灵的纯净,保持内心世界的真实。
这两段文字,前一段强调了文章“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坐在井底望天只会让你更落后于时代”的观点,也就是要积极投身于日新月异的新世界。第二段则以“但是”进行转折过渡,强调了不可“过分亲近虚拟带来的快乐”, 堵住了偏漏,论证就无懈可击了。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