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城里的中国留学生之家
在英国伦敦一个闹中取静的街区,有一座典型的英式楼房,房子的主人名叫JOHN MILNER,据说他早年曾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退休前在伦敦城市大学任教。他曾经访问过中国,并对中国和中国人留下极其美好的印象,所以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房子只租给中国人。中国留学生老的走了,新的又搬进来,总能把这个小屋里空余的房间填满。因此,我私下里为这座楼房取了个颇为雅致的名字——“中国留学生之家”。
房客之一YING是一位热情开朗的女博士生,我们是在洽谈与QUEEN MARY UNIVERSITY 合作项目时认识的。她知道我周末没有什么活动安排,便邀请我去他们那聚聚。我也想借此了解一下中国留学生在伦敦的生活情况,就欣然允诺了。
我乘地铁按时到达“中国留学生之家”附近的车站,YING在那里接我。
我们大约步行了5分钟就到了。走进房间,是一间不大的客厅。客厅里到处堆放着书和报刊杂志,还有一些油画,显得有点凌乱,但却让人感觉没有丝毫的拘束之感。YING向我介绍了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的WEI QIAO.他是UMIST毕业的项目管理硕士,正在伦敦应聘工作,寒暄过后,他又去厨房独自忙去了。我暗自思忖:这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今后一定是一位模范丈夫,不知哪个女人有这样的福分。ZHOULI ZHANG 来自哈尔滨, 他是以技术移民的身份来伦敦的,眼下一边在一家土耳其电器公司打工,一边在等几家医院的面试通知。而此时,老房东JOHN则正在院子里收拾花草,忙得不亦乐乎。
没过多久,JOHN 做完了院子活,便来客厅与我们一道聊天。当我问及那几幅油画的来历时,JOHN 的话匣子便不由自主地打开了。油画中的人物是JOHN 的祖宗,关于祖宗的事JOHN有许多故事可讲。YING告诉我,他们已经听JOHN 说过上百回了。我建议JOHN 写一本书——一本有关自己家族的传记。
午饭很快就做好了,这时从楼上又下来一位女生,她叫TAO JING,目前正在伦敦女王玛丽大学攻读技术开发与管理的MBA.席间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找工作的问题。大家的共识是毕业后先在英国找份工作,积累一些海外工作的经验,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回中国发展。JOHN也提了一些颇有见地的个人看法,但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对中国饭菜的赞叹。
午饭结束后,TAO JING就担当起洗碗的工作。原来这里已经形成了家务事合理分工的制度。诸如每周谁做饭,谁打扫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心底里很羡慕这些中国学子能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还能有机会享受到中国家庭的温暖。
这次访问虽然很短暂,但离开“中国留学生之家”时我却有点依依不舍。回到上海后,我仍然牵挂着WEI QIAO和ZHOULI ZHANG的工作问题。所幸的是不久我就收到YING的邮件,得知WEI QIAO已经找到工作,长久的担心终于得以释怀。远隔千山万水,我无法带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们:学业有成,工作顺心!
0条评论